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病态人生
20453900000086

第86章 风雨无舟途归

在火车上,他回想着这这两天的经历的每一个点滴,看着面前小桌子上的那一袋零食,他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去评价这个孩子。

说真的,如果不是这次这孩子发生了这样不幸的事情,并且这孩子还被人说的连只狗都不如,被无限度的歪曲了事实,他真的不会有着一趟旅程,更不会见到这样的一个儿子。

尽管这些年这孩子也有在家呆过,可是他们两父子的交流当真不多。这以至于他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还是以前那个样,听话、乖巧、懂事、勤恳,脾气温和,善良。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这孩子并非是一个真正听话的人,很多时候这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只是为了迎合自己这个做父亲的期望。可这个孩子的本性并非如此,这孩子不是如同他印象中那样老实,简单。

相反,这个孩子真正的性格里蕴含这爆裂的因素,面对有些事情的时候,那种狂暴的念头使的这孩子近乎狂徒。当然那,他也看得出这孩子心思细密,凡事都有自主的判断。尽管鲁莽依旧,可却能够于逆境中翻身,步步为营,这是相当的难得。

这可以说是成熟,也可以说是一种磨练的遗留。这些是他能接受的,可除此之外,这个孩子的性格变得相当的冷漠,无情。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孩子性格中留存着善良和仁义,他相信,只要条件时候,这个孩子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让人惊惧和痛恨的恶魔。

这些是他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甚至没有想过,他一直认为,他所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是正直而善良,一定是坚强而独立的人。然而,他发现自己想错了,在这个社会上,在不同的经历和遭遇下,任何人都会变,有的人变成天使,有的人变成恶魔。

当然,更多的人终究成不了天使,也变不了恶魔,他们沉浸在这让他们失望的世界,终日闷闷不乐。尽管他们并不想如此,但是他们却无法改变自己,更不愿牺牲那些他们所依赖的东西。

其实这两天,他们两父子聊的话题并不多,他知道的更是稀少。虽然这孩子说了很多这短时间发生的事情,但是当中大部分之后一个概述,涉及的细节并不多,而且就算这孩子能详细的描述当中的细节,他作为一个旁听者,所能产生的感受依旧是平淡的。

对于这样的情形,他觉得自己是有话事权的。活到现在,他经历的苦难和痛苦绝对要比一般人要多得多,那当中有身体身体上的伤,病,也有灵魂的疼痛。这些事情,他没有刻意去回想过,但是同样也没有刻意的遗忘过。

曾经,他也认为这些宝贵的经验是应该传授给自己的孩子的,然而他发现,就算是自己的孩子亲见他的遭遇,除了心疼和担忧他,真的没有办法真正的感受到那当中的痛苦和煎熬。

所以,他明白,没有真正的亲身经历过,其他人说得再多也只会是一种学习的记忆,这种记忆不会让人练就一种本能,能够真正的避开那些再次来到的灾难。因此,只有经历过切肤之痛,才会明白当中的那份意义。

人生这道菜究竟是咸是淡,是甜是苦,只有你尝过才能正真的体会出来。光是在边上看着,闻着,你始终不能知道当中的真正味道。正因为这样,他才会选择依照现在的做法去处理这次事情。他看着自己的儿子受苦,看着这孩子明明心里在留泪,脸上却得带着笑容,看着这孩子的无奈。他就是要这个孩子亲自去经历,去体验,去品尝这一切,任何人代劳只会使得他失去成长的机会,失去踏上巅峰看世界的机会。

不但人是这样,很多动物的成长也是这样,没有什么东西天生就是王者,就算是站在动物界食物链的顶端的狮子,老虎,也不是天生就有超凡的捕猎能力的,即使它们天生拥有巨大的震慑力,但是没有经历重重考验,它们同样有可能会命丧敌口。

温室的花朵的确很美、很妖艳,但是没有了人类的细心照看,它们只会是一片残败。人也一样,父母永远护着,换来的不是孩子的一生平安,换来的只是一个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娇贵儿。

此刻,他不再奢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期望成长,他只希望这个孩子能在这个虽然平静,却不失残酷的世界上好好的活下去。就算这个孩子最终成了恶魔,他也会为这个孩子感到高兴。

尽管这样的想法有些偏颇,但是他看过他儿子写的那几本东西之后,他的态度改变了。那当中的一段段话,一封封信,就像一枚锋利的锥子穿透了他的灵魂。那是经历怎样的一种体悟才能写出那样的话,他不知道,但他能感觉得出,这个孩子比一般人要敏感,要细致,所以必定对一些事情的感受和反映更加强烈。

