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
2649000000004

第4章 立足现实,探寻生命的意义(3)

那天看湖南卫视的《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介绍了两个人。一个考研究生10年没被录取,另一个写了300多万字的作品没能发表,他们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的确让人钦佩。一个说,国家规定考研究生可以考到40岁,他还可以再考4年,即使考不上学知识总是没错的;另一个则表示他还将继续写下去,努力争取作品能被人接受。

许多嘉宾、现场的观众都对这两人的行为发表了看法。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上海某公司董事长的看法。他认为如果他们从考研究生和写作中得到了快乐,那么就应该继续下去。但如果是功利色彩太浓,一定要考上研究生和发表作品的话,那还不如放弃。虽然他的话与主持人构想的节目主题不吻合而被主持人打断,但我认为他的话是最实际的。

一个人考10次研究生和写300多万字的作品是要耗费许多时光和精力的,如果在这么多年的努力中,他们都不能感到快乐,只是靠毅力和一种强烈的欲望支撑着,那么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就这样在没有欢乐中度过那不是很可悲吗?我们说一个人吸毒上瘾而又不能戒除的话,那一生就毁了。实际上同样的,如果他们经过这样艰辛的努力最终结果还是不能成功的话,那我想他们这一生也就没有快乐可言了,那他们这一生不是也被毁了吗?

斯宾诺莎说:幸福不是德性的报酬而是德性自身。

他们的行为是高尚的,但人不能将快乐寄托在高尚行为的回报上,而应该从行为本身感受快乐与幸福。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喜欢自己的工作,从工作中感受快乐。这样,你能成功,当然更好,即使不能成功,你也从工作中得到了享受。生活本身就是人的目的,决不仅仅是人达致成功的手段。人是为生活而活,不是为成功而活。人不是事业、理想、成功或其他任何东西的附属物,人自身的快乐和幸福才是人生的真正目的。

在日本有一位著名的禅师叫临济。临去世前,数千名门徒聚集在一起聆听最后的讲道,可临济只是躺着,快乐地带着微笑,不说一句话,看着他快死了却不说一句话,他的一位老朋友,一位同样有名的大师提醒他:“临济,你是否已经忘了你必须说你最后的遗言?大家都盼望着呢。”

临济说道:“请听!”这时屋顶上两只松鼠在奔跑着,尖叫着,他说:“多美!”然后他死了。就在那一刻,当他说“请听……”那是全然的宁静。

每个人都以为他会说些伟大的事,但是只有两只松鼠在屋顶上打架,尖叫着奔跑着……然后他微笑,接着便去世了……但是他已经发出了他的最后信息:我们不要将事情分成小的和大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每件事都是重要的。

在那一刻临济的死与屋顶上两只松鼠在奔跑同样重要,那没有区别,所有的存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他的整个哲学,他一生的教诲——没有什么东西是伟大的,也没有什么东西是渺小的,这全由你而定。

我们曾经背负过太沉重的理想和主义,到头来却发现那只是别人用来操纵和控制我们的一种工具,于是它像皂泡一样破灭。现在我们也还背负着沉重的“殷切希望”和“成才的祈望”,其实人生怎样才有意义,完全只是我们个人的一种选择。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要有一些所谓伟大的人生目标,要干一些所谓的大事。其实事情的重要和不重要,是大事还是小事,只是你自己的一种界定,能够让你快乐的事,能够让你投入心力、投入热忱的事,那也就是大事,那也就是重要的事。

年轻人都容易重结果而轻视过程,认为过程是手段,结果是目的,没得到好的结果就是失败。其实过程是漫长的,结果是短暂的,人不能为了“短暂”,而放弃“漫长”。就连人生也就是一种过程啊,人的结果不就是死亡吗?享受人生也就是享受人生的过程。

在年少时,我也曾像他们一样对成功狂热,抱定“不成功,毋宁死”的信条。强制自己放弃多种娱乐和爱好,用“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鼓励自己。由于我只是在强迫自己,不能享受学习的过程,因此一方面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也无法坚持长久。最终结果是自己学习没搞好,少年时的生活也被毁了。

从此我在选择从事的工作时,都将能享受过程放在第一位,这样工作起来既轻松又愉快,而且还容易取得成效。

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中国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张宁,1994年就开始代表国家队出战,虽然一直在国家队呆着,状态却不是很理想,只能在国家队任第三单打。但2004年在她29岁“高龄”时,她却达到了运动生涯的巅峰,取得了奥运会单打冠军。在参加奥运会之前这一年,她就已经多次在国际大赛中打得那些世界著名运动员得不到1分。

