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安住在折腾中
2771500000018

第18章 折腾才是硬道理(6)

佛法中的拜经、拜忏正是佛法修持中的一种,叫做忏悔法门。通过专注地拜佛这种适当的体力活动,人得到心的平定与平稳。这就是我们修行中所说的安心作用。而这种安心作用就是通过不断的拜经、拜忏累积而来的,这种平静的心态必然会导致身体的转化,这与科学的忏悔目的是一致的。

从三界的四禅八定来说,当你从欲界的最高定——未到地定,进入色界第一个定——初禅的时候,因为欲望而带来的困惑、烦恼、疾病等自然消除。专注地拜忏、拜经能够让你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入三摩地,让你入禅。所以,随之而来的身心愉悦和身体健康是自然的事情。

认真地拜经、拜忏能够使得我们身体健康,减少一些我们的身体疾病,甚至消除一些我们平时发现不了的身体问题。何况这些运动是在诸佛菩萨的关注下面进行的,必然会有另外一番不同的效果。在我们面临打七等严酷修行方式的时候,拜经这一手段就显得非常重要。

拜经拜忏有道理

知道了拜经拜忏能够实现我们身心解放的原因,知道了当我们虔诚、认真、专注地拜经、拜忏的时候,必然会得到所有的这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天我们再从瑜伽的角度来解释。

来自网络上的理论讲,从传统中医和瑜伽的角度来看,人体的脊柱共有24节,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所有的神经脉都源于脊髓。任督二脉左右各一寸半处有几十个重要穴位,从传统中医角度来看,拜忏有利于疏通任督二脉和其他经络,能增强体质。

从瑜伽的角度看,在我们具象的身体内,还有一个抽象的身体,它由三条经脉和七个轮穴组成。三脉就是中脉、左脉和右脉。中脉是三脉中最重要的,源于会阴的根轮,止于头部顶轮,位于人体正中。左脉源于根轮左侧,也被称为月亮脉,人们认为左脉被动,内向,呈阳性,如果左脉占主导地位,左鼻道就会进入更多的空气,此时,精神能量占主导地位,人的大脑就会更加睿智,容易接受新事物。右脉源于根轮右侧,也被称为太阳脉,右脉占主导地位时,右鼻道就会进入更多的空气,此时,体力能量占主导地位。右脉占主导地位时,人体会产生更多的热量,食物容易消化。

七个轮穴由下而上分别是:根轮、腹轮、脐轮、心轮、喉轮、额轮和顶轮。传统医学认为,如果某些轮穴堵塞,就会出现相应的身心问题和亚健康状况。现代医学发现,这几个轮的位置其实与人体脊柱上的主要神经丛相对应,是控制我们身体的枢纽。古代的瑜伽士确切地描述出每个轮的花瓣数,这些数目和该神经丛处的副神经丛也相应。

根轮相应于盘骨神经丛(生殖腺、性腺),照顾着我们的排泄系统和生殖器官、腿部,用4个荷花瓣表示。腹轮对应于主动脉神经丛(肾上腺),掌管我们的脾脏、胰脏和肝脏下部和下腹部,用6个荷花瓣表示。脐轮对应太阳(腹腔)神经丛(胰腺)、部分肝及脾、胰、肾、胃与部分子宫和中腹部,用10个荷花瓣表示。心轮相应于心脏神经丛(胸腺),照顾着我们的心脏及呼吸系统,还有胸部,用12个荷花瓣表示。喉轮对应我们的甲状腺、副甲状腺、颈、耳、鼻、喉、面部、牙齿、舌、口、上下颚、眼前部、手部控制和颈部神经丛,用16个荷花瓣表示。额轮对应我们的松果腺及下丘脑、视网膜、视神经丛、视叶,同时也被称为“第三只眼”,用2个荷花瓣表示。顶轮对应我们的脑下垂体,这里是所有能量中心与三条脉络会合的地方,用1000个荷花瓣表示。

人的疾病是由于其中之一的脉轮衰退,或是一个以上的脉轮的功能失去平衡所致。磕头中的“一起一扑”可以通过收缩及伸展,强化各个脉轮,使各种不同的内分泌腺的分泌处于均衡状态,以保持身体健康。这实际上与前面的运动医学角度来看是一致的。

通过专注地拜佛这一适当的体力活动,人得到心的平定与平稳,这就是我们修行中所说的安心作用。而这种安心作用就是通过不断地拜经、拜忏累积而来的,这种平静的心态必然会导致身体的转化。所以,认真地拜经、拜忏能够使得我们身体健康,减少一些我们的身体疾病,甚至消除一些我们平时发现不了的身体问题。

尤其是在打七的时候,我们处于对身心的要求都是最严酷的时候,我们得到了拜经拜忏这样的身心锻炼,自然能够实现不可思议的效果。所以拜经拜忏帮助我们实现打七的顺利进行是非常有道理的,是非常科学的,是顺理成章的。

