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多彩的世界让自己更快乐
2586100000007

第7章 快乐是生命的本色(6)

阿亮俯视着下面的过路人。“或许你想错了,”他说,“你或许是在躲避他。你这样做,是因为你害怕。而他也可能认为你不喜欢他,因而他对你也就不那么友好了。人们都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你对他表示好感,他也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去和他说说话吧。”朋友试着下楼去了停车场,热情地问候教授,并问教授暑假过得如何。教授看着他,表现出十分吃惊的样子。他们边走边谈,此刻阿亮正透过窗户看着他们,咧着嘴在笑。

每一次会面都会成为一次奇遇,而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生活中的一课。那些富人、穷人、有权有势的人与孤独的人,都如我们一样充满了梦想和疑虑,并且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可以讲述,只要我们用耳朵去听。

这就是阿亮所懂得的道理,先喜欢别人。然后再提一些问题,看看你投射在别人身上的光芒,是否会一百倍地反射回你的身上。

我们曾放走过多少如此珍贵的机会啊!那些被认为相貌平凡的人。穿着古怪的人——他们和你一样有故事要讲,也和你一样梦想着有人能倾听他们的故事。

爱人者,人恒爱之

一位上中学的女孩有位好朋友,两人非常亲密,几乎不分你我。寒暑假时,也要在一起住些日子。可是有一天,女孩回家恨得咬牙切齿,口口声声地说:“与她断交了”,并且“永远不想见她”。

父亲说:“总得有个原凶吧。”女儿才说,“她的嘴没有把门的。把我只说给她的话也告诉了别人”,云云。

“原来是这样。”父亲叹了一口气,说:“我只想提个问题:你最喜欢的朋友为什么一下子就成了最可恨的人?是她变了一个人?还是你的什么地方出了毛病?”

两天后,女儿基本平静,说:“我已经觉得她没有那么可恨了。”父亲笑了,说道:“你过分注意了别人的缺点,才使你喜欢的人变得不喜欢了!”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被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胸,便没有真正的朋友。

古语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当以坦荡的快乐情绪面对别人,我们会发现,众人的快乐将恒久地聚拢在自己的身旁。

有一个卖油饼的早点摊儿,摊子的主人是一位相貌平平的中年男人,你走在街上,可能会完全忽视他的存在。不过,每天早晨他营业的时候,他的摊子前总是有十几个人在排队,可隔壁也有一个同样卖油饼的摊子,生意却冷清得多。为什么?原来,那个长相平平的老板看到人就笑得合不拢嘴,收到人家的一块钱,就好像收到一百块一样,开心地左谢右谢。他的这种快乐情绪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使大家都愿意聚集在他的身边。

有一位参加美国公共关系卡耐基训练班的学员,把宽容的原理运用到自己的家庭,使得家庭关系十分融洽。一天,他妻子请他讲出自己的六条缺点,以便她改进而成为更好的妻子。这位学员想了想说:“让我想一想,明天早晨再告诉你。”第二天一大早,学员来到鲜花店,请花店给妻子送六朵玫瑰,并附上一个纸条:“我实在想不出你需要改变的六个缺点,我就爱你现在这个样子。”当这位学员晚上回到家时,妻子站在门口迎接他,她感动地几乎要流泪。从此,他认识到宽容和赞赏的力量。

国际旅馆业大王希尔顿,对犯错误的部下总是习惯地说:“别难过,这点小错误算得了什么!我在年轻时犯过比这更大的错误。我认为,有错误就表示一种进步,表示你正在努力地工作。只有什么事都不做的人才能完全避免错误。”

对人抱着一个“恕”字,欣赏别人的好处,记着别人的好处,忘掉别人的错处,原谅别人的缺点,不去故意挑剔别人,这就可以获得一种心安理得的快乐。

常见有人在说话方面不饶人,你损我一句,我必定要报复你三句,认为是精神上莫大的胜利。可是事实上,我们知道,无论所争执的事是大是小。既有争执和意见,心里就不会舒服。无论自己是胜是败,精神上总难免受相当的损失。为琐屑小事争强好胜的结果,必定会把无意变为有意,把小事扩大为大事,以后就更难和平相处了。

