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淘尽功名
19242300000121

第121章 (2009年秋冬)双规

郝放下午回到学校时,行政楼传达室坐着的校长办公室主任李华正在那里等郝放,见郝放回来,赶紧跑出来,“校长,中央巡视组组长来小找你了,现正在校长室等你,他说找你是私事,没有让王副校长,李副书记他们过来。”

“不要紧张,她是我高中的同学,不是来调查我的,放心吧,你忙自己的去吧。”

郝放推开办公室门时,廖然正靠在沙发上翻看郝放记得工作日志。

见郝放进来,忙放下日志,用火热的演讲盯着郝放。

郝放和她的眼睛相对,忙闪躲着望向了别处,“廖然你们是怎么过来的,这一路是不是很累啊?”一边说,一边给她从办公室的小冰箱里拿了一瓶可口可乐,拧开盖倒满了一纸杯递给了廖然。

“我们是自己开车过来的,我们有专职的司机,倒不是很累。郝放,你的情况我了解了不少,方华的事情我也是知道的。”

“你在北京我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不但现在的事我知道,就是你在大学,以及大学毕业后分到了坊中后发生的种种经历我都是了解的。”

“你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你有千里眼,顺风耳不成?”

“我父母没了,亲人中最亲的是谁?我心里最惦记的人是谁?我无时无刻不在暗地里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郝放难为你了!这些年你所做的真是了不起!”

“廖然,我搞不懂,你为什么就不辞而别,而且在大学时你给我来了那么一封绝情的信,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郝放,我在初三的时候,我仅仅16岁就办了傻事,期间又被拐卖,虽然有惊无险,但种种经历我还配得上你吗?那个纯的像一汪水的齐晓红对你是何等的倾心?为了你也为了她我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你既然在暗中对我了如指掌,那么你看到我和齐晓红的婚姻幸福吗?”

“我也没想到,你一直就把她当妹子看,我也知道你们婚后的不和谐,但既然你们已是夫妻了,我怎么还出现去拆散你们?”

“你知道我们离婚后,你是怎么想的?”

“你离婚时,是在你照顾得了精神病的方华以后,我知道当时你就已经动了心思要娶方华了。”

“廖然,你什么时候结的婚?我妹夫是干什么的?”

“我还没结婚呢。”

“还没结婚?为什么?”

“为了你!我的心中容不下别人。”

廖然眼里像是着了一团火,一动不动的盯着郝放。郝放压抑了近二十年的思念之火也是瞬间的喷发。

两人几乎是在同时扑向了对方,紧紧的抱在了一起,廖然闭着双眼,泪水像断线的珍珠从眼角无声的滚落,打湿了郝放的肩头。

“郝放,我不是在做梦吧?我们又在一起了?”

“不是梦,廖然,我们终于又在一起了,你以后不要在离开我了,好不好?”

“郝放,我无时无刻不再想你、念你,我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活在你的影子里,你的音容笑貌,你的一言一行,总是历历在目,你说过我是清白的,高贵的,现在你还那样认为我吗?”

“你不但是清白的高贵的,而且是天底下最美的女人!”

此时任何语言都不能再表达彼此的爱,两人几乎在同时寻找着对方的吻。

十八年苦苦的思念,十八年苦苦的相守,十八年苦苦的坚持,那个准备用后半生来偿付年轻时的荒唐,用后半生的折磨来报偿郝放的爱的廖然,此时终于等来了她的刻骨铭心的爱情。

许久许久,两人才从火热的激情中冷静下来。

郝放一边给廖然整理弄皱了的衣服,一边问她,“你们巡视组来渤海是不是有了秦刚的违纪的一些证据了?”

“倒不是证据,是为了处理******办公厅转给我们的一些举报。主要是在拆迁过程中出现的暴力拆迁问题,这些问题还不足以弄倒秦刚,不过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引子。这些问题让其他几位同志去解决,我着手要调查秦刚的违法的一些证据。”

“怕是不容易找到吧?尤其在暗中的话是不是更不方便呢?”

“要查出他的问题方法有的是,不过怕是问题查出来了倒是打草惊蛇,牵连到上面的人肯定会力保。你还记得秦刚在坊中任校长时,那次调查他的结果吗?”

“连那次他被调查你也知道。”

“不但知道,据我猜测,说不定就是你暗中举报的吧?”

