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铁血王朝
16994300000073

第73章 血战

团子山,位于马岛北部偏东,距离东北贸易和渔业码头大概三十多里的样子,是这一区域的重要制高点和军事要塞,因为它的东西两面,均为突出海面的悬崖峭壁,一般人可是无法攀越的,只有团子山外面一个凹型海湾水势和缓,凤平浪尽。但是因为水位比较浅,加上水下暗礁密布,临近陆地的沙滩面积太大,并不适宜建立港口。沙滩之上,又是一大片草丛树木,一直蔓延到数百米之高的团子山半山腰。

团子山外的特殊地形,也最容易被小规模敌军通过小型船只登陆实施偷袭,所以在前不久的军事部署调研时,顺王殿下就建议在团子山顶建立了一个哨所,负责严密监视浅滩之外的整个区域。同时,为了解决传递信号太慢的局限,几名主官只好采用老套路,那就是在各处关卡哨位,都建立一个类似于烽火台的装置,一旦遇到敌袭,来不及传递信件,又不可抵御的情况之下,就迅速使用烽火信号报警。而且为了解决晚上时间,烽火不易被发现的特点,顺王还亲自参与了民间工匠制作烟花爆竹的行列,与他们一起研究定制了使用黑火药的,威力比一般鞭炮大得多的钻天雷,是天女散花类似的那种大爆竹,补充一般焰火的不足。

五六十里的路程,黑斑只用了小半时辰,就跑完了。没有顾得上等待自己亲卫队到来,顺王将黑斑放到山脚一片森林之中,拍拍他的背部说道:“伙计,注意安全,在这块等着,本王去去就来!”话音刚落,几个起落之后就消失在了黑夜之中。

团山子顶端,石头垒砌的院墙,将顶部一个方圆不足百米的平地包裹了起来,只留了东南角通往山梁的一个不大出口,也是用结实的,带有铁箍的木门给封闭了起来。当天近傍晚,角楼上的哨兵准备换岗,突然新上来的士兵发现海面上出现了几艘小船,急忙拿起远望镜观察起来,首先入目的是远海上,一艘大家伙黑乎乎的漂浮在那里,十几个小黑点却是从大家伙附近冒出来,逐渐向这边海滩靠了过来,慌忙让同伴发出了警报。

哨卡最高指挥官是一名什长,顺王殿下新的军队编制中的基本单位,模仿古代军队定制,结合自己前世了解的军事常识,定编制为最小单位五人左右设一伍长;三伍为什,设一什长;三什为牌,设一牌子头,又被顺王殿下称为排长;三排为百人长,设正副两员,为百人长,和付百人长。其上为营,设营长一人,具体指挥军事,监军或者百户一人,负责后勤和监督,员额在五百人;百长之上为旅,置旅帅一人,付旅帅一人,监军或者副千户一人,满编员额两千五百左右;旅上为军,置正副军帅二人,监军一人,或者千户一人(满编军额一万五千人)。

话说那名什长迅速登上最外围哨卡,举起远望镜一看,顿时慌了手脚,变了声调的高喊道:“快,点火报警!”又在部下提醒之下,迅速命令点响了钻天雷,被顺王殿下戏称为天女散花的鸣笛。

一个机灵的老兵,没等吩咐,就喊着门外溜达的几名士兵回到营地,迅速封堵了唯一的出入口,也就是在关闭木门之后,又在门内把早就准备好的大石头压在了门板之上,防止对方破门而入。等一些准备工作就绪,所有十六名戍卒全部登上了对外的哨卡或者墙头,将火箭等兵器摆放好,严阵以待起来,直到过了半个时辰,才发现有敌军爬上了山坡,向自己的营地摸了过来。

“别慌,等敌人靠近了,听老子命令方可开火!”此时的什长已经冷静下来,马上进入角色,开始部署具体的防御策略。

这边刚刚定下神来,负责内测境界的哨位上突然传来喊声:“长官,有人上来了!”什长再次惊慌起来:难道敌人早就摸到了自己背后,急忙调拨了一个伍长,带着自己部下转移到了南面墙头,自己指挥剩余十来人继续准备和正面敌人较量。

“别开火,我们是山南蘑菇峪的村民,看到警报,赶来支援军爷的!”一个有些苍老,但是中气十足的嗓门喊道。

“是自己人,山下的百姓!”伍长很快认出了最前面那个举着火把,一缕白胡须的长者,正是蘑菇峪的里正大伯,马上喊道:“老伯,此地危险,你们还是回去躲起来吧,敌人马上就上来了!”

