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成语故事
2638600000011

第11章

捕蛇人叹了一口气,说:“您说的对,这个行当确实很不好,但是比起那些种田人却要好出几倍。您刚到这儿,好多事您还不了解。那些以种田为业的人们更困苦。他们要拿出自己土地上所有出产的东西交纳租税,自己只能忍饥挨饿,顶风冒雨,甚至惨死路边。那些与我祖父同时居住在这里的人,十家中现在只剩下一家了:与我父亲一起居住在这里的人,十人也只剩下两三个人了;和我在一起居住了十二年的,十家中也剩下不到四五家了。他们大多数都逃亡了,有的为生活所迫,只得搬走了。我现在留在这里,还算是很幸运的呢!”

柳宗元纳闷,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呢?”

捕蛇者气愤地说:“都是那些凶狠的官吏逼的。他们常来乡里,气势汹汹地催交各种赋税,担惊受怕的不仅仅是人,就是村子里的鸡狗动物们也不得安宁。而我比起来真是幸运多了,每年只要交几条蛇就可以了。因此,我宁可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蛇,也不愿意去种田。”

柳宗元听后,深感震惊,写下了一篇着名散文《捕蛇者说》,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释义

鸡犬不宁这则成语原来指鸡和狗都不得安宁。后来用来形容骚扰得很厉害,连鸡和狗都不得安宁。

疾恶如仇

【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傅咸传》。

西晋时期,统治阶级内部腐败现象十分严重,里里外外,从大到小,各级官吏,奢侈无度,互相攀比。单是晋武帝司马炎就有宫女近万人,供他日夜寻欢作乐。有些大官僚,一天的饭费竞数以万计,他们挥霍无度,用白蜡当柴烧,茅房里放上高级香料。

此事引起了清廉之士的不满和忧虑。当时,有一位叫傅成的人,武帝、惠帝执政时,都在朝中做官。他为人正派,敢于直言,不畏权势,敢于揭露和批判邪恶。傅成多次上书给武帝和惠帝,主张裁并官府。他尖锐地指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由于他的劝谏和批评,朝廷罢免了一些官吏,因此使京城的官吏们有所收敛,有所惧怕。傅成大胆地揭露官僚权贵们的弊端,并与之作坚决的斗争,很多人深为敬重。人们赞扬他疾恶如仇。

释义

痛恨坏人坏事如同痛恨仇敌一样。

寄人篱下

【出处】

《南齐书·张融传》。

南齐时期,有一位叫张融的读书人,博学多才,不过此人自命清高,生性怪僻,举止奇特,总是与众不同。

萧道成在没当皇帝时,就特别欣赏张融的品格和才学,千方百计地和他交上了朋友,并且经常对别人说,像张融这样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可多得。后来,萧道成建立了南齐政权,他常与张融探讨有关文学艺术方面的问题。

有一天,两人讨论起书法,萧道成对张融说:

“你的书法颇有骨力,但还缺少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二人的法度。”

张融对萧道成的评价很不服气,说:“您只知怨我缺少二王的法度,怎么不怨二王缺乏我的法度呢?”

张融不但主张书法要有自己的风格,而且主张写文章也要有独创性,勿人云亦云。他在一篇文章的序文中写道:作为男子汉大丈夫,做文章理当如孔子删编《诗》、《书》、制《礼》、《乐》那样,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何必因袭他人,像鸟雀寄居于人家的篱笆下面那样呢?

成语“寄人篱下”由此得来。

释义

寄人篱下这则成语原意是指文章着述因袭他人。后指依附于他人门庭之下生活,比喻那些依附别人,不能自立生活的人的处境。

价值连城

【出处】

《韩非子》和《史记》。

春秋时,有一位楚国人名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发现一块玉璞。这块玉璞外面包着一层石质,只要把石质剔去,就能雕琢成世间罕见的玉璧。卞和是个诚实的人,就抱着玉璞来到王宫,献给楚厉王。楚厉王让手下大臣们传看,大臣们看来看去,都说是一块石头。楚厉王非常生气。这时卞和请求让雕玉的技师检验。雕玉的技师来后,见这块玉璞很大,便十分肯定地说这不是玉,是石头。楚厉王气坏了,给卞和定下欺诳君王的罪名,命令武士砍掉卞和的左脚。卞和为此非常伤心。楚厉王死后,楚武王即位,卞和以为武王一定会识得宝物,便又带着玉璞来献给武王。武王让手下大臣传看以后,又亲自观察那块玉璞,怎么看也不像玉。于是把雕玉的技师叫来,让他鉴别。那个技师一口咬定是石块,这下武王大怒。下令砍掉卞和的右脚。

