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安住在折腾中
2771500000026

第26章 我的折腾经——折腾于各种活动(5)

肉团心大家都容易理解,就是我们身体里面那块会不停跳跃的肉块。它是个物体,是无自性的。它是我们生命的最基础的组件。好比计算机硬件中的CPU。它是五蕴里面的色(物质)蕴。

缘虑心是指导我们遇到事物后,根据自己的含藏(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思考、分别、判断、觉悟等等的虚伪造作。它是为欲望所驱使或对真理的妄想颠倒而产生的,是一个很不稳定的过程,因为每一个人的含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情不同、环境不同等等,对同一个事物的表现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甚至因为个体的情绪作用对完全相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的表现。它是我们生死烦恼的根源,是要想办法断掉的,也是我们后面介绍箱庭制作时被“受保护的空间”屏蔽掉的。

集起心是我们无始以来所养成的心性表现。我们所说的下意识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我们对于同一件事物的处理过于频繁,形成我们的习惯,或者叫串习,甚至到下意识。比如我们眼睛一遇到自己感觉不对劲就会眨眼或者闭上。也就是说这部分的心性处理事情的时候是不需要去找含藏(知识)进行分别的。这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心性,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一切的修行,包括做箱庭才能改变人们心性。使它接近真如心,它与真如心的最大区别是没有觉悟。

含藏心是我们无始以来全部的心性的表现。因为无始以来各种各样的心性很多,全部存在里面,现在因为隔阴之惑只能想起一部分,而且还是很少的一部分,比如我们三岁以前的事情是想不起来的,很类似个人的“天性”。它接受并储存着生命中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相关信息,类似于荣格所揭示的集体无意识。荣格所谓的集体无意识,是某种通过遗传而塑造成形的心灵气质,是人的与生俱来的心灵中的形象,其来源可以上溯到古代的原始社会。我们遇到事物的时候就会在这个“模糊的数据库”里查找,比较,分别,判断。因为我们以往的“认识”都是有缺陷的,再加上隔阴之惑,所以在外表现为无明或者是似是而非、难以确定。人被缘虑心所利用就产生妄想烦恼;被真如心所利用就表现为寂照、觉悟。转变的过程就是集起心起作用的过程,或者说利用集起心的作用,使得它含藏有完整的“认识”从而转变我们对事物的处理态度。所以永嘉大师说:“无明实性即佛性”正如金矿内的金子,金子未能显露,乃是由于被泥沙等杂质所遮藏,杂质就好比无始无明,破除无明、祛掉杂质后,即可成佛。

真如心是我们的真心,或者叫觉悟心,或者叫佛心、或者叫禅心等等,也就是永嘉大师所说的:“无明实性”。它是对外界事物的真实反映。表现为寂照,寂者巍然不动,照者明明白白,或者说如如不动。因为它能全面地看待事物,所以表现为虚怀若谷,或者说心包太虚等等。正是因为这样,含藏中的无明因为“认识”的全面,转变成真如。它是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途径,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这是我们修行的目的。

我们的心性沿着外界环境的作用而进行考虑、思想等等(缘虑),即禅宗所谓的“随境枉迁流”,所以表现出虚妄攀缘。所以就会用虚伪、造作来面对环境,日久月深变成习惯(集起)。这些集起的习惯被存入含藏,所以一遇到什么事物马上与含藏里面的“认识”进行比较,进行考虑、思想等等的虚妄攀缘(缘虑)决定自己的行动。于是我们的心性就是这样在不断地轮回中逐渐被蒙蔽了,年久日深慢慢就舍弃了我们的真如心。

所以佛陀在证到真理的时候说:“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因无明烦恼执著而不能证得。”就是说一切众生的心性是一样的,因为我们人人具足这五心。只是有的人能够了断虚妄攀缘、习气和虚妄的无明,显现出自己的真性,这样的人就被称作佛、圣人等。而大多数的人则被无明烦恼所左右,堕落在虚妄、攀缘、习气、无明的轮回里面。

