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周鼎记之九鼎传
20765600000003

第3章 周鼎记之-昭王伐楚 第三季

摘要:周鼎记,讲述了,自周武王建立大周帝国,一统华夏,到周室天下兴衰史诗记。本篇小说围绕见证周室兴衰成败的华夏圣器“九鼎”书写。根据《周史》《周易》《封神榜》《春秋》《资治通鉴》等大型书刊历史题材改编。

著作:康农网.徐生宝版权所有,转载需注明原作者和出处。

上回说道,周天子颁旨,意欲灭楚。《墙盘》铭文记载:“弘鲁昭王,广笞荆楚,唯狩南行。”

命星象官择黄道吉日,封神台卜卦。群臣无人敢谏言。

良日,周天子令公卿祭公为右,辛伯为左率六部朝臣,八路诸侯,赴封神台问卜。

封神台下,众人瞻望,只见那封神台祥云万丈,紫气弥漫。

右诗为证曰:

蒙蒙香霭彩云生,满道讴歌贺太平。北极祥光笼兑地,南来紫气绕金城。

群仙主神皆正果,列圣明朝尽返贞。万古崇呼禋祀远,周室子民永澄清。

周昭王前来到封神台前,不敢擅入。

令星象官奉香表奏

星象官跪伏道:“拜诸神,三清五祖,周室天子昭王,前来镜鉴前途。”

拜罢言毕退下,不敢抬首目视。话说众臣各路诸侯跪伏封神台(注:1)下,周天子携星象官只身登台。

(注1:)元始天尊命姜子牙在岐山修建,上张挂封神榜。立命封神。册封商周大战阵亡的将士。视为神圣之地.人死后封神。传说斩将封神台遗址在陕西宝鸡市扶风县黄堆乡山底村附近,因为在山底村往东就是西周的东城门--杜城(扶风境内,岐山县境内也有一个杜城)。据老人们讲在****之前这里还有好多庙,而且里面都供奉着封神榜里所涉及的各路神仙。

封神台上,诸神牌位云列,彩霞霓裳

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清福正神(柏鉴)

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黄天化):火龙标、攒心钉、二柄锤;

五岳正神: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五色神牛、金眼神莺;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崇黑虎)火眼金睛兽、铁嘴神鹰;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闻聘)青骢马;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崔英)黄彪马;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蒋雄)乌骓马;

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闻仲):黑麒麟、蛟龙鞭;

雷部二十四位催云助雨护法天君

周昭王敬拜诸神登封神台顶。朝西昆仑拜曰:“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近日周室天下屡出异象,子民惶恐,天下惶恐,孤闻世子奏,邪灵将至,孤意灭楚,断邪灵南归之念,还天下安宁,孤顺武王遗志,开疆扩土收复东夷,南定蛮楚,望诸神灵庇佑,三清老祖恩泽。”

少时,只见祥云瑞降,神乐飘响,只见那祥云之上,紫气东来,青牛哞哞,童子吟清,再看那青牛背上,端坐一道人,祥目慈容,清风祥和。正是道德天尊老子(注:2)是也!

(注:2)老子,即太上老君。又称太上道祖、道祖、太清道德天尊、混元上帝、降生天尊、开皇末劫天尊。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神化格,道教奉为教祖。著有震古烁今的道教祖经--《道德经》五千余言。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为道教创始者--道祖老君的圣诞日,为国际道教节。

周天子见颜,拜而听示!

道德天尊曰:“周室天下共主,福荫九州,东夷,南楚民未安康,天子可收复之,一统华夏,惠及庶民,亦是本尊之愿”。

周昭王曰:“孤此去讨伐,后事如何?故请天尊示之。”

道德天尊曰:“东夷安服,尚可定。三伐荆楚,险难进,昭得天命归虚境。”

道德天尊言罢,祥乐又起,童子吟吹牧笛,青牛三眸踏祥云而起,天尊微容御神牛而去。

周天子拜罢,退下封神台来,对众朝臣曰:“孤,已得天意,回都议政”!

天子还都,太监令早已派司职太监传令回宫。

昭王后房氏接奏,连忙着令后宫迎驾。

派小监伊传令:“宣丹朱(注:3)令伊大人议事”。

(注:3)丹朱,生卒年月不详,华夏族,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尧的长子。相传,因为丹朱不肖,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给了舜,后入周为臣。

丹朱得宣后,入殿,看那丹朱,仪容翩翩,须眉圆目,身高八尺,膀粗肩阔,好不伟壮,洛邑都城夫人,妇孺皆不盼一睹英姿。

房王后令侍从太监们:“尔等皆退下”。

待众人退避,昭王后房氏轻笑言之道:“大王即日还都,吾等当收敛一时,待大王征伐之时,在尽汝之意,只是孤家又得朝思夜想丹君不得,甚是苦恼”。

丹朱闻言笑曰:“王后莫恼,只待吾从归朝堂,得九鼎之时,即吾等鱼水之势。”

昭王后房氏道:“只是昭王气盛之时,天命尚久,吾家要等到何时”?