武王去世后,文王即位。卞和不再去王宫了,而是抱着玉璞在荆山下痛哭。他连哭了三天三夜,泪水都哭干了,流出血来。这个消息传到王宫,文王知道后派人去调查此事。派去的人问卞和,这样伤心的哭是不是因为两只脚被砍掉的缘故。卞和止住痛哭,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为自己痛哭,我悲伤的是:明明是天下无双的玉璧,却被认为是石头,白白地被埋没了;明明是诚实的人,却被认为犯了欺君之罪,这有没有天理啊!”卞和的话传给文王后,文王立刻召他进宫,命令雕玉技师剔除玉璞外面的石质。经过技师的雕琢,文王终于得到一块晶莹的玉璧,果然世间稀有,价值连城。文王把这块玉璧当做国宝,称为“和氏璧”。

战国时,赵国得到了这块和氏璧。秦王知道后,假惺惺的要用十五座城池同赵国换这块玉璧。赵王怕得罪秦国,派蔺相如带着玉璧到秦国去同秦王交涉。蔺相如不辱使命。完好无损地带着和氏璧回到了赵国。

注释

连城:连接一片的好多城池。

释义

形容物品十分珍贵。

江郎才尽

【出处】

《南史》。

江淹是南北朝时期着名的文学家,曾连续在宋、齐、梁三代做过官,担任过好多官职。

江淹年轻时,家中非常贫困。由于父亲早世,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上山砍柴,靠卖柴和母亲来维持生活。尽管条件艰苦,江淹仍然发奋读书。由于他刻苦自学,写出好多非常精彩的文章和诗篇,世人读了,个个称赞,他的名气很快传扬开了,最终受到朝廷的器重。

可是到了晚年,江淹的才思大大减退,写出的文章平平淡淡,没有文采,诗篇也再没有佳句出现。人们都摇着头说:“江郎才尽了。”

如果探究原因,大概是江淹后来做了大官,公务繁忙,没空去写诗着文吧。而且在他享有盛名以后,地位变了,生活富裕了,也就不再刻苦学习了,自然就大大退步了。

当时有关江淹的神话传说,道出了一个离奇的答案。有一天,江淹寄宿在禅灵寺。夜晚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有一个人走来对他说:“从前,我把一匹锦缎寄存在你怀里,如今已有很长时间了,请你还给我吧!”江淹摸摸怀里,果然有一匹光彩绚丽的锦缎,他不由自主地拿出来。还给了那个人。醒来后,江淹感到腹中空空,拿起笔来,总也写不好文章。

还有人说,江淹晚上在冶亭住宿,夜晚走来一位俊秀的男人,笑着对他说:“我是晋朝的文学家郭璞,当初我把一支笔留给了你,今天我是来要笔的,请还给我吧。”江淹向怀中一摸,果然有支笔,取出来一看,竟然是支五彩笔。江淹就把笔交还给了那个人。从此,江淹写作便每况愈下了。

注释

江郎:指南朝人江淹。

释义

原指江郎年轻时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后常比喻才思减退。

骄兵必败

【出处】

《汉书·魏相传》。

西汉时期,汉军常在周边地区和匈奴的军队发生战争。在公元前68年汉军攻下了车师,匈奴认为车师土地肥美,不可不夺,于是派骑兵袭击车师。

得知此事,汉宣帝赶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丞相魏丞对汉宣帝说:

“近年来,匈奴并没侵犯我们的边境。边境上的老百姓生活困难,怎么是为了一个小小的车师去攻打匈奴呢?况且,我们国内还有很多的事要做,不但有天灾,还有人祸。官吏需要治理,违法犯罪的事也在增多,现在摆在我们眼前的事情不是去攻打匈奴。而是整顿朝政、治理官吏,这才是大事。”