“不愧是刑侦专业的研究生,决胜于千里之外,对我了如指掌啊!”

“所以对他要一击必中,可以从他的外围入手,然后带出其他的违纪违法行为。”

“那不也可能打草惊蛇吗?”

“如果他的外围已经供出了他犯罪的证据,他能洗脱掉?你就别指望把他的主要犯罪证据一下弄到手,只要是弄到他犯罪的冰山一角,就足以把他绳之以法了。”

“我们可以来一个一箭双雕,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此话怎讲?”

“我还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呢?”廖然羞涩的道。

“我以你女朋友的身份到你家看望伯父伯母,然后暗中去调查秦刚的犯罪证据。”

“如果早日把秦刚绳之以法,我想方华是不在乎我们这样做的,不过将来我们结婚我想在两年以后,不知你愿不愿意?”

“我都等了二十年了,难道我还在乎在等你两年?”

“我替方华感谢你!”

一周后,郝放带廖然回郝放家看望郝放父母,在郝放家里住下。白天的时候,两人开始着手调查秦刚红楼的内幕。

两人到文教局档案室调出了老师们的档案卷宗,查到了一些颇有蹊跷的档案。总共有二十多名的女老师,从外县、外市转调或者是招聘过来,他们的共同特征都是学历低,颇有姿色,一般都是从代课老师转为国办,这和传闻里的红楼里那些陪舞老师有很多相似之处。

按照档案里记载,两人轻易找到了这些老师。通过排查,两人重点的调查了四位老师。在廖然亮出公安部巡视组组长的工作证后,几位老师当时就傻了眼,马上就承认确实曾经到过红楼。

廖然马上给公安部打电话,让部里安排调这四位老师参加研讨会。带她们上了廖然的小车。公安部马上安排有关部门迅速的给她们的所在教育局学校和家里去了函电,让学校和家里以为她们参加了一个临时的研讨会。

廖然和郝放带四人来到相邻的海滨市。找了一个宾馆。第二天一早,从里部里叫来三名警员也感到了。

在宾馆里,开始了逐个的提审。

不到一天的时间,红楼的内幕基本上就搞清了。这四个女孩就是秦刚从风月场所招来后,经过了短期的培训后安插到滦海个小学人代课老师。在红楼期间四人分别服务的对象有:前任市政府秘书长(已调往省财政厅),前任********(现已是省委组织部部长),前任省委副书记(现已退居二线),前任张副省长(现已是常务副省长)。还有香港唐龙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福生、新加坡新城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展,北方机电物业工贸公司董事长石占有等。

而且四人还交代了经过他们手中送出的贿赂还有转收地贿赂。

其中送给几位领导的额贿赂有价值40万元的八根纪念金条,四部银版《清明上河图》,每部价值6万元。还有现金合计80万元。

其中收受的贿赂有价值不菲的玉器10件,银元两箱。还有现金美元合计不下百万元。

把这些材料整理好以后,廖然直接去了省里的监察厅。把这些证据材料向厅里一摆,厅长马上指示,立即立案调查。

一个以廖然为组长,监察厅副厅长和省检察院副院长为副组长的一个专案组立即对涉案的几位领导进行了双规调查。

秦刚被双规调查,江枫代理了渤海********。他一上任,马上任命郝放为渤海市代理市长,把郝放从大学调到了市政府。

江枫在市政府大楼前迎接郝放。郝放一下汽车,江枫就跑过去握住他的手,“郝放,你来了,我们渤海的局面算是有救了。”

“此话怎讲?前些日子在茶话会上,秦刚还是讲形势一派大好呢!”

“郝放,渤海早已是千疮百孔,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你现在接手的是一个你想都不敢想的烂摊子!”

