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2631300000046

第46章 曾国藩与《曾国藩家书》:百科全书式的家教杰作(1)

一、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年):清朝杰出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教育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重臣,又被称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今属双峰)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嘉庆十六年生于湖广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的一个中等地主家庭。兄妹9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但生活较为宽富厚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

曾国藩从小发愤图强,6岁时入塾读书,8岁时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但连考2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1年,在虚岁28岁时,道光十八年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步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少年得志,官运亨通,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借着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曾国藩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湘军将帅之廉勇、军纪之严格,是其勇猛善战的重要原因,亦使湘军威震天下。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也是大清朝廷最为重用的汉人官员,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王夫之、颜之推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和教育巨匠。

在思想学术上,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与百科式学者,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他认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夺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

在持家教子之术上,通过对家庭成员的八本三致祥教育,曾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好儿女,尽管是侯门大族,一百多年来未见有纨绔子弟,这不能不说是曾国藩教育思想的成功。曾国藩家教理论体系为:以八本为经,以八宝为纬,以四字要诀、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经纬连贯,脉络相通,形成了一套治家育人的完整可师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关于教育后代的核心理念,反对孔孟朱子颜氏等著名家训所一贯坚持的“学而优则仕”的学说,并付诸实施。它对当今社会几乎每个家庭所面对的教育困惑问题,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曾国藩家书》简介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际,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孕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便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深,从不放弃自己的品德修养,至其年老,政治思想成熟,也不放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自责。他的一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写照。曾国藩立志求学,要求极严,抱负很高。他曾对其4位弟弟说:“不能不趁三十以前立志猛进也”,读书讲究“志、识、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观海,如井蛙窥天,皆无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曾国藩极重择师交友,立志向圣贤看齐。他在诗中写道:“莫言书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曾国藩在这种志向的激励之下,终生勤俭谨慎,学修不断。因此,当清军镇压太平军起义屡遭失败时,他创立的湘军却能扭转败局,取得军事上的胜利。清政府称他是“学本有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赞扬他是“中兴第一名臣”。在极重“立德、立功、立言”的湖湘学派中,曾国藩既是一名推波助澜者,又是一位成功的佼佼者。毛泽东服气曾国藩,就是服他是位“大本大源”、倡学促教、陶铸人心的学者和政治家。蒋介石经常向儿子蒋经国讲述他学习曾国藩的心得体会,一再叮嘱蒋经国要终生学习研究《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早年致力学问,其学术研究从历史、古文到书法、理学以及各种典章制度。他渴望多做学问,与当朝大学问家梅曾亮、何绍基等名士媲美。但他最终没有成为一位著述丰富的大学者,主要原因是他还来不及著书立说,就已升至二品高官,从此忙于官场之争,再后来投身于戎马征战之中,使他不可能固守书苑,一心研究学问。当代著名学者南怀瑾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13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1套《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在攻克天京后,权势极大,功高震主,朝廷对他极不放心。曾国藩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历史知识,熟悉历代掌故,因而在击败太平天国后,一方面自裁湘军,一方面把《家书》刊行问世,借以表明自己忠心为清廷效命,以塞弄臣之口。《曾国藩家书》自此便风靡流行,历久不衰。后经多家取舍整理,形成多种版本。总的说来,其内容包括了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这些家书真实而又细密,平常而又深入,是一部真实而又生动的生活宝鉴。

曾国藩的家书,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他毕生强调立志,常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他为自己写下座右铭道:“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在其家书家教中,立志之论甚多。立志之后,据此求过,自律自勉。他说:“余身旁须有一胸襟恬淡者,时时伺吾之短,以相箴规,庶不使‘矜心’生于不自觉。”曾国藩原先嗜好吸水烟,后来他要戒绝,但也不太容易。他对其弟说:“自戒潮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曾国藩硬是凭借着顽强律己的毅力将烟戒绝。

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他在致其弟信中说:“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便把自家学坏了!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至于坚忍功夫,曾国藩可算修炼到了极点。他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

曾国藩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他在安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

关于曾国藩的“与弟书”,刘伯承曾对薄一波说过:“这位曾文正公,其人不可取,但也不要因人废言。他的家书,也并非都是腐儒之见,其中有些见解,我看还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说,他给他的弟弟曾国荃写过不少的信,其时曾国荃镇守南京,已是万军之将。曾国藩在信中一条是劝他戒躁,处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多思;另一条是劝他要注意及早选拔替手,说‘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薄一波也补充道:“曾国藩讲的这两条,作为治军为政之道,不无道理。”