接着,魏丞又指出了攻打匈奴的错误主张:

“如果我们出兵的话,即使打了胜仗,也会后患无穷。仗着国大人多而出兵攻打别人,炫耀武力,这样的军队就是骄横的军队。而骄横的军队一定会灭亡的。”

汉宣帝采取了他的建议。

释义

骄横的军队必定要失败。

揭竿而起

【出处】

贾谊《过秦论》。

秦朝末年时期,朝廷不顾人民的死活,强征暴敛,不断增加徭役赋税,大肆向各地农民征兵,防守边境。阳城人陈胜和吴广等一批贫苦农民也被征召入伍,集中起来向渔阳开进。陈胜虽然是雇农,但胸怀大志,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一定能出人头地。两个看押他们的军官见陈胜和吴广身体强壮,就让他俩做领队的小头目,按规定期限带领九百人到达指定地点。

队伍到了大泽乡,正好遇上一连几天的倾盆大雨,道路被洪水淹没,无法前进。按照秦朝法令,不能按期到达地点的,一律处斩。壮丁们个个唉声叹气,愁眉不展。陈胜同吴广暗中商量:“此处离渔阳还有几千里路,无论如何难以如期到达。误期是死,起义造反也是死,不如造反吧!”两人计划已定,为了制造舆论,就定下两条计策,按计行事。吴广预先在一块白布上写上“陈胜王”三字,塞进买来的鱼腹中。次日厨师剖鱼时发现了白布,把此事传扬出去,壮丁们议论纷纷,都对陈胜刮目相看。然后,吴广趁着黑夜,在远处丛林中点起篝火,学着狐狸的声音叫:“大楚兴,陈胜王!”壮丁们在半夜里听到叫声,都说是天意指示陈胜将来做皇帝,都拥护他,决心跟着他闯天下。

陈胜、吴广见时机一到,故意激怒两个看押的军官,趁机杀了他们。随后,陈胜、吴广召集九百名壮丁,宣布起义。壮丁们早有准备,齐声欢呼,一致赞同起义,推举陈胜、吴广为首领。于是陈胜自封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打着秦朝太子扶苏和原楚国将军项梁的旗号,定国号为张楚,正式起义。起义军首先占领了大泽乡,乡亲们纷纷送饭送水慰劳他们,年轻人争先恐后报名参军。起义军队伍一下增加了好多人,武器和旗帜都没有,他们就拿起木棒做刀枪,砍下竹子当旗杆。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带领起义军浩浩荡荡上了战场。

注释

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

释义

高举义旗,起来斗争。后泛指人民起义。

狡兔三窟

【出处】

《战国策》。

战国时,齐国的政治家孟尝君,家中养了众多门客,门客中有一个人名叫冯谖,出身贫困,地位低下,孟尝君的管家瞧不起他,总是给他吃粗劣的饭菜。

有一天,冯谖靠在房柱旁,一边敲着他的剑铗,一边唱道:“长铗啊长铗,不如和你一同回去吧,每次吃饭时,我都没有鱼吃!”管家听了非常生气,就跑去报告孟尝君。孟尝君说:“以后吃饭时给他鱼。”

不久,冯谖又敲着剑铗唱起来:“长铗啊长铗,我们一同回去吧,出门的时候,我没有车子坐!”孟尝君听了,便吩咐给他准备车子。又过了不久,冯谖又一次敲着剑铗唱起来,说他的母亲没有人供养。孟尝君立刻派人给他母亲送去粮食和日常用品。从此,冯谖再也不敲剑唱歌了,

后来,冯谖主动要求帮助孟尝君到薛地收债,孟尝君吩咐他,用收回来的钱买些家里缺少的东西回来。冯谖到了薛地。把欠债的人召集起来,核对了每人的债券,然后自作主张,对他们说:“孟尝君不要你们还这些债了,大家把债券都烧掉吧!”那些欠债的人喜出望外,当场就把债券都烧毁了,人们十分感激,都夸孟尝君是仁义君子。冯谖两手空空回来见孟尝君,孟尝君得知他烧毁了债券,十分生气。冯谖说:“你家里什么东西都不缺,我看只缺少一个‘义’。你只拥有一个薛地,应该多为那里的老百姓做些好事,怎么能放债去剥削他们呢?所以我把‘义’买来送给你。”