“军爷说的啥话,保护家园,咱百姓同样有职责,放心吧,我们不会添乱的,你们尽管安排就行。”老者缕着胡须,淡然地说道。

“我们的出口已经封死,你们还是到树林里躲避一下,看情况再说吧!”伍长心底里可是很希望有援兵的,可惜门户已经封闭,危机时刻是不能轻易开启的,只好让这些上百名青壮年到侧后方半山处的树林里埋伏起来,关键时刻说不定会有大用呢。

“放箭,敌人上来了!”什长一声大吼,几支火箭嗖嗖嗖对着墙角的敌人射了过去,其中两支竟然直接命中了两个敌军,顿时一阵惨叫,伴随着一团火苗燃烧起来,其他敌人急忙找地方躲避,可惜石墙周围早有清理,除了光秃秃的石板,没有任何可以藏身的地方,有人慌乱之下,扭头就向后跑去,哨卡上一阵稀疏的箭雨,倒也命中了数名倒霉蛋。更加好笑的,以为慌乱加上天黑路滑,几名敌军竟然嚎叫着滚下了山坡,估计不死也落下残疾。

“打得好!”什长激动地喊道。喊声未落,又是一波,大约三十多名敌军摸了上来,在远离围墙的斜坡边缘,就开始向上面释放冷箭,还真有那么两三箭支落到了围墙之上,强弩之末,并没有给墙上戍卒带来危险。大概看着此举无效,敌军嚎叫着冲近过来,更有十几人绕到了木门一侧,试图破门而入,门洞上方的守军,一个机灵的小伙子,举起石头向敌军脑袋上丢了下来,首发命中,一名敌军顿时脑浆迸裂,叫声都没喊出口,软瘫在地,身边一名敌军也是被滚落的石头砸在了脚上,疼的他扔掉兵器,蹲倒在地,抱着脚脖子嚎叫起来,吓得其他同伴急忙躲避,门外顿时一阵混乱。

“杀上去!”躲在几十米之外,几颗树木后面的蘑菇峪里正,花白胡子老者首当其冲,举着大刀冲了上来,在敌人还没醒过神来的时候,很快就被人数远超自己的百名多百姓给剁成了肉酱。

“后退!”见好就收,老者看敌人已经没有活的,低喊一声,带着村民撤回了藏身之处。

“通通通”,一阵有节奏的撞击声传来,更多的敌人涌上了团子山山顶,其中几十个敌军,不知从啥地方抬来了几块大石头,对着哨卡门户就砸了起来,很快地木门就出现了破裂,好在内测已经被大石头封堵,短时间之内不会有大危险。墙头上,那名机灵的小伙子已经弹尽粮绝,只能急得直跺脚,一度都想把自己剩余的唯一兵器腰刀给扔到敌人脑袋上。

“阿杜,你在跳什么脚,快去下面搬石头!”关键时刻,援兵到了,是一个老兵,同时兼任火头军的满脸胡须的中年人,搬着几块石头,背着弓箭爬了上来。

“好!”被喊做阿杜的小伙子没任何考虑,顺着墙内阶梯滑了下去,朝着西面的仓库就跑,也不管里面是啥东西,摸黑哗啦了一大包,拖起来就往墙上窜。扔了几块碎石之后,手上突然抓到一只钻天雷,略一琢磨,从忙活着的火头的腰带上摸到了对方抽烟用的火石,蹭蹭蹭几下子,终于点燃了钻天雷的引线,不管三七二十一,顺手扔到了墙下,一声爆炸,接着是火花四射,下面顿时一片惨呼惊叫。

“好,奶奶的,再来!”火头军也杀出了火性,大叫着,猛地站起来,举起手里的石头,朝敌军密集处扔了出去,一支冷箭射来,火头军身子一个摇晃,嘴里慢慢渗出了鲜血,但是好汉子硬是一声不吭,慢慢跪到了墙头之上,一只粗大黝黑的手臂牢牢撑在了山墙外侧的女儿墙上。

“长官,不好了,敌人有云梯上来了!”火光闪烁中,见几个敌军抬着一架简易云梯靠近了石墙,角楼里警戒的士兵大声喊叫起来,同时将手里的弓箭对准了最前排的一名敌人,一箭正中对方胸部,因为距离不过二三十米,而且是居高临下之下,箭支力度更加猛烈。其他敌人不顾自己同伴被射到,坚持把云梯靠到了石墙之上,早有准备的哨兵抓起一支长矛一般,前端带有挂钩的支架,嗷嗷叫着,冲上了敌人云梯,一个猛力,很侥幸的将敌人云梯给推了出去,正有两名敌人攀登在云梯上,结果被推翻在地的云梯砸了个准当,又是数声惨叫过后,两三个敌军遭殃了。

“上!”一个敌人军官低吼一声,顺手将一根绳索抛到了石墙之上,还在兴奋之中的戍卒突然感觉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扑面而来,急忙躲闪,扔掉手里的长支架,顺手扯出了腰刀,但是黑乎乎的东西咔吧一声之后就失了踪迹,急忙探头墙外看去,这一看可是倒吸一口冷气。没等她喊叫救兵,一个闪光的刀影迎头劈来,顿时将戍卒砍翻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