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休闲屋
2587300000022

第22章 用生命去追逐梦想(2)

当时已快深夜2点钟了,但汤姆的脑子却还十分清醒。他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弱点。他深深地挖掘自己,发现缺少主动性是因为在内心深处,他并不看重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更别谈什么远大的抱负。

汤姆回忆着过去的一切,就这样坐着度过了一夜。从他记事起,汤姆便缺乏自信心,他发现过去的自己总是在自寻烦恼,自己总对自己说不行,不行,不行!他总在表现自己的短处,几乎他所做的一切都表现出了这种自我贬值。

终于汤姆明白了:如果自己都不信任自己的话,那么将没有人信任你!于是,汤姆做出了决定:“我一直都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二等公民,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这样想了,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公民,一个优秀的丈夫,一个优秀的父亲。”

第二天上午,汤姆仍保持着那种高昂的自信心。他暗暗以这次与公司的面谈作为对自己自信心的第一次考验。在这次面谈以前,汤姆希望自己有勇气提出比原来工资高一到两倍的要求。但经过这次自我反省后,汤姆认识到了自我的价值,因而把这个目标提到了三倍。

结果,汤姆达到了目的。他获得了成功。

许多人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自信,所以这些人很难成功。首先,只有你自己相信自己了,别人才会相信你。如果连你自己也觉得不成,那等待你的就只有失败。

飞人乔丹之路

迈克尔·乔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篮球明星之一。全世界的篮球迷,几乎无人不知飞人乔丹的大名。但是,你能想到吗?在高中的时候,乔丹曾经是篮球队的落选者。他跑去问为什么没被录取,教练说:“第一,你的身高不够,第二,你的技术太嫩了,你以后不可能进大学打篮球。”他对教练说:“你让我在这个球队练球,我可以不参加比赛,但是我愿意帮所有的球员拎球袋,帮他们擦汗。我不需要上场,只要让我跟球队练球,能有跟他们切磋球技的机会就行。”教练看到这个孩子这么热爱篮球,又是这么渴望成功,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比赛一完,乔丹真的去为别的球员擦汗。

全世界最伟大的篮球明星就是这样从跑龙套开始的。

有一次,早上八点的时候,清洁工去球场整理场地,看到一个黑人球员躺在地上,他把他叫醒了。这个黑人说:“哦,我叫迈克尔·乔丹,我昨天晚上在这里练球太累了,睡在球场里面。”人们这才知道乔丹不止跟球队一起练球,球队练完球以后他还一个人练球,以至于累得睡在球场里面。

最后的结果,这个迈克尔·乔丹的身高长到198公分。要知道他们全家没有一人超过180公分,他父亲觉得奇怪,为什么全家只有他长得这么高,也许是迈克尔·乔丹想要成功的进取心让他长到了198公分。

在NBA明星中,乔丹的个头只算中等。但他创造的历史迄今为止还无人能比。倘若当时的小乔丹泄气不再坚持自己练球的请求,倘若当时教练坚决不让乔丹加入球队“跑龙套”,我们今天绝看不到那个无比神奇、戴着六枚总冠军戒指的飞人。

乔丹的“飞人”称号不是父母给的,也不是教练给的,而是他自己经过一点一滴的努力争取来的。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那些等待天上掉馅饼的人只有挨饿的份。

下一次就是你

有一个女孩对足球十分痴迷,因而,她被父亲送到了体校学踢足球。然而,在体校她并不是一个很出色的球员,因为此前她并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踢球的动作、感觉都比不上先入校的队友。女孩上场训练蹋球时常常受到队友们的奚落,说她是“野路子球员”,为此她的情绪一度很低落。

每个队员踢足球的目标就是进职业队打上主力。这时,职业队也经常去体校挑选后备力量,每次选取人,女孩都卖力地踢球,然而终场哨响,女孩总是没有被选中。

于是,这个平时训练最刻苦的女孩便去找一直对她赞赏有加的教练,却总是得到委婉的回答:“名额不够,下一次就是你。”天真的女孩似乎看到了希望,树立了信心,又努力地接着练了下去。

一年之后,女孩仍没有被选上,她实在没有信心再练下去,她认为自己个头太矮,义是半路出家,再加上每次选人时.她都迫切希望被选中,因此上场后就显得紧张,导致平时训练水平发挥不出来。她为自己在足球道路上黯淡的前程感到迷茫,就有了离开体校的打算。

这天,她没有参加训练,而是告诉教练说:“看来我不适合踢足球了,我想读书,想考大学。”教练见女孩去意已决,默默地看着她,什么也没说。然而,第二天女孩却收到了职业队的录取通知书。她激动不已地立马前去报了到。女孩这次很高兴地跑去找教练了,发现教练的眼中同她一样闪烁着喜悦的光芒。教练这次开口说话了:“孩子,以前我总说下一次就是你,其实那句话不是真的,我是不想打击你而告诉你,你的球艺还不精,我是希望你一直努力下去啊!”女孩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