实际上,我们从小到大,在不断地表现自己的自性。小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更自由和忘我地玩耍,这时候心性更接近作为生物体的本性,可以说无明盲目(含藏指导)占主要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心性越来越被社会所要求的形式所束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身边的人的熏陶会慢慢形成自己的习气(集起指导)。当然社会要求的这些形式并不是错误的,但问题在于,我们往往不知道哪些部分才是真正需要防御的,有时候会因为某种原因去回避和压抑自己本来的真实感受,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时候不得不变得虚伪造作(缘虑指导),于是困扰慢慢就形成了。一旦明白事理后,通过修行会有一些无明寂照的显现(真如指导)。也就是说,因为身边熏陶的人或环境有问题,再加上没有真如心在指导我们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毛病,产生心理问题。

这些行为通过我们待人接物表现出来。比如小的时候常常表现为盲目,自己的生活环境混乱,不能自理等等。长大后受身边人的熏陶会形成和熏陶者类似的习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表现穿插有虚伪造作,偶尔也会有些真如心的表现。严重心理问题的表现就更多了,从严格的角度来说如果不是真如心在左右我们,那都是有问题,所以没有开悟的人多多少少都属于有问题的范围。

众所周知,人的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发展变化的。心性的复杂,也正如每个人的面貌一样,各有不同。这么复杂的心性,我们是很难了解的。现代人受到科学的薰染很深,凡事讲究科学的验证和证据。这本来也没有什么,但日子既久,心灵被科学刻板化,结果把许多不属于科学的精神生活领域遗忘了,因而造成心灵的空虚与苦闷。然而,正如禅能打开我们的法眼、让我们能看到精神生活的希望与光明一样,现在的科学家从个人的理想环境入手,通过个人在一定的“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摆放物品(玩具)的方法,来看个人的心性。通过摆放物品来了解,暗示、引导个体的行为,对个体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这就是箱庭疗法。箱庭疗法能够帮助人们破除各种障碍,让心灵返本还源,使我们重新找回自己原本真实的面目,从而达到自性实现的目标。

箱庭疗法简单而言,就是在心理治疗室这一独特的空间内,来接受心理治疗的人(一个人或几个人)在治疗者的陪伴下,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模型,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用沙子和玩具创造一个庭园或者风景,从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这个独特的空间,被称为“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

为什么要用“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呢?因为我们的心性是表现为虚伪造作、习气、无明的。如果个体在感觉不自由不安全的状态下,他所作所为反映的是虚伪造作。如果我们给他一个安全的“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那么他就可以放弃虚伪造作,这个时候他表现出来的就是排除了虚伪造作后,剩下的习气和无明心性,这才能更接近地表现出他自己的真如自性。所以我说箱庭是我所见过最接近表达自己真性的方式。

然而,“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也并非意味着制作者在其中可以为所欲为,这会导致他们因为有无限制的完全的自由而感到恐慌和不安。适度的限定同样是起到了保护制作者心性表达的作用。此外,在这个空间里所发生的一切应该是保密的,这是箱庭疗法顺利实施的基础,也是以陪伴者与制作者确立信赖关系为前提的。

“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最形象的描述应该是学生宿舍,学生可以把里面布置成自己喜欢的环境又不能违反学校的规定。有的时候我们看某个人的宿舍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很多内含,比如爱好、习惯等等。所以这个受保护的空间就是协定好的规则。一般是保护个人隐私,自由但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规矩、道德等等。

在没有了缘虑心后,自性就完全由集起心和含藏心左右。这时他的所作所为表现了自己以往的“习气和天性”。这时候他摆放出的箱庭表现的是他的无意识心性,是我们观察他和引导他的好时机。所以在个体制作箱庭的时候,指导者(治疗者或咨询者)根据他的行为进行一些暗示和引导,能够起到熏习的作用。让制作者通过制作箱庭的过程受到指导者的熏陶,从而改变自己的一些习惯,消灭自己的一些毛病,充实自己的一些“认识”,使得他更接近地显现自己的真如心性。

当然这个过程又会堕入另外一个缘虑、集起、含藏的轮回,但是这在治疗严重的心理障碍的时候是很有效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暗示、引导,把他拉到我们认为“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上来。这在佛教里面叫以妄制妄,达到表现“本源自性天真佛”的目的。

所以,同样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使人开悟的目的,因为我们的修行也是以妄制妄,不管是参话头还是净土宗的念佛法门。这个疑情就是妄想,这句佛号同样是妄想。不过我们是利用这个妄想的佛号和疑情取代了攀缘妄想、习气和无明。让这个佛号和疑情妄想变成习气,念念都是这个佛号和疑情妄想。然后触着磕着真性现前从而开悟,念念变成觉悟的正念。

