道德是什么?它是一面特殊的镜子,可以照见人的灵魂。在它面前,官僚与平民、穷人与富人,一切的鸿沟都被抹平,只留下赤条条的人。
谁能承当道德守望,谁就是守住灵魂、不让良知沉睡的人。
请读这一组文章——
感受道德的力量;
思考人性的弱点;
学习对比艺术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划时代的瞬间选自《读者》,2005年第19期。原题为《华沙之跪》,本文节选自它的第二部分《划时代的瞬间》。(节选)
[德]郭力
这是勃兰特一行来到波兰的第二天,在这一天的时间里,他都看到了什么?
当迎接仪式上奏起联邦德国国歌时,他看到了波兰人民悲愤的目光和眼里滚动的泪水。他知道,当年的德国纳粹就是在这个歌声中,屠杀世界上的犹太人、屠杀波兰人民的。
勃兰特缓缓走上石阶了,面前是巨大的、中部塑有人物雕像的青石纪念碑。沉重的石块、黝黑的人形,犹如在代表千百万无辜的死难者向这里默然注目。这里曾经是华沙犹太人隔离区的所在地。
1939年年底,华沙约有居民131万,其中犹太人35万,占城市人口的1/4以上。当时他们多居住在华沙老城的西部,据说那时这里是世界上继纽约之后第二大犹太人聚居地。1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占领波兰不久,盖世太保总头目海德里希发出了“灭绝犹太人”的指令,德军对犹太人的迫害随即升级。东欧各地及德国本土相继建起众多的犹太人隔离区和集中营。1940年11月间,这块华沙犹太人聚居区的周围也被围起了高墙,架上了铁丝网,1/4以上的华沙人就被圈进这片只占城市面积4.5%的土地上。
此后,德军还将周边抓到的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不断押解到这里,这里关押的人数最多时超过了45万。随后,纳粹军队在这里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43年4月19日,忍无可忍的犹太人在隔离区内举行起义,遭到纳粹德军的残酷镇压,绝大多数犹太人都惨遭杀害。截止1943年底,围困在这里的近40万犹太人几乎全部遇难。犹太人隔离区也随即被德国军队夷为平地。
这里的死难者纪念碑就是为纪念那次起义中牺牲的人们而树立的。
勃兰特将花圈敬献在纪念碑前了。他直立起身体,肃立在无声的石像前,就在他垂首致意的那个瞬间,他的双膝却弯了下去,他跪在了冰冷的石阶上!
他的表情是凝重的。他看到了什么?也许他觉得他面对的是成千上万死难者的尸骨?也许他看到了,当年希特勒上台后,20岁的他远走他乡登上的那艘驶往挪威的船?独立船头,他曾立志,誓与纳粹法西斯不共戴天,战斗到底!他没有能在战场上与纳粹战斗,现在却要同纳粹遗留下来的仇恨抗争。
这位57岁的反法西斯老战士跪立在纪念碑前了。他的随同人员惊呆了。这个出乎意料的、未在日程安排当中的举动,让他们一时手足无措。而周围的波兰官员和民众,却被这突如其来的举止深深震撼了。一时呆愣住的各国记者们在短暂的愕然之后,纷纷举起相机,闪光灯亮成一片。一位跪立在冰冷石阶上的德国总理的形象旋即传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二战后世界上意义重大的瞬间定格,在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心头激起了强烈的、恒久的震荡。
从此,在深深受过德国纳粹铁蹄蹂躏的东欧人民心中,德国人不再只是青面冷血杀人不眨眼的纳粹屠夫。在他们的心中,从此便会而且永远还会跪立着一个德国人,那是真心为自己的民族赎罪,真诚地向曾被奴役的国家请求重归于好的一位德国总理。
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华沙之跪”。在此,勃兰特总理为德国战后历史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章。“华沙之跪”也成为联邦政府与东欧重归于好之路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并为联邦德国在1973年9月加入联合国铺平了道路。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晚,勃兰特在双方外交部长的陪同下,与波兰首相共同签署了关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纲领性文件——《华沙条约》。条约中正式承认奥得-尼斯河为两国间的边界,宣布双方“彼此没有领土要求,今后也不会再提出领土要求”。
