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走不完的人生路
19176600000015

第15章 过耳不忘

第十四章过耳不忘

李二发这么想,晚上回到住处,便把自己的想法对大山说了。大山道:“大哥的想法果真是好——咱瞎子虽然眼睛看不见,可是脑袋瓜很是灵便,记性特好!想我眼睛看不见开始,就寸步难行,全靠老娘牵引向导,什么事儿,都靠耳朵听,心里记,这十几年过来,已经锻炼出来了,不管什么话,只要听过一遍,便‘过耳不忘’,牢记于心,一辈子都不会丢失——今天在那街市上,那个瞎眼老头给人算命,他讲过的话兄弟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一字不差,一句不少——不信,兄弟给大哥背上一段……”大山这样说,当时就把瞎子老头给人算命说过的话背了一段出来,果真不差。李二发听了,万分高兴,心想,我这个兄弟要真有这样的能耐,那么我这个“过目就忘”的跟“过耳不忘”的组合在一起,互相取长补短——我把算命书上的知识全教给他,他只要牢牢记住,能够灵活应用,给人算命,那么不消多久,咱哥俩就发财了……

李二发等不得发财,说干就干,点上油灯,把算命书从口袋里翻出来,就教上了。他把那算命书上的知识,从头教起,教上几段,就现教现考,让大山把刚才教过的字句背诵一遍。大山一边背诵,他一边翻着书对照监考,果真一字不差,一句不少,这才对大山说的话有点相信了。

现教现考,大山他记得。但是,是不是像他说的那样“一辈子都不会丢失”呢?是不是什么知识都只要教上一遍,他就记住了,“一辈子都不会丢失”呢?这还得经过考察验证。往后,他白天就牵引着大山去街市上摆地摊,算命、乞讨;晚上回家,就点上油灯,翻着书本教大山算命的知识。什么知识都只教一遍,还隔三差五的“考”上一回;颠倒顺序地反复进行考察验证,都没有把大山难倒,果真是没有半点差错。这下李二发真的佩服了,暗道:“我的个娘哟!真是奇了怪了——是什么神仙投胎附体在我这个兄弟身上了,使得他会有这么大的能耐……”

其实,陈大山的这个“能耐”,也就跟李二发的那个“能耐”差不多。只不过他们二位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李二发的“作用”,是“过目就忘”——前面对李二发“过目就忘”的“原理”作解释,是这么个意思:拿现代的电子信息高科技来比方,书本知识相当于信息库,李二发的脑袋瓜就相当于储存卡,他的一双眼睛就相当于激活器。当他看到书本里的知识(信息),便把它储存到脑袋瓜里了,这时储存在脑袋瓜里的信息是“死”的,处于休眠状态。当他的眼睛再次看到书本上的信息,就会把脑袋瓜里处于休眠状态的信息激活……这时李二发就不再是“笨蛋”,而是“全知”先生了……

陈大山发挥的“能耐”,其作用跟李二发有什么不同呢?也拿现代的电子信息高科技来做比方:陈大山的“过耳不忘”的能耐——他的脑袋瓜就相当于一个录放机,他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是他的耳朵却好使得很,就跟收音机似的;他的脑袋瓜就是一盘储存声音的VD盘,只要耳朵接收到什么声音,就被“VD盘”复制储存下来了,而且“一辈子都不会丢失”;而他的嘴,就像一个播音器,只要得到需要什么声音的指令,储存在“VD盘”中的声音,就会从他的嘴里传播出来,而且会准确无误,一字不差,一句不少——陈大山的“过耳不忘”的“原理”,就是“录放机”的原理……

这世上有许多的瞎子会算命,而且算得很好,有的人就觉得奇怪了:这个瞎子眼睛又看不见,看不了算命书,他怎么会算命呢?其实,可以肯定地说:一百个会算命的瞎子,一百个都具有陈大山这种“过耳不忘”的能耐。他们的脑袋瓜,就像一个录放机,里面“安装”了一个“无限储存信息”的“大磁盘”,只要有人教过他的算命知识,他就会“过耳不忘”,就会成为算命高手……

陈大山有这种“过耳不忘”的能耐,把李二发高兴得不行,拼命似的把口袋里那些算命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向他传授。他过耳不忘,不用教第二遍,所以学得非常快,不到半年,李二发就把口袋里那些算命书的知识,全都传授光了;而他,也把所有的“信息”,都记录在脑袋瓜里的“大磁盘”上了。李二发翻着书本对照着考他,不管怎么考,都没把他难倒过。经过考试,陈大山取得了“一百分”的优越成绩,便算是从“算命大学”毕业了。

然而,并不是学到了算命的知识,就可以给人家算命了——不管那个行业,你学到书本上的知识,那都是“死”的东西,要把这些“死”的东西灵活应用,还要经过实践考验,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经过实践获得的技巧(技术)结合起来,加以灵活应用,才算是达到了目的——才算合格了。

有人可能会说:算命还要什么技巧?照着算命书上教的去给人算命不就行了,难道除了算命书的知识外,还有什么猫腻不成!

列位不知,在算命行当内,除了算命的知识外,猫腻大了去了——算命先生给人算命,最终目的不就是图人家的钱财嘛!可是咋样才能把人家的银子图到手呢?这就要看算命先生的“技巧”有多大了——来找你算命的人,不可能把自己的情况全都告诉你。比如,算婚姻的、算财运的、算家庭灾厄的、算前途命运的……人家把“题目”给你说了,往下的,就看你算得准不准,好不好了。可是除了“题目”之外,就都是未知数了,你咋个把人家算得准、算得好呢——这可是马虎不得的:算得准、算得好,人家有银子打赏你;算得不准、算得不好,就有可能打赏银子捞不着不算,还要被骂一顿——甚至被扁一顿……所以,给人算命,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

那么咋个才能给人家算准、算好呢?这就需要算命先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技巧”了——如何把人家身上的“未知”,变成自己的“已知”、“全知”,那就需要施展一系列的“技巧”了——察言观色;旁敲侧击;欺哄诱导;危言恐吓;拍马溜须;投其所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都是挖掘“未知”的手段。算命先生经过一系列的“技巧”施展,然后浑水摸鱼,各个击破,把人家的“未知”变成了自己的“已知”——等到自己胸有成竹了,给人算命,当然是算得好了,算得准了!

其实说下来,算命先生的祖师爷鬼谷子编写算命书时,是没有把那许许多多的坑蒙骗人的“技巧”明明白白地写在算命书里的,要是把那些如何坑人、如何蒙人、如何骗人的勾当写在算命书里面,让广大的老百姓看到了,人家还会相信吗?还会去找你算命吗?没人找你算命,这不是砸了自家的饭碗,毁了自家的声誉,损了自家招牌了吗?所以说,算命先生施展“技巧”时,一般都要靠临场发挥,灵活运用,随机应变;所以说,算命先生的“技巧”,就是骗术、蒙术、诈术!只有把这些“术”跟算命书里的知识结合起来,把来算命的人蒙得晕头转向,服服帖帖,心甘情愿地拱手奉上银子,才算是出师了,才算是先生了。要把来算命的人糊弄得口服心服,人家才会说你是大仙——所以,唐县令叫张老头去请先生、法师时,曾把这些人称为“江湖骗子”。

李二发把书本里的算命知识,和算命时需要什么技巧,结合起来对陈大山灌输传授,再加上边讨口,边算命实践,不上一年,陈大山就学得滚瓜烂熟,给人算命,说得头头是道,把顾客骗得蒙头转向,算命的本事,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