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防病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2725400000035

第35章 中老年人心里防病(5)

这位老人患的就是忧郁症。因其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退休后与外界隔绝,结果愁闷泛起内心的空虚、孤独、儿子、儿媳又整天忙于工作,使他感到自己成了多余的人,甚至成了别人的负担,因而感到伤心、绝望,逐渐患上了忧郁症。在临床看到的老年期的精神疾病中,忧郁症发病率是最高的。

老年期忧郁症一般是上午忧郁症强,从下午到傍晚时症状有所减轻。患者多伴有强烈不安、焦躁感。总感到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有60%的患者伴有冥顽的疑病症。客观原因是身体确实多少有些不适或不健康。他们成天叫嚷有病,其中叫嚷消化系统有病的人最多,占32%,有自杀企图的占25%。还有的患者生病之后,甚至怀疑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已经开始腐烂,或者正在消亡。

身体症状有口渴、食欲不振、失眠、易疲劳、便秘、头痛、心悸、呼吸困难等。

老年忧郁症的轻度患者可不住院,接受门诊治疗即可。但患有身体疾病并发症的人,自杀企图强烈的人,必须住院治疗。

老年忧郁病患者,常被周围人误解。有的人责备患者愚痴,有的鼓励其提起精神来,还有的劝告其进行力不从心的娱乐活动,这都是错误的。要使患者避免刺激,充分休养。

治疗忧郁症有有效药物,容易治愈,但要早期发现。特别是心理疗法对治疗此病效果尤为显著。前面提到的那位71岁的老年患者,只要注意改变环境,回到温暖的人与人的交往中,同老朋友促膝谈心,患者的精神症状及失眠等症就会消失。

妇女更年期的卫生与保健

处于更年期的妇女正值人生之树成熟而硕果累累之时,她们在事业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们是工作岗位中的骨干,社会的中坚力量,同时又是家庭中的顶梁柱。为了保证更年期妇女能够顺利地渡过这一时期,让她们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就必须重视更年期的卫生与保健。

1.普及更年期卫生知识。首先要加强心理卫生的指导,让广大妇女了解到更年期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出现的症状是暂时的,一般经过1~2年是可以自行缓解的。平日切忌气恼暴。

心胸要开阔,有事不要憋在心里。更年期的妇女特别需要友谊、需要爱,这对改善症状、增进健康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各级领导、家庭成员及同事们,也应对更年期的知识有所认识,在工作上,生活上对她们予以关心,爱护、体谅、安慰。

2.生活规律。要努力做到起居有时,劳逸结合,要防止工作负担过重,尽量避免过重的精神刺激。但是也要注意锻炼身体,经常参加文体活动,调剂生活。可以运用散步、打太极拳、傲气功等来调整神经功能,改善睡眠。

3.定期检查。如果出现了更年期综合征的一些表现,除用药物减轻症状外,应进行必要的检查,排除体内器质性病变。每隔一年定期做一次妇科检查,及早发现妇科器质性疾患,如宫颈息肉、宫颈癌、子宫体腺癌、卵巢肿瘤等。

4.防止缺钙。因为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故平时要注意食物中钙的摄取。有意识地食用含钙较多的食物,如黄豆、豆腐、小油菜、芹菜、苋菜、海带、紫菜、黑木耳、牛奶、鸡蛋、松花蛋、炒南瓜子等。同时要加强户外的活动。

5.适当的性生活。妇女的性欲与卵巢分泌的女性激素关系不大,性成热后性欲的维持和性冲动的激发,主要是思维和接触性敏感部分,故绝经后不会影响性欲。但是更年期时肾气虚衰,房劳过度要伤肾气,这时要懂得保养元气,性生活要适当节制。同时还要注意避孕,因为更年期卵巢功能还有活动,稍不小心也能受孕,如这时做人工流产对身体的损害是较大的。

中年男性更年期心理

人们都知道女性在50岁左右会进入更年期,但了解男性也同样有更年期的人就不多了。因此,男性应该对自身的“更年期现象”予以重视,以顺利度过年龄交替期,保证身心健康。

男性从内分泌的角度来说,更年期最明显的症状是由于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开始下降,直接影响了性功能的保持。其次,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有:体力活动耐受力差、心烦失眠、食欲减退、记忆力衰退、情绪不稳定、易怒、易激动、精神疲乏、皮肤瘙痒、四肢麻木、头晕目眩;在心理方面,可有多疑多虑,主观地认为有人背后嘲笑、陷害自己,整日心神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等现象。

上述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一般在55~60岁最为显著。但由于工作压力、生活负担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男性更年期有提前的趋势,有的人四五十岁就开始出现。各人表现并不相同,有的较轻,有的较重,有的缓,有的急。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对工作、对家庭、对社会都会带来消极影响。病状明显者,可服用甲基睾酮丸,以促进内分泌平衡。自主神经症状严重时,可服用维生素B、谷维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注意心理平衡,广交朋友,避免孤独。注意起居饮食并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都有助于疾病的减轻甚至消失。

