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走向生活,开始迈出人生的脚步时,许多人却往往困惑起来。于是,有人就在内心追问:我来到这个世界有怎样的意义?我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毫无疑问,人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也都应有个人的追求。人可以把生命看作一个过程,而任何过程都会有属于它自己的开始与结束,于是开始的那个思考便具有了特定的价值。
不言而喻,心中萌发了想法,种下了种子,就是一个生命的开始。它生根、发芽,以它最适合的方式成长,最终也会结束,或者就称之为死亡。在这样的过程中,人尽其性,物尽其用,秉承自然,生活得尽性、深情、投入、精彩,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我们的先人告诫说:人的梦想就像一颗种子,没有种子,枉然有再多的努力,也不会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所以,我们必须有自己人生的支点,思考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中国传统讲求“人禽之别”,胡适先生认为,当人们思考生活的“为什么”时,生活的意义便已彰显出来,因为人与畜生的分别就在这个“为什么”上。畜生的生活只是糊涂,只是胡混,只是不晓得为什么如此做。
作家谌容有一次在大学演讲,有学生称自己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感到迷茫,问“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她回答说:人生没有意义。但是每个人都必须找出人生的意义来,这样才能活得有意义!
爱因斯坦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1950年12月,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收到拉特格斯大学一位19岁的大学生写来的长信,学生在信中说:“先生,我的问题是人活在世界上到底为什么?”他排除了诸如挣钱发财、博取功名或助人为乐之类的答案,认为人活着“什么目的也没有”。但是他说:“一个人活着就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在我看来,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所有人的欲望和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这就需要大量的自觉思考和自我教育。不容否认,在这个非常重要的领域里,开明的古希腊人和古代东方的贤哲们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我们现代人。
当面对人生意义之类的问题时,爱因斯坦也瞩目于“古代东方的贤哲”,这对我们很有启发。翻开《论语》这部作为“四书之首”的经典时,首先得到的便是如何树立信念、坚守理想、实现价值的人生启迪。
在我们看来,《论语》首篇至关重要。当然,不只是我们,前人也已经指出了这一点。如《朱子语类》引宋人吴寿昌说:“今读《论语》,只熟读《学而》一篇。若明得一篇,其余自然易晓。”显然,这是通读《论语》掌握其真谛的中肯之言。对《学而》这篇,朱熹认为:“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能否进入达道的门径,对于《论语》首章的解读至为关键。
无论是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全社会的普遍接受;还是退一步,得到志同道合者的认同;还是再退一步的坚守与执着,人生可以无处不自在。也只有做到理性地面对绝望,安然地面对失望,才可悠然地面对希望。
问题索引——
要正确释义《论语》,必须揭开《论语》的“秘密”,正确理解《论语》的性质。那么,《论语》的“秘密”是什么?
子曰:“本立而道生。”要务怎样的“本”,方可生出似乎无所不能的“道”?
有人认为儒家以“孝”“仁”教人“规矩”,会不会因此教出一群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勤勤恳恳做错事之人?
曾子认为要常常反省自己,反省什么?
中国传统的蒙书《弟子规》,其总纲就在此篇。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在表达什么?
引导民德归厚、民心归朴,自然与那些最必要、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事情相关,这些事情是什么?
孔子吸引人,他的魅力在哪里?
孔子眼中好学的标准是什么?
若身处贫贱当何为?若身处富贵又当何为?
孔子认为生命可以无处不自在,但他也有忧患。孔子忧患什么?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人们耳熟能详也朗朗上口的语句。通常,人们从字面上理解,以为本章讲对待学习、交友和他人能否理解自己的态度,鼓励学习要经常复习才能快乐,表达对朋友的欢迎之情,强调即使不被人理解,自己也不怨天尤人,这才是真正有修养的君子。
但如果静心沉思,我们不禁产生疑惑,为何将内容并不相干的三件事情放到《论语》首篇首章?它们之间有联系吗?背后有何深意?仔细斟酌,正确理解该章,是正确认识《论语》全书乃至孔子生平思想的关键。
要知道,《论语》出于孔子弟子后学的选编,按照我们的看法,该书最后编定成书,很可能是由孔子的孙子子思完成。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将相关的材料随意加以安排。换位思考,若是由我们整理一批孔子言论,应该也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去安排这些材料。
事实上,对《论语》的编排有没有一定的顺序,历史上还真的有不同看法。直到今天,这样的分歧依然存在。可是,我们认为理解整部《论语》的秘密可能正在这一章中。要正确释义《论语》,必须揭开《论语》的这一“秘密”,从而把握本书的整体结构,理解《论语》要表现的真实的孔子。
《论语》既由子思等人编辑而成,其首篇首章一定与孔子的人生主题相对应。孔子的一生奔波于路上,但这又不是一条一般意义上的道,而是胸怀仁人爱物之道。他有着实现天下大同的政治抱负,热切地期盼实现自己的主张,一生的理想与信念尽在其中。如果这样的理想和抱负可以实现,孔子将从心底洋溢喜悦。人生最大的意义莫过于把理想变为现实。
