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古墓容情
16690100000109

第109章 阴晦西宫

姬扶见有两位道行高深的人“接管”了匡来,便放心地潜回了王宫南院,秘密会见让他一见倾情的张妲妃去了。

此时的南宫后花园已人去园空,宫女们将被匡来吓破了胆的张妲妃扶回了房间。

姬扶悄悄地在南院寻找张妲妃居所,经过几处回廊和过道后,终于来到张妲妃的香居外。姬扶不便进入了解实情,他虽然不知那尖叫声发于何人,但还是很担心张妲妃,更是怕她受到什么伤害。姬扶在张妲妃的香居外踱来踱去,干着急的滋味真是有点不好受。

其实,张妲妃只是受了惊吓,身体并无大恙,稍加调养便无大碍。在她的意识里依稀记得,在受到袭击的同时,有人从天而降,让她免除了灾祸,这个人似乎就是她近一个月来日夜思念之人。

也许真心相爱之人,相互之间总是有着超乎寻常的心灵感应,张妲妃相信他就在身边。她对贴身宫女淑兰轻声道:“你去外面看看他在不在?”淑兰当然知道主人所说的“他”是谁,便心领神会地步出了张妲妃的香房。

淑兰是与张妲妃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虽然身份地位悬殊,但张妲妃对她有如姐妹情深。在淑兰陪伴张妲妃来到朝歌后,俩人举目无亲,更是相亲相依,没有主仆之分。有时俩人商量从事、计较行事,淑兰起了重要的参谋作用。

淑兰在张妲妃香房过道上,果然见到了心神不宁的姬扶。在初见张妲妃之时,姬扶没有注意身边的淑兰,对她自然不认识。但现在的他,知道来人一定是张妲妃身边的人,急忙迎了上去:“妲妃娘娘怎么样了?有没有受到伤害?”

淑兰本想好好逗乐他一番,但看在他对张妲妃真情的份上,还是如实地告诉他实情:“只是受了惊吓而已,将军请放心吧!”

姬扶夜探张妲妃,既是出于内心的真爱,也是受其父亲张继忠之托——好生照顾于她。不料,刚入后宫就遇上这档子事。保护张妲妃,是姬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淑兰的话虽然让他心安了许多,但还是放心不下,便恳挚地道:“能让我进去看看吗?”淑兰被他的诚意所感动,欣然道:“请将军稍候,让我先向娘娘通禀吧!”

淑兰在得到了张妲妃的首肯,乖张地屏退左右后,走了出来:“将军,请进吧!”姬扶急不可待地来到张妲妃榻前,看到外表楚楚可怜,内心却很坚强的张妲妃,不禁心生怜悯之情,不由自主地拿着她的手:“你怎么样了?”

张妲妃矜持地将手缩了回来,脸带羞涩地道:“将军,别这样……我还好着呢!”姬扶似乎看出了张妲妃脸上不快之色,话中责怪之意,便一五一十地向她说出了这半个月来为她所做之事。

在西岐时,包括侯府中人,有不少俊美而有权势的男人追求过张妲妃,但她不曾动心过。当她听了姬扶这半个月时间的述说后,对眼前这位英气勃勃,而又情深义重的男人,她久闭的情闸终于被全部撬开了。

在后花园,与姬扶初次相见之时,她伸出双手,是出于求生求助的迫切心理和对姬扶的好感。而此时,两双手又紧紧地握在一起,双目紧紧地盯着对方;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却是出自内心深处。

姬扶将与姬昌父子及张妲妃的父亲张继忠等人商议的机密,毫无隐瞒地告诉了张妲妃,要她务必注意王宫动向、百官言行;特别是西伯侯姬昌派人进入朝歌后,纣王的反应。

张妲妃听了姬扶之言,由衷地为心爱之人因自己而背叛纣王,扶助西伯侯,并终于有了大动作而兴奋;同时,为难以及时得到纣王消息而担忧。姬扶看出了她的心思,便劝慰她:“凡举大事者,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稳步推进。”

