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古墓容情
16690100000108

第108章 深宫黑影

纣王对虚无的出色“表演”,自然首肯;但对胡怀远变身为虎感到很是惊奇和疑惑:明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为何成了一只白虎呢?也许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原本性和表层性。人,总在另一张面具下活着。

虚无在白虎的额头上再施以道家仙法,让他变回人形——胡怀远。纣王看着胡怀远不知说什么好,在身边侍候十年之久的他原来竟是白虎化身。胡怀远想要对纣王解释什么,但又无从说起,只是尴尬地呆在一旁。

此时的胡怀远真想将虚无一口吞噬下去,但有纣王在,无从发作,只是咬牙切齿地看了虚无一眼。可是,他的心里正在盘算着如何报复这位让他露身原形,出尽丑态的“山野村夫”。可能是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他没有去细想,能让他现出原形,是因为别人的道行比自己高,或头脑比自己聪明;更深层的说,这便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当然,胡怀远同样恨透了那位一起密谋策划的“盟友”匡来。关键时刻却不见踪影,让他现出了本来面目。这样的人,还能继续交往下去吗?

快亥时了,纣王也该回宫就寝了。老奸巨猾的胡怀远不仅马上恢复了常态,而且比以前更殷勤了。他一边小心翼翼地扶着纣王,一边低声细语地道:“大王,娘娘,小心台阶!”

忽然,从王宫南院传来了“抓贼,抓贼啊!”的叫喊声。就在纣王抬头向南望去的当口,一团黑影从头顶飞过,消失在北边的树丛里;紧接着又一团黑影掠过,好似在紧追前面那团黑影。

纣王立即下令胡怀远:“速令王宫御卫一面加强护卫,一面追查那两团黑影是怎么回事。”胡怀远没有立即领命离去,而是乘机向纣王献上一策:“大王,那个‘山野村夫’不是很有本事吗?何不叫他去查实那两个‘黑团’呢?”纣王认为他说得有理,也正是试用他们的好机会,便吩咐道:“就按照你的意思,快传我旨意!”

其实根本不用传旨,虚无和江东早已加入了追查“黑影”行列。在俩人离开纣王后,就发现了两团黑影。虽然黑影一晃而过,但凭他们的高深道行,就知道前面那团黑影有问题,俩人当然不会袖手旁观。

飞在前面的黑影不是别人,更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正是纣王的宠臣、胡怀远久等不来的“盟友”、虚无和江东的重要防范对象之一——匡来。

这位淫邪之心不改的匡来大人认为:大王与妲己出来赏月,正好给自己创造了机会,因为他与胡怀远有约在先,有“好戏”可看,能稳住纣王;趁机发难虚无和江东,能拖住俩人。这种既不会乱事,更不会坏事的机会实在难得,必须紧紧抓住并好好利用。匡来把与胡怀远一同对付虚无和江东的“大事”,不是抛到九霄云外,而是当作了为自己发泄****的最好机会。

匡来对以前那位欲行不轨的王妃,因纣王的突然出现而吓得魂飞魄散,从此“倒了胃口”。而纣王以前的宠妃张妲妃,不比苏妲己逊色,更有一种忧郁伶人的“病态美”,自然成为了匡来猎取对象的另一人选。

这天晚上,美好的月色同样吸引了张妲妃,虽无大王相陪,却有宫女相伴。她在宫女们的簇拥下,来到后花园中月下赏花。

触景生情,她想起了在西岐的美好岁月,想起了在宫中的忧闷时光,想起了与姬扶的美好时刻……

——在西岐,虽然父亲高度残疾,但有母亲的关爱,西伯侯的关心,二公子(姬发)的关照,一任她“胡为”,只有要天上的月亮成为空想外,什么都不是问题;交心有密友,玩耍有伙伴,没有不开心的时候。

——一年前,受父之命、君之托来到朝歌,虽陪伴之人贵为君王,锦衣玉食,日夜笙歌,但只是纣王发泄的工具而已,无任何欢乐可言;自苏妲己入宫后,宠幸旁落,冷寞孤寂,使命与重托更是无法完成,她无时不刻不在忧心忡忡。

——半个月前,姬扶的出现,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复仇的希望,更是燃起了生活的激情,日夜期盼着还能与姬扶重逢。今晚若有他在,该有多么完美、多么惬意。张妲妃脸带微笑,憧憬未来。也许,只有在想姬扶的时候,才有幸福的感觉。

一年左右的时光,让张妲妃似乎度过了漫长的人生,经历了坎坎坷坷,生死蜕变。她的矛盾心理,与今晚的天气形成极大反差——阴晴不定。

突然,从花丛中钻出一条黑影,向正在低头沉思的张妲妃扑来。谁能料到,在高墙大院、御卫严守的王宫会有贼人进入?这当然不是外来飞贼,而是内鬼淫贼——匡来。

对张妲妃蓄谋已久的匡来,明为与胡怀远密谋陷害虚无和江东,实为自己的****设下圈套,调虎离山。他在纣王刚出来赏月之时,就来到了南宫后花园,耐心地等待张妲妃的出现。

心事重重的张妲妃没有让陪伴的宫女过于接近,以免打扰她纷繁的思绪,这正好给匡来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匡来揪准时机,向张妲妃以突然袭击。

张妲妃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一声尖叫后,浑身瘫软,摇摇欲坠。匡来准备掏出捆仙绳,将张妲妃背负而逃。就在此时,不仅有众宫女的蜂拥而至,并大声高喊“抓贼”,而且从天而降一大救星——姬扶。

这天晚上,姬扶从西岐回到了朝歌。嫂子融雪念他一路辛苦,尽其所能为他做了最好的晚餐;兄长姬道臣没有责备他不告而别,害得在王宫四处找他,为他担心,只问及他去了哪里,干了些什么。

姬扶自踏上西岐土地,感觉就大不一样。一个月时间,让他觉得姬昌就是一位有道明君。他将在西岐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和盘告诉了他这位同朝为官的兄长。兄弟俩一文一武、一内一外为纣王卖命,对当朝的政见虽有各自的看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根除****,仁政爱民;否则,商朝危矣!

