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中二青年的1996重生
27732100000017

第17章 议发展 吴氏成立定方向

和马大企业家的谈判很顺利让吴迪兴奋异常,毕竟和社会名人的交流不仅能受益匪浅,还能增强一个人的信心和斗志,毕竟一个标杆立在那里,不想超过的人很少。吴迪在老马身上看到了自己将来的目标。吴迪回家和父母提及此事,二老一脸的狐疑,要说儿子学习好他们还能相信;可要说儿子单刀赴会,说服了马大企业家不在占地,以他们对老马贪婪的了解,他们宁愿相信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九十年代的企业生产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销售和资金问题,此时地方保护主义横行,没有关系很难打开外地市场;除非你的产品特别高端耀眼或者说广告做得好,而这对于乡镇企业、小企业来说很难做到。而且此时的经商欠款严重,欠钱的是大爷,要钱很难。加上当时的社会对个体工商户还有些歧视,所以吴迪的父母并不支持自己的孩子经商。二老拼死拼活的努力让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他的都不要接触,将来能上大学,再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人生稳稳当当的就过去了,观念很传统,相信当时的父母们都有这么一个想法。只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社会的发展会如此的快,将来的变化会如此的大,再按照老观念、老思维,让孩子按照他们的想法生活已经不适合了。

幸好,吴迪重生了,能自己决定自己人生的打开方式,不然还得像前世一样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老路,吴迪有此想法不是责备父母,而是想告诉大家,成功不仅仅需要后天的努力,人生早期的兴趣培养和引导很重要。所以说家庭教育是个很重要、很深刻的话题。当然吴迪也不是说学习不重要,未来的社会发展多元化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人生的必须,成功越早越好。

经过吴迪的反复解释,二老终于相信儿子的说法。工厂不用搬迁,他们当然很高兴。接下来就是工厂的发展问题了。有钱了该怎么用也是个大问题。吴迪当然希望家里的工厂能够冲出兹州,冲出齐鲁,甚至冲出中国,走向全世界。

父母的计划是改进现有产品的质量,看看现在的市场上流行什么咱就生产什么,然后再扩大产能。吴迪对此十分的不屑,告诉父母这样是不行的,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计划。现在能模仿生产别人的食品,相信也能赚钱,但是单单模仿永远也无法做大,咱们应该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龙头产品。吴迪告诉父母什么是品牌效应,什么是广告效应,什么是眼球经济等等。二老听了却面带鄙夷的说:“你说的我们都知道,这么浅显的道理还用你教!咱们的关键是没经验、没市场、没关系,跟风只是打开市场的手段,等打开了市场在销售自己的产品。”被父母鄙视了,吴迪有些尴尬,只能呵呵一笑,大拍父母马屁,大赞“皇上和太后”圣明。最后,经三人讨论决定,以后的产品都打上“吴氏”的标签,不管生产什么产品,起什么名称,前面都需标注“吴氏”商标。而家里的小工厂也该为公司制,就改为“吴氏食品\饮料发展有限公司”。

对于产品,原来生产的诸如老式月饼、桃酥、麻花等等当地小吃重新包装,打上“吴氏”的标签在上市,并且要加快研究产品的更新换代,怎么做能更漂亮,口感更好,更卫生,就怎么生产包装。例如月饼,老式月饼口感欠佳,一层层的厚脆皮吃起来也不方便。吴迪就按照后世的记忆提了很多的意见,什么油性月饼,什么绿豆馅、红豆馅、水果馅、板栗馅、巧克力馅等等,五仁月饼等然也不可能滚出月饼界,会继续保持和发扬。包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量足实惠的大包装,一种是量少但显高档的精美小包装,适合送礼。吴迪父母对吴迪口中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等词汇说法显然十分认同,频频点头。吴迪认为这些小食品可以作为吴氏的第一分厂。

吴氏的二厂则是生产饮料。首先是生产矿泉水,兹州的地下水十分丰富,且浅层地下水带有淡淡的甜味,十分甘美。只是到了后世,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加快,用水量不断加大,使得兹州的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不得不使用深层地下水,才使得水质下降。趁着现在的用水量少,还是浅层水,水质好,先生产占领市场,以后再寻找替代水源。

饮料厂还可以生产绿茶、蔬菜汁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特别是蔬菜汁,例如胡萝卜汁、芦荟汁、山药汁、青菜汁等等,广告口号吴迪都想清楚了:孩子不吃蔬菜怎么办,想健康喝吴氏,吴氏蔬菜汁,父母放心好饮料。这些产品兹州有大量的原材料,生产方便,关键是口感,这需要不断的尝试改进才行,吴迪对此可是一窍不通,只能靠父母和老师傅们努力了。不过,吴迪建议父母,有了新产品可以到学校附近请中学生、大学生们免费品尝测试并提意见,未来的饮料市场一定是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