曾国藩的教子书谈的多是读书做文之法,与弟书谈的多是治军为政之道。曾国藩、曾国荃的治军为政,与刘伯承、薄一波的治军为政当然是有很大不同的;但如“处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多思”,“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这类方式方法也就是战略策略,则古今前后尽可相通。故刘伯承觉得可以借鉴,薄一波也认为不无道理。

当今现代化,似乎无须熟读古人曾国藩的家书,因为它决不能指引我们走向明天的世界。但是,它虽然不能指导我们迈向明天,却很能够指引我们了解昨天和前天,即了解旧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旧中国统治阶级有它的统治思想和统治方法,这就是以儒为体,以法为用,以黄老为权,以纵横为变,在这方面,曾国藩有很深的心得。他的成功,主要得力于对传统政治权术和谋略的运用。而在与弟书中,他最充分、最坦白、最没有保留地同他的弟弟进行了交流。

应该说,一个真心希望中国现代化的人,对于在旧中国实行专制统治的“帝王将相”,以及为其制礼作乐、出谋划策的形形色色的“士师”们的政治谋略和政治权术,从理性上到感情上都不可能不深恶而痛绝之。然而,欲求中国现代化,尤其是愿意多思考中国的历史和未来的人,却又非认真研究和剖析这种代代心传的“法”“术”不可。

曾国藩一生经历了中国衰朽的过程。就其本人而言,早年专精学问,学做圣贤,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后从戎理政,也大有所成。他的门人李鸿章曾感叹地说:“吾师道德功业,固不待言,即文章学问,亦卓绝一世。”曾国藩关于治学修身齐家和立志立功立德的论述,对后人仍有研究和弘扬的价值。

三、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

曾国藩重视家庭教育,是因为他对历史上官僚地主家庭的盛衰看得很清楚。清醒地认识到官场险恶、官员沉浮对家道兴衰的影响。为了保持曾氏家族的兴旺而重视家庭教育。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其影响也是深远的。从其家族看,曾国藩的几个弟弟都是立功、立业有成,是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诸子侄乃至后世子孙也颇多有成就。而且,其家庭教育思想超越了他的家庭和时代,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我们今天的子女教育有着不少的借鉴和启发意义。下面让我们详细看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

1曾氏家教思想的源头

曾国藩自幼发奋读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从其求学历程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曾氏获取传统文化之精深、接触面之广博,这在清代列臣之中实属罕见。他是清代的大儒学家,毕生信守儒学,信仰孔孟之道,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在他精心挑选认为足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32位圣哲中,孔子就居其中,他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推崇备至的。但曾氏并不是一位儒家思想的纯粹守望者,他并非一成不变地接纳儒学,儒学思想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传承又发展,融会又创新的特质。

他的儒学思想有其自身的特点:

(1)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思想

曾国藩的人生态度是入世的,这从其奋斗不止的人生历履及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可看出来。当晚清政府面对势如破竹的太平军而束手无策时,曾氏以一介儒生,无权的在籍侍郎,苦心操办团练,亲自率领湘军与数倍于自己的太平军作战,虽历经挫折磨难,九死一生,但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取得胜利,拯救了行将崩溃的晚清王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曾氏是参透了这一道理的。

他一生高度关注家庭教育,把教育子弟视为自己的重要义务和职责,这与他入世的人生态度是密切相关的,这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看重自身的社会作用,追求“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价值,他是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来规范自己和家人的。他深知家族要兴旺发达,要长盛不衰的道理:“……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知其不可而为之”出自孔子的《论语》,它是儒家思想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一种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成为曾氏应对变幻莫测的社会人生,复杂诡异的官场宦海的至理箴言,也是他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

(2)是“调和汉宋,博采众长”的学术思想

此处讲的“汉宋”,是指儒学在不同时代产生的两个学术流派,“汉”即汉代儒学,其特点是重视对五经的考证;“宋”即宋明理学,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对于儒学内部的各种流派,曾氏力持博采众长,无所偏倚的态度,因此他申明:“国藩一宗宋儒,不废汉学。”

除了儒学,他还吸纳了墨家、道家的思想,他非常推崇老庄的道家思想,列庄周为圣哲贤人,盛赞其才,屡予征引。甚至对与儒学分庭抗礼的法家,他也能择善而从。他对法家思想的吸收,这也许是作为儒家“仁义”思想信守者的曾国藩,而日后为何会成为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曾剃头”的最好注脚了。曾氏对传统文化兼收并蓄,既表明他治学的博大胸怀,更是其家庭教育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3)是“经世致用”的实用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