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的忠告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2584800000009

第9章 教养——追求精神与心灵的完美(5)

回顾人类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有一些人为发挥自己的韧性,故意策划一些惊人事件,然后让事件朝自己的意愿方面发展。唐·路意·爱伦首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曾凭借自己的韧性,一再与马莎兰主教交涉,最终订下了庇尔尼斯条约。爱伦首相有着超人的冷静以及顽强的韧性。在谈判桌上他运筹帷幄,为了使国家获取最大利益,他紧抓几个重点不放,直至达成合意的条款。对比之下有趣的是,马莎兰主教有一副典型的英国式臭脾气,他刚愎自用、心胸狭隘、固执己见,而唐·路意则具有西班牙人的沉着冷静与忍耐力。谈判桌上,马莎兰最关心的事是如何阻止巴黎的唐迪公爵再度引发叛乱。因而,他满脑子想的是尽快签订条约,以便尽早赶回巴黎,以免巴黎再遭不测。唐·路意对他的心思了如指掌,于是就在谈判过程中故意不断提及唐迪公爵的事,以此来扰乱对方的心神。为此,马莎兰曾一度翻脸,拒绝谈判。可到最后始终不改其冷静的唐·路意,终于成功地阻击了马莎蓝及其代表的法国王朝意愿,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到了最大利益,顺利签署了有利于己方的合约。

在一些非常重要的特殊场合,一个人必须要善于判断能与不能之间的区别。如果遇到的问题难度极大,那你就更需要聚精会神、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取得突破。当然,事前的精心部署与处事的严谨态度也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两大因素。

第25封信以开阔之心面对世界

哈特先生的来信,对你总是夸奖有加。而这次的来信,有件事尤其让我高兴,他告诉我,你在罗马逗留期间,始终努力融入意大利人的社交圈子,乐于同当地人打交道,而对英国贵妇发起组织的英国社交团体却不屑一顾。这表明你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判断能力,同时也表明你已经充分理解了我把你送到国外去的良苦用心。看到这些,我真是高兴极了!

以同胞之情看待他国人民,永远不能以仅了解一国人民而满足。希望你今后无论走到任何国家,都能以这种态度来规范你的行动。

巴黎的情景尤为明显,英国人在巴黎有很多团体,这些团体无论是30个人的,还是300个人以上的,都没有和法国人打交道的习惯,只热衷囿于各自的圈子里。你看那些旅居巴黎的英国贵族们,他们的生活起居大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通常,他们要在床上赖到很晚才起来,接着就是一家人共进早餐,仅这一顿早餐,就要花上两个小时之久,早上这段大好时光就这样白白耗掉了。餐后,他们乘马车出门,或去宫廷,或去安巴利德纪念大厦,或去圣母院游览,乘着余兴,再到咖啡厅泡段时光,接着去一家小酒馆开个附带晚餐的酒会。酒足饭饱之后,便又成群结队地赶往剧场。剧场里,占满前排座位的大都是这些穿着料子高档、做工粗劣服装的英国阔佬。看完戏,又相邀一起回到原来用餐的小酒馆,开怀畅饮,一醉方休,有时还在耍点小酒疯,有时甚至在大街之上大打出手,胡闹的结果,往往落到由警察来收拾局面,把各位请进临时收容所。

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此活法,先前不会法语,离开时还是不会,就是回到英国,原来的浮躁偏激的老毛病不但没改,甚至还变本加厉,更加严重。至于以前极其匮乏的知识素养,也是毫无长进。尽管如此,他们却没忘记以归国学者的身份炫耀唬人,在人前时不时胡吐几句蹩脚的法语,穿着打扮也刻意追求法国风情。然而,无论是言谈还是穿着,两者都显得那样不伦不类,谬误百出,令人捧腹。对于这些人来说,千载难逢的海外生活也成了光阴虚掷。

希望你千万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好好利用在法国逗留的机会,多同法国人交朋友,尤其要以德高望重的老者为师,同时也要多和同龄人交往。

我的体验是,一旦剥除“外国人”这件外衣,所到之处展示在你眼前的都是你所想见到的“真貌”。就拿你这次的游历来说吧,如果你只能逗留个七八天,就像迁徙中的候鸟,只是暂时落落脚,如此短的时间连自娱自乐的时间都不够,哪里还谈得上去亲近什么人,要在这点儿时间里结交知己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与人深交,未免强人所难,但是,假如你能待上几个月,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你拥有了和当地的人打成一片的足够时间。一旦做到了这点,那种“外国人”的感觉也就自然而然烟消云散了。