专注禅修一切法

我们系统了解了拜经拜忏这一辅助禅修的工具。事实上这一工具也可以在一切修行的法门上使用。因为不光是禅修在修专注,一切法门都是从修行专注入手的。

所以一切的修行法门都需要忏悔,这也是我以前的日记《忏悔业障作功夫》中说的,忏悔业障是一切修行法门的入手处。拜经拜忏是在诸佛菩萨的关注下面进行的,必然会有另外一番不同的效果。当我们虔诚、认真、专注地拜经、拜忏的时候,必然会得到所有的这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修行什么法门,忏悔业障都是我们修行的开始。从我们初学佛的三皈五戒,到寺院的早晚课、拜忏等等各种各样的佛事中,都能看到我们忏悔的身影。这是因为我们的这些忏悔做得还不够,我们的这些忏悔做得还不圆满。

所以,打七的时候加入一些忏悔业障的功课是非常需要的。这就是我们法眼寺的禅七为什么会顺利进行的原因。尤其是我们在业障现前的时候,去忏悔当然会马上见效。而且这个时候的忏悔是最圆满的,因为这时正是我们切身体会业障障碍我们修行的时候。

所以,这个时候的忏悔发心是最积极、最有效果的。当你有了发心的时候,你会全身心投入到忏悔中去,实现最佳的忏悔效果。发心也就是恐怖心、警惕心与无常心等等。因为深刻地体悟到不发心就无法禅七下去,只有发勇猛心、惭愧心、悔悟心、向善心来忏悔,才能把眼前的修行进行下去。

所以,这个时候的发心不再是佛门弟子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有恐怖堕落恶道,深怕轮回无期的无常启示了,而是切实体会到了不发心就会堕落恶道、轮回无期、无法实现眼前的修行了。因为这一切已经摆在了面前,你不得不去面对眼前的问题,去解决眼前的问题了。

这个时候发起的不光是惭愧心、悔悟心、警惕心、恐怖心、无常心等等,而是被迫发起要解决眼前问题的勇猛心了。这样的时候,惭愧心、恐怖心等等自然而然就发出来了,出离生死心自然而然就发出来了。想修行,想转凡成圣得到成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事实上很多人平时也在努力修行,发起了各种各样的勇猛心来修行。他们也知道忏悔业障是非常有效的修行方式。只是他们往往因为修行不能马上见效果而变成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局面。忏悔修行本来就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所以很多人会找种种借口中断修行。

这与我们平时自己在家打坐一样,会找种种的借口下座。这些事实只要有过禅修体会的人都是经历过的。这也是为什么要大家千辛万苦跑到一起共修的原因。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找出一个让大家不要千辛万苦就能好好修行的方式的目的。

所以,网络禅堂、拜经机器等等就在我思考设计的范畴之内了。网络禅堂作为远距离禅修的帮助手段,因为其工程量太大,目前难以实现。但是辅助禅修的拜经机器我已经设计并生产出来了。这一机器目前已经在许多地方发挥了作用。在法眼寺的禅七过程中,这一机器帮助了法眼寺的禅七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帮助了很多人实现了圆满打七的愿望。

佛教修行可量化

现代物质生活的丰富,得益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际上是科学技术中的量化,使生产出同样的产品成为可能,尽管这样产品可能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对于人们的某种物质需求来说,是满足了的。但是我们往往忽略,我们在满足于这样不是最好的物质生活的时候,我们舍弃了很多最好的追求。

比如,在只顾追求物质生活的今天,我们全部被科学所教育。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从被教育的那天起,就已经信仰科学了。这就是我们追求丰富物质生活的代价,我们的自主自由选择的空间被无形剥夺了。但是,我们也不要片面地只管骂现代科学技术,无论如何,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了很多的好处。

所以,我曾经骂过学生说:“你们不要呆在有空调的房间里面,骂设计空调的人,这连数典忘祖还不如。”我们应该从这些科学的方式里面学到点什么,应该利用这些科学的方式来弘扬佛法;应该利用科学的方式去平等我们的观念;应该利用科学的方式……

所以,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看看科学技术是如何使得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起来的。比如生产蛋糕,我们自己平时做蛋糕常常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科学技术就告诉我们量化的比例,用多少水,用多少面,用多少蛋……我们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去做,就会生产出品质一样的蛋糕来。

这就是所谓科学技术带来的生产力,这样就能够使得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使得我们的成本降低,当然由此带来的千篇一律我们也必须接受。小小的蛋糕是这样,大到各种复杂工程也是这样,比如大型建筑、桥梁、隧道等等。科学技术都已经进行了量化,把如何去做每一个细节的要求全部量化了。

我们要感谢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尽管也给我们带来了千篇一律,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挥我们的个性(佛教叫佛性),去创造新的财富,然后有希望再被量化,提升新领域里面的效率。

