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三世姻缘鬼王妃
17209200000058

第58章 九州一鼎镇乾坤(3)

领导们走了,了解了现场的情况,拿到了第一手资料,他们就离开了。

留下的也不是没有,我们得到的要求是,扩大探测范围,搞清地下情况。确保完好顺利的取出那只大鼎。在这个基础上,搞清和确定这里的定位和在当时的作用。

谁都知道,即使不是大禹九鼎,这么大的青铜鼎,也是当时东周的重器,所以,这个地方一定是当时的重要遗迹。这个要求是正常的,有了任何发现,对于反击那些大放阙词,说中华文明不过两千年的说法都是个有力的反击。

给的权力就是,我们自主的全力很大,范围,和探测的费用自行决定,上报个数目就行。当然,上级有核查的权利。

限制就是,对于大鼎的发掘进度要汇报。领导明确的说,这个事情会重点宣传,到大鼎出土的时候,会有直播,具体是央视还是省台,到时候再说,央视的可能最大。不能掉以轻心。

他们走了。我们的工作还要做,于是按部就班的,首先就是对大坑加盖防雨设施,至于其他的地方,要等探测的结果出来再说。

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加快勘探进度,搞清地下情况,才能确定接下来的发掘规模。不可能对整个区域都来个大揭顶。只会对那些有意义的地方和有重大发现的地方做发掘工作。

但就是这样,我们的工作量就大大的增加了,最为明显的是金胖子手上的民工又增加了许多,在我们的人员和工兵的带领下,作着最基本的工作。

我和黄奎也忙的不可开交,每天跟着老师,执行着他的命令,协调者整个工地人手和物资的调配。晚上回到驻地,都感觉到,两条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这个大禹九鼎很重要么?我怎么不觉得?“别看黄奎那个时候说的头头是道,但是,这个时候的问话显露出了他对于这个世界的无知,在他的眼里,这个巨大的青铜鼎,不过是一个费心费力的东西,根本不是什么宝物,他对我们这么看重他,感到不可思议、在回到驻地的时候,进到我的卧室,直接的问道、

对他的恢复程度有些高看得我,捂住了自己的头。叹息一声,对他说道:“过去你是一个苦力,既然恢复了一些,有些东西就要学习一下了,否则会辜负老师的一番苦心。来,给我洗脚,我给你讲讲关于大禹九鼎的故事。”

自从他恢复了一些灵智和记忆以来,我们这队大家都知道的未婚夫妻,就走的更近了,现在又不是封建社会,黄奎的心里,我一直是他的爱人,他的王妃,我也是如此的看法。

在他有一次看我劳累以后,不想洗脚就要睡觉的时候,主动地跳下了火坑,给我洗了一次脚,从那以后,洗脚就成了我们两个之间的游戏,在我洗和他给我洗的争论中,斗智斗勇。当然,最后胜利的都是我。

我也知道,是他在宠我爱我。但我也发现,我们之间的斗智斗勇,对于他的恢复帮助不少,而且,现在我们没有肉体上的交流,每一次他给我洗脚时的接触,也是我的一次享受。

“骗人吧?我不会看书?历史书我已经有了。”他疑惑的说道。

“看书?那上面只是已经无额定的东西,历史对于你来说,恢复了记忆什么不知道?你的最大的薄弱点在于不清楚现在的争论和不确定的地方,这也是我们现在需要搞清楚的东西。但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在睁着眼睛说瞎话,为了利益,什么都敢说。所以,你要搞清楚的是这些,那些历史书上的东西不过是些泛泛而谈,对你有用么?”

我的一番长篇大论说的虽然是实情,但是,我的目的却是他给我洗脚的乐趣。

“也对,东西么?我只要看到,应该会想起来,那都是放在那里的东西,最难知道的是人心,所以,我应该知道现在的争论和那些我不知道的没有无额定的东西。”

他点点头认同的说道。

“那还愣着干什么?打水啊,我累了,还要梳理一下给你讲的东西。”我的目的达成,得意的指使着黄奎。

在他端回来热水后,蹲下开始给我洗脚,我一边享受着他的服务,一边开始给他讲解现在对于历史的争论和大禹九鼎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意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俗话说“上下五千年”, ;这种观点就是中国人的一种常识——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

但是在国际学术界中一般只承认中国文明史起源于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最多也就是约距今3600年的时间。因为至今,我国还没有找到坚实的学术依据来证明中国所拥有的5000年文明历史,所以要找到中国5000年前的文明是势在必行的。

中国文明起源于夏代说在国际上还是有争议的。而即便此学说成立的话,也仅为距今4100年左右时间。

西方学者20世纪初期提出“中华文明西来说”,认为中华文明源于巴比伦古文明,全长超过4000年。

100年前,我国考古工作尚未起步,用碳14同位素测定古物年代的方法尚未发明。那种状况下,对中华文明的渊源,人们只能根据历史记载以至传说加以推测。

西方国家先于中国着手考古,当初中国人拿不出证据,“中华文明史”渊源只能任人评说。历史学家认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说法本身受到各方面因素局限。

随着中国考古事业发展,我国境内由南到北、由东到西,越来越多古文化遗址呈现在世人面前。

影响较大的5000年前文化遗存包括: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内蒙古红山文化、河北磁山文化、河南裴李岗文化……另外,河南舞阳遗址出土9000年前的笛子,可以演奏现代乐曲;广西发现1.2万至1.3万年前陶器……

专家说,大量考古发现有力地证明,中华文明史远远超过5000年,西方学者不得不一再改变对中华文明的看法。

2001年,在中国科技部和国家文物局等部委的组织实施下,多学科联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目的是充分揭示早期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辉煌成就,解答中华文明形成的时间、地域、过程、原因和机制等基本问题

据史学家探究,“上下五千年”之说源头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各省,以黄帝纪元4609年为民国元年。专家认定,那是沿用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古史开端的旧说,是清朝末年革命党人的宣传需要而提出,没有经过科学考证。

这种说法,砍掉了黄帝之前的中华文明的发展史,砍掉了辉煌的母系氏族时代,砍掉了中华民族的童年时代,砍掉了世世代代流传的美丽动人的、丰富多彩的创世神话传说,以致于有些西方学者强加给我们民族的没有完整“创世神话”传说的观点,本来是浩浩荡荡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还有人提出了夏商周三代的一些考古证据模糊的地方,所以,我们启动了现在的断代工程。

至于大禹九鼎,据传是 ;大禹在建立 ;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成九鼎, ;象征九州。 ;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曾有严格的规定: ;士用一鼎或三鼎, ;大夫用 ;五鼎,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 ;墨子·耕注》: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

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后来秦朝建立,虽然有些传说,但都不确切。

再往后就不知道它们的下落了。

“你说,要是能够证明这个大鼎是九鼎之一,那么不就可以证明,夏朝和禹王的存在,对于,我们的断代工程不就是一个重要的证据?他的重要是不言自明的。”

我罗里啰嗦的说了一大堆。

黄奎只是给我洗着脚,没有答话,不知道再想着什么。

“说啊,你就没有一点想法?要知道,鼎在那个时候,代表着王权,也是王室的象征。”我用白嫩的小脚踢踢黄奎的手,问道。

“是啊,我都知道。没有想到,居然为了一个这么简单的问题,他们居然会这么的诋毁我们。看来,你说的不错,人心才是最难捉摸的。他们处心积虑,不就是想否定一些存在,为他们服务么?我一定不护让他们得逞的。”

“你可别盲动,惹出事情可不好收拾。”我连忙告诫他。

“没事的,我知道。”他抬起头,笑着对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