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之不败妖孽
17208200000219

第219章 忍者的起源和内幕

不败到达目的地的这一年是大明朝正德十三年,也正是他站立的这个小岛,最悲催的一个时期。

这个屁大点的地方,此时的那可真是内忧外患啊,那名存实亡的皇帝爷俩就不用说了,他们已经可怜到死了都埋不了的地步了。而即便是实权派那边也是如坐针毡啊,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当时的大将军同另一位管领代将领之间的对立。

但是这些还都是小问题,因为这将军府虽然稍好一点,但是跟那皇帝爷俩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他们这些名义上的国家老大,全都已经被时代的大背景给逼到可怜的角落,眼看就拍死在沙滩上了。因为他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一个碾压一切的时代大背景,称之为“战国时代”!

其实严格的说起来,这小岛上哪来的什么战国呀,他们整个四个小岛加起来也就屁大点地方,还战国,还战国时代?!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就在这个屁大点的“战国时代”,这个乡镇械斗一般的战国时期,在这个大约一百来年的时间里面,确实让这几个小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这些“武士们”这个村子攻打那个村子,这个乡镇械斗那个乡镇的时候,遍布天下又持续不断的战斗,终于使得那些传统的贵族政治土崩瓦解了,因此新贵趁势崛起。

一些土豪平民下三滥,甚至都能机缘巧合的成了很多国家的首脑,更有甚者,这些人就连成为成为“天下人”【就是天下霸主】,时势好像也都变得不是没有可能了。

在五六十年前,当时这里的大将军是一个叫足利什么什么义政的,可就因为这小子耽于酒色不理政事,因此搞的社会动荡,各地不断发生暴动事件,旧统治阶级的权力因此逐渐衰落。国家武装军队的实权逐渐旁落到了一些中央重臣,和一些实力强大的外围守护的手中。

就是因为这些重臣和守护者的对立,中央与地方封建势力的分裂激化,更加剧了时代的纷乱。

这县镇版本的战国时代的开端,就是因为两个武装集团在京都发生武装冲突。一场厮杀下来有人欢喜有人愁,有几个胆大心细的人试图火中取栗,竟然立刻调集援军进入了京都。由此开始,他们所谓的“战国时代”豁然开朗的拉开了帷幕。

当神刀不败在那个海岛上剿灭倭寇,领着大家将那贼巢穴杀个干干净净的时候,不是有一大帮鬼子高手正好去凑了个热闹吗,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家乡的这个长期战火纷飞。

当时的倭寇之王东飞檐赔了夫人又折兵,大败亏输的回到老家后,因祸得福的加入到了这一场改天换地的时代大潮之中。因为他拥有做倭寇的时候积累的海量财富,再加上他聪明过人,所以他在各种势力当中长袖善舞四处讨巧,竟然很快就很有一点开宗立派的意思了。

可就在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东飞檐事业正隆的时候,那好死不死的九幽魔刀不请自来的找上门来了。如果不是因为这神魔的伟力,东飞檐根本就不会再次回到大明朝的地界自找麻烦,到那吃不上大米饭的山沟里面,去陪着杨寡妇等人捉迷藏玩心计!

如果不是九幽魔刀的控制,即使是神魔伟力的诱惑应该也打动不了东飞檐,因为他当时正在做着一件更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如果不是因为九幽魔刀捣乱,东飞檐的名字很可能就会在小岛名垂千古,成为忍者第一人!

其实在东飞檐提出忍者这个名称的时候,当时的他们还没有忍者这个名词。忍者在被称为忍者之前,根据时代和地点的不同,有着各种各样的称谓:比如说以前叫做“志能便”,后来又叫做“斥候”,而战国时代的叫法最多,但是流传最广的叫法还是“乱波”。

忍者的名字定下来以后,他们的技能相应的也就被叫做忍术了。但是关于这忍术和忍者的起源,却一直都很神秘,即使是他们的业内人士也众说纷纭没有定论。而东飞檐留洋回归金口一开,其研究发现以不可辩驳的缜密,立刻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而这也是他得以能够开宗立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东飞檐因为有着浓厚的唐文化底蕴【他们一直都习惯称中国文化为唐文化】,所以他的分析方向很明确,他认为忍者忍术中的的隐术部分,应该是起源于中国汉代的五行术。而忍术中的技击部分同空手道、柔道、少林寺拳法等小岛武技一样,也是由中国古武术传到小岛后逐步发展起来的。

东飞檐曾呕心沥血写了一本名为《千流同源》的学术论文,是后世的忍术权威着作《万川集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石。它认为忍术思想的根源来自中国殷周之际的姜太公吕望,是姜子牙老神仙首先提出了忍术的概念,并写在了传世名着《六韬》之中。

在姜子牙的《六韬》之后,孙武、张良、韩信等天才伟人,更是相继对忍术理论进行了完善。而在这这些人当中,最突出的就是孙武的《孙子兵法》了,忍术从《孙子兵法》以后,才形成了由权谋、形成、阴阳、技巧等几部分构成的雏形。

还真让东飞檐歪打正着了,这忍术还真与姜子牙有关,还真是从姜子牙当年成立的那个叫做“qishi”的组织中,不小心泄露出来的一些小伎俩。如果姜子牙地下有知,也不知道他会对此作何感慨。

东飞檐的《千流同源》之所以被众多专家认可,关键是其中他还说道:自从忍术传到他们国家以后,忍者随之出现并发展了起来,并且很快就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地步。

但是让所有的忍者更加热血沸腾的是,东飞檐在总结了他们的忍术之后,再加上了修练道法的窍门,与山中的伏击战技巧相辅相成,终于形成了着名的“风、林、火、山”的四字真言。

东飞檐怎么会这么了解这些东东呢?这就不得不说说东飞檐的家族来历了,说来可笑的是,原来这东飞檐竟然也是一个中国人!

我们把很多很厉害的鬼子稍加溯源,竟然往往都是炎黄子孙过去的。东飞檐的这个家族本来姓秦,来自中国吴国,和服的传统称呼之所以叫做“吴服”,正是取自他们家族出身的吴国。

但是这个秦氏家族渡海定居之后,很快就入乡随俗的改了一个当地姓氏,就是后来在忍者界赫赫有名的,服部一族了!

纵观忍者的古往今来,最为顶天立地遥遥领先的的,首推后来的那个服部半藏正成。而这个传奇的人物,其实也是秦氏家族的一个后裔。传说中这个服部半藏正成最终悟出了“忍”的真谛,是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实在在的造就了一个“鬼半藏”的传奇。

但是凡事皆有因,缔造这个鬼半藏传奇的底蕴,其实就是这个东飞檐,也就是秦飞檐,也就是服部飞檐!服部飞檐在《千流同源》当中还说道,其实武功只是忍者所修行的“忍术”中的一小部份,除此之外忍者还必须是天文学家与化学家,不但可以观看星空预测天气,还要会调制火药与火器。

东飞檐曾经高价制造了一些火器,比当时以火器着称的明朝军队最好的鸟铳枪射程高出一倍,不仅造就了很多手下忍者的秘密传奇,更是其家族门派的最后保障。

东飞檐强调忍术必须跟武术分开,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完全独立出来。他认为忍者使用的山中伏击的技巧,是攻击战法的理论,与武术等防御面的兵法完全不同,甚至是相生相克毫无瓜葛。

比如说武器,忍者由于执行任务的特殊性,所以他们通常不会用大刀或长矛,而使用便于携带的短兵器和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