其实,量化这个过程在佛教里面也是存在的。比如古代的祖师要求我们出家人要经过什么样、什么样的要求才能如何如何等等。直到现在我们还有说出家要在禅堂里面住满三冬四夏之说。因为你如果能在禅堂里面住满三冬四夏,就必然要信得及,放得下,守得住。

在禅堂里面,经过三冬四夏,吃得了苦,耐得了烦,受得了委屈,明得了理之后,你的功夫自然就会有一个深度(佛教叫功夫落堂)。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量化,是对我们修行上的量化。因为达到这个标准之后,个人的身心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正常来讲是很容易掌握的了。

当然,这种量化比较粗略,一方面是因为培养个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量化工作没有做到位的问题,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问题。就像西餐和中餐的量化一样,西餐已经可以被量化到完全一样的地步,而中餐的量化为了保持个性,往往还是常常使用“少许”等词。

这个在西餐和中餐的菜谱上可以看得出来。西餐的菜谱往往精确到每一种调料要多少克,什么火候,多长时间。而中餐的菜谱则往往是某某调料一勺,这一勺就没谱了,勺子的大小与一平勺还是一满勺就有很大差别。甚至常常见到某某少许,这个词就更没谱了。

当然,精确量化有精确量化的好处,这样可以统一生产,提高生产率,节约成本,满足人们的平等心,唯一的坏处是千篇一律,个性得不到发挥。不精确量化,同样存在很多的好处与坏处,这些好处与坏处正好与精确量化相反。佛教目前处于极不精确量化之中,如果从提高整体佛教人才素质来说,还是需要量化得再精确一些。

佛教修行要量化

我们知道量化这一科学的手段可以提高生产率。对于佛教来说,如果要想很快地提高佛教人才的整体素质,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精确量化的工作,把量化这一科学的手段,应用到佛教人才培养上面来。

其实这个工作从上世纪的太虚大师已经开始着手在办了——他推崇的人间佛教,大力开办佛学院——实际上就是应用量化这一科学的手段,培养佛教的人才,提高佛教的人才素质。只是这还是非常粗略的量化,自然所培养的或者说是受益的人数不多。

其实佛教修行的量化,在古代也是很多的,而且很多的量化手段延续到今天还在使用。只是这些量化的手段太过粗略,赶不上现在这个时代的步伐而已。尤其是修禅宗的人,对于量化的修行更加持反对意见。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样是在磨灭我们本来的个性。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因为禅宗的修行也是有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之分,在初级阶段完全可以使用精确量化来快速提高修行人的整体素质。这也是自古以来禅宗祖师的修行方法。比如前面讲的住禅堂要满三冬四夏,进禅堂前要学戒等等。

只有等到你的三冬四夏的禅堂修行生活满了之后,自己的功夫落堂之后,你才可以步入高级修行阶段。可见三冬四夏之前的量化修行还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最快地把初级修行水平提高到高级修行水平。不要一入门就说打坐如何能够成佛的话,应该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所以,我们修禅宗这一法的人,也要认清自己的现状,也要知道修禅是从打坐开始的。不要被六祖说的“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过”等等消除高级修行人的知见之话所误。要不然不要说狂禅有份,甚至把自己的身心搞坏也不少见,那可真的是害己害人了。

根据我这几年的修行经验,我提出了网络禅堂这一修行方式。网络禅堂主要是量化佛教修行人的打坐问题的。因为佛教的修行,不管是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都离不开打坐,都需要修禅定。佛陀甚至讲过“一切功德皆由禅定出”这样的话,可见禅修打坐在佛教修行的重要性。

网络禅堂主要就是量化佛教修行人打坐问题,在《网络禅堂的积分》一文中,针对量化禅修打坐的水平问题有很精确描述。从《网络禅堂的积分》一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具体的量化情况,即使是有一点的出入,我们也可以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慢慢加以改善。

当然,网络禅堂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如果实现的话,不但把修行人的禅修打坐问题量化了,还能在指导普及等等方面有一个飞跃性的突破。这样可以迅速培养一批禅定功夫很好的修行人,让很多人远离无聊的网络纠缠,远离是非,节约很多时间,使得自己的修行在短时间里突飞猛进。

这样,我们现在以及以后的修行人,就能在网络禅堂的帮助下,实现佛教的实证修行。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这样可以迅速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智慧的骨干力量,为发扬光大佛教的事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这也起到了像古代的让修行人在禅堂住个三冬四夏的作用,而且这样的量化更加精确,所以出人才的效率更高。

这样就也可以完善佛教修行量化太过粗略的问题,因为只有精确量化,才有可能提高效率,才能最快最好地出人才,才能实现佛陀的愿望。在《阿含经》里也有很多有关量化的事情,比如《佛说解夏经》就是一部讲结夏安居量化修行之后的结果的经典。可见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是非常注重修行的效率问题的,只是当时还没有“量化”这一个名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