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成语故事
2638600000012

第12章

我可以自由自在地跳来跳去,周围宽敞得很,不用担心碰到头。累了,我还可以在井壁石洞里休息。想游泳,有足够的水让我舒服地泡在里面。休息够了,还可以在柔软的稀泥中散散步,踱来踱去。你看,附近那些小蝌蚪啦、小螃蟹啦,哪一个能比得上我呢?我在这里逍遥自在,无比快乐!你为什么不来我的天地畅游一下呢!”

大鳖听了青蛙这段话,立刻产生了好奇心,便想到井底去看一看。可是它左脚还没有伸进去,右脚就被井口卡住了,进退两难。它只好慢慢退回去,站稳后,问青蛙:“喂,朋友,你见过大海吗?”青蛙愣住了,什么是大海,它连听也没听说过。

于是大鳖就简单地把大海的情况告诉它。

大鳖说:“海之广,何止千万里;海之深,何止千万丈。怎么才能使你明白呢?这样说吧,古时候,一连许多年闹水灾,洪水不断流入海里,可是海水并不因此增长多少;后来又一连许多年大旱,地都晒得开裂了,可是海水也并不因此减少多少。你说,生活在这样的大海里,真的快乐吗?”

青蛙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来了。

释义

井底观天的青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九牛一毛

【出处】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汉朝时期,皇帝派将领李陵率兵抵抗匈奴国的军队。后来,李陵因兵力不足,投降了匈奴。皇帝得知此事,十分生气,和大臣们一起骂李陵是个无耻的叛徒,当时的大臣中只有司马迁认为李陵是迫不得已,他说:“李陵率领军队奋勇杀敌,打了很多胜仗,却从来没有得到别的将领的协助,五千军队被八万匈奴兵围住,依然不怕牺牲,杀了一万多敌人。”皇帝听司马迁替李陵辩护,立刻派人把司马迁打入死牢,又给司马迁动用了腐刑。司马迁想自己这样地位的人即使死了,在富人眼里,不过是“九牛一毛”,得不到一丝同情。于是他决心活下去,忍受着屈辱,终于写出了《史记》。

释义

形容所做的事情微不足道。

举案齐眉

【出处】

《后汉书》。

在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梁鸿的读书人,年轻的时候家中贫寒,他却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一名学问家。他不慕权贵,惟独看中了相貌虽不漂亮,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邻家姑娘孟光,并娶她为妻。孟光到梁鸿家时,穿戴有了一些讲究,梁鸿一连七天都不理睬她。到了第八天,孟光挽起发髻,摘去首饰,换上布衣布裙,开始劳动。梁鸿高兴地说:“好啊!这才是我的老婆嘛!”梁鸿和孟光婚后互助互爱,彼此又极有礼貌,真是相敬如宾,梁鸿每天劳作归来,孟光把饭菜都准备好,摆在托盘里,双手捧着,举得和自己的眉毛一样高,恭敬地送到梁鸿面前,梁鸿高兴地接过来,两人愉快地进餐。

释义

把盛饭的盘子举得和眉毛一样高;表示对丈夫的爱慕和夫妻互敬互爱。

举棋不定

【出处】

《左传》。

在春秋期间,卫国的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发动军事政变,将卫献公赶下台,立卫殇公为国君。

之后,宁惠子临死前觉得自己做错了,于是将儿子宁悼子叫到身边对他说:“儿啊!当时父亲一时鲁莽,驱逐了国君。现在我知道做错了,看来,只有你能帮父亲改正错误了去把卫献公接回来吧。”说完就死了。

一直流亡在国外的卫献公听说宁惠子已死,便准备了复国的活动。他派人同宁悼子联系,并许诺自己回国后一定要让宁悼子掌权,自己不管朝政。

宁悼子有些心动,于是和众大臣们在一起商议。

大家都反对宁悼子做这样的蠢事。其中一位大夫说:“十二年前,你们宁家驱逐了卫献公,并没什么过错。可现在又要接卫献公回来,我想这会非常危险。就如同下棋,棋手如果举棋不定就会遭到失败。对待一个国君的废与立也是一样的,犹豫不决就会招来灭族之祸。”

宁悼子独断专行,不听劝说,迎回了献公,反而被献公用计除掉。

释义

举棋不定这则成语原意指举起棋子不知走哪一步好,后来常用以比喻遇事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

举一反三

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

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鞠躬尽瘁

【出处】

《三国志·蜀书》。

诸葛亮早年隐居在南阳,号卧龙先生,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没落皇族刘备打算兴复汉室时,有人向他推荐了诸葛亮。于是刘备三顾草庐,请出了诸葛亮。从此诸葛亮跟随刘备东征西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刘备去世前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为不辜负刘备重托,先后平定了南方一些部落的叛乱,并且积极备战,于公元二二七年准备北伐曹魏。临行前,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写了着名的《出师表》(史称《前出师表》)。此次北伐未果,诸葛亮又养精蓄锐几年,再次出师伐魏。出征前,他又写下了《后出师表》,表中有一句:“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诸葛亮一直在实践着这句话,后来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释义

