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湄桥街道围绕“繁荣下湄桥”、“文明下湄桥”、“平安下湄桥”,实现城郊一体化建设,结合区域位置、居民人数、商网分布、驻地单位等实际情况,将全街划分为不同网格以构建党建网络体系。网格内的党员必须“管好家庭事、关心邻里事、做好楼栋事、参与社区事、关注社会事”,从而逐步搭建起了“覆盖全面、活动开放”的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同时,由党员干部牵头,引导居民合理、有序地参与到网格事务管理,特别是社区热点、难点问题的突破上来,以逐步推动居民自治。
下湄桥的社会情况复杂、综治形势不乐观,街道始终保持打黑除恶的高压态势,并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打出了威风,打出了效果,确保辖区无黑恶势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施工环境,为百姓的安居乐业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前面提到的“六多”特殊社会群体带来的困境和难题,街道依靠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得到一定的解决:一是规范社会救助管理,完善城镇低保、低收入一体化工作机制,巩固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二是稳定扩大城乡就业,通过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突出抓好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
群众文化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精神文化平台,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街道利用龙女景区等场所优势,通过“市民大舞台”、“北湖之夏音乐周”等大型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倡导文明的生活风尚。参与的居民人数之多、热情之高,让龙女广场成为最具人气的市民文化活动广场之一。
这几年,下湄桥街居干部不断提高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社区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分析与思考】
转型发展工业老区,城北新辉煌启幕
无法回避下湄桥目前处于城郊结合部,存在基础设施差、流动人口多、管理不到位、治安形势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是郴州市区目前各种社会问题集中、管理最为棘手的地域之一。由于始终处在从传统到现代、从农民到市民、从乡村到城市的巨大变迁中,下湄桥街道与一般的城市社区相比,有着更多的特殊性。管理这个地域广阔、民情复杂的城区,对于一个科级机构无疑任务是艰巨的,具体的思考建议有:
一、大视野:下湄桥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将产业转型为大产业,将村组转型为大社区,都离不开与周边区域共同统筹协调发展。消解城郊农民市民化的障碍,加速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以投资为主导、发挥民间资本优势、利用社会力量,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村社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争取专项扶持资金,建立转型发展项目库,为村社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同时引导村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产业转型升级,可与政府工程项目的委托融资相结合。推动村社经济向投资型、管理型和服务型经济实体转变,实现村组在稳定中转型、在发展中转型。
二、大政策:加强制度创新,理顺管理机制。要根据现实要求给予适当倾斜的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并对于引进的重点项目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可采取“一事一议”的优惠政策。完善征地拆迁细节机制,协调其中的利益冲突,可推行征地拆迁的听证制度,保障被征地拆迁农户的话语权;维护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政策的一致性,实现公平合理的补偿安置;切实履行“公开”原则,严格实施有效监督,避免补偿安置中的不当安排错误;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矛盾协调机制,公平处理征地拆迁争议,有效化解矛盾冲突。
三、大机构:加快城郊农村、城中村的土地国有化、户口非农化、保障社会化、管理社区化的进程,建立有效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居民自治和参与能力的提升、居委会形象的重建、社区管理的民主化、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探索社区共建的新模式来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明确政府、社会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企业、民间组织在城郊社区建设的不同时期的工作目标、功能作用、行动方式,使得下湄桥和谐社区建设更有针对性。
四、大生态:发挥地理优势,整治环境污染,促进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遵循生态功能优化原则、联动统筹发展原则、适度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整治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龙女温泉城”为先导、以“特色产业体系构建”为重点、以“生态补偿机制运行”为保障,探索生态工业园模式、生态农业园模式、生态风景园模式,构筑下湄桥人与自然的多层次共生体系。
