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的至高境界与通达路径。
生命的轨迹。
何为大教?
知道并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是真正的智慧。
“众星”的使命。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成长与感悟——
有德之人如北辰,是恒星,灿然居中,群星环绕。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词汇——
诗三百:《诗经》共三百零五篇,取其整。
成长与感悟——
一个人如何才能有德?诗是教化之方。
由诗教举一反三,知六教,即诗教、书教、礼教、乐教、易教、春秋教。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词汇——
格:正。
成长与感悟——
为政的根本在于德与礼,使人明是非、知好恶。
政、刑在前,民众不敢违法;德、礼在前,民众自觉守法。
政、刑不可少,但德、礼更紧要。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成长与感悟——
上章言为政的导向,本章言个人的一生。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成长与感悟——
无违,即不违背礼节。
人物——
孟懿子:姓仲孙,名何忌,“懿”为谥号,鲁国的大夫。其父亲为孟僖子,据《左传·昭公七年》说,孟僖子临终前,嘱咐他向孔子学礼。
樊迟:鲁国人,孔子弟子。姓樊,名须,字子迟,少孔子四十六岁。二十岁时到季氏那里做了家臣。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成长与感悟——
问事亲之道,答爱子之心。知父母爱子之心,则知人子事亲之道。
人物——
孟武伯:孟懿子之子仲孙彘。“武”为其谥号。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成长与感悟——
孝在敬。生则敬养,死则敬享。
人物——
子游:鲁国人,孔子弟子。姓言,名偃,字子游。少孔子三十五岁。以文学著名。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成长与感悟——
敬表现在脸色,不敬则难有好脸色。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词汇——
省其私:私下观察他的言行。
发:发明,发挥。
成长与感悟——
施行政令,需要制定者,更需要执行者。
为政者贵有德,执政者贵认同、落实。如此才能政行令通。
政令不通是为政的大忌。
人物——
回:颜回。鲁国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姓颜,名回,字子渊。回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仁。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词汇——
视、观、察:皆有“看”的意义,但程度不同。以:凭借。
所以:所从事事情的出发点。指动机、原因、因由。
所由:以前做过的事情,所从由的道路、途径。
所安:乐于做、安心做的事情。
焉廋:哪里隐藏。焉,何、哪里。廋,隐藏、掩盖。
成长与感悟——
从动机、路径、安心之处立体观照,真面目将浮出水面。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成长与感悟——
擅于继承方可擅于创新。
为人师者,方可为人长,为人君。
2.12
子曰:“君子不器。”
词汇——
器:本义是器皿或者器具。这里有“能力”或“才能”的意思。
成长与感悟——
君子要有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有自己的价值观。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成长与感悟——
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词汇——
周:完备、普遍、周流广阔,也可引申为团结。
比:以暂时的共同利害相互勾结。
成长与感悟——
世上的事务两两相对,贵在相融相通,此为周。
为政一方,贵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词汇——
罔:迷惘,蒙蔽。
殆:疑惑,思维枯竭。
成长与感悟——
本章的核心是学、思并重。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词汇——
攻:攻击。
成长与感悟——
异端:与正道相悖的邪说,如索隐行怪(标新立异);言伪而辩(言论错误却雄辩);记丑而博(记述非义的事物却十分广博)。
不要在攻读异端上用力,也不要以攻击异端为正学。
2.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词汇——
女:通“汝”,你。
成长与感悟——
知=知+不知。
真正的明智,不仅在于知道什么,还在于了解并承认自己的无知。
知+不知,方是真“学霸”。
人物——
由:仲由。鲁国卞人,孔子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少孔子九岁。有勇力才艺,以政事著名。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词汇——
干禄:求取禄位。
阙疑:存疑。
寡尤:减少过失。尤,错误、过失。
阙殆:与“阙疑”对称,亦存疑之意。
寡悔:减少后悔。
成长与感悟——
上章讲知,本章言行,如此才可知行合一。
“多闻多见”为博学;“存疑阙殆”是求真;“慎言慎行”是崇礼;“言寡尤,行寡悔”是中庸。
中庸者,禄在其中矣。
人物——
子张:颛孙师,陈国人。字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岁,为人有容貌资质,谦和,结交广泛。
2.19
哀公问曰:“何为****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词汇——
举直错诸枉:提拔正直的人,置放在邪恶的人之上。
成长与感悟——
正在人心。举直错诸枉是为正,正则民服。
人物——
哀公:春秋末年的鲁国国君。名蒋,“哀”为其谥号,鲁定公之子。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成长与感悟——
如何使民敬?贵在“临之以庄”。
如何使民忠?贵在“对上孝,对下慈”。
如何使民劝?贵在“树立正的榜样,教化不能者”。
外在影响力的追逐,取决于内在品性的建立。
人物——
季康子:鲁哀公时的正卿季孙肥。“康”是其谥号。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成长与感悟——
广义的为政行存在于天地间,重孝重友。
为政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人孝悌,教人立爱、立敬。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词汇——
大车无輗:牛车没有輗。大车,用牛力的车叫大车。輗,牛车辕前横木两端的木销。牛车没有木销,则横木不能连接,如此就无法套牛行进。
小车无軏:马车没有軏。小车,用马拉的车叫小车。軏,马车辕前横木两端的木销。马车没有木销,则横木不能连接,如此就无法套马行进。
成长与感悟——
为政之道贵在“礼可守,言可覆,迹可履”。
各遵其道,各守其信,社会、政治这辆大车方可安然前行。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词汇——
因:传续,因袭。
成长与感悟——
温古可知今,知今则知未来。
礼的根本不动,贵在传续。礼的形式有所变化,因时而变。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成长与感悟——
本篇首章言对于“北辰”的要求,末章言“众星”当如何。
不谄不媚,见义勇为。
只有各居其所,各当其位,才能倾慕吸引,而不彼此欺凌,繁星满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