在职业队受到良好系统实战训练后,女孩充满信心,她很快便脱颖而出。她就是20世纪世界最佳女子足球运动员的我国球星——孙雯。

下一次就是你”,不仅给了我们希望,还说明了我们在某些方面尚有缺陷,仍需努力付出。常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时刻准备着,在逆境中绝不放弃,再坚持一下,那么,下一次见到彩虹的可能就是你。

我的梦想

老师给小学生出了一道作文题:我的梦想。

一个小学生在他的本子上,飞快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希望将来能拥有一座占地十余公顷的庄园,在辽阔的土地上种满茵茵绿草。庄园中有无数的小木屋、烤肉区,还有一座休闲旅馆。除了自己住在那儿外,还可以供前来参观的游客分享,有住处供他们休憩。”

这位小学生的作文被老师要求重写。他又仔细看了看自己所写的内容,并无错误,便拿着作文去请教老师。

老师告诉他:“我要你们写下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要这些梦呓般的空想,你知道吗?

小学生据理力争:“可是,老师,这真的是我的梦想啊!”

老师坚持道:“不,那不可能实现!那只是一堆空想。我要你重写。”小学生不肯妥协:“我很清楚,这才是我的梦想。”老师摇头:“如果你不重写,我就不会让你及格。”小学生坚决不重写,而那篇作文也只得到了大大的一个“E”。

三十年后,这位老师带着另一群小学生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度假地旅行,尽情享受着无边的绿草、舒适的住宿,以及香味四溢的烤肉。而这个地方,恰就是那位得“E”的学生的度假庄园。

很多人都喜欢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别人,觉得他应该怎么样、会怎么样、能怎么样……而对于别人自身的想法却视而不见。然而,真正有梦想的人是不会为这些外在的东西所阻滞的,他最终会朝着自己的梦想飞扬。

一把椅子

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他帕瓦罗蒂,他父亲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便发现了儿子的歌唱才能,于是就竭力要求儿子刻苦努力发展歌唱天才,并请了家乡的一位职业男高音做老师。

帕瓦罗蒂刻苦认真地学啊练啊,有了长足的进步。后来,帕瓦罗蒂进入一所师范学院就读。

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帕瓦罗蒂,在毕业时面临着重大的选择。他问父亲:“我是当教师呢,还是当歌唱家?”

“你如果想坐到两个椅子上,必然要从两者之间掉下去。在人生中,你只能选择一把椅子。”他的父亲说。

帕瓦罗蒂选择了其中的“一把椅子”,就是做个歌唱家,然后全身心地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经过十年的努力和挫折,他第一次获得了登台演出的机会;又经过了七年,他获选进入了大都会歌剧院。

“父亲的话是正确的,”帕瓦罗蒂后来回忆说,“无论我们选择什么,我们都应有为之献身的心理准备;而最重要的,是选择一把椅子,全心投入。”

“术业有专攻”,这是中国人提炼出来的古训,正像帕瓦罗蒂的“一把椅子”一样。人的精力和生命都是有限的,做好一件事就已经足够了。

鱼缸里的鱼

单位办公室门口摆着一个挺大的鱼缸,缸里放养着几条热带鱼。那种鱼长约三寸,大头红背,长得特别漂亮,惹得许多人驻足观看。

一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那些鱼在这两年时间里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依旧三寸来长,大头红背,每天自得其乐地在鱼缸里时而游玩,吸引着人们惊羡的目光。

一天,鱼缸的缸底被过路的孩子砸了一个洞,待人们发现时,缸里的水已经所剩无几,几条热带鱼可怜巴巴地趴在那儿,奄奄一息,人们急忙把它们打捞出来。怎么办呢?四处张望了一下,发现只有院子当中的喷泉池可以做它们的容身之所。于是,便把几条鱼放了进去。

两个月后,一个新的鱼缸被抬了回来。人们都跑到喷泉池边来捞鱼。捞出一条,人们大吃一惊,简直有点手足无措了。两个月,仅仅是两个月的时间,那鱼竟然都由三寸来长疯长到一尺来长!

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也制约着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就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果生活在一个恶劣的狭小环境中,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往往会自暴自弃。这就像鱼缸里的鱼,只有走出狭小的视野,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质。

对命运说不

他随母亲和哥哥到日本那年,已经11岁了,一句日语也不会说,先上了一年语言补习学校,然后又重新上学。12岁读一年级,个头比同班同学高出一头。日语却说得结结巴巴,同学们都看不起他,欺负他。他很孤独,也很倔强,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他没有父亲,没有钱,他什么都没有。他只有读好书,让自己有一点可以骄傲的资本。他做到了,从小学到中学他一直是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高中毕业时,因为成绩优异,日本最着名的三所大学同时录取了他。

但是他去不了,入学要交100多万日元学费,他没有。年过半百的母亲每天在工厂压700条裤线,勉强维持他们的衣食住,哪有多余的钱供他上大学?哥哥已经结婚了,在一家生产椅子的木工厂做椅背,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没有钱,交不起学费,就意味着要告别校园,和母亲、哥哥一样,进工厂做工,压一辈子裤线,做一辈子椅背。