虽然,他知道这样的人很难获得快乐,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真的无能为力。他改变不了自己的孩子,至少现在开始他做不到了,在那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越多,自己对那孩子的影响力就越弱。最终,这个孩子只会成为他自己塑造的那个人,其他人增添的一切都不过是泥尘。

“唉······”他轻轻的叹了口气,看着窗外不断变幻的景色,心里逐渐的放松下来了。

结婚后的这几十年,他几乎就没有出过远门,现在这一趟远行也算续起年轻时的记忆吧。那时候,他一个人走南闯北,漂洋过海,走私贩物,生活多姿多彩。当然,那当中也有危险,那时只要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血本无归,身陷牢狱。不过,他每次都能巧妙的躲过那些劫难。

其中有一次是他至今想起都觉得兴奋的,那一次他在海南,隐秘的入手了一大批走私的手表,本以为一切都可以平安无事,但最终他还是被那些同行给出卖了。当时,他在旅馆对面坐着,看到缉私队径直来到旅馆指名道姓的要找他。那个时候,他就知道自己这一关难过了。

不过好在,他虽然有入手了一批手表,但是并没有带回到旅馆,而是寄存在其他地方。就那样,缉私队并没有搜出他的货,也没有找到他的人。

当天,他已经买好了下午的船票要过海的,但他预感自己这趟必定很艰险,所以提早了很多出来,才有了之前看到缉私队追查自己的那一幕。后来,他带着货想搭车前往港口,没想到的是,车站竟然也被布控了,四周都有人盘查,特别是前往码头的车,全被都被拦截盘查,

那个时候,他只有几乎只能滞留在本地了。可是他知道,一旦自己滞留这里,被抓到那是迟早的事情,而且想必那些执法者也特别希望他滞留。想到这一点之后,他果断的决定,今天就出海过关。

尽管有了这样的决定,但是他并没有鲁莽行动,经过细致的观察,他发现受重点盘查的车辆几乎都是前往码头的车,至于那些发往其他地方的短途车,盘查的力度就相对比较弱了。

发现了这一点之后,他做了个大胆的假设:依照缉私队收到的消息和判断,他们一定认为自己必定会滞留这个地方,并且在想方设法的前往港口。既然这样,他决定就反其道而行之。处于安全的考虑,他依旧没有直接在车站外面搭车前往其他地方,而是乘坐公交在这个市区兜了一小圈之后,才在途中搭乘与港口反方向的车辆,直接远离了。

后来,他在另外一个地方跟当地的买了一套陈旧的衣服,以及一个相当的破旧的布包之后,再稍微伪装了一下自己,径直的从的那里直接坐车前往港口了。途中,他坐的车毫不出意外的也被盘查了,但是那个盘查的人只是上车看了一眼,盘问了两句就放行了,并没有理会他这个正主。

本以外这样就完结了,就万事大吉了。没想到的是,登船的时候,还有人在设卡盘查。那个时候,他十分的庆幸自己没有急着上船,而是在一边静静的观察着。

整个过程,他看到海关抓到了不少走私货物的人。那些人的结果无一例外的,都被收缴了货物,并且被带走盘问,拘留,处罚。那个时候,他其实想回头了,再不然就将手上的货物的往大海里一扔。因为,除此之外,他真的没有其他的什么办法度过这一关了。

在焦躁中,他无意中看到那些年老的,挑着一大堆杂物的人,几乎不被关注,就算那些提东西不多的老人,他们也不在乎。看到这一个情景,他的心忽然就放开了。看来这才是真正的过关办法啊!

就那样,他在边上物色很久,终于看到了一个合适的对象。那是一个老太太,挑着两个麻袋,还有一些椰子,穿得很是陈旧破烂,行动缓慢。看到这,他径直的走过去,满脸和善微笑的帮助那个老太太。

在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现在这么复杂,大部分人还是很淳朴的。就那样,他帮着那个老太挑东西,那个老太太帮他提着那个破布袋,他们一前一后的顺利的登上了过海的船。

再后来,他在湛江就将手里的货物出手给了先前熟悉的买家。那一单,他足足赚了将近三千块钱。在七十年代末,这个钱绝对不是个小数目了。

每次回想这一次经历,他都会相当的激动。那可以说是他这一生最成功的一次了,只是后来实在发生太多事情了,所以才会落到后来那种囧境。不过,到了现在,一切都过去了,毕竟他也老了,沉寂了几十年,已经拼不动了。再往后,能够什么改善,只能奢望几个孩子了。

当然无论那些孩子最终能成就什么,他都不在乎,他希望的是那些孩子平安,自由和健康,那样就足够了。至于他,他会搭着这一趟列车回到他沉寂了几十年的小地方,继续做一个安份的老农民,终此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