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三世姻缘鬼王妃
17209200000057

第57章 九州一鼎镇乾坤(2)

身负重任,我们听到停车的声音,急忙走了出来,正好遇到就要进值班帐篷叫我们的老师。

“快走,这次事情有点大了,来的人不少,而且位高权重。”看的出来,作为老师自己也没有想到,只是一个大禹九鼎的名号就来了这么多人。而且个个都是在考古界以及文化界数得上命好的人物,正好他们都在城里的那个工地上,相互之间的消息也算灵通,加上市里的有意推波助澜,于是就成了眼下的局面。

经过老师的介绍,在人际关系上还属于菜鸟的我马上就知道了过来的那些人的分量。

市里的四大班子不说,就是文物局都过来了一个局长,加上胜利的什么厅长,大学的校长以及考古界文化界公认的专家,就来了不下二三十个人。光是大巴车就有五辆之多,加上小车,把整个村指导这里的路上停的满满当当的,幸好提前通知了镇里,驻扎在在这里的一个交警中队被镇长给调了过来,有了他们的疏导和指挥,才没有造成堵车的悲剧。

“怎么会这么多人过来?”我疑惑的问道。

“大禹九鼎啊,你以为是什么东西?可以说,就是传国玉玺放在这里都比不上这个东西。”老师低声回答了我的疑问,满脸推笑的迎接了上午。

“看看,我们的大功臣过来迎接了。”作为地主的大市长笑着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说道。

碰面之后,大家一阵寒暄和玩笑,现场十分热烈。我和黄奎跟着老师,和一个个领导握手。脸上也带着笑容。

“说说看,你们的依据是什么?能够肯定么?”作为业务上有着指导权的文物局的局长开口了,这个时候,他衣服公事公办的样子,跟着过来的电视台的摄制组已经打开了摄像机,开始了摄像,不用说,这些都是实力安排好的。

“我们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将要出土的文物的体量,还有一个就是这里的文物所处的朝代。加上现在已经可以看见的文物上的花纹和图案,我们已经可以初步判断,这尊鼎,就是大禹九鼎。是其中的一只还是只有这一只,还得出土以后才能做出结论。不过就是这样,我们也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那个东西太大了。大的吓人。”

“是么?当初是怎么发现的?”局长问出了所有过来的专家的心声。

“这位是我们的工作人员黄奎,当初就是他第一个下去的,后来也是他第一个认为这就是大禹九鼎的。”老师适时地把黄奎退了出来,让他汇报当时的情景。

“各位领导,大家都知道,这里曾经是文物贩子和盗墓贼横行的地方,所以,最初的时候,我们为了不放过底下的任何疏漏,使用了现金的金属探测仪,可以探测到地下三到五迷的金属物体。最初的时候,我们探测的是当初被倒觉得地方,但是,在村长的帮助下,我们经过走访,得知这一代曾经有盗墓贼光顾,所以,首先对这里进行了探测。”

黄奎这个时候,一点羞怯害怕都没有,按照着我们善良的思路开始了清晰有力的汇报。把整个经过说的就像一个传奇性的小说,听得在场的各位专家连呼不可思议,更有人说,这是太平盛世,宝物有灵。

说话间,已经走近了那个大土坑。

“当时的塌陷很突然,大家都没有一点防备,在这里进行探测和打孔的两个工作人员一下子就不见了,只能听懂他们被吓坏的叫声。我跑过来一看,他们已经昏迷在坑底,于是,我就挑了下去,但是,由于坑深壁直,一个人没有办法施救,周教授和燕敏也挑了下来,还有几位工作人员,大家把伤者安置救护以后,才发现这里居然是人工挖出的大坑,还是一个正圆形的,在坑壁上有着明显的夯土痕迹。“

说到这里,黄奎还指着坑壁让大家看,不管看不看得懂,大家看了以后,都点头同意。

“于是,我们就在花费两天时间查看了不会有意外发生,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这里进行了首先得发掘和搜寻。紧接着就有了重大发现。”

说到这里,黄奎指着一位师兄说道:“这位刘伟师兄就是当时主持这里发掘的技术人员。”