在其后通过华沙电视台发表的讲话中,勃兰特说:死难者撕痛着我们的心,对他们没有人不能不悲伤。他还说:对事实的回避会给人造成错误的假象。要面对历史就不能容忍那些还没有得到满足的要求,也不能容忍“秘而不张”……我们必须将眼光放长,将道德作为政治力量看待;我们必须将不合理的链条剪断。为此,我们不是要砸碎某种政治,而是要建立一种理智政治。
“在德国近代史的压抑下,”勃兰特后来在谈到他的华沙之跪时说,“面对百万受害者,我只做了在语言力不能及的情况下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有外国评论家还这样写道:“他没有必要下跪,而他却为那些应该下跪而没有下跪的人,跪下了。”
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即时举动,在当时的德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明镜》周刊组织的民意调查结果表明,只有41%的人认为勃兰特的举动是适宜的。许多人还将他指责为“不要祖国的家伙”。
然而,东欧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却通过这位总理看到了“另一种德国人”的形象,这是一个要为“第三帝国”制造的残暴行径真心赔罪、以诚意与受害国重修于好的形象。
道德,不是小百姓的专利,对于领袖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往往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位有德行的领袖是国家、民族的福分,也是世界的福音。
勃兰特总理的“华沙之跪”,他的“我们必须将眼光放长,将道德作为政治力量看待”、“要建立一种理智政治”是对今天这个动荡世界的“道德守望”。
1.阅读全文,请评价勃兰特的“华沙之跪”。
2.文中两次写到勃兰特“看到了什么”,从文中把他看到的内容找出来,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文末“东欧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却通过这位总理看到了‘另一种德国人’的形象”一句中,把单引号和“另一种”都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虚实是使情节或事物曲折多变的一种艺术手法。正面地、直接地写是实写,侧面地、烘托性地写是虚写;虚写服务于实写,使实写的对象更加新鲜突出。
哭泣的草原选自《百姓》,2003年第2期。(节选)
马静
昨天上完课,信步来到百年大讲堂,想看看有什么好的演出,却远远看到前边好像有画展,条幅上的“骆驼的眼泪”吸引自己走了过去。
已经写不出来当时看的时候和看完的时候的心情,一幅幅图片全都是一个退休老工人近十年自费走遍内蒙古全境和青海、宁夏、新疆部分地区拍下来的反映当地生态一步一步恶化的照片。照片中沙逼人退,已经到了黄河边上,草死沙进,昔日高可没人的草原现在连骆驼都没法生存而成批饿死!一个个被黄沙淹埋的村庄、一堆堆死不瞑目的白骨、一群群看似滑稽穿着各种衣服的山羊!因为山羊只能相互啃咬彼此的毛以求生存,而牧民不得不如此来保护自己的财产——羊毛!
推掉了晚上的约会,早早到教室坐下,7点,在内蒙古支边几十年的退休工人卢彤景老先生走上讲台,这个散尽家产呼吁生态危机的老先生,要再用语言让更多的人来救救生态!老先生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牧区真穷、牧民真苦、牧业真危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草原如此退化最大的祸首竟然是1981年与某国合资的一个羊绒集团。1981年以前,草原没有山羊,到1985年山羊开始成倍繁殖,1990年以来的十年,是草原恶化最严重的十年,这个羊绒集团崛起的背后,是牧区的退化,是生态的急剧恶化。某国以前是在自己国家养山羊,很快发现了山羊不但吃草,而且吃草根!于是他们乘着改革的春风,打着支援中国经济的旗号,用“恩赐”的资金和某毛纺厂合资成立了羊绒厂,而且这最终给内蒙古大草原带来了噩梦!
看看他们的手段吧!80年代,牧民的羊绒可以卖到280块一斤,现在是七八十块钱,先给你甜头,让你大量地养殖山羊,然后再压价收购,羊毛不是粮食,只能卖给羊绒厂!羊毛便宜了,牧民只好多养一些来维持生计,多养一些带来的却是价格的更低!
一方面是出资方满足的笑脸,因为他们的钱包越来越鼓,一方面却是生活更加穷苦的牧民和一步步消失的草原!现在欧洲基本不养山羊,美洲也不大量养山羊,澳大利亚也不大量养山羊,连非洲都不养,亚洲的日本、韩国都不养,只有中国,在大量地养殖山羊!
