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安住在折腾中
2771500000013

第13章 折腾才是硬道理(1)

《与祖师同行》看生死

今天看《与祖师同行》的时候,看到《再来说法度群愚》这篇,再次被祖师们的洒脱折服。这是讲遇安禅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楞严)和很有名的洞山良价禅师入寂的过程,他们的特点都是在入寂之后,因为徒弟们的纠缠而不得不再回来说法解惑。其实,祖师们个个在入寂的时候有一番惊人表现,真的是无奇不有,所谓诸方迁化,或卧、或坐、或立、或说、或倒立,如此等等言说不尽。这篇文字只是举了两则禅师走后又回来指导愚痴弟子的公案。

在历史上有个真歇禅师,在他的《真歇禅师示众文》里面列举了入寂非常有特点的十则公案。偏爱祖师事迹的我,自然对这篇《示众文》很是喜欢,尤其被真歇禅师评为“未足奇”的古德衲子的转身事迹所迷倒。原文说:

真歇了禅师示众云:“悟得纸衣下事,只解恁么去。明得一色边事,未会先师意。自余则隐峰倒卓,灌溪步归,无业问随后之人,大颠说无声三昧。或闻鼯鼠而便脱,或为愚痴而再来。或竖指而休,或翻船而往。一一坐亡立化,个个逞神现通。其显也目击正容,其混也忘踪失迹。用得纯熟,措手自由。满路光生,迥无依著。此乃衲僧平常转身,亦未足为奇也。若也已见未明,眼光落地,如生龟脱壳,似方木逗圆,为形躯之所滞,被火风之所迫。盖一生念念散乱,心识分飞,临终之时,暂欲澄心静虑,闭目合眼,意不为幻妄磨灭者,岂易得乎?要须硬鱍鱍地,壁立千仞,一念恁么去,彻底休歇去,气息都无去,那边了却去。直得行如鸟道,坐若虚空,空想亦无,个点灵明,迥然超卓,曾无改变也。只如今日,还有光影落时、不昧生死底汉么?”良久,云:“五蕴身全尚不知,百骸散后何处觅?”

这段文字是祖师们入寂的情况,劝我们要努力修行,不要临命终时手忙脚乱。但是,文中所列举的十位祖师,个个走得逞神现通,令我惊叹不已。第一次读到,就忙着把这十位祖师对号入座。当时因为出家比较晚,对祖道也了解不多,这自然也算是一件难事了。

1.“悟得纸衣下事,只解恁么去”,是曹山祖师与纸衣道者“真性不化”的公案。这在我的《与祖师同行》书中的《不借借》一文里有说到。

2.“明得一色边事。未会先师意。”这是石霜圆寂后首座与石霜的侍者九峰的公案,在《不借借》里也说到。

3.“隐峰倒卓”的邓隐峰禅师是唯一“倒着走的祖师”,也是我最喜欢的祖师之一,在《铁壁银山》一文里有详细介绍。

4.“灌溪步归”就是那位走了七步后入灭的灌溪祖师。

5.无业大家应该很熟的啦,大官一再请他去,最后他把大官骗了一把,他却问过身边人“谁能够跟得上我”之后,由他的侍者陪着他立化回了老家了。

6.大颠善说无声三昧,死了也舌头不化,生也如是说,死也如是说。

7.听到鼯鼠叫便脱身的人是大梅法常禅师,这是我非常喜欢的祖师之一。他正给人开示了一半,听到鼯鼠叫后说了一句:“既此物,非他物”,也不回答别人的问题就跑了。

8.“或为愚痴而再来”,初看到时迟迟想不起来是谁,查了好多的资料,问了好多的人也没有得到答案。有天在座上肚子饿了想到午斋,忽然想到洞山良价禅师的愚痴斋。好开心!

9.“竖指而休”,非俱胝和尚莫属了,这在《与祖师同行》中的《皇帝新装笑未绝》一文里有说到。

10.“翻船而往”,除了船子和尚没有别人有这功夫的了。

其实这里所列的十位祖师,仅是禅河里无数惊世骇俗的祖师们里的少数例子。祖师们得大自在后,随随便便转个身,去哪里自在得很。异类中行的有,为请法再来的有,为完夙愿而来的有……如此等等举不胜举。他们的特点都是想来就来,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像玄奘法师的弟子窥基投胎投错地方已经算是笨的了。

所以我学佛学到今天,发现当初的念头没有错:佛教不光是安慰人心的一个宗教,更有着教人解脱的特点——它是能够让人知道生从何来、死向何去的大智慧的宗教。从目前来看,我虽然还没有得大自在,更谈不上得大智慧,但从眼前明显地烦恼淡化、身心清净,就已经很受用了。何况还有像前面说的这些祖师们的逍遥自在这个大饼悬在眼前,激励我“努力殷勤空里步”,向他们靠近。

不幸建立于幸福

绝大部分人感觉自己很不幸,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身体健康还是存在疾病、生活安闲还是紧张……因为在向我询问问题的各种各样的人中,大家普遍的念头是感觉自己很不幸。人总是感觉自己工作不顺利,生活不顺利,学习不顺利……看别人做什么都那么容易,到了自己一切就都那么困难。