“和气可以致祥”,如要使自己生活愉快祥和。就不要忘记“和气”二字。

还有一件趣事——

“黄烨(huá)……谁叫黄烨(huá)!”新来的部门经理放下花名册,目光威严地扫视全场。

片刻,一个员工怯生生地站了起来:“我叫黄烨(yè),不叫黄烨(huá)。”

会场下面…阵窃笑,经理脸有些红了。

“报告经理”,一位颇精神的小伙子也站起来,“我是打字员,是我把花名册上的字打印错了,请经理批评。”

“怎么搞的,这么马虎从事,嗯?!”经理满脸愠怒。同时挥挥手,和蔼地让那位叫黄烨的员工坐下。

过了几天,那个叫黄烨的员工莫名其妙被解雇了。又过了几天,那个打字员被提升为销售科副科长。

越是无知者,越怕别人说他无知。

还有一种说法,原谅敌人往往比原谅朋友容易。

我们从来没有对敌人付出感情,但是对朋友,我们也许付出了最真挚的感情。付出了,就希望得到回报。

原谅敌人。那是风度和器量的表现:我们可以原谅一个敌人,就是自觉在他之上,有权力赦免他,甚至可怜他、原谅他,就是不跟他一般见识。

但我们对朋友却是很小器的,原谅他,就是纵容他,就是自认是傻瓜。他知道太多关于我的事了,我对他的要求是不同的,他对我也应该有别于其他人,所以朋友对我们不好,是很难原谅的。

年少的时候,一旦发现自己被人利用。我们会很愤怒。若不是你身边的人,根本不可能利用你。被身边的人利用,是多么的难以接受?我们一辈子也不会原谅对方。

长大之后,被人利用了,我们会有两个不同的想法。

悲观地想,我们觉得自己愚蠢和天真,从此对人失去信心。

乐观地想,有被人利用的价值也不错呀!没人利用你,那么,你也不见得很好。这样想的时候,你不再觉得自己愚蠢。

再长大一点的时候,万一被朋友利用,你要先看看他怎样利用你,然后才决定怎样对付他。

他是一条可怜虫,要利用你来拿点好处,那就算了吧。

他虽然利用了你。但你自问也没有对他付出过一些什么。既然没有付出,也不必难过。

他利用你,但没有损害你,那也算了。

当你年纪再大一点,有人利用你的时候,你不会再那么在乎。一个人要利用朋友才可以生存,是多么的可悲?你会同情他,也会庆幸自己从来不需要利用朋友。在你的生命里,从来没有这种需要,那是多么的幸福!

谁都渴望被尊重

有位富翁十分有钱,但却受不到旁人的尊重,他为此苦恼不已。每日寻思如何才能得到众人的敬仰。

某天在街上散步时,他看到街边一个农衫褴褛的乞丐,心想机会来了,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丢下一枚亮晶晶的金币。

谁知乞丐头也不抬地仍是忙着捉虱子,富翁不由生气:“你眼睛瞎了?没看到我给你的是金币吗?,’

乞丐仍是不看他一眼,答道:“给不给是你的事,不高兴可以拿回去。”

富翁大怒,义气用事起来,又丢了十个金币在乞丐的碗中,心想他这次一定会趴着向自己道谢。却不料乞丐仍是不理不睬。

富翁几乎要跳了起来:“我给你十个金币,你看清楚,我是有钱人,好歹你也尊重我一下,道个谢你都不会。”

乞丐懒洋洋地回答:“有钱是你的事,尊不尊重你则是我的事,这是强求不来的。”

富翁急了:“那么,我将我的财产的一半送给你,能不能请你尊重我呢?”

