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之不败妖孽
17208200000592

第592章 寻找繁华回到临淄

漫天大雪之中,山顶的西岐大军赶紧穿上棉衣带上斗笠,笑呵呵的看着山下的纣王大军在那里叫苦不迭,事到如今,这场战斗已经“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就在大家都远远的向姜子牙做法的山头看去,震惊于这位神奇统帅的神通的时候,好戏还在继续深入当中。大雪眼看着已经深积三尺有余了,姜子牙还在继续做法,一招手,突然大雪纷飞,一翻手,再次烈日当空,酷暑再次席卷天地。温度的骤然上升,让满山的大雪瞬间化为泥水滚涌下山,把纣王大军尽数淹没了。

但是这还没完,西岐的神奇统帅姜子牙还在做法,这边招手是雪翻手烈日之后,太公望再次招手反手,天地之间再次冰天雪地,大热之后紧跟着的大寒,瞬间就把淹没在洪水中的纣王大军,全都冻在了诺大的冰疙瘩里面。

更重要的是,姜子牙这次做法的目标清除人物费仲、尤浑,也一起被冻死在了这冰疙瘩里面。蹲在冰面上,姜子牙看着被凝固在里面的,那两个佞臣的狰狞面目,满意的下达了班师回营的军令。这次大战,西岐没费一兵一卒一枪一弹,就轻轻松松大获全胜凯旋而归了。

像这样神奇的事情,姜子牙还做了很多,但是不败却没兴趣再继续研究了,他知道这都是因为蛮荒心送给姜子牙的外挂,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说了这些神奇不是自己的,看多了眼疼心也疼。

姜子牙忙活完了这些名震天下的事情,就带着他的神秘组织,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当中。让不败羡慕嫉妒恨的是,姜子牙创建的这个“qishi”组织的第一批成员,还真是人才济济星光璀璨啊!像是哪吒杨戬雷震子等人,这些传说中最后被封神的人们,并没有羽化登仙,而是都跟着姜子牙留在了人间——人间有神,神在人间。

姜子牙领着这些有着神奇神通的人们,或聚或散走遍全球拯救天地,即便是他们再次回来的时候,也都是经过了完美幻化的,所以没人再认识他们,他们成了真正的传说。而不败看蛮荒心的这个意思,这些传说中的神,姜子牙和他的这个团队,对于他们的工作好像还完成的很好。

不光是“qishi”的第一批工作人员很称职,即便是五百年以后,在春秋以前姜子牙之后,“qishi”的下一任首领,好像对蛮荒心的要求,也完成的不错。但是事情坏就坏在这个青铜时代的末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战国时代了,说的更准确一点的话,这个时间段就在百家争鸣的高潮时期!

“qishi”任务的断代变味,蛮荒心不知道原因,但是不败却是知道的,经过那辫子老头的详细描述,他很清楚这事情坏在哪里,坏在谁的身上,但是不败不想说。不败不说,不仅仅是因为他不想出卖谁,更主要的是他还想让蛮荒心,再继续给他展示下去!

不败特别想仔仔细细的观摩一下,身临其境一下这魂牵梦绕的诸子百家时期,看看那百家争鸣的盛况究竟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他要去寻找繁华!

蛮荒心不知道不败的这些小心思,只是感应到了他那颗狂热的心,以及他那炽热的期盼。于是,蛮荒心很是善解人意的,不负不败的期望,随着他的殷切希望,把画面一转展开了一幅全新的画卷——

一座大城,一座繁华宏伟,热闹非凡的大城!

道路笔直宽阔,一眼望不到边,人群摩肩擦踵挥汗如雨;在这座大城的一角,一个宏大华丽的场所,无数的人成群成堆的在那里讲学讨论,甚至是研究辩论。再看那门口的牌匾上面,银钩铁画的四个大字【稷下学宫】,立刻让不败惊呼出声道:“临淄!”

要想寻找繁华,就要回到临淄!

姜子牙封齐,都城是营丘,但是姜齐第五代国君齐哀公,被周王骗过去给煮了,史称烹杀;第六代国君齐胡公不得不迁都薄菇;第七代国君齐献公又把都城迁回营丘,并且因为营丘濒临淄水,因此将自己的都城更名为【临淄】。直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齐国再未移都。

春秋时期,临淄领四邑:安平、画邑、葵丘和袁娄;经过历代齐国君臣的苦心经营,到春秋末期,临淄已经是一座相当规模的大城市了。延至战国,临淄就已经发展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了。并且临淄的富庶和先进,也是当时最最顶尖的一个大都市。史书记载临淄最少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齐国的都城临淄,完全符合风水学中“不在大山之下,就在广川之上”建都原则。随着画面在不败的面前不断延展,他终于在这神奇的临淄城,见到了那条传说中的,叫做“庄”的道路!临淄最热闹的街道叫庄,是一条纵贯南北的“六轨之道”,附近最热闹的市区叫岳,因此后来的人们,都把人口最密集商业最繁华的地方,称为“庄岳之地”。

就在这时,一头毛驴映入了不败的眼帘——

一个俊朗的少年,身着锦绣华服,骑在一头装扮的过于美轮美奂的健壮毛驴之上,优哉游哉的从城外的大道上一路走来。

少年偏座驴背,另一边是满满的书简刀笔,很明显这人不仅仅是一个富家公子,更是一个有学识之士。而随着这一人一驴的且歌且行,甚至是一唱一和,沿路之人都满脸喜爱的为之避让两旁,笑声满路歌声满怀——

生来多美貌啊!

身材高又高啊,

漂亮宽额角啊。

美目向人瞟啊,

舞步多巧妙啊。

射艺真正好啊!

长得多精神啊!

美目如水清啊,

准备已完成啊。

打靶一天整啊,

箭箭射的准啊。

不愧我外甥啊!

美貌令人赞啊!

秀眉扬俊眼啊,

舞有节奏感啊。

箭箭都射穿啊,

连中一个点啊。

有力抗外患啊!

这首《诗经?齐风》让人一听就知道唱歌的俊朗少年,正是这齐国的骄傲子弟,正对古代的齐国男子英俊善射,以及他们的尚武精神,进行由衷的赞美。

抬头看,远处是恢弘的临淄城,大路两边是高耸如山的矿渣废料,还有夹杂其间叮叮当当的铜铁作坊、冶铁冶铜的工厂、制造铺地花纹砖的砖厂、烧制屋基瓦的工匠、以及制骨作坊这样的作坊那样的作坊。包括路上往来的行人客商,马队车队粮队各种商品,所有人都在忙碌,所有人都很充实,所有人都很幸福。

临近临淄城了,哗哗的水声慢慢代替了远处的重工业噪音,系水和淄水分在临淄东西,即是天然的屏障自然的护城河,又是临淄城十万居民的饮水之源,命脉所在。但是在这潺潺的流水声中,时不时的会有更狂猛的哗啦声夹杂其中,循声望去,却是临淄城墙下半部的排水系统,不断的向下面的排水沟奔涌倾泻。

临淄城借用系水和淄水,又挖了很多的护城壕沟,而在这些壕沟之下,却是精巧的排水渠。污水从深深的地下与上面的壕沟河流交叉而过,排到农民的蓄水池中,既是肥料又可以灌溉。

过了护城河,面前是一个气势磅礴的宏伟城门,高可通天宽有四五丈之多。这个门叫稷门,还不是临淄城中最宏伟最显赫的一个,因为除了这个稷门,这齐国的都城还有十二个大门呢,合称齐城十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