对此,驰骋疆场的姬扶,一时之间也没能想出好的解决方法来。心想,如果有兄长在,也许能有办法;如果与西伯侯派来的人接上头,更能如虎添翼。于是,姬扶再次相劝:“你先别急,让我好好想想后再说吧!”他打算先找到西岐派来的人再作计较。

姬扶来到张妲妃的房间已多时了,这里并非久留之地,一旦不怀好心的人知道,其后果堪虞。姬扶准备离开,要张妲妃安心休养,并保持联络。张妲妃用哀怨的眼神望着姬扶,似乎在说:别让我又是半月等待啊!姬扶拥抱了一下张妲妃,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她的香房。

当姬扶带着甜蜜的心情跨越门槛之时,一根绳索从天而降,将姬扶牢牢套住……

下套之人不是别人,而是从王宫卫队首领处逃出来的匡来。王宫卫队都是一些只会粗略武功的彪形大汉,怎能“接待”得了这位身怀钻地遁形之术的匡来?虚无和江东当然也知道这些人的斤两。之所以江东只交待他们要“好好‘对待’”,而没有让自己的法术将匡来困住,是因为俩人并不想就此将匡来交由纣王简单处死,而是要让他有逃脱的机会,继续****的坏事,为颠覆商纣王朝的暴虐统治推波助澜。

逃脱的匡来,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必须弄清和报复那位让他失手丢人,并在后面紧追不舍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在他看来,要找到此人,必须得从王宫南院妲妃娘娘处着手;即使在那里得不到答案,也可顺手牵羊——将妲妃弄到手。

狡猾奸诈的匡来果然没有猜错,当他来到张妲妃处时,正好听到有男人的说话声。匡来便飞上屋顶,等待这位男人的出现。幸好匡来到达之时,正是姬扶和张妲妃交心结束之际,所以俩人的谈话内容,匡来并不知晓。否则,姬扶和张妲妃将“大祸临头”了。

匡来只当他是与自己一样好色之徒:“哄,好小子,你竟敢来抢我的‘食’啊?还害得老子丢尽脸面。今天一定要让你好看!”

这回轮到姬扶现出“丑行”了:一个在外征战御敌的将军,怎能出现在大王妃子的房间?这不是大逆不道,就是图谋不轨。姬扶纵有一千张嘴,也难以说明;纵是跳进黄河,也难以洗清。姬扶的确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出了一身冷汗。

淑兰本想出门相送,但见姬扶凭空消失,以为他有急事要办,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任其离去。假如她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破绽:没有必要一出房门就往房顶上跃去,其中必有问题。如果她发现缘由,禀告主人,既解决不了,只是徒增张妲妃烦忧而已。淑兰这一大意,正好为张妲妃省了一事。

姬扶被匡来的捆仙绳越捆越紧,一身武功,难以施展。幸好匡来将姬扶背在背上,没有去看所捆之人究竟是谁,心想到时候再看也不迟。匡来背着姬扶蹿房越脊,朝被江东发现的王宫的最西边的一处阴暗地而去。

虚无和江东向纣王复命后,决定对王宫西面进行一次全面侦查,重点放在江东所说的最西边的那处阴暗地——西后宫。这里靠近西山,宫墙内外生长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千年古树,暴露在外的根须,有如老人的虬须,还长满了根瘤。在根部,不知是已腐蚀的落叶,还是其它什么东西,发出阵阵恶臭,令人作呕;一些动物钻有不少洞穴,就是白天也有不少老鼠爬进爬出,有时也有狐狸穿梭其中。

传说早在武乙之时,在这里就处死过不少忠臣良将和王妃宫女,其中有不乏枉死者。这些尸体没能得到掩埋,便成了老鼠们的美味佳肴,只只肥头大耳、油光可鉴。整天在这里“叽叽”地叫着,洞内洞外地窜着,俨然成了它们的乐园。