鞠躬尽瘁指为了工作或事业不辞辛苦,任劳任怨。

开诚布公

“开诚布公”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人们把“开诚心,布公道”简为成语“开诚布公”,用来比喻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极得皇帝刘备的信用。刘备临终前,曾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他,请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并且诚恳地表示,你能辅佐他就辅佐他,如果他不好好听你话,干出危害国家的事来,你就取而代之。

刘备死后,诸葛亮尽全力帮助平庸的后主刘禅治理国家。有人劝他进爵称王,他严词拒绝,并认为自已受先帝委托,已经担任了这么高的官职;如今讨伐曹魏没见什么成效,却要加官进爵,这样做是不义的。

诸葛亮待人处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马谡(su)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位将军,在攻打曹魏时当前锋。因为违反节制,失守街亭,诸葛亮严守军令状规定,忍痛杀了他。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诸葛亮自已也为失守街亭等承担责任,请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右将军。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这在当时是罕见的。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于军中。他一生清贫,并无什么产业留给后代。

开卷有益

【出处】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宋朝时期,宋太宗赵匡胤让大臣李肪等人一起编辑一部巨着,共收集了一千六百九十种古书的重要内容,他们把不同的内容分类,分成了一千卷,一共五十五门,完成时是在太平兴国年间,所以把书的名叫做《太平总类》。这部书内容十分丰富,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宋太宗非常喜爱,即使国事很繁忙,他也坚持每天至少看三卷。皇帝身边的人见他每天又要处理很多的国家大事,还要阅览这样厚的书太辛苦,就劝他少看些,注意休息。宋太宗说:“我喜欢看书,把看书当成了一种乐趣,而且这本书对我非常重要,书卷一打开就对我有帮助,我不觉得这样做会使我劳累。”就这样,宋太宗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把这部一千卷《太平总类》读完了,后人因此把书改名为《太平御览》。

释义

只要翻开书本看,总会有好处的。

开门揖盗

【出处】

《三国志》。

在东汉后期,江东一带是孙策的势力范围。吴郡太守许贡暗中派人给汉献帝送信,建议调走孙策以除后患。不料送信人被捉获。孙策大怒,绞死了许贡。许贡有三个门客,决心为许贡复仇。趁孙策在丹徒西山行猎的机会,向他袭击,孙策脸上中了一支毒箭。回家后,孙策箭伤发作,临死前将印绶留给弟弟孙权。孙策死后,孙权十分伤心,悲痛不止。长史张昭劝他说:“现今奸邪作乱的人互相争夺,豺狼当道,如果只顾悲哀,讲究礼节,而不去考虑大事,这就像打开大门拱手迎接强盗进来一样,岂不自招祸患!”听了张昭的劝说,孙权止住悲伤,换上衣服,上马视察军队。东吴有了新主,人心稳定。后来与蜀、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释义

打开大门,拱手迎接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自取祸患。

开天辟地

【出处】

《艺文类聚》卷一。

在上古期间,宇宙处于混沌之中。就在这片混沌之中,孕育了人类最早的祖先——盘古。

盘古刚出生时,世界上没有光明。盘古可忍受不了这些,他用一只斧头向这个混沌劈去。只听得轰隆一声,那个混沌的东西分成了两半。

其中较轻的阳气上升,变成了高高在上的蓝天;而那些较重的阴气下沉,变成了广阔辽远的大地。因此,天和地就形成了。盘古出世后,他头顶蓝天,脚踏大地,立于天地之间。后来人们就用顶天立地来形容一个人的伟大。随着盘古一天一天地长大,天和地之间的距离也就一天一天地增加。

这样又有一万八千年过去了,天和地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盘古这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他让天和地之间由一团混沌,变成了上有天,下有地的空间,他自己也变成了一个九万里高的巨人。

盘古造出了天和地,他就是天和地的主宰。在天上,一切天气的变化都与他有关:他叹气,天地之间就狂风大作;他发怒,天空就会阴云密布;他发出鼾声,空中就会雷声隆隆;他哭泣,天空就会大雨瓢泼:而当他高兴的时候,天空就会万里无云……在地上,自然的一切都是他死后的遗迹。我国中原的五岳就是他身体的各个部位变来的:东岳泰山是他高昂的头;西岳华山是他的脚;中岳嵩山是他隆起的肚子;而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则是他的两个肩胛。甚至他的头发和汗毛也全变成了树木和花草。

释义

开天辟地这则成语原来指盘古创造天和地,后来指“有史以来”的意思。

刻舟求剑

【出处】

《吕氏春秋》。

在战国的时候,一位楚国人很喜爱剑术,总是随身携带一把宝剑。他做事非常死板,书上怎么写的他就怎么做,学剑时师父怎么教的他就怎么练,甚至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别人怎么做的,他也学着怎么做,从来不肯改变一下。