乞丐笑道:“我有了你一半的财产,咱俩就同样有钱了,我为什么要尊重你?”

富翁更急了:“我将全部财产都给你,怎么样?”

乞丐大笑:“你将财产都给我,那你就成了乞丐,而我成了富翁,我凭什么来尊重你。”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生的追求在心理上是分为五个层次的。最低的层次是生理上的需求,如温饱之类;再则是对安全的需求,如坚固的住所:第三是爱人与被爱的需求;第四是受到尊重的需求;最高的层次则是自我的实现。故事中的富翁有钱后,亟须别人的肯定与尊重,正符合马斯洛学说所述人渴求受人尊重的天性。而乞丐的顽固,则更是清楚地点明了金钱与尊重在许多时候是难以划上等号的。

一次,有位女士问她朋友道:“嗨!近来如何?”朋友回答:“好极了,你呢?”她说:“还好啦!”停顿了一会儿,她突然冒出一句:“说真的,大家都别扯谎了,到底你过得好不好?”

为什么她会这么说?难道朋友的答案有什么破绽吗?不然她怎会看出对方在撒谎?

因为,她是真的在“听”她的朋友说话。

我们常问:“你到底‘听进’了我说的话没有?”就是在告诉对方:“不要只单纯地听我说话,而是要体会到我内心的意思。”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意见能受到重视,也希望别人能体会我们的心境,要是没能达到这些效果,我想是没有人愿意浪费唇舌的。尤其在面对自己最在乎的人时,更是如此。

因此,要想能与人建立真挚的关系,就必须学会如何聆听对方。

这聆听不仅是闻其言,还是观其行,察其色。许多人并不善于言词,也有些人不愿把话说得太白,宁愿有所保留。因此仅从言语上,你是无法窥其真意的。这时候,就必须注意对方的神情、语气。配合其说话内容,才能真正领会到他的意思。因为,言语容易掩饰。但举止神情难于隐藏。

这位朋友之所以能看得出来我在说谎,想必是凶为我说话的语气并不是特别愉悦吧!所谓相由心生,要是我日子过得很快活,语调必然高昂兴奋;反之,要是“好极了”这三个字是勉强出口的,那么,不论我再怎么装,一定也不够喜悦才是。

真正的聆听,是你对关心的人所付出的最大荣宠。仿佛在说,“你是个满特别的人,我也很关心你。所以我愿意毫不分心地听你说。”

今天,就请给某些人一点面子吧!以你的眼睛,以你的耳朵去聆听他们的心声,这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

只听不说,当个纯粹的听话高手也不错唷!

给足人家的面子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奇妙,有些经久不衰,有些缘尽而散。有些友谊的褪色主要由于志趣各异或关山阻隔。但有些关系的逆转则是由于误会、分歧没有处理好,闹了一两次矛盾便彼此不再往来,甚至相互成为怨敌。

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不意味着你要喜欢所有的人,也不意味着你要和所有相识的人都成为知心朋友。如果你认为某些人是有价值的朋友,那就应当细心呵护这种友情。

我们重视和善于交际,还包括重视和善于重修旧好和化敌为友。做到这些当然需要抓住时机,掌握方法技巧,但最重要的是要自由主动,运用心理策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才能掌握时机和技巧。

对于无关紧要的敌意,宽容大度,不予理睬,可以装聋作哑,或是转移话题,让对方无趣而止,绝不可斤斤计较,发生无谓的冲突。

对于有辱人格、有伤大体的讥讽攻击,应当予以还击。但这种还击不是争吵,而要采取婉言、暗示、幽默等等巧妙的方式,做到有理有利有节。这种还击仅仅是为了自卫,维护自己的尊严或整体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出气。

