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铁血王朝
16994300000332

第332章 拒当皇帝

“我们走!”齐王依旧冷着脸,既不理会吓得四散而逃的义军官兵,也不理会冲自己而来,试图和自己打招呼的骑士,拉起田埂就闪了出去,转眼没了踪迹。

“好快的身法!”骑手怔怔望着没了踪迹的两个青年,情不自禁的赞叹道:“简直是堪称天下第一了!”

愣了一阵子,急忙跳下马来,快步来到已经力竭的宋王面前,点了几个大穴,撕下衣襟,将伤的严重的几个出血部位包扎起来,试了一下对方脉门,这才放下心来。正要招呼跟来的几个高手帮忙把宋王抬走,已经半死状态的宋王突然说道:“走,回到西北大寺去!”

“兄弟,你慢点,不是说没啥大问题了吗,干嘛那么着急回去?”没听到对方回应,田埂又说道:“你是否认出了对方,心中不好受?多亏姐姐,啊是哥哥,没下狠手,否则还要落下埋怨的!”

“哎,如果是本王清醒,说不定直接出手斩杀了那个什么宋王!”齐王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幽幽说道:“自从努尔干遭到追杀,我就很怀疑对方来历不寻常,否则也不会对我们行程如此清楚。尤其是那些高手竟然多数是佛家出身,开始我还以为是彭大和尚等人的余孽,直到大师傅救活我们,对你说过的那几句话还记得吗?”

“什么话?”田埂楞了一下,终于想了起来,讶然问道:“是不是那大块头说过的:告诉他不要轻信身边人!”

“是的!”齐王点头说道:“起初我还没有想起来身边那么多人,到底是谁有如此能力,竟然能够延请到如此多武林人士,尤其是那几个差点要了我们性命的超级高手。直到见到小六子,帮我回顾了一些我的亲近之人,那些有实力的人物,终于锁定了那么几个,其中就有这位被称为宋王的,我的启蒙师父!”

“真可恶,真该宰了那畜生!”

“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伦大事,不可胡来。再说了我这脑袋里可是忘了很多东西,如果证实我错了,那可就大大不妙了,好在留下他一条老命,等到事情水落石出,进一步算账也不迟!”

去了一趟小六子设在徐州的临时总督府,顺便带上了朱八、刘伯温等几十名大小军官,齐王一路狂奔,累的跟班们叫苦连天,但是不甘落后,终于在春节过后的正月初三赶到了京师,马上引爆了整个全城震荡:朝廷官员纷纷赶往宫门之外等候命令;民众纷纷涌上大街,希望碰到好运气,能够见到齐王一面;外国客商也不例外,因为他们也有很多人是慕名而来,想要一睹这位人人传诵的少年王爷的风采,当然希望与这位亲民的王爷建立关系。

但是,人们很失望,无论官民外商,一直翘首以盼,等太阳落山,也没等到亲王殿下出宫。他们不清楚的是,此时的齐王正在大发雷霆,就想上一次回宫以后如出一辙:先是骂的宁宗老弟差点上吊;接下来又把代理大都督申通、左右丞相、京城守卫众将领大加训斥;最后气冲冲进了后宫,两巴掌扇到了跪在迈莱迪皇太后宫内寻求庇护的太子殿下,对着自己的母亲一顿冷笑,嘴里只说了两句话:“我看你是鬼迷心窍,喝了迷魂汤!”

第二天早朝,没有和自己商量,宁宗突然颁布诏书:让位于自己兄长,本来就是最佳皇帝人选齐王殿下。诏书宣读完毕,众位文武大臣倒是没有太大意外,说起来大多数人还是不看好宁宗陛下的。再说了,真正掌握皇宫大权的,本来就是齐王殿下,这位只不过是傀儡而已,还不如名正言顺,直接让齐王登基来得爽快一些,也省的齐王一离开京师,这宫内宫外就出些幺蛾子,弄得他们也提心吊胆,不知所措。

“不行,本王可不想做那鸟皇帝!奥说错了,是时机不到,本王还有很多事需要亲自处理,陛下还是坐稳吧,只要没有大过失,谁也没理由逼迫你逊位的。另外,本王倒是有个建议,还请陛下以及众位爱卿斟酌,那就是本王不在京师的时候,凡是涉及到大的国策,以及重要官员任免,必须经过陛下与几位文武大臣协商办理,防止前两次大的变故发生,你们看如何?”

