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通“导”,引导,治理。
千乘之国:一乘兵车配有四匹马。春秋时期,战争以车战为主,兵车的多少意味着国力的强弱。千乘之国,就是大国。《诗经·宫》谓鲁国“公车千乘”,表明鲁国在夸耀自身的强盛。
节用:节约用度。
使民以时:根据春、夏、秋、冬自然的节气,安排民众做事。
进入智慧之门,明达为人的根本,时时对自己有所观照,便既可行大事,又可做小民。
大到国家治理之事,应该如何?儒家强调以礼治国,本章记述孔子所论修身治国的基本原则。敬事而信,就是“为人谋而忠”在治理国家大事上的具体化;节用而爱人,就是仁民而爱物。治理一个国家的出发点在于爱民,落脚点还在于爱民,爱民的具体化就是“使民以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本义为为人弟、为人子者,这里泛指年轻人,其中当然也包括孔子的弟子。
《论语》的编排贯穿着我们先祖的思维模式,既有向上仰望的开阔,又有向下扎根的务实。
上章言治理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该如何,向上仰望,心怀天下。本章则立足自身,向下扎根。本章亦是《弟子规》的总纲,一般的人应该奉行的纲纪尽在其中,每个人都理应如此。
“入则孝,出则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邻人,到了单位还要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这是务本的根基;“谨而信”,这是做事的态度;“泛爱众”,再一次强调出发点与立足点,爱人,还是爱人,广泛地友爱众人。实现这些,要从其源泉与根基出发——“亲仁”,发挥榜样的力量。如此,便可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在明达常识的基础上,学习知识才有意义,所以“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先做一个懂事的人,再做一个有知识的人。古人八岁入小学,先学“应对、扫洒、进退”等基本的能力与素养,然后学习“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礼,就是行为课;乐,即为艺术课;射,可以理解为体育课;御,就是军事课;书,是语文课;数,是算术课。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弟子规》所言“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满口“之乎者也”,满腹经纶,但是连做人的基本道理都不懂,就实在是辜负了那满腹经纶。但也不要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一个人的知见会随着学习与阅历的加深而循序渐进地提升,不断地突破自我的狭隘,逐渐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这一切都与“学文”有关。若自以为是,认死理,那么真理就如日月覆云,看不见了。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易:平易,轻看,不过分看重。
色:容貌。
本章将对弟子的要求,作为小民的纲纪进一步具体化。
“贤贤易色”,就是“亲仁”的具体化。第一个“贤”为动词,是对于贤人的态度,即为友爱、亲近。第二个“贤”字,是贤达之人。向榜样学习,方向就不会偏离,所以要“亲仁”,要“贤贤”。关于“易色”,有不同理解,有的认为接着“贤贤”来讲,认为如果将贤达之人的言行树立为一个标杆,那么自我的行为就有了参照的标准。自我持续地校准,不断地纠偏,转变为人的姿态、行为的风格,这就是“易色”了。其实。我们认为“易色”应与“贤贤”并列而不是递进,意思是不看重人的外貌或长相。
“事父母,能竭其力”,就是“入则孝”的具体化。《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记载了子路与孔子之间的一段对话:
子路问于孔子曰:“伤哉,贫也!生而无以供养,死则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心,斯谓之孝。敛手足形,旋葬而无椁,称其财,斯谓之礼,贫何伤乎?”
在子路看来,贫穷真是件悲哀的事情。因为贫,对于父母之生,无以供养;对于父母之丧,无以为礼。一般人都会认同这样的观点,但孔子不这样看。孔子认为,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虽然生活清苦,但只要能尽其欢心,使父母生活得称心如意,这就是孝。父母死后,以衣、棺收殓尸体,所用的衣被可以盖住肢体,不使其外露,随即加以安葬,也不用椁,根据自己的财力量力而行,这就是礼。贫又能妨碍什么呢?
孝贵在生时尽其欢心,丧时量力而行。莫以贫作为不孝无礼的借口啊!而“生时尽其欢心,丧礼量力而行”即为“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就是“出则弟”的具体化。“事君,能致其身”又是“谨而信”的具体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就是将理念与行动融为一体,是价值体系,更是方法论,是实践的标准。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对待他人尽到本分,就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学的真知、道的真谛。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认为一名君子当以庄重取得威严,以好学来培固根基,以忠信作为言行的主旋律,善于交友,正确对待过错。对于“重”的话题,老子曰: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
稳重是根,可以主宰轻浮,静定是君,可以主宰躁动。所以,一名君子终日前行,离不开承载衣物粮食的车子,也就代表着离不开日用之物,离不开为人处事的基本法则。如“入则孝,出则弟”“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这些为人的根基若培植得厚实,自然就庄重,就有了一名君子的严威。有着坚定的价值体系,才可以做到“学则固”,成就君子之德。非此,就如庄子所言: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此即为“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庄重、厚实根基的主线即为“主忠信”。除了“贤贤”“亲仁”,还要进一步明确交友的态度。
关于“无友不如己者”,曾有学者指出,若是将此句理解为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岂不是违背了“泛爱众”的原则?所以“无友不如己者”,应理解为不结交不仁之人。《群书治要》引东汉徐干《中论》:
君子不友不如己者,非羞彼而大我也。不如己者,须己而植者也。然则扶人不暇,将谁相我哉?
