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之不败妖孽
17208200000595

第595章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孟子终究还是没有因此离开,他终究是儒家亚圣,没那么小气,他甚至都不会有凡人的那些凡俗杂念吧。但是孟子却也因此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领略到了这个稷下学宫的辩驳风气。

孟子之所以留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回头仔细考虑了一下,发现这淳于髡说的也不是一无是处,这个人主张的守礼有度而不拘泥,其实被儒家更胜一筹。淳于髡说的对,虽然这男女授受不亲是礼不假,但是“嫂溺”,还是要援之以手的!

当然了,淳于髡认为最大的礼,是现实的国计民生,破除旧礼,实行改革,援之以道,着才是当今的正道!

淳于髡的出现不但震撼了孟子,更震撼了那两个初来乍到的弟子。对于骑驴少年和白马少年来说,见识了这么一场天王辩论,还真是当头棒喝刮目相看啊:我去,原来这些圣人们,还可以这么玩啊!

矮小长不满尺的淳于髡,与孟子辩论结束,从稷下学宫出来,径直向齐王宫走去,因为那里还有一场更重要的辩论在等着他!与孟子的辩论,在稷下学宫的辩论,都是口舌之辩,而他接下来的这场辩论,将直接决定齐国的命运,改变这个世界的局面!

身材矮小,心比天高的淳于髡,已经决定不再继续做一个闷头做学问的学者了,他要出山救世!在稷下学宫,他淳于髡已经不可置疑的山高人为峰了,已经真真正正的天下无敌了,他现在要做的事情,是把他的学问学以致用!

现在的齐国,已经是田齐正式取代姜齐近三十年了,但是这三十年间,齐国尚未从姜齐末年的内乱中恢复过来,各路诸侯趁着这个机会攻伐田齐这个新兴政权,说此时的齐国四面楚歌一点都不为过。

现在的齐国,已经不是那个春秋五霸之首的强大的齐国了,齐国一直以来都内政纷乱,军旅不振,政局岌岌可危。但是这还不是齐国最危险的地方,最可怕的是是刚继位的这个齐威王,压根就不理国政,长年累月的沉湎于女乐,任凭“诸侯并侵,国人不治”,国内形势已经严峻到了崩溃的边缘。

齐国群臣都不了解这位新君的秉性,无人敢进言劝谏,而就在这国家内忧外患之际,淳于髡不顾个人的安危,挺身而出,用自己最擅长的“隐语”讽谏法,来救齐醒王了!

淳于髡已经来过齐王宫好几次了,但是他每次来,要么就是躲在角落一言不发,要么就是跟齐威王一起饮酒作乐,没人觉的淳于髡是来干什么好事的。

这淳于髡也确实是个妙人,他不但出口成章唱做俱佳,而且说学逗唱猜拳行令无一不精,无一不妙。再加上这大学者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博览古今,奇闻异谈,山谷神仙鬼哭神嚎,在酒桌上那可真叫一个拍案叫绝的人物啊!!

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事情,那就是这个淳于髡还有一个本事,叫做“氶意观色”!也就是说淳于髡能够一眼就看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想法,神奇无比例无虚发从无出错!

这天,淳于髡又来了,大家还都以为这小矮子又来蹭吃蹭喝,又来溜须拍马插科打诨了,谁能想到他今天竟然是来画龙点睛的!!

淳于髡这一次一反常态,径直来到齐威王面前,很是郑重也很是神秘的问道:“大王,在我来的路上,我遇见了咱们齐国的一只大鸟,这只大鸟就栖息在大殿之上,三年不飞不鸣,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除了淳于髡,没人知道,这齐威王其实是个胸有大志之人,但是他除了这个优点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优点,叫做隐忍!他只是暂时消沉,并非昏庸无能之辈,而是在这里等一个机会,或者说是在等一个明白自己心意的帮手罢了。

也就是说这一次,与其说是淳于髡的讽谏一下子点醒了齐威王,还不如说是淳于髡的表明心迹让齐威王找到了帮手,看到了希望!齐威王听完了淳于髡的隐喻以后,低头仔细的看着淳于髡的眼睛,一直看到了他的内心深处,他在看淳于髡是不是他的帮手,能不能胜任他的帮手!

最后,齐威王把心一横,也用“隐语”回答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淳于髡的讽谏收到了奇效,齐威王当即就下定了决心、立刻撤下酒宴当即雷厉风行的的干了起来。齐威王召集各县令县长七十二人,奖励了一个,处死了一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之势整顿了内政,并以同样的铁腕和雷霆手段整肃军威,露出了爪牙跃跃欲试准备迎战各个诸侯。

在齐威王的虎视眈眈之下,在淳于髡的巧舌如簧之下,各诸侯国都很震惊,纷纷归还了侵占齐国的土地。

就在淳于髡纵横捭阖的时候,稷下学宫的弟子们,在办好了所有的手续以后,都来到了自己的下榻处。这里是齐城西门的一侧,也就是那个闻名天下的稷门旁边,在系水的两侧,密布着很多精致的房间,有教室有宿舍有办公室有教室公寓。

当骑驴少年过来的时候,竟然又遇到了那位白马少年,两人竟然在同一间寝室!

在学完了《弟子职》以后,骑驴少年和白马少年跟其他同学一起回去整理休息,这才有了一个进行互相自我介绍,彼此之间熟悉了解一下的时间。但是所有人稍事寒暄,就立刻洗洗睡了,因为他们这些人第二天还要早起呢!

早起干嘛?弟子职也!

《弟子职》是一本书,也是一个规矩规范,这本书借圣人管仲之名,位列《管子》七十六篇之一,专记稷下学宫的弟子如何入学、事师、受业、馔馈、起居、洒扫、执烛、坐作、进退、交游的礼节和规章制度。说白了,这个《弟子职》就是这个叫做稷下学宫的《大学生守则》。

《弟子职》规定,每天早晨一早,学生们要早起,伺候老师洗漱;用饭时,弟子要跪坐将饭菜献给师长,并且还要按年龄大小给先生们添饭,饭毕,弟子们要撤下食具,再伺候师长洗漱,然后清扫席前收起食品。就连休息的时候,弟子们也要眼明手快的奉上枕席等物,精心伺候。

景象在不败的眼前时快时慢时远时近时粗时细,对于骑驴少年和白马少年的这些学习细节,竟然展示的非常细腻!不败看到所有的弟子都做的有根有据,等上课以后,大家也都完全按照《弟子职》里面的规定,挺身静坐洗耳恭听,认真听讲专心致志,若有疑难拱手提问,先生下课全体起立等等等等。

等下了课,弟子们把所有的师长们都伺候好了,按照规定该忙活的事情都忙活完了,这才是大家自由活动的时间。骑驴少年特意找到那白马少年,虚心请教道:“公孙师兄,请问我能再问你一个问题吗?”

骑驴少年已经知道这个白马少年,叫公孙龙了,所以对这个师兄就更尊敬了,因为这个师兄也太有名了!但是让骑驴少年很是惊喜的是,这个公孙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以亲近,人家很是平易近人,对于他的请教,公孙龙欣然接受,“你问吧!”

“我在城门听到了你的高论,请问,我们真的可以说白马不等于马吗?”

公孙龙“当然可以了。”

“为什么呀?白马不就是马吗?要是这么说的话,咱们不就不是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