一回,他经过山林,看见一位樵夫在砍柴。忽然,樵夫一不小心,把斧头掉进山谷去了。从山上往下看,不知斧头落在何处。只见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头落下去的地方做了一个显眼的记号,然后从旁边的小路绕下山去,对照着山上的标记,很快在草丛里找到了斧头。这位楚国人一直在旁边瞧着,心里十分佩服那位樵夫,于是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中。

有一天,这位楚同人搭乘一条渡船过江去。大家站在船上一边观看江景,一边谈天,这位楚国人恰好站在船舷边。渡船行到江中,忽听“扑通”一声,楚国人不小心,将那把宝剑滑落到江里去了。同船的渡客见了,急忙请船家停船。一位好心的渡客劝这位楚国人赶紧跳下江去打捞,这位楚国人笑着摇摇头,不慌不忙地说:“我自有妙法!”他拿了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记号,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然后他站起身,招呼船家继续行船。一位会游泳的青年要帮他下水打捞,也被他笑着谢绝了。

渡船在江上行了好久,终于到了岸边。这位楚国人这才慢慢地脱了衣服,从船舷边他所刻的记号那里跳下水去。他在水中捞来捞去,怎么也捞不到那把剑,他浮出水面惊讶地说:“我的剑明明是从这儿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了呢?”

同船的渡客见他这副模样,全都哄然大笑起来。那位青年更是笑痛了肚子,他说:“渡船已经走了这么远,而掉在水里的剑是不会走的,怎么能刻舟求剑呢?你是不是太糊涂了?”

注释

求:寻找。

释义

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空前绝后

【出处】

佚名《宣和画谱》。

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顾恺之的人,他文采出众才气超人,绘画更是炉火纯青,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其人物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与众不同的是,他画人物,从来不先点眼珠。有人问其原因,他说:“人物传神之处,正在这个地方。”一语道出了其中的诀窍,令人叹服。当时他被人称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南北朝时的梁朝,又出了一位叫张僧繇的大画家。他擅长画山水、人物、佛像,在当时名气很响。梁武帝建了很多寺庙佛塔,都命他作画。据说,有一次,他在一个寺庙的墙上画了四条龙,却没有给龙点眼珠。旁人问他为什么不点上眼睛,他说:“恐怕点了眼珠,这些龙会破壁飞去。”众人不信,坚持要他试一试,他便点了两条,这两条龙果然破壁飞去。这一传说虽夸张得近于荒诞,却说明了他作画的技艺是很高超的。到了唐朝时期,又出了个更有成就的画家吴道子,集绘画、书法大成于一身。他的山水、佛像画闻名当时,而且写得一手好字,有“书圣”之称。曙传说,他曾为唐玄宗画巨幅嘉陵江图,几百里的山水竟在一天内画好了。他在景玄寺中画了地狱变相图,不画鬼怪而阴森逼人,相传看过这幅画后改过自新、弃恶从善的大有人在。

后来有人评价这三个画家时,认为顾恺之的画成就超越前人,张僧繇的画成就后人莫及,而吴道子则兼有两人的长处。

释义

以前不曾有过,今后不会再有。形容超绝古今,独一无二。也作“光前绝后”。

口若悬河

【出处】

《世说新语·赏誉》。

晋朝时期,有一位叫郭象的人。他早年不慕仕途,潜心研究学问,是个难得的博学多才之人。

那时的朝廷求贤若渴,怎肯放过颇有才学的郭象?于是,晋君三番五次派朝中重臣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地游说郭象入仕,为国家效力。他实在推辞不掉,只得答应了,到朝中做黄门侍郎官。

到了京城之后,因为他学识渊博,能够把道理讲得头头是道,而且他又喜欢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加之他说话诙谐幽默,所以人们喜欢听他妙趣横生的谈论,无论他谈什么,人们都会觉得津津有味。

那时任太尉的王衍对老、庄玄理也颇有研究,他对郭象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及雄辩的口才大为赞赏,常常称赞说:

“听郭象的讲话,犹如悬在山间的河流泻水,滔滔不绝倾泻而下,从来没有枯竭的时候。”

释义

口若悬河原意指人讲起话来就像倒悬的瀑布一样倾泻直下,滔滔不绝。用来比喻一个人口才好,能言善辩,也比喻十分健谈。

脍炙人口

【出处】

《孟子·尽心下》。

春秋时期,孔子门徒曾参因其父爱吃羊枣,待父死后不忍再吃羊枣,被广传为佳话。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大为不解,就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

“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个好吃?”

“当然是脍炙好吃,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

公孙丑又问:

“怪了,曾参和他父亲都一样非常爱吃脍炙,曾参为什么不把脍炙戒掉,而只戒吃羊枣呢?”

孟子笑着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而羊枣的滋味虽说比起脍炙来稍差一点,但却是他父亲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独有的。”

听了孟子的话后,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后人从孟子所说的“脍炙,所同也”引申出“脍炙人口”这则成语。

释义

脍炙人口这则成语的原意是指人人爱吃的细肉和烤肉。后人常用它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颂的人。

旷日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