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凰栖梧天下
18177800000011

第11章 宁远战役(2)

黎明,宁远城官衙外街上。将士和百姓们层层围在官衙大门外,自发地赶来为袁崇焕送行。将士中不仅有祖大寿、赵率教、何可纲等将领,也有张之贵、张信父子、赵宝林等士兵。百姓中不仅有壮年汉子,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和怀抱幼儿的妇女。袁崇焕身穿便服,双手抱拳,环顾众人:“诸位将士、父老乡亲们,多多保重,袁某在此向大家告辞了。”众人含着眼泪,纷纷:“袁大人,多多保重啊!”袁崇焕上了马车。人群慢慢让开一条路。马车缓缓向前。佘义士和几个随从骑马跟在车后。整个道路两旁站满了为袁崇焕送行的人们,一直排列到城门口。马车在人群中缓缓前行。袁崇焕探出身子,不断向道路两边送行的人群供手施礼。BJ城内通向西市的街道。佘义士站在路旁的人群中,看着押解袁崇焕的囚车渐渐走近,脸上默默流下两行眼泪:“督师啊,今日命运,你在当年皇帝召见你时就已料到。你明知难免要受到皇帝猜疑,可能中敌离间之计,你还是毅然决然赴身国难。你当时对皇帝说的,几乎句句应验。督师啊,你的冤情之大、之深,命运之悲惨,超过了岳飞,岳飞当时对自已的命运是完全没有想到。岳飞被杀后,举国痛哭,而你今日却被百姓误解,唾骂为‘汉奸’,对你这样性格刚烈之士来说,要比千刀万剐更痛苦万分。”佘义士回忆——

字幕:明天启7年(公元1627年)8月,天启皇帝熹宗病死。天启无嗣,由其弟信王朱由检接位,年号崇祯。很快,崇祯皇帝开始清算阉党,魏忠贤被逼自杀,其党羽也分别被杀头、充军、免职。阉党被铲除后,朝中大臣都主张重新启用袁崇焕。

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4月,崇祯皇帝下旨升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TJ军务,令其火速回京。BJ皇宫大殿。朝会。年少的崇祯皇帝坐在殿上。殿下,文武百官分列在两侧。太监王承恩站在殿中台阶下。王承恩:“宣蓟辽督师袁崇焕进殿!”袁崇焕从殿外走进来,到殿中央跪下:“臣袁崇焕叩见陛下。”

崇祯:“平身。”

袁崇焕:“谢陛下。”站起身。

崇祯:“鞑虏作乱,已有十年,使我大明国土沦陷,辽东百姓生灵涂炭。袁爱卿有何平定辽东的方略,可当面对朕如实奏来!”袁崇焕拿出一份奏章:“臣复辽的所有方略,都已写在奏章里。今日臣受陛下特殊召见,只请求陛下能给臣放手去做事的权力,如能如此,臣预计五年后可平定鞑虏叛乱,全部收复辽东。”王承恩上前接过奏章,呈送给崇祯。崇祯并没有马上看奏章:“好!五年收复全辽,这就是方略。到时候果真实现,朕是不会吝啬封侯之赏的,爱卿如能尽其所力平定边陲之乱,爱卿的子孙世代都会受其福荫。”袁崇焕:“谢陛下。但是鞑虏叛乱是经过了四十年处心积虑的准备,用五年时间平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五年之中,必须事事应手才行。第一件事就是供给辽东的钱粮一定要充足。”

崇祯:“王家祯。”户部代理尚书王家祯出列:“陛下,臣在。”崇祯:“关辽军中所需钱粮,必须优先着力措办,不可令其不足。”王家祯:“遵旨。”归列。

袁崇焕:“第二件事是兵器装备。鞑虏的战争准备十分充分,器械犀利,马匹健壮,士兵都久经训练。今后运往辽东的兵器装备也必须优良,这样才能战胜鞑虏。”

崇祯:“张维枢。”工部代理尚书张维枢出列:“臣在。”

崇祯:“今后关辽所要的兵器装备,要铸明监造司官和工匠的姓名,如有质量低劣不堪使用的,要依此追究查办。”张维枢:“臣尊旨。”归列。袁崇焕:“陛下,臣以为五年之中,发生的变化是很大的,有些可能此时意想不到。臣请求吏部和兵部必须与臣充分合作,凡臣在辽东所选用的官吏人员,要立即任命,凡臣认为不宜在辽东任用的,就不要派来。臣准备以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3人为总兵,此3人将与臣同心协力,五年之后如不能复辽,臣将亲手斩此三人,连同臣的首级一并送往京城谢罪。”崇祯连连点头:“好,王永光、王在晋。”吏部尚书王永光、兵部尚书王在晋出列:“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