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7620700000003

第3章 和谐文化建设概述(1)

一、文化与和谐文化

(一)文化

目前学术界公认,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经典性的,他在《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显然,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本书所指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

(二)和谐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就是以和谐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文化体系或文化类型。古代“和”“谐”的最初意义是指乐音之“和”。“和”“谐”两字最早出现于《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其后,战国《左传·襄公》记有:“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两字乐律调和的意义已渐显扩展的轨迹。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和”文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无论是儒、道、墨,还是释,都认同、承传“和谐”人文精神。“和谐”的理念贯穿于天地万物的生死存亡,贯穿于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的相互关系,也贯穿于政治结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艺术审美等诸多范畴。

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创新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合理内涵,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命题。和谐文化的提出,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因此,“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们依附的精神家园,还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和谐、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和机制。文化和谐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深层诉求,也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基础和人类价值理念的至高境界。

二、农村和谐文化与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概述

文化建设可分为大文化建设和小文化建设。大文化建设包括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艺术等各项事业的开展以及良好的乡风民俗、道德习惯的养成。小文化建设则是指文化部门直接管理的广播电视、文艺表演、音像市场、文物保护等工作的开展及相关产品的提供。

(一)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农村和谐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倡导农村和谐理念,培育农村和谐精神的文化。它既包括农(牧)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各种优秀物质文化,也包括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的某种有特色的群体价值观念与伦理准则、风俗传统、习惯作风、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等,即千百年来农村农(牧)民传承下来的优秀精神价值、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和美德,包含了农(牧)民从饮食起居、生产生活到精神追求的全部内容。西部农村文化就内涵来讲,它既包括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各民族历史遗留下来的、今天仍然存活于人们头脑和生活中的传统精神文化,也包括新时期发展起来的现代文化;就外在形态来说,则包括了人文层面上的物质存在,如各民族的文化教育、文物古迹、生活习俗等,也包括民族赖以生存延续的自然生态、自然景观。

当前农村和谐文化具有以下一般性特征: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

坚持主导性要求文化必须具备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特性。当前,中国农村的发展速度惊人,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变化,多样化的文化要求,多样化的文化存在形态。对此,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农村和谐文化发展,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

2.体现民主法治的时代性

文化发展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农村和谐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社会的发展将逐步迈向民主化、法治化,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和谐文化也应当结合新时代的要求,把民主法治作为农村和谐文化的灵魂和旗帜,使农村和谐文化成为融民主和法治于一体的民主的和谐文化。

3.彰显优秀文化的继承性

和谐文化以具备深远影响力的理论根基为支撑,必然具有继承性。这也是我国不同地域的农村文化展现出不同文化特质的根本原因。譬如革命老区的农村地区继承下来的革命传统文化,民族农村地区继承下来的宗教信仰文化等等。因此,农村和谐文化也应当保留其地方文化的精华和特色,在继承中创新,在传承中绽放异彩。

4.保存文化多样性的民族性

农村民间文艺和手工艺品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如农民画、葫芦画、剪纸、山歌演唱、木偶戏、唢呐等等,每种艺术形式都来源于民间,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各具特色的艺术魅力,既得到农民的欢迎,又受到城市人的青睐。而西部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十分丰富。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结合,将使我国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具有独特的丰富性。

5.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开放性

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我国经济建设,而且同样适用于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只有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才能使我们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上站在较高的起点,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有优势,不断发展和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6.满足群众文化发展的自主性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始终是与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和谐文化应来源于农民群众,服务于农民群众,代表着他们的意志和愿望,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为目标,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本书所指的“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属于大文化范畴,是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包括农村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科学技术的推广、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等,其目的是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农村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就是政府及群众组织在对农村文化有明确的认识,并理解自身所处环境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抵消市场经济不良影响,构建适合农(牧)民生活实际的文化价值,达到农(牧)民以自身的思想言行影响和促进农村和谐文化的发展,并使广大农(牧)民享受健康向上的多彩文化生活。建设西部农村和谐文化的核心就是体现农(牧)民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为他们提供一种市场经济能力以外的,以他们为主体且适应其现状的文化空间,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推动西部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原则

促进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思想方法上的指导,同时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加以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伟大工程。

1.务实性原则

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来不得半点的浮华与虚假,必须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这既是我们党一贯的主张和要求,也是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第一个必须遵循的原则。

2.共享性原则

共享性原则是指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要覆盖到全域西部农村,使每个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都得到保障,都能享受到较高程度的文化教育和较高水准的文化消费,都能享受到和谐文化建设所带来的幸福。

3.持久性原则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需要一系列条件,因此,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样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而是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艰苦奋斗才能见到成效,必须坚持持久性原则。

4.并举性原则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资源是各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成果,它具有突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文化内涵,是不同时代祖辈智慧的历史见证。因此在开发西部文化资源时,要加强对这些资源的涵养、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并将自然生态的保护与文化生态的保护结合起来,实施保护性开发战略,尽力保护原生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保护“双赢”目标。特别是作为无形文化资源的民族民间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中最富生机活力的部分,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尤为重要。

5.效益性原则

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不同于农村文化经济系统的建设目的,它主要是提高农民的素质、素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改善农村精神面貌,建设生机勃勃的新农村。所以在进行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时,社会效益是其航向和最终目标。

(三)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定位

1.目标指向

按照农村文化建设从属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总要求的原则,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转变,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培养一代有技术、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懂科学、懂管理、懂经营的新型农(牧)民,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战略工程。

西部农村农(牧)民群体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近39.2%,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0.39%,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中的四川省为例,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末,农业从业人员中,文盲占12.9%,小学占52.1%,初中占32.6%,高中占2.3%,大专及以上仅占0.1%。这一群体的绝大部分缺乏自我文化提升的能力,需要政府的帮助。因此西部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是:通过建立健全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农村文化市场服务体系,提升农民的素质,保证农民群体的文化发展权。

2.目标定位

界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地调查表明,西部农民群体存在着两种文化消费需求:一种是基本的文化需求,满足的是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基本文化诉求。整个西部地区对基本文化的诉求是有共性的。另一种是享受型文化需求,满足的是农民群体中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具有较强的个性。由于存在这两种不同的文化需求,所以在西部农村文化建设中事实上也存在着“公共实现模式”和“市场实现模式”两种满足方式。满足基本公共文化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满足享受型文化消费需求是文化市场的功能。因此,必须区分政府和市场的职能。政府在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农民群众最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二是引导西部农村文化市场服务体系发展,满足农民个性化和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

通过本次对西部农村文化的实证调查和对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差异进行比较,我们认为,西部各地农村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需求尽管在个别项目和需求强度上有差别,不同年龄群体的文化需求也稍有差别,但在整体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根据西部各地农村不同群体的基本公共需求,可以初步确定西部农村基本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范围。如在公共文化设施方面,文化活动室或图书室,电影放映室或电影院,有线电视或电视差转台,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文化设施是普遍的共同需求;在公共文化活动方面,“文化下乡”,放电影和演戏,花会灯会歌会等传统娱乐项目是不同群体的共同需求。

(四)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