我就常常跟他们说,你要是抱着这种念头继续下去的话,不但工作不顺利,生活不顺利,学习不顺利……连与我说话也会不顺利了。因为一切是因果法,你要是整天只是在想这些不顺利,不去努力改善或者说是转变自己的观念(或者叫成见),那么你将永远会在困难中徘徊。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但多,而且是很普遍,并且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会越来越多。因为他们的不幸是多了一个选择的问题,这就好比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多了一个管理这一表面上的无效劳动一样,他们的不幸是因为多了选择的不幸,他们把自己的幸福当成不幸了。

富有的人如此,贫穷的人也一样如此。就拿财物来说吧,富有的人要忙着不让自己的财物贬值;而贫穷的人要想办法轻松赚取财物。身体健康的人如此,身体有疾病的人也是一样。身体健康的人忙着预防疾病,而有了疾病的人则忙着找到最好的医药。

这实际上是他们太幸福了,幸福到让自己感觉不幸了。换句话来说,就是不会把握眼前的幸福,不知道去享受这些幸福,反而把这些幸福当成累赘。这样的人一定没有想过,有多少人失去了选择的权利,有多少人生活在没有选择的境遇里面,面对自己的幸福还在叫不幸、不顺,实在是太悲哀了。

其实,佛陀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宝积经》里面指出了:“无病最利,有信最友,知足最富,无为最安。”要我们按照无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无为不是不为而是过程上努力为,结果上不要去为,简单来讲,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样我们才能把握我们真正的幸福。

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的错误观念的时候,要赶紧纠正。应该按照佛陀教导我们的方式去做。不要把自己的心拿去向外追求,应该把自己的心收回来,好好把握当下,把握当下的幸福。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当成不幸了,否则将来会变成真的不幸的。

所以,要放下自己的这些错误观念,放下把心向外追逐的习惯,安住当下,把握自己当下的幸福,这样我们才能做任何事情都顺利。否则,如果我们不回心返照,我们就只能盯着别人的成功,盯着别人的顺利,而看不到别人的努力,这样就实在太悲哀了。

《教富楼那经》中记载,佛陀问富楼那尊者,如何去西方国家教化那里很顽固的人们?富楼那说,那些顽固不化的人们如果骂我,我就想他们还很好,没有打我。佛陀接着问,如果他们打你,你怎么办?富楼那尊者说,我就想他们幸好没有用刀杖来打我……

只有具有富楼那这样的忍辱与努力的精神,我们才能把握自己的幸福。不管你以前有什么过失,现在会产生什么样的报应,我们都能把握眼前的幸福,都能顽强地生活在幸福之中。何况我们眼前的所谓不幸,实际上是自己的心向外攀缘、攀比的问题。

所以,人生不能生活在埋怨之中,不能生活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之中,这个世界对每一个人是平等的。你现在就放下,加上不停地努力,将来就会顺利;你现在放不下,而且还很懒惰,将来必然还会不顺。这就是大自然的因果规律。

掉进陷阱新天地

总是有很多的人抱怨说他身边总是小人很多,常常被人陷害,总觉得有人给他设陷阱。我以前也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某某某怎么这样?某某某连一点点的道德也没有。某某某是否在给我设陷阱等等念头,我为此总是在抱怨个没完。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也是很多人感觉自己做事情总是那么不顺利的原因吧。

这种普遍情况的发生有很多的原因。从佛教的因果角度来看,这是因为我们自己以前所作所为的报应;从我们修行的角度来看,这是我们修行的力度太差,观察不到世间一切是平等的结果;从我们的观念上来看,我们总是在向外追寻,不知道向内心去求……

其实,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观念问题,是我们的修行不够的问题。因为我们一直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抱怨习惯,一切向外去追寻,不知道回观返照一下,总是想改变别人或者是外界,不知道要改变自己。因为外界是无法改变,或者说是难以改变的,唯一能够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有这样被人陷害的感觉,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对付自己所处的所谓“逆境”或者说是陷阱,总是想从这个“逆境”或者说是陷阱里面逃脱出来。结果适得其反,越逃越远,越陷越深,一辈子不得解脱。这样自然就会陷入恶性的因果循环,把自己困在被误解、被陷害、被设计等等泥潭里不得自拔。

从佛教的把握当下的观点来说,即使是当我们掉进了陷阱也要好好地把握当下,不要去埋怨,不要去后悔,不要去怨天尤人。而是要根据眼前的情况,努力把事情办得最好,这就是禅心三无——过去无悔、现在无怨、将来无忧的最好落实。这就是佛教大智慧的最佳显现。

从佛教的极致来讲,一切是平等的,根本不存在什么陷阱不陷阱的情况。所谓被人设计掉入陷阱不过是我们自心不平等的显现。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在这样自认为被别人陷害的环境里面去努力,去面对现实,甚至可以在这样严酷的环境里面做得更好。这样就反而把这样的陷阱当成了一种“加持力”。

