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之不败妖孽
17208200000218

第218章 悲催的天皇和幕府

不受法律保护的小天皇这就够惨的了吧,NO,他还不是最惨的,这后柏原小天皇登没登基还只是个小问题,把这微不足道的小先放一边,因为他那死了的老爹比他惨了十倍几十倍还多!

这后柏原小天皇的老爹死了都没钱埋,其遗骸在宫中都放置了整整四十三天了,并且因为天气炎热臭烂无状,最后只能草草的丢尽了草丛,对外说是葬于深草北陵了。但是因为其尸骸确实都烂的拿不成块了,所以还在般舟院陵安置了部份骨灰。

这小日本天皇父子俩的凄惨景象,可真让人忍不住想施舍他们一块窝窝头啊,奥,对了,再加一块小咸菜!

这日本人当天皇都能当到如此登峰造极的境界,也真是够麻辣的了。没办法,因为在日本当时真正有权利的不是他们的天皇,而是另一套权力机构,一个叫做幕府的班子。小天皇上天无路,老天皇入地无门,究其原因,都是因为这个掌握实权的幕府,迟迟不肯支付他们丧葬费和安家费啊!

幕府是地地道道的日本土特产,它是日本在特殊的战争状况下,演变出来的一种特殊政治体制。幕府的最高权力者被称为【征夷大将军】,后来也叫做【幕府将军】。此官始自奈良时代,平时并不常设,每有征伐的时候才由朝廷选择一员大将出征,而这个大将有权自行【开府】,这就是幕府的雏形。

所有的症结所在,其实都来自这“开府”二字,这个方法实际上居然也是从我国的“开府”、“持节”而来的,就连他们这个“幕府”一词也是我国的古人们,原先摒弃不用的一个词汇。开府就相当于开了外挂,李世民的秦王天策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其中的最成功者。

可李世民他们是怎么成功的,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而他们的成功也从另一个侧面,更加证实了这开府的危害性。但是什么东西都愿意跟我们学习的小日本,却不知道这些内情,以致造成了当时那惨烈无比的状况。

日本的【征夷大将军】这一官职在早期的时候,也就是在公家朝廷还很有力量的时候(奈良和平安时代),有多种名称,并不固定,有时候是“持大使”,有时候是“征东大使”,有时候是“持节大将军”、“征东大将军”等等等等。就因为最后一次主持战争的大将,主要是去平定虾夷人的,所以也就称之为“征夷大将军”了。

但是这个叫做征夷大将军的怪物和这个叫做幕府的怪胎一旦降生,立刻野蛮生长,其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总的说来,幕府的发展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前幕府阶段,一个是幕府阶段。

当时去平定虾夷人的将领是来自坂上的田村麻吕,就在这个人之后,这一官职就基本固定为“征夷大将军”了,因此日本人多将这个田村麻吕视为第一个征夷大将军。但是很值得我们玩味的事情是,这个第一任的征夷大将军田村麻吕,居然还是一个大陆移民的后代,是汉人血统!

但是总体而言,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征夷大将军依然还是公家朝廷的一个将领职称,并不具有后来武家政权“幕府”凌驾皇权的意义。

就在这个武家势力勃兴后,平清盛曾经建立过第一个中央政权,但是这个政权还是基本寄生于公家朝廷的组织形式的。就在源氏消灭平清盛的平氏后,这才狼子野心的决定借用“征夷大将军”一职,来借尸还魂的建立一个独立于公家朝廷的政权结构。

因此自源赖朝开始,“征夷大将军”才成了武士政权元首的固定官职,“幕府”也随之成为武家政权的稳定组织架构。幕府真正进入了自己的时代,这第一任幕府史称【镰仓幕府】。

而现在的日本幕府将军,是一个叫做足利义稙的哥们,并且这哥们也还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之所以说这个叫足利义稙的幕府将军是个传奇人物,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做过什么传奇的事情,而是因为他的生平经历太曲折太奇葩了。

足利义稙这一时期的幕府叫做【室町幕府】,他们的将军都叫足利义什么什么的,比如说足利义尚、足利义稙等等等等。

虽然室町幕府是一个守护大名的松散联盟,但是他们的征夷大将军自始而终还是幕府的最高权力者。但是很可惜的是此时的日本已经进入了战国时代,早就没人再听幕府的了,而足利义稙就是这其中一个倒霉蛋。

这个叫足利义稙的小子原名足利义材,在1489年的时候,他的从兄足利义尚,也就是上一任征夷大将军在征讨近江国六角高赖期间死去了,他便随父亲足利义视一起到达京都,参加义尚的葬礼。但是这些都是假的,这父子俩的真正目的就是希望借此机会成为义尚的继承人,接掌幕府。

但是足利义材并不是唯一一个有这个资格的人,并且他的竞争者足利义澄还受到了管领细川政元的推举,实力也不容小觑。

因为足利义材和足利义澄的竞争,又因为暂时代管执政的足利义政没能指定继任的将军,形势一下子僵持了起来。翌年正月义政逝世后,义材受到了义政遗孀日野富子的推举,这才好不容易靠着这些裙带关系成了第10代幕府将军。

足利义材继任初期,其实实权都掌握在他老爹大御所足利义视的手里。但是很可惜的是,转过年来又是正月,足利义视也死掉了,足利义材这才不得不开始独断幕政。同年8月,足利义材继承前将军义尚的事业征讨六角高赖,并成功将其驱逐。

但是反对派趁足利义材的人马,趁他在外之机发动了政变,拥立足利义澄为将军,并肃清了其在京都的党羽。政变发生后,反对派再接再厉还击败了足利义材,使得他只能拿着足利将军家的两件传家宝,甲胄“御小袖”和“御剑”,狼狈逃窜至细川政元家臣上原元秀的军中投降。

随后义材被押往京都,幽禁在龙安寺。同年6月29日,足利义材在侧近人的帮助下逃离京都,到达畠山政长的领国越中国的放生津,并受到了政长家臣神保长诚的保护,在该地区竖立幕府,称为“越中公方”或“越中御所”,被后世史学家称之为“放生津幕府”。

但是说到底,此时的足利义材,也就是个没有实力的亡命者罢了。

1508年,足利义材在大内氏的支持下联合中国地方和九州的大名进军京都,并得到细川高国等人的支持,终于占领京都,放逐了将军足利义澄和管领细川澄元,复位为将军,并且还从此改名为足利义稙。

幕府将军足利义稙都如此的忙乱,甚至都可以说是狼狈,他就是有心,也实在是无力照顾到天皇父子的那点破事啊。这才会把死了的老天皇扔在那里任其烂掉臭掉,让小天皇十几年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同居关系。

永正10年也就是1513年3月,足利义稙由于与细川氏、大内氏、畠山氏等家族的对立,只能逃往甲贺。而在日本三十多个忍者流派当中,最有名的就是伊贺流与甲贺流。并且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着名的忍着流派,甲贺流的鼎立帮助,足利义稙才会在同年5月就与各家族和解并回到了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