兄弟俩在月色下,庭院中,有融雪的悉心周到侍候,谈笑风生,好不惬意。融雪看到兄弟俩谈得很是投机,也开心地笑了。

这时,姬扶借故要嫂子进去照顾姬仁和姬白两个孩子,将融雪支开,与兄长姬道臣谈起了在西岐与姬昌父子商议之事,要求姬道臣一同配合,择主而侍。

姬道臣低声道:“听说王宫昨天突然来了两位能人异士,很有本领,还得到了纣王的嘉许,并允许他们入住宫中,原来是西伯侯派来的。”姬道臣身为卿士,为人稳重,他认为如不周密策划,无缝对接,则会招来灭门大罪。他劝姬扶慎重考虑,不要鲁莽行事,最好是规劝大王,别起反叛之心。

姬扶对兄长的劝诫充耳未闻。他在为姬昌之人顺利进入王宫,为计划的实施跨出了一大步感到非常高兴;得设法与他们取得联系,以策应西伯侯。

这时姬扶触电似的,一下想到了一见倾情的张妲妃。她那哀怨的双眸,伶人的娇态,让姬扶激情膨胀。同时在想,如此重要使命,岂是一个弱女子能担当得了的?他再也坐不住了,立即与姬道臣告别,直往王宫急奔而去。

别说王宫大门早已紧闭,就是白天没有大王允许,也别想直接进入后宫。欲想进入后宫,必须翻过高墙,这对于一个跨战马、保江山的将军来说,如履平地。只见姬扶一个纵步,飞上了城墙……

当姬扶刚跨上城墙的瞬间,就听到了张妲妃惊魂的尖叫声。姬扶当然不知是他心仪之人的叫声,但不管是谁,有人遭到意外就必须得管。姬扶一个飞纵,扑到俩人身边。张妲妃被匡来吓得魂飞魄散,而匡来自然被姬扶吓得魂不附体。

恐是匡来被吓得尿了裤裆,将自己的擅长之处都忘了:如果他遁地逃匿,则姬扶望“匡”莫及;可他偏偏选择了凌空逃跑,姬扶当然紧追不舍。纣王等人所看到的先后两团黑影,无疑就是这两位先生了。

有了虚无和江东的加入,任你匡来怎么入天遁地,也难以逃脱被逮的命运。匡来当然不会缚手就擒,他迅速掏出捆仙绳,朝姬扶掷去。姬扶夜入王宫只为会心爱之人,当然不会带他的兵器方天画戟,只得用手去招架匡来的捆仙绳。姬扶怎能敌过有仙法道术的匡来?无异于飞蛾扑火。

眼看姬扶被逼中招,趋近匡来的虚无立即吹出一口仙气,即近姬扶之身的捆仙绳自然缩了回去。这是匡来从未遇到过的事,他马上意识到有高人在旁。这时的匡来头脑反倒清醒了,想要降落地上,钻地潜逃。可是为时已晚,等待他的却是道行仙术远高于他的虚无和江东两位大师。

匡来对眼前俩人自然认得,他深知自己的斤两,但在这两位新进宫的人面前还是狐假虎威:“我奉大王这命巡视王宫,为何将我拦下?你们想违抗大王旨意吗?”匡来不曾料到虚无和江东正是奉旨前来捉拿于他,他认为以前大王除非亲眼见到、亲信呈报,否则,是不闻不问的。所以,匡来不仅对俩人有此一问,而且开始对他那位“盟友”胡怀远有了“告密”怀疑。

虚无不温不火地微笑道:“哈哈,匡大人,老夫正是奉旨而来。有意见,你找大王说去。”

姬扶见这俩人是前来捉拿前面“黑影”的,便不再动手了,因为他是一个外用将军,非大王之令,不得随意入宫,更何况是深夜?此时姬扶从虚无的回话中知道了这“黑影”,原来就是纣王身边的红人匡来。可是这位纣王身边的匡来“红人”,却永远无法知道,这位在身后一直追踪他的究竟是何方神圣。

姬扶落在树上,静观地上之变。他不知这两位协助者是谁,也不便现身相见;但他知道这俩人有相当能力,完全可以制服匡来。于是姬扶便消失在王宫林间,匿迹而去……

江东本想追踪姬扶,虚无却向他递了个眼色,制止了这一行动。虽然姬扶没有现身,但虚无从姬扶传到地面的气息可以看出,此人是一个有很强正义感之人。

这时,追查黑影的王宫卫队来到了虚无、江东和匡来三人身边。江东将匡来交给卫队首领,并交待道:“这‘黑影’便是匡来大人,你们不得无礼,一定要好好‘对待’。”

虚无和江东向纣王复命去了。当纣王得知“黑影”是匡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在想,匡来这是在干什么呢?本王如此待他,没有理由这样鬼鬼祟祟啊!在宫中,匡来之流还有多少呢?这位大王岂不知,腐败的王朝,必定是泥沙泛滥,浊水横流?

匡来是否甘愿受缚?纣王将如何处理匡来?胡怀远又将怎样对待匡来?姬扶和虚无、江东如何取得联系?张妲妃从中又能起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