师兄在老师的安排下,刚从下面爬上来,身上还有着泥土的痕迹。听到黄奎介绍自己,顿时,一脸的荣幸,搓着手上的泥土,只剩下了一脸微笑了。

市长一看就知道这就是个干活的,没有经历过大场面。于是,就特意的给师兄起了一个头。

“说说当时的发现经过。”

听到市长的话,师兄也反映了过来,虽然依旧激动,但是已经可以正常回答问题了。

“我们在进行发掘的时候,在去除了一块儿无关的泥土的时候,一个巨大的金属物体显露了出来,当时,大家都不知道应该是个什么东西,继续向下挖,但是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发现。只是知道,这个金属物体是青铜的,还没有到他的根部。这个时候,老师让我们在他的对角处进行发掘,很快的就发现了另一个巨大的金属物体,两个金属物体在材质和形式上是一模一样的,这个时候,我们才明白,这应该是一个巨大的青铜鼎的两只鼎耳。”

“当时发现第一只鼎耳的时候,我们三个正站在这里讨论这个大坑的作用以及下面会有什么东西。见到了第一只鼎耳,我们就开始讨论这个巨大的金属物体应该是个什么东西,黄奎提出可能是个大鼎,这个时候,向下挖掘了已经有一段深度,没有什么新的发现。黄奎提出,在另一面的他的对角处发掘一下,如果是个大鼎,一定有着另外一个鼎耳,于是,就开始转换方向,很快就看到了第二只鼎耳。我们就确定,这是一只青铜大鼎。”

老师接过师兄的话开始讲述我们当时判断的经过和想法。

“你们怎么会说他是大禹九鼎呢?”一个文化专家问道。

“一个是这个大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大鼎,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大的金属物品,估计他的直径要有三米左右,我们测量过两只鼎耳之间的距离,所以有这个结论。第二,这里是东周的王陵遗址,大禹九鼎就是那个时候失去踪迹的。再加上以当时的技术手段和水平,要铸造这么大一个青铜器,那是十分艰难的,不。可以说是用举国之力才能够做成的,所以,只能是大禹九鼎,至于,是九鼎之一还是只有这一个,那就要等大鼎出土以后,经过鉴定才能做出结论了。“

老师很严肃的说出了他的推断。就连我都能看的出来,老师和这个发言的问话专家之间有点火药的味道。很明显的,那个专家在挑刺。

“在老师去迎接你们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并没有停下,所以,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也可以支持这个论断。”这个时候,我的那位师兄补充了一句。

“额?又有了什么新发现?”文物局长问道。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完整的花纹了。原本过发现的鼎也好,其他的青铜器也好,上面的花纹大都是装饰性的,这个和他们不一样,应该是写实的,和那些装饰性的花纹有很大的区别,虽然也有一定的变形,但是大都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动物,还有着人的形象出现,和记载里的大禹九鼎大致吻合。”

“是么?能下去么现在?我有点迫不及待的看到他的样子了。”听到这里,大局长有了极大的兴趣。

“现在下去,有点危险,有些地方还没有加固,但是,我们也拍了许多照片,你们可以看一看。要等到加固了才能下去。”师兄说着,递过来手里拿着的数码相机。

“别说下去了,就是现在的情况,恐怕发掘都得停止了,这个大坑有点特殊,不加固的话,在进行发掘就有危险了。”老师接着说道。

局长能够带队过来作指导,也不是一个门外汉,他看看大土坑,以及里面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的巨大鼎耳。点头赞同的说道:‘是啊,整个土坑都是夯土而成的,不做加固,是有危险,这么大的青铜鼎,看直径就知道下面还深。不要着急,东西既然露出来了,就跑不掉,把前期工作做好了,爱能更好的解读历史,发现我们现在不知道的东西。不着急,慢慢来。”

他的话让那些急于下去见识的专家们没有了下去的想法。何况在考古来说,我们现在的做法就有点违规了,单一的目标,这么深的大坑,还有那个巨大的青铜鼎,这样是不被允许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大规模的探孔以后,掌握地下的大致情况,然后开始一层一层的去除泥土,把最原始最本来的面貌呈现在眼前。

只是,这不是突然塌陷形成的么?再说了,有了大发现,稍微过线一点,没有人会说什么的,但是,以后再这么做,那就是故意了。有人要发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