“你拣重点的和我说一说。”

“主要是我们铺的摊子过大,东湖新城项目进拆迁拍卖土地就达一平方公里,再加上填湖造地和原有国有土地开发总面积为5平方公里。600亿元的拍卖土地收入投进去是杯水车薪,现在的工程建设后续资金已经断链,眼看着就要面临烂尾工程的局面。

滨海工业聚集区新城建设工程是和外商投资,前期总投资为2100亿元,我们按合同是1100亿元。本来和建行以土地抵押贷款500亿,工商600亿元。但工商在临签合同时,为规避风险说什么也不贷给。这600亿是从香港大埔银行贷的高息,仅利息一项我们每年就要支付50亿元。经过一年建设,一期建设已具雏形,仅楼花和土地转让工业园区的收入就达300亿元。要是经营得当,三五年收回投资盈利是没问题,但秦刚又是头脑发热,二期工程抛开了外商,要投资3000亿元把新城扩建成方圆10平方公里。这回使劲了招数总共贷款1000亿元,这已是财政收入的两倍。再贷款,还通过土地抵押无论是国有还是外商银行都不贷了。傻子也能看得出,秦刚的扩张太大,这个投资简直是无底洞。见这么大的城,人口从哪儿聚集,工厂企业会有多少?城建起来卖不出去,银行的贷款岂不是成了呆坏账?现在为止二期工程已经投进了500亿元,新城扩建已是骑虎难下。

过去一年渤海单位产值能耗已是全国最落后的几个市之一。全国要整顿的小炼铁企业有1/3是在渤海,现在渤海不达标的小炼钢已不下千家。秦刚对小炼钢是数量上进行简单重组整理,而没有从技术改造,产能升级改造。由于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现在渤海的拉闸限电现象十分严重,不但影响其他行业的用电,居民生活也收到了影响。

由于全力以赴搞房地产、大港口、大化工、大煤炭、大钢铁铁,结果财政亏空严重,致使很多部门的资金拨付不到位。

全市老师的绩效工资被扣掉10亿元。农村养老医疗保险标准下调到三年前的水平,从中挤占资金两亿元。教育经费、水利工程、路网建设专项资金、中央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等,共占用100亿元。

这些挤占出来的资金被用到投资中,仍是杯水车薪。秦刚甚至说过一句话,‘我看,实在不行卖掉我的所有股票或许能支撑一阵子’,也不知道咱秦书记的股票市值有多少,看样子不下几十亿元的样子。”

江枫这还是拣着重点的讲?仅这些寥寥几句已是让郝放惊得目瞪口呆。

如此不计后果的“******”式的发展,在如今还能大行其道?那时的******仅仅是一年的错误就用了四五年的时间来整顿了。而秦刚足足折腾了一年半的时间,仅仅这一年半就已经吧渤海的财政透支了五六年。这个烂尾可不是一栋楼那么简单的。事情到这种地步了,即便是郝放本人都感到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要不是方华去世,要不是廖然到来,真的让秦刚折腾三年的话,渤海的问题或许就不是单单一个地级市那么简单了,他牵扯面太宽了,其危害是无法估计的。

江枫看郝放沉默,忧心忡忡的道,“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不是没有责任,但我的劝说无异于等于是对牛弹琴,人家根本不理我这个茬,我不去执行,自有很多人替我去执行,一把手的错误在很多人眼里也是绝对的真理。原来我总不理解一句话,为什么有人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们渤海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郝放,依你看,我们渤海还有救吗?”

“箭已经射出了,我们所做的只能是去移动一下靶位了,移动的近一些,让箭尽量射的准一些。”

“你说的话我不太明白”

“也就是我们只能在现有的规划基础上有选择的停、关、并、转,两个字缓建!”

“那圈起来的地,投进去的钱怎么办?”

“圈起来的能复垦的先复垦。已投入的项目有价值的继续建完,没有价值的果断停建,或者转为他用。成立一个规划组,对现有项目进行筛选。”

“依你看,我们市的发展会受到影响吗?”

“我们的发展不是已经受到影响了吗?现在通过努力可以把负面影响降低到一个可以忍受的程度。但我们的生产总值就有可能成为我省最低的增长率。”

“只要纠正过来,即便是负值也值得,不知道这种恢复需要多长时间?”

“至少要用两的时间。”

“能不能在短些时间?”

“不能。一个房地产从立项到买完的周期至少也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我这两年的调整已是尽了最大努力了。”

“真的让你说准了,大增长后会有大倒退。索性渤海还有这么一个能人替我扛轴,不然的话,就是累到吐血我也是对这个烂摊子无能为力啊!”

“江书记,你太自谦了,渤海市的兴衰荣辱可不要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我们要发挥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我所做的只是出个点子,真正的转变和调整还得靠我们大家的齐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