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姓氏大探源
2630000000078

第78章 邱--源自丘姓,为避讳而改为邱

邱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7%。

邱姓大探源

邱姓,跟长久历史的"忌讳"传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为,在满清入关以前,这个家族大多是以"丘"为姓,一直到250年前的雍正皇帝之时,才由于避讳孔子的名号,而下令把"丘"姓一律改为"邱"姓,在原字的右边增加一个邑旁,借以表示对至圣先师的崇高敬意。

如此看来,邱姓是在二百五十年前由丘姓改过来的。

那么,丘氏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据史料记载,过去的丘姓有两种来源,第一支是周朝初年姜太公的后裔,由于其始祖被封于营丘(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故以地为氏;第二支是南北朝五胡乱华时外族丘敦氏的改姓为丘。这两支以丘为姓的人,到了清朝初年,绝大多数都由于要对孔子表示敬意,而纷纷自动在自己姓丘的旁边加了个邑字,结果,如今邱姓的人士随处可见,以丘为姓的人却反而不太多了。

繁衍之迹

丘、邱二姓同源,故此处所述主要为丘姓播迁内容。丘姓发源于山东,早期主要向西、向南播迁,故很早河南境内便有丘姓名门望族,开基始祖为丘穆,世居河南卫辉府封丘县。秦汉时期,陕西、浙江、内蒙等省均有丘姓。西汉陕西扶风人丘俊,持节安抚江淮,后因王莽篡位,遂留江左,居吴兴(今属浙江),后成吴兴一带望族。此期,丘穆一支后人丘言封临海王,移居山东;丘和居开封府林村;丘茂平迁福建汀州上杭县。东汉应劭所作《汉书·楚元王传注》载"邱,姓也。"可见,邱姓最迟出现于汉代。汉以后,偶有丘姓为避孔子圣讳,改姓邱,数量极少,故历史上邱姓名人寥寥无几,五代十国时学者邱光庭为其一。魏晋南北朝时,河南光州固始丘姓为避战乱,与林、黄、陈、郑、詹、何、胡姓(史称"入闽八族")一同南下,初居福建莆田,后分支长汀、上杭等地。丘穆一支传至四十七世丘宏达,于东晋永和年间迁居四川,后人又有迁河南,转福建汀州宁化等地,遂广播福建、广东省境。另外,此期陕西扶风一带丘姓族大人众,遂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唐代有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丘姓有随行者。宋代,福建有较多丘姓居住。上述入闽八族中丘姓有入粤分支,居广东饶平、梅县、龙川各地。北宋中叶,河南丘秀一支迁福建莆田,其子丘成实,徙广东饶平。明代,贵州、云南等地也有丘姓聚居点。丘秀后人又有迁福建长汀、上杭,转广东镇平等地者。陕西、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地有山西大槐树丘姓移民入居。清初,入台者多出闽、粤之地,此二地丘姓又多属丘秀派下。又雍正三年,下诏避孔丘名讳,天下丘姓多改姓邱,至此,邱姓始成一大姓氏。今日邱姓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湖北等省多此姓,四省邱姓约占全国汉族邱姓人口的50%。

邱姓名人

道教名人丘处机

丘处机(1148~1227年),字通密,号长春子,栖霞县滨都里人。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与马丹阳、谭处端、王玉阳、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等同称"北七真"。

丘处机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童年时即向往修炼成"仙",栖身村北之公山,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为磨炼意志,曾一次次将一枚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然后再去寻找。

19岁时,丘处机独自去昆嵛山烟霞洞修行,翌年9月,闻陕西终南山道士王重阳至宁海州传道,遂下山拜其为师,成为王重阳第一位弟子。他以虔诚、机敏和勤勉好学,深得王重阳器重。(金大定九年)1169年,王重阳携弟子4人西游,途中病逝于汴梁城,弥留之际嘱咐说:"处机所学,一任丹阳。"自此,丘处机在马丹阳教诲下,知识和道业迅速长进。

1219年冬,元太祖成吉思汗派近臣刘仲禄持诏书相邀,丘处机说:"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遂带弟子18人前往。历时3年,行程万里,74岁高龄的丘处机终于会成吉思汗于雪山。他每每进言:"要长生,须清心寡欲;要一统天下,须敬天爱民。"此讲深得成吉思汗赞赏,口封"神仙"。在丘处机的影响下成吉思汗曾令"止杀"。(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丘处机回到燕京,奉旨掌管天下道教,住天长观(今白云观)。同年,丘处机曾持旨释放沦为奴隶的汉人和女真人3万余。并通过人全真教即可免除差役的方式,解救了大批汉族学者。自此,全真教盛极一时,丘处机的声誉亦登峰造极。寺庙改道观、佛教徒更道教者不计其数。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丘处机病逝于天长观,终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