五、大服务:将自己定位为城区运营商,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招商氛围,各个职能部门成立绿色通道对企业进行服务。对于引进项目,无偿办理《绿色通行卡》。只有政府把许多细微的服务做好,才会对企业有更大的吸引力。下湄桥街道原来产业发展的无序主要源自产权的无序,社区引进项目缺乏前瞻性,为了全面加强对产业资源和产业发展的掌控力,街道设立了企业服务中心,可以为企业提供物业管理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一直到政府的包括行政审批、优惠政策申请等全方位的服务。对来下湄桥落户的客商,在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待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可设有专门机构,无偿为企业提供全程代理服务,接受并及时处理企业投诉。
【他山之石】
闸北老工业区转型:把“转型期”变成“机遇期”
2012年一季度,经济发展“月月红”,财政收入增幅在上海市中心城区名列前茅,引资增速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现代服务业快速推进,昔日棚户区“苏河湾”改造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上海的“都市之心”将化蛹成蝶……闸北,这个曾经的老工业区,把“转型期”变成“机遇期”,开创出稳中求进的新局面。
转型新态:调档不减速
闸北虽属上海中心城区,但曾被视作上海后发达城区的代表。近年来,这里加快转型、加快发展,开始摆脱低迷、顺势而起。
在稳增长的同时,闸北调结构的力度不弱,产业能级提升明显。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中国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和上海云计算产业基地等,近两年来纷纷落户闸北。2011年,服务业区级税收达47.29亿元,同比增长37.4%;占财政比重达到78.8%,比五年前提高了8.5个百分点。
市北高新园区是闸北谋发展和调结构并举的缩影。日前,其生态园区建设规划通过国家级评审,根据规划,3年内将建成全国首批服务业型生态园区,实现“微碳零排”。而在过去,这里是闸北的工业区,黑烟囱林立。
近年来,市北利用大批空置厂房和完备的电力设施,全力发展软件信息、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上海云计算产业基地,变身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眼下,在上海5平方公里以下的小型开发区中,市北综合发展指数名列第一,单位土地利润和税收强度名列第二。
“求进”密码:科学规划保发展
找准定位、做好规划,方可实现稳中求进。闸北地形南北狭长,他们根据带状经济特点,提出“南高中繁北产业”的转型发展战略。在紧邻市中心的南部,着力发展金融衍生、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在中部,营造商业繁华的城市综合体;在北部,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形成产业支撑,打造上海转型发展的示范窗口。
发展目标:百姓得实惠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面对困难,闸北下决心开展旧区改造,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他们“拆一片”、“建一片”、“亮一片”,连续数年,闸北旧区改造受益居民排在上海前列,仅今年就计划改善4000户。
闸北区明确提出,财力有一份增长,民生有一份改善。在探索财力增长与民生改善联动的制度创新中,营造转型发展的和谐环境。
【延伸阅读】
苏州市支持老城区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落实《古城旅游规划》,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力度。积极倡导“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理念,加快推出“古城文化深度游”项目。依托环护城河、平江路历史街区等,把更多的文化要素融入旅游,打造文化旅游集聚区。积极推动创意设计、会展广告、新闻传媒、动漫游戏、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发展。
提升发展商贸商务业。进一步完善老城区商贸商务业专项规划,加快制定中心商贸商务功能区规划和城市设计。建设一批高档次、大体量的商贸商务设施,引进一批高端化、品牌化的商贸商务企业,加快形成商贸商务集聚区。积极推进石路、观前、南门商圈提档扩容。按照“一街一特色”的要求,加快推进特色街区建设。大力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信用评估等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鼓励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国内外贸易。
推进城市和产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实施经营性商业服务用地业态引导制度,今后经营性商业服务业地块上市要附商业业态引导导则。全面实施服务业“优进劣退”制度,让单位产出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企业逐渐置换业态或自主退出。积极拓展养老、家政服务和养生保健等生活服务业。改善老城区居住条件,降低老城区居住密度,提升居住人群素质。
实施片区综合开发制度。针对老城区部分开发规模较大,因种种原因造成情况复杂、开发意向不统一、开发难度较大等的地块,实施片区综合开发制度。重点推进石路商圈、南门商圈和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等“二圈一区”建设,由城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协调开发方案,帮助搭建项目平台和研究制订“一事一议”政策,属地政府和项目公司具体组织实施。
鼓励老城区项目异地发展。老城区老企业搬迁、孵化毕业企业以及招商引资项目迁移至周边城区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意见》(苏发〔2009〕55号)文件精神执行。今后涉及企业异地发展,老城区及时向市城区办汇报,由市城区办会同财政、统计、国税、地税等部门协调做好相关事项。
立足小埠古村 打造生态旅游名片
——保和镇着力探讨小埠村转型发展新途径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