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之不败妖孽
17208200000596

第596章 空谈误国辩才救国

公孙龙看了一眼围在他面前的同学们,侃侃而谈道:“【马】是对物【形】方面的规定,【白马】则是对马【色】方面的规定,对【色】方面的规定与对【形】方面的规定性,自然是不同的。所以说,对不同的概念加以不同规定的结果,白马与马也是不同的。”

“有白马,不可以说是没有马。既然不可以说是没有马,那么白马不就是马了吗?既然有白马称为有马,那么为什么白色的马就不是马了呢?”

公孙龙“如果要求得到【马】,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要求;如果要求得到 【白马】,黄马、黑马就不能满足要求了。假使白马就是马,那么要求得到马与要求得到白马便完全一样了。如果要求得到马与要求得到白马没有区别 ,那么为什么黄马、黑马可以说是有马而不可以说是有白马呢?”

“既然说有有马不能说成是有白马,这就明显地说明要求得到【马】,与要求得到【白马】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同样一匹黄马或黑马可以说是有马,而不可以说是有白马。这就是说明原来【白马是马】的假设是不 能成立的,也就是说【白马非马】,是这个意思吧?”

公孙龙“是的。”

“那照您的意思看来,马有了颜色就不同于马了。可是世界上没有无颜色的马,咱们又说这个世界上有颜色的马,都不是马,请问马去哪儿了?”

公孙龙“马本来有颜色,所以有白马。假使马没有颜色,就只有【马】而已的话,我们怎能称它为白马呢?但是规定马是白色的马就与【马】有区别了。所谓白马,是马限定于白色的,限定于白色的马自然与马是有区别的,所以说【白马非马】。”

“公孙兄,照您这么说,马,是不受【白】限定的马;白,是不受【马】限定的白。把白与马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而相与限定,就变成一个新的概念,所以认为白马是马,是不对的。是这样理解吗?”

公孙龙“是这样的。”

像骑驴少年跟公孙龙的这种请教讨教讨论辩论,在稷下学宫非常的常见大家不但对这事情喜闻乐见,甚至还喜欢推波助澜。就好像淳于髡跟孟子之间的,大人物们的天王级别的辩论,其实在这里是非常斯通见惯的事情,正如孟子领会的那样,这里的辩论风气异常的旺盛,时时处处都有人在辩论。

但是稷下学宫的这种辩论,并不完全是不切实际的空谈,这种辩才在当时也被用到了很多重大决策和重大事件上面。

不善辩论的儒家,这时候在稷下学宫不但不受重视,甚至连第二名都不是,儒家在这里只是很普通的一个学派。儒家之所以能再稷下学宫有着一席之地,完全是因为稷下之学花样百出,它的办学理念就是允许所有的人,自由自在的在这里为自己的思想大声疾呼罢了。

所以,孟子才会被稷下先生淳于髡颇不相得,受其讥讽,还被齐人议论。也就是说孟子第一次游齐的初期,在稷下学宫并未能获得重要地位,在齐并不得志。但是稷下学宫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孟子在稷下还是有一个容身之地的,只不过受到的是一般待遇罢了。

即便是淳于髡向齐威王推荐贤士,一次就推荐了七人之多,也没有推荐孟子,因为在淳于髡看来,这孟子的学说空谈误国不切实际。而淳于髡需要的不仅仅是智多善辩之徒,更是经天纬地之才!

齐威王一飞冲天求贤如渴,号召天下人推荐有才干、品德好的人。淳于髡在一天内就向齐威王推荐了7名贤士,这就有点太多了,都有点滥竽充数的嫌疑了。

于是齐威王把淳于髡叫到跟前,对他说道:“先生,我听说能在方圆千里的范围内找到一位贤人,就已经很幸运了。在古今上下近百代的范围内能出现一个圣人,就已经很罕见了。可今天先生您在一天的时间里面,就给我推荐了7位贤人,如此看来,贤人岂不遍地皆是,太过拥挤了吗?”

淳于髡笑了,“大王您听我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同类的鸟栖息聚集在一起,同类的野兽也总是行走生活在一起。低洼潮湿的地方遍地柴胡桔梗这类植物,万物都是以同类相聚的。我淳于髡向来与贤士为伍,我的朋友个个都是德性高尚、才智非凡的人,大王您找我寻求贤士,这就像在河里舀水,在火石上取火一样,轻而易得,取之不竭,您怎么能嫌我一天之内给您举荐的贤士太多了呢?我周围的贤士多得很,岂止这7个人而已呀!今后,我还要继续向大王推荐更多的贤士呢。”

淳于髡一番话,说的齐威王心服口服,于是就向淳于髡请教齐国当前的安危大计。因为这时候,楚国正准备发兵大举进攻齐国。齐威王想派人到赵国去请救兵,问淳于髡愿意去一趟吗?淳于髡欣然接受,同时还问齐威王给赵国准备了神秘礼物。

齐威王说是黄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听后仰天大笑,笑得系帽子的带子都断了。齐威王都被淳于髡笑的不好意思了,就问道:“先生是嫌所带的礼品少吗”

淳于髡说:“怎么敢呢”

“那你笑什么呢”

淳于髡说道:“刚才臣子从东方来,看见大路旁有人在祭祀神灵祈福消灾,拿着一只猪蹄,一盂酒,祷告易旱的高地粮食装满笼,易涝的低洼田粮食装满车,五谷茂盛丰收,多得装满了家。我见他所拿的祭品微薄,而想要得到的却很多,所以在笑他呢。”

齐威王听懂了,立刻把赠送赵国的礼品改为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而淳于髡也立刻动身去了赵国,并且不辱使命,交涉十分顺利,赵王给他精兵十万,战车一千乘助战。

楚国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连夜撤兵离去了。

淳于髡作为稷下学宫的第一人,虽然学无所主,但是此时的稷下学宫还是以道家的学说为主的,也就是说那骑驴少年和白马少年的理论基础,还是建立在道家的哲学思想之上的。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同时有着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医家等派系宗门。可尽管如此,可稷下之学主要倡导的还是道家。

可是此时的稷下学宫的道家,也已经不是老子时期的道家了。他们还把源于楚国的道家新流派发展到非常拉风的程度,将这个道家融合了各家学派的思想,与法、儒、刑名、阴阳等派系杂糅,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因道全法”的黄老学派。

孔子讲周公,墨子讲大禹,孟子讲尧舜,道家呢,这时候的稷下学宫的黄老拍,讲的是黄帝,说黄帝是道家的祖师爷,再往下才是老聃李耳。然而这时候的学术界,就连儒家都分成了最少八个派系,更何况道家呢,所以道家即便是在稷下学宫,也不是只有一个学派,而是有很多学派。

在一众道家诸子之中,田骈偏于法家一些,慎到则干脆就是法家;尹文偏于墨家一点,和宋钘类似,他们一方面主张清心寡欲,一方面主张世界和平,因此还逐渐形成了兼采儒、墨等家的宋尹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