《吕氏春秋》引曾子《制言》:
周公曰:“不如吾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吾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
刘宝楠《论语正义》曰:
由曾子及周公言观之,则不如己者即不仁之人,夫子不欲深斥,故言不如己而已。
显然,孔子的本意是远离缺乏仁德的人。
再就是面对过错的态度。君子和小人的差别不在于是否有过错,而在于如何面对过错。君子的态度是勇于面对,并不畏惧,即“过,则勿惮改”。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追远:终,人之刚死。慎终,慎重地办理丧事。追远,追念去世的祖先,指祭祀祖先。按照礼的要求安葬和祭祀去世的父母等先人。
上章言君子的严威源于敦重,敦重源于厚实。内在的厚实一定和人的天然本性相关。引导民德归于厚,民心归于朴,自然和那些最必要、最重要而又最简单之事相关。那是什么?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这样的话:“垦地播种,总是‘花未发而草先萌,禾未绿而草先青’。”为何?原来,草籽在耕种前早已种下,所以民德归厚,归于心念的纯厚,取其实,不取其华;取其厚,不取其薄,复归其生活的光泽。孝是醇化社会风俗基本的、重要的手段,它关乎人的本性,关乎社会产生与发展的本源。
慎终追远,使得一个人懂得勿忘先祖,勿忘本初,在心中尊祖敬先,自然在生活中尊君敬长。所以,中国的先民就形成一套完善的丧礼及祭祀制度:以郊社之礼来仁爱感念天地;以禘尝之礼来仁爱感念祖先;以馈奠之礼来仁爱感念死丧者。若是对无知无觉的死丧之人都表现出充分的念想,那么对生者,理应有更多的珍爱。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温、良、恭、俭、让:温和、良善、恭敬、俭朴、礼让。
一名内心敦重、仁德厚实的尊者,自然英华发外,充满着魅力。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既然以仁道行于天下为最高追求,那自然每到一处就要关注这个地方的民风,关心此处的政事。子禽对此不解,向子贡问道:“老师到了一个国家,一定得知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打听得来的,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
在子贡看来,无论是孔子主动打听,还是别人前来相告施政的情况,都不是行仁于天下的关键。如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无论是我等待你前来,还是我主动前往,只要是志同道合,以成其事,本质都是一样的。所以,子贡认为这就是孔子与他人不同的地方。他的魅力在于“温、良、恭、俭、让”,这使得他有能力主动地感知到民风民情。也有些情况,别人乐意主动相告。
本章也反映了孔子从教化角度了解民情,又以民情推断政治教化的认知方式。在《孔子家语·问玉》篇中,孔子曰: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由此可见,此六教成就了君子的美德。孔子有魅力,而魅力是有源泉的:“温”的美德源于诗教;“良”的美德源于乐教;“恭”“俭”“让”的美德源于礼教。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君子要履行职责,自然要“述人之事”“继人之志”。生命本就是一个又一个当下的连续,有传承,才会生生不息。
传承总要有个载体,于是子承父道就成了天经地义。但是,莫将子承父道理解为,父亲教书,子女就一定要教书;父亲为医生,子女就一定要为人把脉。如此就有几分偏颇与狭隘。父之道,就是父教其子,必循正道。志,即为心之所至。父亲在世的时候,做事情有着参照的方向,这时重要的是胸怀志向;但父亲不在了,事业还要传承,这时的关键就在于胸中的志向能不能变成现实,能不能有独立的担当。所以,“父没,观其行”,在将志向变为行动的过程中,原本对于父之道的信念和依赖可能会动摇,会迷失,是否可以坚定执着,就是对孝子的考验了。若是可以长期坚守,战胜困难,百折不挠,那就是孝了。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上章言事业的传承。生生不息是信念,也是现实。它以“和”为至高目标,有着通达的康庄大道。《中庸》云: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若说“中”是天下的根本,“和”就是目标、宗旨。这个目标的具体化就是“天地各得其位,万物欣欣向荣”。将“中”进一步具体化,其载体就是“礼”。所以,有礼,是一切行为的标准。有礼,即有理,有道。礼以实现“和”,实现“天地各就其位,万物欣欣向荣”为至高目标。事实上,按照礼的要求去做,每一步都是美的,手段本身就变成了目标,过程自然就演化成结果,自然就会“天地各就其位,万物欣欣向荣”。所谓先王之道,奉行的就是这样的原则,大事小事都以此为参照,实在是美。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至善的目的,亦不可仅是为了实现目的而实现目的。比如,《孔子家语·相鲁》篇有这样的记载:鲁定公与齐景公在夹谷会盟,孔子担当为定公相礼的任务。这次两国会盟,面对强横的齐国,孔子既智且勇,不卑不亢,坚持以礼制行事,维护了鲁国的尊严和国家利益,迫使齐景公返还长期侵占的鲁国土地,亦成就了孔子政治生涯的顶峰。