在孔子的一生中,也的确有过这样的一段“好时光”。在《孔子家语·相鲁》篇中,详细记载了孔子出任中都宰、司空、大司寇等“学而时习之”的情况:
孔子初仕,出任中都宰,在今天山东汶上西的一个小镇,孔子实现着他的理想。工作的主线就是制定养生送死的礼节、规范和要求。这样的做法实行一年之后,西方各诸侯国都引为法则。鲁定公问孔子:“学习先生的方法来治理整个鲁国,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即使治理天下也是可以的,何况只是一个鲁国呢!”之后的第二年,孔子出任鲁国司空,这是个负责土地管理和工程建设的岗位,相当于今天的国土资源部部长。出任此职,孔子的做法是“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可贵之处在于人要对万物的本性有着真实的把握和充分的尊重。真实的把握就是智,是科学,做法就是“别五土之性”,需要研究和实践。充分的尊重就是仁,是慈悲,是关怀。有这样的关怀,使得“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不同类型的土地,生养不同的物产,万物都获得了最适宜生长的条件,各得其所。最终实现人与天地、与自然、与万物的合和为一,这就是科学发展观。
这个阶段,孔子可谓平步青云,从司空升为鲁国的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作为一名大法官,孔子的理想是“设法而不用”。“无讼”“设法而不用”就说明百姓们认为目前的生活状态是公正的、可以接受的。无怨结,无为非作歹之事,无奸诈刁蛮之民,这就是政治治理的最高境界。
能够实现理想自然是最大的喜悦,且这种喜悦自心底洋溢。但就当孔子希望进一步施展抱负时,触动了当时鲁国贵族的利益。季孙、叔孙、孟孙均僭越了臣子的本分,孔子命令季氏的家臣仲由损毁三家都邑的城墙,以此来强大公室,君尊臣卑,各安其位,使良好的政治教化遍及鲁国。
遗憾的是,“隳三都”并非如孔子所理想的那样由此而使君尊臣卑,各安其位,为进一步良好的政治教化遍及鲁国扫清障碍。由于鲁公室懦弱,“隳三都”半途而废,也基本画上了孔子政治生涯的句号。
既然鲁国不能实现孔子的政治理想,天下如此之大,可有志同道合之人?若是得贤君相助,无论是等待着明主前来相邀,还是自己主动前往,本质都是一样。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样欢喜!于是,他风尘仆仆,英勇而悲壮地周游列国。
事实是“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无道,岂止是一国之无道,一君之无道。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带给孔子更多的失望,甚至绝望。《孔子家语·终记》记有孔子临终前七日的事迹:这天早晨,孔子起来后,背着手,拖着手杖,悠闲地在门口漫步,口中唱道:“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意思是泰山大概要坍塌了吧!栋梁大概要折坏了吧!哲人大概要病逝了吧!唱完进屋,对门而坐。这时,他的弟子子贡前来相见。孔子叹息着说:“夫明王不兴,则天下其孰能宗余?”圣明的君王不出现,那么天下谁能尊崇我的学说呢?
孔子留下的最后的话意味深长。孔子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在即将撒手人寰的时候,以泰山、梁木、哲人自喻,感叹无道的现实,感慨自己的学说未能行世,这也印证了孔子一生都在追求学行天下。
需要注意的是,“学”有作动词用的“学习”,有作名词用的“学术”“学说”等,这里应为后者,指思想主张和对社会、对人生的总体认识。朱熹以前者作解,认为“学”即学习,清人毛奇龄不同意这样理解,他在《四书改错》中说:“学者,道术之总名。”程树德《论语集释·学而上》表示赞同,指出:“‘学’字系名辞,《集注》解作动辞,毛氏讥之是也。”《论语》有孔子“士志于道”之说,又有孔子自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学”与“道”为同位词。《庄子·天下》篇有“百家之学”的说法,亦与这里的“学”同义。《论语》中有“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下学而上达”等,其中的“学”都是如此。
面对现实,已经一退再退,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这时对于自己的理想、信念、学说、所奉行的“道”该何如?正如《郭店楚墓竹简·穷达以时》中所说:
有其人,无其世,虽贤弗行矣。
如果天下无道,时世不济,那么,即使很少人能够理解或者根本没有人理解,也应坚信自己的学说。所以,孔子说:
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这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以互为作注。
本章还可以理解为当生命邂逅生活的状态。可以面对希望,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可以面对失望,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以面对绝望,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以,我们对于《论语》首章的解读为:
学:指思想主张,对社会、对人生的总体认识。
而:假如,如果。假设连词,《论语》中这种用法十分普遍。
时:有时机、时代等意思,这里应该与“世”相通,即时代、社会、现世。
习:应用,实践。
说:通“悦”,喜悦、高兴。这里的“喜悦”与下文的“乐”(即快乐)、“愠”(即愤怒)都是表达人的内心感受,也表明不应将《论语》本章三个分句割裂开来进行理解。“说”与“乐”显然都表示内心高兴,但层次上的不同显而易见。
有朋:通“友朋”,即“朋友”。汉代学者认为“同门曰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易传·象》有“君子以朋友讲习”之语,正可以作为注解。
君子:一般指有学问、有地位、有修养的人。孔子一生谦恭,不以“圣人”“贤人”自居,但始终以“君子”自期。
假如我的信念被时代或社会所接受,那不就太令人喜悦了吗?退一步说,假如时代没有接受,可是有很多赞同我思想的人从远处而来,不也很快乐吗?再退一步说,社会没接受,人们也不理解我的思想主张,我也不怨愤恼怒,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吗?