这种体验也许就是游历的真正乐趣吧!走遍天涯海角,都能入乡随俗,融入到当地的人群之中,成为他们社会中的一员,连穿着打扮也难分彼此,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我认为,这正是考察当地风土民情和特色的唯一途径。你拿30分钟时间来做一次正式的访问,是无论如何也收获不到这么丰厚的成果的。走遍天涯海角,人类都是“性相近”,不同的只是“习相远”而已,正是因为“习相远”,不同地域的人都有各自看世界的独特角度和眼光,对此,都有必要一一弄个明白。例如,“征服之欲,人皆有之”,但是满足的手段却因人而异,这是由于人的教育背景或所受的风俗熏染不同。又比如,想尽到应尽的礼节,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个举止儒雅、彬彬有礼、风度翩翩的谦谦君子,然而,真要做到不亢不卑、举止有度,也会因地而异。在英国,对国王鞠躬是表示敬意;然而在法国,对国王鞠躬却是失礼行为。不过,在有的专制国家,拜见君主,必得五体投地,叩头跪拜。这种礼仪差异,也是因地、因时、因对象而有所区别的。

那么,这些各有千秋的礼仪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看谁也说不清楚,也许就是我们的先民一次无意识的举止使情绪得到了某种宣泄,于是就固定下来,代代相传,相沿成习。再高明、再练达世故的人物,我看都做不到读几本有关礼仪的书或听听别人的描述,便能准确无误地演练出该地独特的礼仪来,这只有实地考察一番,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并且对该地的风俗民情有个具体了解,才能做到。

毋庸置疑,礼仪这玩意儿你是没法用人类理性或辨别力来说得清楚的,它完全是一种非理性的、在偶然中形成的习俗而已。所以,既然它那样的庄严肃穆,那样令人生畏,我们最好还是应该遵从为妙。这里所说的并不单单是指对帝王公侯的礼节。

在任何地方,任何社会群体中,这类情景想必比比皆是。凡是这类习俗,我们都要尊重。比如说,人们为健康而举杯祝福,看起来很滑稽,也很愚蠢,但这习俗却风靡全球。我实在搞不懂,喝这么一杯酒,这和人的健康扯得上吗?这都是常识无法破解的事。不过,正巧又是这个常识告诫我们最好还是老老实实遵守这个习俗,要处处想着他人。然而,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究竟应该采用何种礼节,则只有在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之后才能把握,就像前面说的那样。掌握了这一条,才算是真正把握了正确的游历态度。

我的第二个体验是,游历还可以享受到另一种乐趣,不只看到表面,还有鞭辟入里的乐趣。任何一个练达世情的人,无论走到何处,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入境问俗”,不但要“问俗”,而且要“随俗”。我的看法是,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入境问俗”和“入乡随俗”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当然,那种丑恶的、不道德的陈规陋习自然应当排除在外。在这种场合,一个人的应变力最能派上用场了,也就是在稍纵即逝的瞬间,根据当时的情势做出决定,调整言行举止,这的确是种非凡的能力。面对不苟言笑、举止严谨的人,要摆出一本正经的面孔;面对活泼开朗的人,就同他一样轻松大方;而面对嬉皮笑脸、玩世不恭的人,不妨虚与委蛇。希望你能努力去磨炼这种能力。游遍各地,真心和当地人交友,把自己真正变成“土著”,这时的你就再也不是英国人,也不是法国人,更不是意大利人,而演化成欧洲人或地球人。如果你虚怀若谷,又善消化吸收,把各地的美好风俗融于一身,那么,在巴黎,你便化为法国人;在罗马,则成为意大利人;而在伦敦,就是正宗的英国人了。

看得出来,在你的感觉里,好像对意大利语有些信心不足,在这点上,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法国贵族的言谈,往往在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几乎是出口成章,而且听起来就是一篇优美隽永的散文。同样,也许你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在意大利语造诣方面,其实你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了,这当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你既通晓法语,又谙熟拉丁语,这就等于你已经懂了意大利语的大多半。你真的没有察觉到你差不多没有必要再去翻查字典了吗?

只是掌握恰当运用成语或惯用语的技巧,则是另一回事,这必须借助实地会话,逐渐积累经验。只要能仔细倾听对方如何遣词造句,很快也能掌握。因此,先不管开口说得对不对,只要用简单的单词提问和回答就够了,慢慢说多了,自然而然就能和人交谈,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比如先试用意大利语的“你好”来代替法语的“你好!”这样一来,对方必然也会用意大利语来作答,你只要把听到的话记牢了就行。经过如此这般地反复练习,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意大利语能力不知不觉中大有长进了。相对而言,意大利语比想象的简单易学。

总而言之,我送你出国,就是想要让你掌握这些技能并通过与上流社会接触,为自己将来的成功打下基础;希望你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不要满足于走马观花似的纯游览观光,而能认真地对当地的社会有所探讨;能同当地人不分地域地打成一片,并熟悉和尊重他们的习俗礼仪;希望你能掌握当地的语言。只要你把这些都能做到了,就算是对我一番良苦用心的最大回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