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傍观者清
19877400000007

第7章 理想主义者

心理学在不明白的人眼里是个神乎其神的学科,其功劳完全归于各大编剧们的不懈努力,将心理学神化到无所不能的程度。

如果学习过什么是心理学,你大概会发现,心理学其实就是扯淡,“潜意识”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没人敢打保票,我估计弗洛伊德自己从坟墓里爬出来也要找一大堆理由,冠冕堂皇一顿之后,再委婉、迂回地回答:“存在的……吧”

如果不是这样,心理学也不至于到现在还是三国鼎立。

(心理学三大派系:精神分析学派、行为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学派)

上个世纪初,弗洛伊德整理出了一套解析“梦”运作的规律,于是开创了精神分析派,“潜意识”这个词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潜意识”刚出现的时候就引起了轩然大波,至今也还有很多人怀疑,然而至于对不对,我不敢说什么,只是我想说人们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只要说得合情合理,就算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你也会相信。

-----------

有一位非常高冷的“灭绝师太”是我的高中同学,她的身上散发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场,而且特别自恋,之所以我这么叫她是因为她给自己取了一个英文名字“Gueen”,又因为她的性格原因,出于好玩,我们都叫她“灭绝师太”。

高中的时候我坐在第三排,也不是我矮,只是老师见我还有一颗学习的心,所以把我安排到前排,那时候“灭绝师太”不是坐在我的前排就是坐在我的后排,我们关系还不错,平时她都挺照顾我,特别是在我上课睡觉的时候,她会帮我抄笔记,当我醒来的时候都会感动得快要哭出来。

每当我去厕所把墨水洗掉时,那一层皮一层皮红的……(抄在我手上)

高中毕业后,她考进了医学院,我没有去复读,而是选择了工作。

“灭绝师太”虽然很高冷,但是心肠很好,她开导我学历决定不了人生,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因为同情我。

她告诉我她对心理学特别感兴趣,说以后要往心理学方向发展。

我傻傻地问:“心理学是什么?”

她调皮地说:“就是忽悠”

我:“……”

-----

2015年8月,我心情不好,找到了她,抱怨了一会儿后,她是那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性格,别人哭,她也跟着哭的那种,所以被我情绪带动,她也告诉了我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她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一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由爷爷奶奶家带大;小学的时候,因为没有爸爸,经常被男孩子们欺负;初中的时候,带她长大的爷爷和奶奶又相继去世,她回到了如同陌生人一般的妈妈身边。

那天夜里,我躺在床上,左翻翻右翻翻,没能睡着,回想起她说过的那些话,习惯性地分析起了她。

“灭绝师太”听这个外号就知道她是个自信的人,而且有时让人觉得她高高在上,但是又太自信,看上去有一些自恋,不然她也不会给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叫“Gueen”……

除此之外,她还是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敏感性格,之所以敏感是因为小时候有过被伤害的经历,为了保护自己,不再被欺负,所以表现出拒人于千里之外,高高在上的高冷模样,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别人离自己远一点,少受一点伤害。

“敏感”不同于“敏锐”,虽然希望别人离自己远一点,但是不表示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敏感的人害怕别人与自己意见不同,特别是陌生人,因为她会担心陌生人是不是想否定自己、伤害自己,所以她在受到质疑的时候会即刻发动进攻!

类似一种不分青红皂白的进攻!

这也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

过了一段时间,她主动找我聊天,聊了很多关于她的事情,我猜想她是希望被人理解,她之所以表现得那么高冷,其实只是害怕被人伤害,有那么一句话:“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害怕失望”

她也是这样,要花很长的时间才会相信别人,所以她的朋友并不是很多,但是一旦成为了朋友,她都会全心全意地照顾,希望成为永恒的朋友。

(说到底还是害怕被拒绝,被抛弃,被伤害)

她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说:“作为交换,你先说”

她说:“你猜猜看”

我说:“给点提示”

她说:“在我看来很疯狂!”

我想了想她的性格,环游世界是一种可能性,但是这理想也正常了,一点也不疯狂,然后又想了想说:“像电影里的女主角一样经历一段很浪漫的爱情?”

她回答:“不是”

我又猜:“开一家幼儿福利院,给那些没有爹妈照顾的孩子们当老师?”,因为我知道她由爷爷奶奶带大,从小也没有爹妈。

她说:“也不是”

我猜不出来了,问:“那是什么?”

她说:“环游世界,然后帮助所有看到的弱势群体”

我吐了一口血,我最早想到的答案就是这个,但是觉得不是很疯狂,所以就没说出来,不过想想她的性格确实这样,因为她就是这样一个没有野心的人。

我吐槽:“你个滥好人!”

她笑:“嘿嘿”

我说:“实话说,我分析过你的性格”

她起劲了:“哟!我是什么样的人!?”

我说:“我觉得你是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拥有极其丰富的想像力,有很多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想法”

“嗯嗯,是的还有呢”

我说:“你总是想将喜欢的事物做到尽善尽美,并且有很强烈的自由欲望,特别希望自己生活在一种安逸、自由的环境里”

她激动起来:“对!我是这样的!”

“你认为自己应该享受生活,而不是被世俗所惑,你有想过生命的意义,知道一切的东西的意义,都是人们赋予的”

“没错!”

我说:“你还非常有同情心,看不惯小动物受伤害,像你这样的性格,总希望为这个社会做些福利,并不是希望能改变社会,而只是希望,或多或少为社会做些什么”

“太对了!”

如果懂心理学的朋友一定看出来了,我就是在一本正经的忽悠。

“正面我对,反面你错”

只要我说得有理,怎么说我都是对的。

如果没看出来的朋友,可以试着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人。

在那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我坐在电脑椅上,凝视着屏幕,露出一脸的坏笑,窗外的路灯,依稀得照在身旁的窗帘上,我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用我学了三年的心理学知识,忽悠着“灭绝师太”。

心理学是什么?

“灭绝师太”曾经告诉我说:“就是忽悠”

我觉得一点都没错,人们都有一个习惯。

只要说得合情合理,就算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你也会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