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之不败妖孽
17208200000140

第140章 一念地狱地狱不空

上面说的这些情况只是明面上的,是让万民传颂王大人的,是可以载入历史书面材料的,可不怪做得那件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力挽狂澜的事情,却因为太过惊世骇俗,只有不败一个人知道。

就在王守仁指挥大军把土匪们围住以后,他并不是没了事干,这些土匪们也不是没了主张,其实大家又展开了另外的一场秘密战斗。

并且这场战斗就不是一般人能上场过招的了,因为这是一场佛学高僧的辩论之战。

在不败的帮助下,王守仁不但把自己的计划完美的执行了下来,还额外的得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重大消息——这些土匪们居然都有着同一个后台和智囊。

也就是说这些土匪其实都是些棋子罢了,下棋的却另有其人。

这个很是高明很是隐秘的下棋人,竟然是这当地的一个得道高僧,谁会想到这天天打坐参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和尚,竟然是这万千土匪的总头领呢!如果不是不败的纵横之术,再加上无剑的无双神耳,一家人就连那个给大和尚通风报信的探子都发现不了。

在不败的纵横术之下,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菜农的异常;然后不败师徒俩分工合作,不败跟踪去向,无剑寻迹追踪,终于搞清楚了这条情报线的两端。

没想到不怪王守仁得到这个情报以后,却出人意料的长叹一声:“唉,我早就知道这些人背后肯定有人,却万万没想到会是他呀!”不败师徒俩不知道的是,这大和尚竟然是王守仁的一个佛教知己,两人的关系非常的深厚!

虽然王守仁一再坚持,说不管出现任何的情况,自己都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的。

可不败还是不放心,尤其是知道这大和尚的武功深不可测以后,他就更不能让王守仁独闯龙潭了。

王守仁没办法,只能带上了不败这个打扮成书童的保镖。

王守仁的到来,并没有引起那大和尚的慌乱,他甚至都没有再继续掩饰和隐瞒,而是正大光明的开门迎客,甚至是一语道破了天机:“想不到还是被王大人发现了,我是真不想走到这一步呀!”

但是王守仁既然是有备而来,就不再优柔寡断,也没搭理大和尚的儿女情长,上来就是佛家的禅语问讯。

这大和尚的能耐究竟有多高,有多么深不可测,有多么惊天地泣鬼神,在王守仁面前都轻若浮云,因为他这次来就没打算让这大和尚有机会有理由动手!

不管王守仁的这一次【问佛】行动,不败是不是跟来,他都会信心十足的按照自己的原定计划,把这个大和尚破根击垮,彻底说服,完全打败!谁说摧毁敌人只能用武力的,王守仁就是想一语破千军,一言定江山!

所以王守仁看到大和尚的第一眼,就劈头问道:“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这是一句佛门结语,所以大和尚也立刻答道:“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不败当然听不懂他们这打哑谜一般的互相说服质问,却听王守仁乘胜追击道:“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大和尚被王守仁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以后,很快恢复了常态,找到了攻守有据之法,安然盘坐手捻佛珠,不卑不亢的说道:“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大和尚代表的是土匪集团,自以为有理有据替天行道,而王守仁这次来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彻底颠覆这大和尚的这个错误观点。

所以大和尚说的都是为自己人开脱的话,都是王守仁说的却都是不让他开脱的话——

“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去管别人。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大和尚当仁不让,不仅仅要在道理上占上风,还想再佛法上占据高地,所以他也紧跟而上的说道:“我佛世尊出世本怀,无非一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欲令众生入佛知见。

开者,当是众生本有;既是本有,当是一开即示;既为示,当是一示即悟;既言悟,当是一悟即入。

此开示悟入,次第圆融,即开即示即悟即入,直入菩提萨婆若海。”

王守仁一皱眉,却也随口答道:“若人在梦,梦中人事,千千万万,万万千千。

此梦此境,岂关他人?何有别事?无非梦人一念变现!梦中被狗咬,能咬者谁?被咬者谁?又正梦之时,不见梦人而梦人常在。

方醒之刻,梦境杳无而梦境不失。

梦人阿也,梦想弥也,梦境陀也。

诸佛如来出世本怀,良苦用心,无非劝道一切众生赶快赶快,梦中醒来。

大和尚你从小坐局在一间小房,那么你的心之量,就是一间小房。

我来,就是给你开门见天,其心之量,当下即天,何能再小?此为菩提不退转也。

又如有人,溺于水中,眼不能睁,一旦见水,衣虽还湿,无复命险,此为见水离水,带业往生。

再如升举,以苹果大之气球岂升西瓜大之铁块?而房屋大之气球,轻举西瓜大铁块。

瓜铁,定业也;气球,心量也。

定业,定量也;气球,变量也。

明理之人,心旷飞扬;昧理之人,情执低沉。”

大和尚突然抓住了王守仁的这一次破绽,立刻说道:“翻译《妙法莲华经》的大师鸠摩罗什,七岁随母到寺庙拜佛,自己把一个千斤宝鼎一只手拿着玩。

其他人看了惊叹不已:「这个千斤宝鼎我们十个人都抱不起来。

这个小孩力气这么大呀」!他头脑里有了重量的概念以后,那个宝鼎唰地一下落地,两个手怎么样推,纹丝不动。

七岁的鸠摩罗什当下开悟。

连白天黑夜、轻重多少,都是我们在打妄想。”

王守仁笑了,他终于奸计得逞,可以快速的结束这场辩论了,因为不败的存在——“大和尚以为没有这样的人吗?以为我在妄想吗?事实胜于雄辩,就让我的小书童来试试吧。”

在王守仁的示意下,不败把大殿一侧的一个有点歪斜的罗汉像,重新扶正了一下。

但是不败却并不是轻轻一推,扶正了拉倒的,而是一下子把那硕大的罗汉像拿过来放在了大和尚的面前,让他检验一下。

大和尚也不是凡人,竟然也能只用一只手一推,就把那巨大的罗汉像推动了一点。

但是正因为他推动了这一点,所以就更加明确的知道这罗汉像的重量几何了。

在大和尚检验完了以后,不败举重若轻的把罗汉像再次小心翼翼的放回了远处,并且还精心发摆了摆位置!

不败装扮的小书童再次退到王守仁的身后,不怪定定的看着面前的大和尚,突然伸出了一只手,然后握手成拳,再变拳为掌,并且随着手势的变化还大声说道:“阿”、“弥陀”、“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