每到夜晚,这里或是打斗嬉闹,或是怨天恨地,或是鬼哭狼嚎。玉皇大帝也常常梦见朝歌血腥的惨状,听到这里哀怨的哭声,闹得他老人家睡不安稳,食不甘味。便询问身边掌管人间疾苦的人神,得知是因武乙的暴虐造成的,并历数了武乙的罪状。玉皇大帝听后十分震惊:“作为天子,理应遵循天意,体恤臣子,富足黎民,岂可草菅人命、胡作非为?”一怒之下,便令雷公将其击毙。

在武乙死后,西后宫冷清了一段时间,也没有听到天怒人怨之声了。可是不久,有人在这里不仅见到有硕大的白鼠精穿梭,而且有成群的白狐精出没,从此再没有人敢来西后宫了。

三年后,西后宫由于无人居住和照管而破败不堪,宫墙倒塌;除老鼠和狐狸外,树上多了乌鸦和猫头鹰,地上多了毒蛇和鬼怪,各路牛鬼蛇神更是聚集于此。一到晚上或阴雨天,便“热闹”非凡。这里成了人间地狱,那些枉死的冤魂,似乎找到了他们的乐土。

负责内宫防御的卫兵住宿处,就是靠近西后宫的房屋。在有着朦胧月色的一天深夜,一位二十多岁,刚来不久,名叫郑二的卫兵起来到房屋拐角处小解。忽然,一位一身缟素,长长秀发,双眸含情,嘴唇如涂鲜血,露出一排白得发亮的牙齿,对他嫣然一笑的少女,出现在迷迷糊糊的郑二面前。

见此情景,郑二被吓得在一声惊叫后,晕倒在地。第二天上午,卫兵们发现少了郑二,便四处寻找,结果在一棵古老的榕树下的洞口边找到了他。而此时的郑二,下身裸露,生殖器血肉模糊,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口中却在喃喃而语:“舒服,真舒服……你们,你们别走啊,我,我还要嘛……唉……”

卫兵们不知郑二是怎么回事,便在榕树下搜索起来,总想能在周围发现点什么。此时,一位与郑二既是同村、又是同时来到王宫的好友,很耐心地将头伸到洞里,想在洞里找到蛛丝马迹。可是当他头部刚伸进之时,突然一股骚味扑鼻而来,让他连打了几个喷嚏,喷得自己满脸是土。同来的卫兵们见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郑二的好友将情况与卫兵们一说,大家觉得很是奇怪。一位年龄较大的卫兵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我们赶紧将郑二抬回去,医治伤口。他已被迷住了,一时半天是醒不了的。”

大伙把郑二抬回房间后,叫来医士将他的伤口进行了处理。待一切停当后,卫兵们急不可耐地问起了这位年龄较大的卫兵,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位卫兵名叫张中,三十多岁,家居灵山脚下,十八岁来到王宫当差,是这些卫兵中年龄较长的一个。在孩提时,张中就听老家的大人们说过狐狸精害人之事,因为在灵山就出现过类似情形。如此,张中向他们说起了狐狸精如何变化成美女,如何引男人上勾,如何加害男人之事,说得绘声绘色,让人不得不信。

之后,张中很认真地对大伙道:“这明显是狐狸精作怪,她们利用自己的美色,吸吮男人的精华,为自己提升功力,让她们早日脱胎换骨。我们一定要小心注意,千万别一个人乱走,特别是夜晚。”

卫兵们一看张中煞有介事的样子,一个个听得心里直发毛,好像狐狸精马上就会出现在他们身边,都朝张中靠近。

张中只是猜测而已,但他没有猜错,郑二之事,的确是狐狸精在作祟。因为郑二又说起了糊话:“我的美人儿,你们别走啊!”这就证实了张中的猜测。卫兵们朝郑二看去,只见他的脸部表情十分的复杂,不知是痛苦,还是甜蜜?

匡来挟持姬扶朝西后宫而来,会加害于他吗?西后宫这样的阴晦之地,会给姬扶今后带来厄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