所以“以和为贵”不意味着“知和而和”,不是放弃一切原则,一味地追求和谐,而是“以礼节之”,要符合礼的要求。礼的要求就是中道的精神,不偏不倚。比如,当我们维护国家主权时,就要据理力争,无有丝毫退让,这才是礼,是真正的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有位西方人,当他读了柏拉图论灵魂不朽的著作以后,就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从今生前往那个他相信更好的来世。按理说,追求高尚的灵魂不朽并无错,但是为了追求高尚的灵魂不朽而选用了自杀的方式,就是“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实在是不可行。
再如,现在许多“慈善机构”策划“放生”活动,专门将自在的鱼儿抓起来,再以“慈善”的名义来组织“放生”,以此为慈悲,也有几分“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的味道。看来这“礼之用,和为贵”,并非“知和而和”,而要“以礼节之”,有所不行,有所不为,看清本质,自然本立而道生。否则,本末倒置,南辕北辙,离道就远了。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凭借、依靠;亲,通“新”。这里谈论的是如何继承的问题,或说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这里所说的是行为的一个重要准则,就像孔子所说夏、商、周三代之礼的关系:“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虽然后代“因”了前代,但实际上是有所“损益”的,这就是“因不失其亲”。孔子认为,这种对待问题的态度是可以取法的。
上章言为了实现“和”,需要“以礼节之”。如何“节之”?信不可脱开义,恭不可远离礼,万事都不可偏其根本。
礼的主旋律即为“中”,礼是“中”的载体。信须视义而行,不能任何事情都信誓旦旦,否则就难以兑现;恭敬也不可过头,过头就会变成虚伪、献媚,反而遭受耻辱。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因循过去但不可拘泥于过去,这样的做法才是可以学习、效法的。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身心安放大道,便不会在末节上纠葛。君子并不追求和贪图物质享受;他好学善道,从实践中学习和成长;他勤于政事,谨言慎行,以有道的人为参照标准,自我矫正,从而提高自己。这样才是真正的好学。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真正的好学,自然会学习到生命的真知。它不以升官发财为衡量标准,贵在有道。幸运和灾祸、贫与富不是衡量是否有道的标准,重要的是面对幸运与灾祸,面对贫与富应有怎样的态度、行动和思考。追求生命的真正意义,不要被贫富捆绑住手脚,束缚了翅膀。在贫困时不谄媚,在富足时不傲慢,这本就是清正做人的原则。有境界的君子方可实现。然孔子还是示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追求: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关于“贫而乐”,颜回是杰出的代表。孔子夸赞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箪食、瓢饮、陋巷,颜回处之泰安,不改其乐,不以贫困累心,还自有其可乐之处。这可乐之处,还乐在与夫子朝夕相处,心神相通。在周流广阔的精神世界中神游,有着无限的探索,自然喜悦。
关于“富而好礼”,子贡是个典型。据说,孔子师徒周游列国的费用大多由子贡“赞助”。《乐记》云:“德者,得也。”有德,就是使各方各得其欲,如此,方可各安本分。生活本就是平等的生命履行不同的职责,贫富亦是平等。只有安于本分,才有自在。
这样交流的过程就是切磋琢磨了。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本篇的首章,子曰: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并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因为他可以在自己的灵魂中见证良知的荣耀,坦然地面对他人的怀疑。但是,孔子知道这样的要求对于大众来说太高了。每个人都是多么地渴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退一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还要再退吗?正是因为知道这样的要求是高的,要做到这点是难的,所以孔子的所患所忧在于“我的‘不知人’使你‘不被知’,使你没有成为我的志同道合者,使你没有‘学而时习之’”。这就是孔子的境界了。再读他讲的那些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真的是平凡,而他的不平凡恰恰在于他胸怀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