无论是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全社会的普遍接受;还是退一步,得到志同道合者的认同;还是再退一步的坚守与执着,人生可以无处不自在。也只有做到理性地面对绝望,安然地面对失望,才可悠然地面对希望,而不至于绝望时颓废,得意时忘形。这是《论语》的总纲领,《论语》也就由此开启了大门。如朱熹所言,这是入道之门,也是智慧之门。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孔子弟子。姓有,名若,字子有。后人尊称为有子。
孝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弟,通“悌”。
鲜:很少。
人之所以为人,当以何为根本?有子认为孝悌之道是“为仁”之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各种道德都是由此派生、推衍出来。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思索的重心在于社会的治乱问题,由此形成了孔子等早期儒家以修己安人为核心内容的思想体系。他们希望社会和谐有序,希望人人自觉守礼,而要做到这样,就需要人人做到“仁”。孔子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人只有做到“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能结束礼崩乐坏的局面。那么,何谓“仁”?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孔子有不同的解释。从字源上,从人从二、左右结构的“仁”是后起之字,《郭店楚墓竹简》的材料显示,“仁”的古字应当从身从心、上下结构,表示常常反省自身,即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人之反省和修养自身,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孝亲,所以《中庸》记孔子说: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仁”是所有人都应该具有的品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人只有修养自身,具有仁德,做到孝亲,才能逐步外推,进而“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进而“泛爱众”,具有仁爱之心,进而自觉守礼尊君。这样,人们由孝悌而守礼、敬上,社会秩序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论语》主要记述孔子语录,孔子弟子等人的言论相对较少,可是,在首篇第二章即记述了有子的话。实际上,《论语》中有子有如此地位,与他在孔子弟子中的地位直接相关。《孟子》说他“智足以知圣人”,又说“有若似圣人”,在传习孔子思想学说方面,有若曾经得到多数人认可。所以,孔子去世后,当孔子弟子思慕恩师的时候,子夏、子张、子游等人便推出有若,“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当时,曾子并不同意这样的做法,说明有子毕竟不同于孔子,但也彰显了有子在孔子弟子中非同寻常的地位。需要辨明的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状似孔子”,说有子在长相上接近孔子。其实,情况很可能是,有子学到了孔子真谛,因而受到普遍敬重。《礼记·檀弓上》就记有子游对有子的赞语:“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
读本章,还有一个重点需要关注。有人认为儒家教人“规矩”,会不会教出一群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勤勤恳恳做错事之人?谄媚很容易与仁慈混淆。孔子也很担心这一点,下一章接着本章的话题继续谈。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就是花言巧语,令色就是伪善的面貌。东汉包咸讲道:
巧言,好其言语;令色,善其颜色,皆欲令人悦之,少能有仁矣。
朱熹认为:
巧,好;令,善。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此章言语简洁,却是修身做人之镜鉴,为识人用人所必知,同时也是对自身最深的提醒,因为务本的起点源于自身。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孔子弟子。
本章强调儒家最为重视的修己问题。孔子等早期儒家特别注重修身,即修养自身,常常说到“修己”“克己”“求之于己”“敦于反己”。观照自己,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做事情有没有尽到忠心?关于“忠”,朱熹云“尽己之谓忠”。真正的忠心,要尽到自己的全力,竭尽所能。非出工不出力,更非推诿扯皮,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第二,与朋友的交往有没有尽到“信”?这也是“忠”的表现,子曰“言忠信,行笃敬”,对自己的承诺全力以赴,尽到忠心,使朋友产生信任,这是长久交往的根基。
第三,关于传道授业。传在老师,习在自己。只有传习才有传承,才有生生不息。
本章继孔子、有子的言论后接着记载曾子的言论。宋代以来,有学者提出,《论语》一书实成于有子、曾子门人之手。朱熹《论语集注·序说》引程子曰:“《论语》之书,成于有子、曾子门人之手,故此书独二子以子称。”关于有子,本篇首章已有叙述。曾子践履孔子思想,是孔门之中颇有影响的人物。曾子不仅在孔门弟子中年纪较轻,去世较晚,更为重要的是,他曾经为孔子裔孙子思的老师,在孔子之后对子思有教导之功,影响较大,《论语》等书即完成于子思等曾子弟子之手。因此,在《论语》的记载中,曾子的身份显得比较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