“好,好主意!这样就避免了个别人别有用心,以一己之私,蒙骗了陛下,末将举双手赞成!”申通马上赞同。

“臣附议!”太平丞相也是受害者,自然全力支持齐王的提议。至于他他有发言权的大臣,那个敢违背余怒未消的齐王殿下,急忙附议,齐王的提议没有任何阻力得到了赞成。至于那些人有资格和宁宗皇帝陛下平起平坐地商量国家大事和重要人事任免,那就要看齐王的指定了,大家急忙积极表态赞成,希望得到这位爷的青睐,说不定一下子成为了有决策权的内阁大臣呢。

“政事而言,这左右丞相自然是责无旁贷;军事而言,这大都督和代理大都督、兵部尚书也是必须及时和皇上交流汇报的。至于其他人选吗,还是根据具体分工,凡是职责范围,各中枢要员,各部院长官,都可以参与所分管事务的讨论的,你们看如何?”

这决策到也公允,而且是从公心出发的,任何人也说不出不同意见,齐王的提议再一次全体通过。至于这个组织的名堂,齐王就干脆称之为“常任内阁”、和“非常任阁僚”两个名字。所谓常任内阁阁僚,就是左右丞相,大都督府大都督,兵部尚书等人;非常任阁僚指的是各部院长官有重大事务需要交皇上和朝廷定夺,即有资格参与此项事务的研讨。

“高、妙!”散朝回到大都督府,申通连续夸耀齐王的英明。后者进门后却是拉下脸,不客气的指责起来。

“你小子看似精明,竟然差点被人毒死,还高妙个屁!”又说道:“为什么在危急关头,不采取极端措施,将危险分子给拿下?”

“唉,老子也后悔的要命,尤其是心有余力不足的那段时间,还不是仗着你的大师傅幕后援手,并且安慰我说说:没事,有你在呢!”已经完全康复的申通摇头叹息着说道:“再说了,当时也没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老乞丐等人都被严格控制着,否则还真说不定出了大乱子。对了,萨尔不花那女人可不简单,要不是有她在,这京师说不定就会血流成河,宁宗都有危险。”

“她走了,去了南方巡查医务工作去了,不几天就回来!”齐王若有所思地说道:“你说咱这政体是否有弊端?该不该大动干戈一番?”

“别,老,奥末将知道你的想法,现在可不是时候,还是等等吧!”

尽管没有大动干戈,但是小范围还是有些不小动作:根据御史台建议,革除皇太后卜答失里封号,移居宫外一户朝廷出钱购买的民居,每年给予定量生活用度和钱财,由皇宫负责供养;革除太子封号,迁出皇宫,给于侯爵封号,居住到京城一户被革职查办,没收财产的贪官家中;革除反对兴修铁路,并恶意中伤齐王和朝廷相关官员,迫使皇帝陛下停止兴修铁路,革职诬陷查办尽心视事大臣的几名奸佞,并特别腔调凡是此类被撤职查办者,永不录用;朝廷派专员到此次引发民变的地区进行调查,追究引发民变的具体原因和当事官员。

复职的太平丞相、刘伯温等人也受到了警告处分,理由是缺乏勇于担当,据理力争,忠心为国的骨气,此后如果再出现类似事件,也是不再启用,以此类推,作为警示。

“还好,你们有先见之明,保留了几乎所有大桥和尚未完工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只是可惜了那些累积起来的建筑材料!”齐王处理完朝廷事务,根据几位得力助手提示,迅速沿途巡查了东去的铁路线。又在津门总兵官的引领下,看到了保护完好的火车机车,顿时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