在一个牧区,只能承载20万头吃草动物的草原,现在有120万头吃草动物,最多的是山羊。这其实是用长远的生态利益换来的短视的当前利益!换来了所谓的经济发展!就在最近的凤凰卫视《西部行》对内蒙古的采访中,某些领导人依然挥动着胳膊说:“我们的支柱产业是一黑一白,白的就是山羊,是我们最大的外汇支柱!”今年,在河套地区又兴建了一个羊绒厂,号称世界第一!一个大型羊绒厂一年就需要70万吨的羊绒,而目前已经注册的中小羊绒厂有三千多家,那些没有注册的更小的羊绒厂还有上万家,它们已经让草原变成了沙漠,我们真的还需要一座世界第一的羊绒厂吗?
现在的草原,没有了一点生气,昔日的万峰驼乡现在已经人烟荒芜!连骆驼都不能生存的地方,还有什么可以生存?草原啊!哭泣的草原!
这是一个怪圈。一位退休老工人散尽家财奔走呼吁救救草原;而另一些人,中国的、外国的,为了他们的钱包却在联手出卖商业良知。
退休了,本该安闲生活,而卢彤景老人却单枪匹马与人类的贪婪和无知作战。他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守望者!
1.阅读全文思考:造成草原生态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卢彤景老人个人的奔走呼吁有意义吗?你怎样看待这种个体行为?
3.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数字,请举例说明数字运用在文章中的作用。
4.文中使用了对比的写法,请举例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对比是将两种互相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对照、比较,以达到鲜明的表达思想、说明问题的目的的写作方法。它能突出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鲜明地表现作者的倾向性。
捡垃圾的老人选自《家庭百事通》,2003年第10期。
吴玉峰
很多年前的一幕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时,我还在读书。一个午后,我和几位学生干部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张罗一次募捐活动。我们把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长的红布上。相片上,那些用木棍撑着墙壁的教室,以及把砖头当做桌椅的孩子们在秋风中冷得发抖。
那时,我们没有在意一个靠拾垃圾为生的老头的到来。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桶,我们每次掩鼻而过时,总看到这个老头专注地用铲子或者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我们便很厌恶这个蓄着一撮白胡子的老头。
他佝偻着身子,很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们面前走过。忽然,他停下来,在那块红布面前站定。他眯着眼睛很仔细地瞧着照片,很久才移向另一张。
我们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的衣袖:小心哦,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几件衣服当垃圾捡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沓少得让人脸红的捐款。突然,我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老人不知何时已来到我的面前,一只像老松树皮一样的手颤抖着递过来一元钱!
当我回过神来时他已经把钱放到了桌上,然后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名字都被人淡忘的老人,却记得用生命里流淌着的朴实血脉,承担起被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我心中的种种谜团像中了魔一般地被解开——在我们只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迷失的时候,却让多少珍贵的东西从自己的后花园中丢失。
平常,老人弯腰拾起的,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这个世界真是奇怪,有人见钱就赚,为此不惜制造贫困;而有人虽身处贫困,却不吝惜向贫困者伸出一只手。
这位捡垃圾的老人是多少病态灵魂的良药啊!
又一位真正的守望者。
1.阅读全文,想一想:“我们”对捡垃圾老人厌恶、嘲笑甚至提防的心态,反映了人性的哪些弱点?
2.“我笑笑,低头清理那沓少得让人脸红的捐款”,这个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3.文章的结尾含蓄隽永,你怎么理解?
含蓄写作是把作者的深意隐含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之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其主要特点是意在言外,使文章中有限的语言展现出广阔的内容,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悔的边缘选自《读者》2003年第16期。刘心武,当代小说家。
刘心武
从地铁站出来,是人流高峰期,地铁站台仿佛一只巨大的鱼缸,人群就像穿梭回游的鱼儿。他被后面疾步往前赶的人从侧面撞了一下,他早已习惯社会中人际间的碰撞,从生理的到心理的到情感的,所以并不在意,本能地一停步,见是一个年轻人,那年轻人的眼光跟他刚一接触,就问他:“三益大厦从哪边走?”他回答:“那应该走东出口……”可是年轻人却马上离开他,又去问站台上报摊的售卖员,他心想,怎么回事?为什么不相信我的回答,我指点得很正确很清楚呀……他这样的年纪,加上他的教养,以及他个人性格中的一种执拗,使他在短短几秒钟里,产生一种慨叹,如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怎么增加了那么多的戒备?连问路也要三问验证才能确信吗?同时又产生出一种冲动,就是一定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使这位年轻人树立起信任陌生人的信心。于是他小跑着,穿过江鲫般的人流,追上了那年轻人,呼唤他:“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