一年以后,孟尝君被罢了官,无处可去,只好到薛地去。薛地的老百姓扶老携幼在路上迎接他,他这才领悟冯谖所说的“义”是怎么回事。冯谖对他说:“狡兔有三窟,才能躲避被打死的厄运,我想再替你开凿一个洞。”

之后,冯谖使用妙计,让齐国国君以黄金、车马、宝剑作为礼物,恭恭敬敬地又请孟尝君回去做官。孟尝君当官几十年,冯谖为他出了许多计谋。

注释

窟:洞穴。

释义

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比喻藏身的地方多。

精卫填海

【出处】

《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鸟本是炎帝(即神农氏),传说中国农业和医药的始祖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她很喜欢玩水,一天到东海去游泳,不幸遇到巨浪,被海水淹没。

女娃去世后变成精卫鸟。她从不闲着,每天从西山衔着树枝、石子飞到东海上空,将它们投下去。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原来,它决心要把东海填平,怕别人也被淹死。

“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了上古时代人类同大自然艰难斗争的精神。由于当时人们抵御大自然的能力还很低下,大海经常吞没人的生命财产,于是产生了填平大海的愿望,精卫鸟正是当时人们征服大海的象征。

晋代陶潜在《读山海经》诗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释义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小鸟。传说炎帝之女被海水淹死,变为精卫鸟,衔树枝、石子,想填平东海。后比喻意志坚强,奋斗不止。

惊弓之鸟

【出处】

《战国策》。

战国时,各诸侯国结成联盟,共同对付秦国,赵国的魏加来到楚国,问春申君准备派谁担任领兵作战的将军。春申君打算让临武君领兵同秦军作战。魏加知道临武君曾经被秦军打得大败,伤亡非常惨重,不适合担此重任,但临武君是春申君非常信任的将领,魏加又不好明确地劝阻。魏加想了想,就和春申君谈起射箭来。魏加说:“我年轻的时候喜欢射箭,曾听过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于是魏加就有声有色地讲述起来:

魏国曾有一位叫更赢的人,他很会射箭。一天,他和魏王在一起谈话,忽然天上传来雁鸣声,他抬头一看,一只大雁正在天空飞翔。更赢看了一会儿,对魏王说:“大王,我只要拉一下弓,不用搭上箭射出去,就能把这只雁射下来。”魏王笑着说:“你开玩笑吧?你射箭的本领能有那么高超?”

于是,更赢取来弓,等那只大雁飞到近处,立刻把弓拉开,对准那只大雁“嘣”的一声弹了一下,并没有射出箭去,然而那只大雁已随着那声弦响,一头掉到地上。

魏王吃惊不已,不由夸奖说:“你当真本领高超,不愧是神射手。”更赢放下弓,指着地上的雁谦虚地说:“不是我本领高超,而是这只雁受过箭伤。”魏王细看,果然不假,更加奇怪,问道:“你怎么知道它受过箭伤呢?”

更赢说:“我发现它飞得很慢,而且叫声凄惨。飞得慢,说明伤口疼痛;叫声惨,说明它失群孤单。旧伤未愈,听到弓弦响,以为有人用箭射它,它用力高飞而伤口破裂,所以自己栽落下来。”

魏加讲完故事,对春申君说,临武君曾惨败于秦军,现在让他领兵同秦军作战,就会像惊弓之鸟一样,一定非常害怕。春申君听后沉思起来。

注释

惊:惊吓。

释义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事胆怯的人。

井底之蛙

【出处】

《庄子·秋水篇》。

一口井底下住着一只青蛙,地方虽然很小,但它却自得其乐地生活了好久。井外的世界有多大,它一点也不知道,还以为这井底就是整个世界。

有一天,青蛙忽然看见井口上出现一只大鳖,这只大鳖来自东海。于是青蛙便同大鳖闲聊起来。大鳖对青蛙生活在井底感到很奇怪。青蛙便向它夸口道:“喂,大鳖,你看我住在这里多么好啊!这里有蓝天,有阳光,有一汪水,还有柔软的淤泥,我生活得多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