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姓氏大探源
2630000000098

第98章 贺--由庆氏改姓而来

贺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

贺姓大探源

在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当中,贺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姓氏。他们得姓于东汉的安帝年间,算起来只有1800多年的历史。贺姓是从庆氏改过来的,改姓的缘故,是为了避帝王的名讳。而庆氏,原来是周朝齐国的公族,是曾经称霸春秋的齐桓公的后代,而齐国的始祖又是那位辅佐文王定天下有大功的姜子牙,于是后世的贺姓人士,自然也是姜太公的后裔了。

实际上,贺姓的渊源,尚不仅止于姜太公,还可以进一步追溯到比黄帝更早的神农氏,因为姜太公是神农氏的后代,神农氏居于姜水,他的后裔就以姜为姓。

贺氏是东汉时从庆氏改过来的,是齐桓公支庶庆公的后代,那么,这位贺氏的始祖庆公,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关于庆公这个人,相信只要是读过《史记》的人士,必然都知道指的是春秋时代的大夫庆封,因为在当时的齐国,庆封曾经是一位翻云覆雨的重要人物。

至于那位头一个把自己的姓氏改为"贺"的庆纯,根据史载,是东汉安帝时的侍中,他既然在朝为官,就不得不对皇室的名号有所避讳,而把自己原来的姓氏改掉了。这位贺纯也是当时十分有名望的人物,他博极群书,曾经屡次向朝廷奏请数十事,多被接纳,后来做到江夏太守。

繁衍之迹

综上所述,贺姓得姓是在今浙江绍兴一带,他从一开始起就成为当地一大望族。故族人自改姓为贺以后,就以会稽为其堂号、郡望。贺纯有孙名贺齐,为三国时吴国大将军齐之孙贺邵任中书令,邵之子贺修在西晋任太子太傅,由于仕宦周迁等原因,贺姓开始在江浙一带缓慢迁徙。会稽贺姓在汉魏六朝时期,他们与同郡的虞、魏、孔三姓并称为"会稽四姓"。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北方兵连祸接,各民族不断大举南迁,使得南方的贺姓家族分布更广。出自鲜卑的贺姓,也很快繁衍壮大,后与从江南北上的贺姓不断地融合发展,逐渐在北方形成两大郡望,即河南郡、广平郡。唐朝时,贺修的十二世孙贺德仁为唐太子中书舍人,德仁的侄孙贺默为彭州(今江苏徐州)刺史,德仁的侄曾孙贺知章任唐玄宗秘书监,可见此期世居会稽之贺姓已呈大批北上之势。宋代词人贺铸为贺知章之后,生于今河南汲县,晚年退居苏、常。唐宋之际,贺姓已分布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其中在北方,是以今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分布最为集中。此期又形成山阴(隋时贺德基之族所在)、青州(宋时贺恂之族所在)、忻州(宋时易州刺史贺惟忠之族所在)、陈留(宋时右千牛卫大将军贺率景之族所在)、蔡州(宋时中散大夫贺应诚之族所在)、济南(宋时秉议郎贺适中之族所在)、齐州(宋时光禄卿贺志诚之族所在)、密州(宋时贺宽之族所在)等郡望。明初,贺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山东、湖北、河北等地。明清以后,贺姓遍及全国各地,并有远播海外者。如今,贺姓分布甚广,尤以湖南、山西两省多此姓,两省贺姓约占全国汉族贺姓人口的31%。

贺姓名人

1.四明狂客贺知章

贺知章(公元659~744年),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人;少时以文章诗词知名;唐武周证圣元年(公元695年)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入丽正殿书院撰修典籍,后转太常少卿;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不久,又为太子右庶子,充侍读;二十六年,调任工部侍郎,不久,迁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患病之后请度为道土,告老还乡,不久寿终。唐肃宗称其"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情志逸,学富才雄,挺会稽之美箭,蕴昆岗之良玉。"并追赠礼部尚书。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存诗19首录入《全唐诗》;工书法,尤擅草隶,当世称重。贺知章墨迹留传很少,现存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到日本的《孝经》草书。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好饮酒,常与李白、李适之、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酒赋诗,时称"醉八仙"。

贺知章性格旷达,谈吐诙谐幽默,又善饮酒,写一手草隶书法。李白初到长安,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之交。

2.北宋著名词人贺铸

贺铸(1052~1125年),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居卫州(今河南汲县);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元祐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善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善于锤炼字句;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着有《东山寓声乐府》(一名《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贺铸在当时不属"苏门"也不属江西诗派。他的词有一部分受唐人李商隐、温庭筠等影响,其诗常教人想起晏殊的诗来,跟他自己的词境也相近;但是他另有些诗决然不是这种细腻柔软的风调,用了许多"之""乎""者""也"之类的语助词,又像"打油"体,又像理学家邵雍的"击壤集"体。他最好的作品都是开朗干净,没有"头巾气",也没有"脂粉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