当然,绝大部分的人会因为环境突然变得很恶劣而不能适应,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俗话都说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完的福,佛教中自然会教我们如何去面对这样严酷的环境突变,去慢慢适应这样的严酷环境突变,去转化这样严酷的环境突变……最后我们还应该去感恩这样严酷的环境突变。

这一切只要我们把自己的心态摆正,把自己对于严酷环境突变的认识转变过来,我们就能在这个“陷阱”的新天地里面有所作为。只要我们努力去面对这一切,我们就能由被动的局面转变成主动的局面;我们就能由怨恨的局面转变成感恩的局面。这就是佛祖教我们要自己做得了自己主人的原因。

所以,当我们感觉被别人陷害的时候,不要后悔,不要怨恨,更不要去对抗。我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面对,去转化。这实际上也是烦恼即是菩提或者说是烦恼可以转成菩提的佛教说法——是我们正确面对人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是我们感恩世界的来源,是我们包容世界的实现,是我们分享成就的落实。

当然这是从极致的角度来讲的,如果我们眼前适应不了这样严酷的环境转变,我们还是需要一些缓解的手段与措施。比如在以前的日记《身处逆境赖顶忍》等等所讲的具体措施来面对这一切。但是,我们要知道最好的办法是把“陷阱”这个新天地当作我们新的努力对象。安住在这个新天地里面,把握当下,以无为的精神去努力面对这个新环境。

这就是我自己最近因为不识好歹的功夫有所进步,对于别人提醒我是否掉进“陷阱”的新认识。因为感觉平等的力量越来越大,所以,慢慢这种所谓有“陷阱”的念头减少了,甚至是在别人提醒自己小心掉入“陷阱”的时候,自己还说不要别人设计,我会自动往下跳。

智慧生活免思考

禅修最忌讳的事情之一就是思考,因为思考就是打妄想,是禅修中两个敌人之一。自己因为经常禅修,所以体会到很多不去思考的好处。同时自己也发现,真正智慧的生活是不需要思考的,直接就是,第一念就可以了。这正是《维摩诘经》中说的:“直心是道场”。

祖师们的开示中有种种的说教不让我们思考,可惜的是我们做不来。我目前正在努力之中,一般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可以做到不去思考,甚至是与别人聊天和写日记也不用思考。但是遇到复杂的事情,还是需要思考,尤其是要思考如何去做比较复杂的事情的程序。

其实,不思考做事情是非常舒服的事情,我有很深的体会。比如写日记,如果不用思考的话,写起来既快又方便,而且别人读起来也感觉比较好。如果是别人给的题目要求写点什么东西,就不能不思考了。这个时候写东西就很累,而且很慢,写出来之后自己也常常不满意。

这种情况不光是我自己有这样的体验,我接触的很多常常写作的人,他们也是这么说的。他们常常逼迫自己不去思考写东西的办法,只是要求自己敲键盘不能停顿,这样写东西就又快又好了。因为一但停顿敲键盘了,必然堕落到思考之中去了。

另外,在与别人聊天甚至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是从不思考的。所以,我在接待别人的时候常常可以连续说话几个小时而不累。有的时候嘴巴说累了,甚至说得有点麻木了,或者是腮帮子说酸了,但是我的心不会累。我在说话的时候不经过思考,这种情况很多与我比较熟悉的人都了解的。

祖师们让我们不思考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赵州和尚与他的师父南泉普愿禅师就有过这样的一段对话:

一日,赵州禅师入室请益,问南泉禅师:“如何是道?”南泉禅师道:“平常心是道。”赵州禅师道:“还可趣向也无?”南泉禅师道:“拟向即乖。”赵州禅师道:“不拟争知是道?”南泉禅师道:“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邪?”赵州禅师一听,豁然大悟。

再比如普贤元素禅师有一次在上堂说法中说:“未开口时先分付,拟思量处隔千山。莫言佛法无多子,未透玄关也大难。只如玄关作么生透?”这与三祖僧璨禅师的《信心铭》中的“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也是同样道理的。

再比如云门文偃禅师回一个人的问题中有过这样的对话:问:“十二时中,如何即得不空过?”师曰:“向甚么处著此一问?”曰:“学人不会,请师举。”师曰:“将笔砚来。”僧乃取笔砚来,师作一颂曰:“举不顾,即差互。拟思量,何劫悟?”

《楞严经》上更是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因为知见本身就是意根思考的结果。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他们不但是不让我们去思考或者叫思量。而且是告诫我们当你在准备思考的时候,你就已经背道而驰了。这种说法不光是佛陀在这样说,而且祖师们也在这样教导我们。可见要想解脱我们的知见或者说是意根的思考从而开发我们的智慧,是一定要远离思考分别的。

如果能够明白这些道理,就能明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在不思考做事情的时候会效率很高。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无形中符合了真理的规律,符合了“直心是道场”的大智慧。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果。这在我自己以前的日记《眨眼皮与流水线》一文也有一些的说明。

禅意人生四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