(1)注意劳逸结合

会休息的人,才会更好地工作。特别是中年女性,工作、家庭、社会负担都很重,为了更好地把这些方面的事办好,抽出些时间玩玩是必要的。玩,除了具有积极休息的功能外,还有陶冶性情,增长智力,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以及和谐融洽人际关系等等的文化功能。

(2)保持乐观情绪

人不愉快时,眉头一皱,头面部就有30多条肌肉收缩,体内几百种酶都要发生变化,代价很大。面对困难的现实,忧虑倒不如冷静泰然地去解决问题。人活着,要不断地排除种种心理障碍,经常保持乐观情绪。康德有句名言:“用微笑的目光看待一切。”应该记住康德的这句话。

老年痴呆症

据统计;老年性痴呆发病率升高,一般是在70岁以后。60~69岁发病率为2%,70~74岁为2.6%,75~79岁为6.1%;80~84岁为13.7%,85岁以后约为27.8%,即大约每4个人中就有1人以上患这种病。

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老年性痴呆是由于老年人脑都血循环障碍所引起,是人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1906年,德国神经科专家阿尔茨海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病例:病人为女性,年龄虽只有50岁,却有严重的痴呆症状——记忆力丧失、不辨方向、常有幻觉。病人死后,阿尔茨海默解剖了她的尸体、发现大脑中有不少缠结成块状的神经纤维,也就是他所称的“神经纤维缠结”。阿尔茨海默所发现的这类病例就被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阿尔茨海默病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主要发生于40~50岁的中年人之中,因此它又被称之为“早老性痴呆”。20世纪60年代末,借助于电子显微镜,研究人员在老年痴呆病人的脑组织中发现了同样的神经纤维缠结,医学界才弄清楚阿尔茨海默病既不是“早老性”的,也不罕见。因此,有些人也把老年性痴呆通称为阿尔茨海默病。但近期文献报告,特里发现临床上诊断为老年性痴呆的死者中有30~40%经尸检并未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病变。

日本的村上元孝等人将老年性痴呆分为脑血管障碍性痴呆和脑萎缩变性痴呆,而将阿尔茨海默病归为与老年期痴呆相类似的脑变性疾病。

记忆力衰退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患者记不住人名,常常是刚介绍之后,又重新问起对方的名字。很简单的事也记不住,有时出了门,又不知为什么外出。发展下去以至保持功能也发生障碍,即过去的记忆难以再现,忘记自己的出生地,甚至连朝夕相处的亲人都无法辨认。语言也失去了流畅性,常好哪哝一些词义不明、前言不搭后语的话。不能正确地进行运算,就像1+3这样简单的算题,有时会答成100。记忆力的衰退影响到工作,影响到社交活动与日常生活时,往往这是一种危险的不祥之兆。

此外,还有些病人因看不下去书而抱怨自己眼睛出了毛病,想到厨房拿杯牛奶,却不知怎么身不由己地走进了卧室,有些病人在做机械性动作时,如梳头,也感到力不从心,动作不协调,这就是所谓的“失用症”。波士顿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的约翰·克劳顿博士指出:早期症状表现形式的不同主要在于大脑受损害部位的不同。

早期症状出现之后,病人就会日渐痴呆。首先是判断力失常。在隆冬时节病人却要穿起盛夏的服装,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表现。病人在淋浴时,可能会把冷水开关与热水开关弄混,自己烫伤自己。有时会把农药误认为啤酒喝下去。病情进一步恶化,病人就会随地大小便,不知该到哪里,上厕所,不知自己的家在哪里,弄不清现在是什么季节,甚至想不起自己的老伴到底是谁。部分病人可能变得易激动,怕见生人。

有些还进行偷窃、乱打人,在公共场所裸露阴部,玩弄自己的大小便。病情发展到这种地步,病人就需要全天护理。

到晚期,有的病人几乎完全丧失说话和行动能力,终日卧床不起,面部、臂部、腿部肌肉、皮肤抽缩。在临死前的阵痛中,有的病人全身卷曲如胎儿状。病情发展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最初发病的速度,发病快,病情恶化得也快,发病慢,恶化则也慢。导致病人最后的直接死因常常是肺炎(食物被吸进肺而引起的肺炎)。

老年性痴呆除了智能衰退,还伴有意志减退和主动性降低,以及各种精神症状,呈现夜间谵妄症状为多(在夜间发作的一时性意识障碍,呈现错觉、幻觉、错乱等)。还经常可见忧郁、徘徊、多疑、焦躁不安等状态。据调查,痴呆伴有精神症状的比例如下:

夜间谵妄24.2%忧郁状态12.1%

幻觉妄想14.8%徘徊11.1%

多疑10.1%弄火3.9%

不安焦躁9.9%不洁行为2.2%

攻击行为4.4%自杀企图1.1%

痴呆老人多见于脑卒中(即脑出血,俗称中风)后遗症,继之是高血压。日本东京都调查认为,痴呆老人中有脑卒中后遗症的占45%,高血压的占34%,半身不遂的占30%,还有嗜睡、或者忽睡忽起的占60%多,大小便失禁的占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