制作箱庭就像茶道的修行一样,茶道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从而通过耐心地配置出一盏茶的过程达到修行的目的,而箱庭则更全面,“天圆地方,境由心造。入静定心,见箱成庭。”(张老师语)。借助于箱庭进行修行虽不像禅宗的“棒喝”一样来的迅猛,但是对于初入门修行的人而言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这种方式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不过这些修行方式比较浅显些,不如棒喝来得迅速。但是正是这样对于初入门修行的人来说则是很好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它是以游戏的方式,让制作者的心灵在充分体验到闲适的韵致和惬意的同时将他的心性在自然中得到转化和升华。因此,“箱庭即广义的禅”(明宣师语)。一上来不是打就是骂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会把师父告到法庭上去的。

所以,如果引导者是个禅师(有的禅师眼光很尖锐,他可能不用箱庭就能看出某个人的问题。因为你的问题会像箱庭一样写在脸上,所以他跟你一见面就知道你的问题。但是这样的人毕竟很少),那么他可以通过暗示、引导使你开悟来显现你(当然是有一定修行基础的人)的真心。这在曹洞宗和沩仰宗里面比较多些,因为这两个宗派比较温和,所讲都是父慈子孝,你摆碗来我装饭等等温和的指导方式。而大多数禅师是连喝带棒的,真是棒似雨点,喝似奔雷。他们用这种比较严厉的方法来显现你的真心。

张老师在柏林寺建好箱庭后我首先制作了一个箱庭作品。很有意思的是我把一架直升飞机放到了箱庭里。当时拿这个飞机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只是喜欢,觉得住在深山老林里面要出来就需要一架飞机。明海大和尚看了后马上说:“一看就是想离开柏林寺。”原来是我的无意识表露了出来,因为我一直认为到柏林寺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完是要回到师父身边的。现在完全证实了这个无意识的作用。

我也曾经指导过一个居士制作箱庭。他有点自闭和孤独。结果他在制作箱庭的时候就是在中间圈出一个孤岛,自己因为飞机失事掉在孤岛里面。但是,孤岛里面像个世外桃园,应有尽有,他也快乐地在孤岛里面游乐。而孤岛之外却只有一条公路和一个警察。

我就暗示他,你在里面很快乐,不想告诉家人吗?让家人为你担心多不好!他说这边上都是沙漠,我的飞机失事了出不去,只好在这里面生活了。我接着说,那打个电话呢?一开始他说没有电信塔,我说那你为什么不建一个呢?他说不会,我说你这里(孤岛)的房子都建得这么漂亮,为什么就不能建一个电信塔呢?然后里外就有了电信塔,可以进行沟通,后来他还在外边放了一个房子代表他的家。

接着我暗示他,这里(孤岛)这么好玩,不想和更多亲友一起玩吗?然后就有了船和桥。最后外边的沙漠也没有了,取代的是机场、飞机、汽车等,连公路上也放上了汽车,其它空的地方也被他放上了树木等等景观,让整个箱庭看起来比较和谐。

可惜的是以后没有和他再联系,也不知道他现在的状况如何。但是从他制作箱庭的过程发现他的情绪是越来越好,跟一开始抵触作箱庭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一开始他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害怕暴露自己。还有人用很长的时间摆完箱庭后一夜睡不着。

从这里看来,箱庭的“自由与受保护空间”是很重要的,也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要想制作者放弃成见信赖你就很难。首先你需要一定的威信,要和制作者有比较长的时间接触,使得他接受你,他才会把信赖交给你。而且这个指导者很重要,要有很好的观察力、经验和耐心,最最重要的是他必须是一个正直的人。

因为制作者在进入“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后要放下自己的“面具”,表现出自己的“天性”是有一定的隐私风险的。所以他对指导者的信赖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不信赖你,那么他依然可以用自己伪装的“面具”来安排一个世界给你看,那么这个箱庭作品不是表现他的真性,这就毫无意义了,更谈不上让他受你的暗示和引导。所以“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和指导者是关键。

箱庭让你由观察人的面目景观改变成比较丰富的庭院景观,尤其是他的制作过程能够让你观察到更多制作者的“习气和天性”,从而让你观察得更全面。同时给了你暗示、引导的机会,让制作者受到你的熏陶,改变自己的个性,显现自己的“本源自性天真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