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军事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
189900000011

小人还是伟人——勇往直前的殉道者吴起 (9)

公元前402年,韩赵魏挟去年大胜之威,威逼利诱周王室承认三国的诸侯合法地位,先轸与晋文公重耳为之奋斗了一生的晋国,终于在苟延残喘了许之久后,缓缓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新的时代来临了。

吴起,又一次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史书,翻过了公元前5世纪的最后一页,来到了公元前4世纪,这时候历史的焦点,从中国东部转到了西部,定格在了秦魏之间西河这片多事的土地上。

秦国没了西河之地,当然是不会罢休的,但他们也深知吴起的厉害,遂为此足足准备了十几年,终于在公元前389年,秦倾全国之力调集了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朝秦国东进道路上的重要城邑阴晋(今陕西华阴东)杀去。

这是要以多欺少了,魏河西兵最鼎盛时不过七万,秦国此番一次性出动五十万大军,可见其对西河是誓在必得,豁出去搞了。

而当时吴起的手上有多少兵呢?

不到五万,秦军的十分之一。

准确来讲,是四万步兵,配五百乘战车,再加上三千骑兵,一共是44500人。(一辆战车可载三名车兵)

怎么办,找魏文侯要援兵吗?来不及了。吴起决定直接打,以一当十,与秦军正面对决!

他下令:“诸吏士当从受敌。车骑与徒,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

不但要打赢,还要求每个人抓俘虏回来,好大的口气!这是因为吴起有绝对的自信,天下间能挡得住他五万河西兵的,还没出娘胎呢!

结局一如吴起所料,魏国五万精兵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伏尸千里。

这是中国战争史的一个奇迹,也是世界战争史的一个奇迹,如此辉煌的战绩,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梦幻般的胜利。

这也是吴起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他用行动证明,自己乃是货真价实的天下第一战神,当世没有任何人能动摇分毫。

然而,吴起打遍天下无敌手,想来,他也会感到一丝寂寞吧,“独孤求败”意味着常胜,也意味着孤独。

而对于秦人而言,五十万大军谈笑间灰飞烟灭,给他们的不止是军事上的打击,更是信心上的摧毁。从此,秦人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吴起就像如来佛的五指山一般,紧紧压在他们头顶上,压得他们痛不欲生。

那是秦国最黑暗的一段岁月,也是秦历代统治者最不堪回首的一段往事。从前的先轸,与现在的吴起,永远都是秦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9.心结

公元前396年,一代雄主魏文侯去世,其子太子击继位,是为魏武侯。

这本是一次正常的权力交替,却间接造成了吴起的又一次改换门庭。

吴起守西河,战功辉煌,威名远震。他在魏国的地位本来无可取代,但是历史又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让他的命运之舟又一次在谗言的狂潮之中覆没。

这是历史的巧合吗?当然不是。究其原因,吴起独特的个性与价值取向决定了他的命运。

吴起是个天才,然而天才大多是不会拍马屁的,因为那没有任何必要,这个道理就连不学无术的小混混韦小宝都明白。

当然,也不是每个不会拍马屁的天才都会倒霉,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能控制住这个天才的雄主。强主才能驭强臣,主不够强,压不住强臣,就算再舍不得,也必须忍痛割爱,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以上,归结起来依旧是那四个字,“功高震主”。

所以,晋文公用得了先轸,晋襄公用不了;阖闾用得了伍子胥,夫差用不了;同样,魏文侯用得了吴起,鲁穆公用不了,魏武侯虽然还算厉害,但比他老子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所以也用不了。

魏武侯内心,其实是很看重吴起的。在他继位的第二年,就跑到西河“南巡讲话”了。他志得意满,一心思想在吴起面前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让这个强臣拜服在自己的君威之下,俯首帖耳甘心效命。

那一天,他和吴起泛舟在黄河之上,欣赏着老爹和吴起打下的巍巍河山,大发阔论:“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看来魏武侯也算是一个出色的兵家,对于地理因素在政治兴衰和军事成败中的作用,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一个庸君,可说不出这么有水准的话。

所以魏武侯说完之后,开始等待,等待吴起对他这番阔论表示认同。

老大发表重要讲话了,还不赶快上!一个叫王错的马屁精立马随声附和:“主君英明神武,晋国山川险要,称王称霸,指日可待!”

魏武侯颔首大笑,船上一片和乐融融,正此时,吴起却突然冲出来,大唱反调:“主君之言,乃危国之道。王错又附和主君,是危而又危。”

武侯脸色一变,什么,你说寡人之言危国?好,你厉害,那你又有啥高论?

吴起当然有高论,他开始层层驳斥武侯的“地理决定论”:“一个国家的霸王之业,在政治修明,不在山川险要。夏桀之国,东有济水,西有华山,南有伊阙,北有羊阳阪,结果为商所灭。商纣之国,东有泰山,西有孟门,南有黄河,北有恒山,结果为周所灭。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