丹朱大笑曰:“汝,虽有灵智之窍,唯不识天下之势,如今昭王王道微缺,天生异象。诸神皆知荆楚气数未尽,不知安置,却欲灭之,此乃逆天而行,待吾从中周旋,定让昭王有征无还。”

昭王后闻言笑曰:“如此甚好,只是他日丹君得九鼎之时,切莫忘记孤家今日之心意”。

丹朱道:“如若成功,孤封你镇国王后,共享富贵,也不枉吾乃王子之命。”

言毕,邀拥王后,入龙塌,即时云雨数番,悉数腾云,

《国语·周语上》云:“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实有爽(失)德,协于丹朱。丹之凭身以仪之,生穆王焉。“就认为周穆王是丹朱与房后私通而生下来的。

昭王回宫,次日早朝,众朝臣立于大殿,昭王端坐龙案,太监令宣奏:“今日早朝,议国事征讨蛮楚”。

御史慈出列道:“大王威武,有定天下之雄心,唯我武王可比,只是前日大王封神台问卜,天意如何”?

周昭王曰:“孤已受道德天尊授意,天尊曰:周室一统华夏,惠及子民。也乃天尊之意”。

众臣闻,欣鼓舞,士气盛。

周昭王又曰:“天尊曰“东夷安服,尚可定。三伐荆楚,险难进,昭得天命归虚境”。孤不知何意?”

祭公上前奏曰:“东夷(注:4)鲁侯杀兄夺侯位,大王未伐,如今,东夷各部诸侯,屡屡骚动,致使天下恃强凌弱的现象屡屡发生,不威慑之朝纲由此偏斜。”

御史慈道:“今大王意欲伐楚,即得天命,又闻天尊安抚东夷之意,大王可伐发东夷,孤立荆楚,则东境无忧,尚可南伐蛮楚,只是天尊后半句,臣揣摩不得。”

(注:4)东夷,

东夷是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

西周初年,这些方国部落对周王朝时服时叛。经周公、周成王东征,周势力达到今山东境地,淮夷、徐夷仍倔强不服。

令尹丹朱出奏:“启报大王,荆楚乃强国,驾东夷之上,如攻克蛮楚,东夷各国不攻自破,大王一统之日,捷然可待。”

辛伯闻言道:“大王不可,后方不稳,殃及朝堂,何况荆楚之大,非一日可取,再说,楚有二国,乃芈楚,蛮楚(注:5)两国,倘若东夷不定,受荆楚之挟,攻吾周室,岂不天下大乱,危及邑都?臣谏大王安东夷,再伐楚。”

(注:5)楚国,又称作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丹淅之地(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部,淅川丹江口水库现存大量楚贵族墓)的楚部落,都城今江苏丹阳市。

周昭王曰:“依天尊意,众亲家愿,孤先定东夷,后伐蛮楚。择日祭神鼎,孤,亲征东夷”。

朝罢,丹朱急急密入后宫,于王后宫见。

丹朱道:“今日朝堂已定,祭九鼎后先伐东夷,吾意欲蒙或昭王先伐楚,只是未成”。

房王后道:“东夷小国,惧周室之威,恐难成吾等之事,这可如何是好?”

丹朱眉头一锁,道:“王后莫急,只是留他多一时日罢了,待吾修书发往吾族弟,邀吾第截杀之”。

房王后道:“周兵数万,岂是一凡夫所挡?”

丹朱冷笑道:“王后不知,吾弟帐下有一小徒,懂唤兽之法,能呼使大兕。”

(古代称犀牛为“大兕”)

兕出现在《山海经》中的“海内南经”。原文是: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意思是:兕在帝舜葬地的东面,在湘水的南岸。兕的形状像一般的牛,通身是青黑色,长着一只角。古籍里要形容地方险恶,也多言“其上多犀兕虎熊之类”。

房王后道:“那又如何?”

丹朱道:“那大兕乃上古神兽,力大无穷,非凡人可拦,诸神均惧”。

王后喜道:“甚好,甚好。”

周昭王十六年(公元前980年),春,昭王设令,大祭九牧之神鼎。

率大军对东夷各国(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进行军事威慑。各夷国见周大军来伐,惊恐不及,忙调兵拦挡。

欲知昭王东夷之伐,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周鼎记》之-东夷之战。

未完待续!!!版权归《康农网》徐生宝所有,如需转载必须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自康农网。

由于本部《周鼎记》参考大量古书文集历史题材,故没有不死的主角,也没有偏见的写法,完全根据历史史实改编,中立写法。全部《周鼎记》八十回。为了更好的体现周朝史记民风,将写入周朝一些上古神话,巫蛊,鬼方及如楚国始祖—祝融,上古火神。当然也少不了那些鬼谷子,赢驷,芈月的故事,这里的芈月可不是孙俪版的那样让你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