发现并抓住时机,向对方表示关怀体贴,给予帮助,促成和解,从而加深或重建友情。

在这方面,《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可以说是一个典范。

黛玉、宝玉和宝钗构成了一种微妙的“三角”关系。对于宝钗与宝玉的亲近,孤傲清高的黛玉自然心酸嫉妒,把宝钗视为“情敌”、“心腹之患”,因而每有机会,黛玉总要对宝钩贬损一番。然而宝钗总是采用恰当而巧妙的办法予以化解,对于黛玉无关紧要的敌意,她不以理睬;对于某种有辱人格的讽刺挖苦,予以适当的回敬;一旦发现了转机便紧紧抓住,努力争取和解。

有一次,贾母等人猜拳行令随意玩乐,黛玉无意中说出了几句《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艳词。黛玉这样的名门闺秀怎么能读禁书,说艳词?这会被人指责为大逆不道。好在许多读书很少的人没有听出来,但此事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宝钗,然而宝钗却没有感情用事,图一时痛快,借此机会让黛玉难堪。

事后,到了背地里,宝钗便叫住黛玉,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尚未出阁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她先给黛玉来个下马威,让对方感到问题的严重。黛玉只好求饶说:“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也不说了。”宝钗见她满脸羞红,不再往下追问。这种适可、宽容的态度又让黛玉觉得感激。宝钗还设身处地、循循善诱地开导黛玉在这些地方要谨慎一些才好,以免授人以柄,“一席话说得黛玉垂下头来吃茶,心中暗服。只有答应一个‘是’了”。

此事之后,宝钗守口如瓶,没有向任何人透露一点黛玉失言之事。她的信守诺言,使黛玉改变了对她的成见。黛玉诚恳地对她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而我又是多心的。竟没有一个人像你前目的话那样教导我……”至此,宝钗和黛玉已达成和解。宝钗的最大优点、可爱之处就是善解人意,珍重友情。她并不以和解为止,而是和解之后对黛玉关怀体贴,加深相互之问的感情。她深知黛玉心中的苦楚,黛玉生病,她来探望,当得知黛玉怕别人说三道四而不愿熬燕窝的时候,立刻将自己家的燕窝送给黛玉吃。当黛玉悲叹自己孤苦伶仃的时候,她便劝慰道:“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便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就替你解一日。”如此劝慰体贴,便使黛玉觉得宝钗到底是个可以相伴谈心的知己,自然更加亲近。宝钗又说:“我虽有个哥哥,但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是同病相怜!”一个同病相怜,一下子使两颗心紧紧贴在一起。宝钗如此善解人意。又很会说话,怎能不使原先对她抱有敌意的黛玉视她为可靠的知己呢?

看来运用心理策略,化解矛盾,需要调动一切必要的方法和技巧,但其根本的因素还是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贯彻双方皆赢的原则。要能够做到这种交际的境界,你就应该调节自己的情绪。

首先应该真诚待人。尔虞我诈的欺骗和虚伪的敷衍都是对人际关系的亵渎。真诚不是写在脸上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伪装出来的真诚比真正的欺骗更令人讨厌。记住一句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之,人恒敬之。”

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我们、喜欢我们。别人喜欢我们往往是建立在我们喜欢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前提下的。

其次,你应该让别人觉得与你交往值得。也就是说,你必须提升自己的人格和才能。长期以来,人们最忌讳将人际关系和交换联系起来。认为一谈交换,就亵渎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其实,我们在交往中总是在交换着某些东西,或者是物质,或者是情感,或者是其他。

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无论怎样亲密的关系,都应该注意从物质、感情等各方面“投资”。但在其中,应该注意的是要不怕吃亏,不要急于获得回报和不要付出太多。

再次,你应知道维护别人的自尊心,你就能够得到别人的友谊。简单地说。就是给人家面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奉迎别人。在不危及他人自尊心的情况下,陈述与对方不同的意见,或者委婉地指出对方的不足,是不会影响人际交往的。

最后,创造一种自由的气氛,让人感到与你接触轻松愉快,不须戒备,就能够打破人际隔阂,化解矛盾,建立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