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之我是吴三桂
24748000000285

第285章 踢皮球

“闱”就是考试,也就是古代的科考.科考是唐朝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想出来的.就是把一些已经成年的读书人集中起来,以统一命题闭卷考试的形式对他们进行考核.考的优秀的书生马上任命实际官职,考不上的可以等下次再考.后来科考越来越完善,规矩就也越来越多.考题是由皇帝或主考官自己出的,对外绝对保密.考生必须要先考出童试,中了“秀才”,点了“生员”,也就是中了“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国家级大考.考试的地点叫“贡院”,大明时有南北两大贡院,京城北京有一个,陪都南京也有一个.考中的举人都叫“贡生”,有资格直接被指派做官员.贡生要参加最后一项“殿试”,有皇帝直接选出前几名考生.因为题目是皇帝亲自决定的,又由皇帝亲自选出名次,所以被点中者又叫“天子门生”.参加完殿试后,考生会按成绩排出名次,分“一甲”三人,“二甲”三十六人,“三甲”六十九人,一共一百零八人,一起统称为“进士”.中了后可以得到一块写有“进士及第”四个大字的牌匾.三甲后的人员名额就不确定了,如果皇帝要多选几个也可以,不选或者少选也可以.被选上的不能再叫“进士”了,只能叫“赐进士”或者“同进士”,匾上的字也之前的加了一个字,为“赐进士及第”或者“同进士及第”。考生的名次在专门日子里集中宣布,因为贴在发榜的公告栏上,用大红纸衬底的,所以又叫“红榜”.名次是有第六名开始一一往下公布.前五名又叫“五魁”,留在最后公布.留给大家一个悬念,也好好吊吊大家的胃口.第一名进士又叫“状元”,皇帝会亲自写一块“状元及第”的牌匾给他.状元也是所有考生中最威风的一个;第二名又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这三名皇帝会亲自为他们戴花,让他们跨马在京城内游走三日,这叫“跨马游街”,又叫“游官”.是给他们最大的光荣.第四名叫“传胪”,在考生第一次上殿面见皇帝谢恩时,由他唱名为皇帝报上各进士的名字和名次.第五名叫“魁星”,虽然是五魁中的最后一名,但他有一项任务,就是各进士在没有公布正式职务前,一言一行都由他监管.他有权代朝庭管教这些将要当官的读书人.

崇祯三年的大比应该在秋天举行,可意外地提到了春天.一些官员和大多数的老百姓都不知道为什么.可一些机灵的,知道朝庭底细的官员和消息灵通人士马上知道了其中的奥秘.崇祯皇帝一下子杀了这么多的朝廷官员,又将要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清查.将会有许多的地方官员和京城官员位子空出来,需要大量的后备力量充实.所以才这么迫不及待举行春闱,选举大批的新人。

通知是崇祯三年正月十六日当朝宣布的,春闱将在三月底前报名完毕,四月初举行.因为加了武科,所以考试分文武场,地点一个在贡院,一个在小校场.至于主考官、副主考官、监考官等等,崇祯皇帝朱由检一个也没有决定.唯一的任命就是我,由我主持今年的“春闱”.把一切都推给了我,是信任我还是要见我的洋相?

我知道为国选才是一件大事,崇祯皇帝朱由检可以开玩笑地丢给我,我却不能拿这件玩.虽然我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我却叫人抬着我去了礼部、兵部.本来是想找他们商量考试的事,可他们一个个又客气又无奈地说,他们手上的事太多,而且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下过命令,他们不好随便帮我的忙.

我就又去了皇宫,可在皇宫门口被阻拦了.崇祯皇帝朱由检下了一道命令,朝事找内阁、军事找卢放、民事找地方.所有官员不得进宫打搅他.分明就是针对我,给我好看嘛?我的事找谁去?去内阁,内阁大佬他们说皇帝没有下旨,他们不能管;锦衣卫他们又说没有旨意他们不敢管;禁军张罗够直接,说就算有圣旨他也不想管。皇帝又躲着不见我.

我一生气,心里倒有了主意.“好,既然皇帝你把事情都推给了我,又不给我配助手.那由我自己决定好了,出了什么事就不要管我了.到时候一定要你大吃一惊.”我心里想着,离开了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