他把自己关在屋里三天,想了三天。最后,他鼓起勇气,拿出笔和纸,把自己的身世、现在的困境如实地写下来,寄给日本很有名的报纸——《朝日新闻》,然后就到哥哥工作的那家木工厂打工。他的工作是最后一道程序,就是把做好的椅背、椅座、扶手、椅腿这些配件组装在一起。看起来简单,但是,因为流水作业,所有这些程序需要在一分钟内完成。一天下来,胳膊酸痛得抬不起来,而他一天的薪水是两千多日元,一个月不到十万日元。

但是一个月后,他收到了500多万日元。他的信邮出去后,一位好心的编辑看了,非常感动,也很同情他,把他的信全文在报上发表了。电话、信件和汇款像雪片似地邮来。一个月内,就邮来500多万日元,交学费已绰绰有余。这意外的惊喜,让他有说不出的感动。他选取了东京大学,交了学费,剩下的钱他捐给了和他一样面临困境的学生。

从东京大学毕业后不久,他被派到日本驻沈阳领事馆,负责处理中日文化经济合作等事务。后来他又回到日本,现在是日本着名的伊藤株式会社高级负责人。而当年和他一起在那家木工厂做工的哥哥,现在依然还在那里做椅背。做了半辈子椅背的哥哥自己从来没在那椅背上靠~靠,他自己的背已像他做的椅背一样弯了。

当你身处绝境的时候,悲观失望、向命运妥协是最愚蠢的选择。只有不断抗争、敢于对命运说“不”,才能最终跳出牢笼,走向希望。

播种希望

小时候,他每年夏天都要随父母去内布拉斯加州看望爷爷。

记忆中,爷爷是佝偻着身子,瘸了腿的。听爸爸说,爷爷年轻时很英俊,很能干,做过教师,26岁时就当选为州议员了,正当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得了病——严重的中风。

宽阔的原野,高高的草垛,哞哞的牛声,清脆的鸟鸣,使他流连忘返。“爷爷,我长大了也要来农场,种庄稼!”一天早上,自己兴致勃勃地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那,你想种什么呢?”爷爷笑了。“种西瓜。”“唔,”爷爷棕色的眼睛快活地眨了眨,“那么让我们赶快播种吧!”

他从邻居玛丽姑姑家要来了五粒黑色的瓜籽,取来了锄头。在一棵大橡树下,爷爷教他翻松了泥土,然后把西瓜籽撒下去。忙完这一切。爷爷说:“接下去就是等待了。”

当时他并不懂“等待”是怎么回事。那个下午,他不知跑了多么趟——去查看他的西瓜地,也不知为它浇了多少次水,把西瓜地变成一片泥浆。谁知,直到傍晚,西瓜苗却连影子也没有。晚餐桌上,他问爷爷:“我都等了整整一下午了,还得等多久?”

爷爷笑了:“你这么专心地等待,也许苗会早点长出来的。”

第二天早晨,他一醒来就往瓜地跑。咦!一个大大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正瞅着我笑呢!我兴奋极了——他种出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了!

后来,他知道这个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到瓜地里的。尽管这样,他不认为那是一种游戏,是慈爱的爷爷哄骗孙子的把戏,而是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心里适时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如今,他已有了自己的孩子,事业上也有所成就。而他觉得自己乐天的性情与成功的生活,是爷爷为他在橡树底下播的种子长成的——爷爷本来可以告诉他,在内布拉斯加州种不出西瓜,八月中旬也不是种瓜的时节,而且树荫下边也不宜种瓜……但是他爷爷没有这么做,而是让孙子真实地体验了“希望”与“成功”的滋味。

对于孩子的教育,很多时候不能拘泥于死板的规则。给他们小小的内心播上希望的种子,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

最珍贵的是自己

1946年的秋天,26岁的汪曾祺从西南联大肄业后,只身来到上海,打算单枪匹马闯天下。在一间简陋的旅馆住下后,他就开始四处找工作。工作显然不好找,他便每天在胳肢窝里夹本外国小说上街。走累了,他就找条石凳,点燃一支烟,有滋有味地吸着,同时,打开夹了一路的书,细心阅读起来。有时书读得上瘾了,干脆把找工作的事抛到一边,一颗心彻底跳入文字的海洋。

日子越拖越久,兜里的大洋越来越少;能找的熟人都找了,能尝试的路子都尝试过了。终于,有一天下午,一股海涛般的狂躁顷刻间吞噬了他!他一反往日的温文尔雅,像一头暴怒不已的狮子,拼命地吼叫。他摔碎了旅馆里的茶壶、茶杯,烧毁写了一半的手稿和书。然后给远在北京的沈从文先生写了一封诀别信。信邮走后,他拎着一瓶老烧酒来到了大街上。他边迷迷糊糊地喝酒,边思考一种最佳的自杀方式。他一口口对着嘴巴猛灌烧酒,内心里涌动着生不逢时的苍凉。晚上,几个相熟的朋友找到他,他已趴在街角醉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