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文刀何广文传
18708300000004

第4章 论平平

三、论平平

小巳和铎亮在学校曾讨论过“平平”这个词,这倒像是命中注定般的把他们七个联系到了一起,虽然他们还没有见过这个人,老天已经在前世安排好了。

论平平

众人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没想到,十之几载已过,丝毫不见他有过人之处,而且还不及本州的一些没上过学的,因此大家对此评判不一。尤其是一些读过书的人,他们总爱用文绉绉的话来证明自己多有学问,从而证明自己读过很多的书。

A说:恕鄙人之愚,兄何以视平平者。

B问:平平者,有何过人之处?

A答:实告兄长,平平者乃一无所长故谓平平,兄长何这道理也不明了。

B问:那平平者,有何差人之处?

A答:此平平者,虽说无过人之处,但细想来,却又百事皆晓,万事皆通,无什差处。

B说:可惜可惜,此子若能早让他醒悟,定然是一位圣人。

A不得其解,问道:何也?

B答:自女娲造人,以五谷为食,谁不知此五谷乃吸天地之灵气而生?以大地为基,天雨为露,故人本身来说就是灵异,其成与不成多取决后天之教养,况此子与别者又是不同,降生之时由火神龙的佑护,定是王者。

A问:照此兄说,岂不是人人可以为圣人,人人可以做王者?那不是有违三纲背五常。

B答: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曾已其所不能。故虽人人可以为圣人,人人可以称王者,但其不知,路漫漫其修远兮,需上下而求索,有志者天感其诚,金石为开。且多有五十步笑百步者,故又人人难为圣人,人人又难为王者是也。

A听了说道:你看我解的对不对,百般皆通,可谓博览群书,又谙熟人情,可谓此平平者八方用力。但需知,术业有专攻,方可有一技之长,养家度日。可如果百般皆通,无一计之长,如何篆书立说,修身治国平天下?用人当用强,故难以养身也。可叹一四方志的男儿,未能展其才,可歌可泣。兄长看我解如何?

B拽了拽胡子笑着说:很好,很好。

A继续说道:此儿小时节,聪敏过人,喜读各类书籍,其父母亦有意培养此儿,但只因其父母,说道其父母,别人之事本是不应该随便说与人听,况议论其人本是不对,但今见兄长亦非那种市井之人,心中必有大学问者,故说与兄知。

B说:贤弟说来听听。

A继续说:说来话长,一言以蔽之,就是每个人对他的期望不一,其父亲望其高中,入大学就读;其母亲望其经商赚些钱来,购置土地,做大地主;其师望其传道授业,等等等等,因其是孝子也,故事事皆听,事事皆从,便左右求学,无所专攻。

B不断地摇头说:难怪难怪,奇才奇才,不才不怪,不怪不才,才才怪怪,明明白白。说完,A跟着B从这村子走了去,不知去向。

有诗为证:

结发志在四方,欲效江东儿郎,三百八十六器,学行行。颠簸求索,夜难眠;闻鸡起舞,苦儿郎。

辛辛苦苦,十年有寒窗,兢兢业业,时刻不曾忘,只因心中报负多,而无一方长。优者择其强,发奋而更张,庸者择其拙,难成多占。

平平者,可叹,可悲,问苍天谁无用功?日月星辰都曾见过!人间之惜始知多,王者原来是,不只读书!

这篇文章在当时学校还引起了一些轰动,但老师不允许学生有过多的思想,因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就是看与课本有关的书,其他的东西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重要的是当误学业,老师和家长最关心的是成绩。因此不久老师便制止学生们去看,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