记者问她状态如此之好的原因。她说:“原来我是为取得好成绩而训练、比赛,现在我是喜欢羽毛球运动,我能够享受训练和比赛。当注重过程了,你就会赢得这个比赛。”

还有女子举重运动员陈艳青,在落选悉尼奥运会后,她就退役去苏州大学读书,并当了江苏省举重队的教练。不过举重毕竟是她难以割舍的痛与爱,她自己说:“在当教练的时候,每天看到杠铃就忍不住想把它举起来。”

结果爱好让她重新回到了举重场,训练成绩也突飞猛进,最终获得了雅典奥运冠军。

过程与结果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不懂得享受过程,就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懂得享受过程,才可能会有好的结果。

人生也是这样,昨天是历史,今天是现在,明天是未来。我们只是力求将每一个今天都过快乐,当它成为历史时,我们的历史也就成为了快乐的历史。

生命是非常简单的,它是一个欢舞,整个世界可以充满欢乐和舞蹈。但总有人有意或无意识地谴责生命。佛教认为我们是前世造孽,今世降生到世上为人受苦;基督教认为人是因为犯了罪才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来到世上为人的;******教也认为人前世犯了罪,只有在今世苦修行才能上天堂。人们创造宗教来谴责自己的生命,总认为没有人应该享受生命,没有人应该微笑,没有人应该欢笑,生命只是一种惩罚。当你总是处在不断地被人告知生命是一种惩罚的气氛中时,你又怎样能够享受生活呢?你正在受苦,因为你做错了事,你被扔进这个监狱来受苦,那么你怎样能够享受它呢?

我们的哲学家也在那里大肆宣扬:耽于娱乐便会扑灭心中的光明。人不应该耽于享受,人应该抑制自己,在理性的指导下,去吃苦,去追求成功。快乐是罪恶的象征。

古语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仿佛成功就是要吃苦。甚至还有人提出了“天平”理论:你要得到多少,就必须付出多少。得到好像总是与付出成正比。我并不反对得到就要付出,但这种付出并不就意味着是吃苦。我为了成功也付出了很多,但现在回味起来,我感觉最快乐的日子还是在付出中的那些日子,而不是成功的现在。

成功是一种快乐,追求成功的过程也是一种快乐。就像人要去旅行,那么为旅行的一切准备也是快乐的。你只有抱有这样一种快乐的心态,你的行为才能持续长久。如果你总认为是先吃苦,日后才能获得甘甜,那么我相信你的计划很可能会中途夭折,吃苦的事总是难以持续长久。甚至当你吃尽了苦后,却并没能达到目的,那么我想你这一生不是被毁了吗?曾经有一位学员告诉我,他要先立业再成家,他成功的决心是那样强烈,但我总有一些悲哀,如果他的目标太高,而他总不能达到目标的话,他的青春又已度过,那么他将来不是一个悲剧吗?

实际上那些真正成功的人士,并不是到了成功才感觉到快乐,他们整个的追寻过程就是一种快乐。这样他们并没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即使不能成功,他们也快乐了。追寻快乐与追寻成功并不是一对矛盾,它们是统一的。你也只有将它们统一起来,你才可能幸福,你也才更有可能成功。就像斯宾塞所说,以快乐为目的,必然会使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也具有快乐的性质。也就是说以成功为快乐的话,那么追寻成功的过程也是快乐的。

但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治好病是快乐的,但治病的过程要打针、吃药却是痛苦的。还有母亲诞生小孩是快乐的,但怀孕和诞生的过程却是痛苦的。我认为成功的过程并不能类比于打针、吃药,因为成功并不能看成是治病,成功是一个人不断地充实、发展、完善自己,要类比的话,我倒认为成功就好比身体长强壮了,而成功的过程就是要吃饭、吃菜。补充各种营养,而这甚至是一件比身体长强壮了还快乐的事。成功虽然有些像诞生小孩,也是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东西,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像孕妇一样,有着精神上的无比愉悦,却没有孕妇生理上的痛苦。

总之,不要把追求成功的过程当成是吃苦,抱有这种观念去追求成功的人,据我观察极少有能够真正取得成功的。成功是快乐的,追求成功的过程也是快乐的,这样我们就能唱着歌行进在成功的大道上。

我要对你说,生命不是一座监狱,也不是一种惩罚,它是一种报酬,它只给予那些能够获得它的人,值得受赏的人。现在享受是你的权利,快乐也是你的权利,如果你不享受,不去感受快乐,那么这将是一种罪孽。

如果你不美化它,如果你还让它和你发现它时一样的话,那么这是在与这个宇宙的规律对抗。

生命是要发展的,是要不断被美化的,你不能从诞生直至死亡,都没能体会它的美妙,感受它的活力。

不,不要这样,让它更快乐一点,更优美一点,更芬芳一点。

要点:

成功是一种快乐,追求成功的过程也是一种快乐。

生命的意义

如果人生中最难是死亡,那还有什么是我们不能面对的困难呢?

我们的真性可以比喻成天空,凡夫心的混乱则是云。有时候,天空完全被云所遮蔽了,我们抬头往上看,很难相信除了云之外,还有其他。但只要我们搭乘飞机,就可以发现在云上有无垠蓝空。我们原先认为它就是一切的云,变得如此渺小,远在我们底下。

摘自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

一、只有懂得生命是多么脆弱的人,才知道生命有多可贵

一个人如果参加过一次至亲好友的葬礼后,他的世界观都会发生改变。

当我在火葬场,目送着父亲的躯体进入了熊熊的火焰中,然后出来的只是一坛骨灰。我捧着这坛骨灰,欲哭无泪。这就是我至爱的父亲吗?这就是我活生生的父亲吗?往昔父亲的慈爱、父亲的亲切教导,又一一浮上心头。这个世界多么残酷啊!它为什么罔顾人的情感,让每个人都要经受这失去亲人的痛苦呢?但人生的结局就是如此啊!

我从来没有经历过亲朋好友的去世,没想到第一次的经历竟然就是我的父亲。当我和哥哥去殡仪馆为父亲出殡时,殡葬工人动作粗鲁,完全没有顾及到对曾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尊重。我的心被刺痛了。虽然我当时就出言谴责了他们,但我心里明白,在我眼里这是我的父亲,但在他们久已麻木的心里,这只不过是件普通的东西。人死了,真的一切也就完了。这是多简单的道理!但要真的明白,却又多么不容易啊!要不世人为什么要殚精竭虑地争权夺利,不择手段地博取也许根本用不完的财富呢?

父亲的去世对我的打击是巨大的,在我的心灵里留下了一层永远抹不去的阴影。从此我就害怕出席追悼会,害怕为逝去的友人送别,因为每一次的送别,都会加重这层阴影。人生就是一场悲剧,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是人的最终结局。既然如此,那我们曾经为之热血沸腾的梦想、奋斗,不只是南柯一梦吗?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父母生育我、养育我,自己又刻苦读书,努力考上大学,走上社会后,又经艰苦努力才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到头来,还是要走向死亡的归宿。所以无论怎样奋斗,人生的结局最终还是失败。

人生是变幻不定的,但惟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每个人最终的结局都是死亡,既然如此,何况人生还有许多烦恼痛苦,那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我感到茫然……

要点:

只有懂得生命是多么脆弱的人,才知道生命有多可贵。

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有人问我,有什么样的学问是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问题,并且已经对其中一些问题找到了解答的——我会指向佛学。如果有人再问我,有什么样的学问能使我们的心灵有寄托,内心更完美、更丰富、更祥和——我会再度指向佛学。

我记起少年时,曾在公园里遇见过一位慈祥的新加坡游方老和尚,他拍着我的脑袋说我有慧根,并拉着我合影留念,回新加坡后,他还给我寄来了照片和几本介绍佛教故事的连环画。也许佛家真能帮助我获得解脱,于是我找出了那些连环画,从佛里寻找心灵的平衡。

说老实话,由于从小受的教育,我在思想中一直认为佛教是封建迷信,只有那些没有文化的老太太才信。最终改变我观念的是连环画中关于佛祖出家的故事,这是世界文献中探索人类生命意义的最有名的故事之一,它通过四个路见的景象,象征性地描述了佛学的源起和要解决的问题。

佛祖释迦牟尼原来叫乔达摩·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国静饭王的王子。他出生的时候,一个婆罗门相者预言他会离家修游,成为一个出家苦修的圣人,并告诫,不要让他看见任何不幸的事物,如落叶、死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