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游戏中的理财学
16243900000006

第6章 玻璃、木板和混凝土块:不同的东西,必须用不同的手段(2)

不过很遗憾,这样的好事其实内藏玄机。我很认可复利的投资思路,它以时间为杠杆,不断增值资本,只要时间足够长、利率足够高,1元也能转化成1亿元,这可以被称为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

但如果落实到生活中的具体操作层面,问题就出现了:

第一,我们不可能将一笔资金的理财时间规划得过长,一般都不会超过50年,因为谁也无法预料几十年后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会发生怎样的转变,国家供养了一大批高智商的经济学家,他们也仅仅敢做一些5年经济规划和预测,更何况一家单一的企业机构呢?像巴菲特那样的长线投资人毕竟只是人中龙凤,大多数人都没有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魄力,你我估计都不是那块料。这种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性,自然会降低复利的增长空间。

第二,大家都知道,复利与时间呈正比,前面我已经提到,人们对于理财投资的年限是有所顾忌的,不敢太过长久。比如我说一个20年期的理财产品很好,但是有多少人敢投资?但是如果我说一个3年期的理财产品很好,大部分人都会想去购买。一切都关乎投资时间的长短。

那么要实现收益的高增长,就只能在利率上做文章了。如今的理财机构动辄标榜自身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能达到20%、30%甚至50%,而且还是以复利计算的,投入100万元,5年之后至少能赚500万元。光是增值部分的资金就足以将20年时间内杂七杂八的开支一笔勾销了,多好的事情啊,你不动心吗?

我只能说这种事情有可能,大多数理财经理告诉客户的都只是预期年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经常有出入。我的一位朋友,每个月拿出1000元做基金定投,当时的宣传资料上写着预期年收益率为15%,但4年过后一结算,本利一共才48000元,原因是第一年收益率确实达到了15%,本利一起滚入第二年,不幸的是,第二年亏了,而且一亏就是两年多,幸好第四年公司操盘得当,又赚了一些回来,才勉强有了这48000元。

除了看到复利带来的巨大诱惑外,我们更应该看到其潜在的投资风险,和其他专业市场一样,投资理财行业也是鱼龙混杂。一旦你把钱投进去了,销售经理把基本佣金稳稳当当地拿到手,他剩下需要考虑的只是佣金的提取比例问题,他自身已经和亏损没什么关系,而你的情况就不同了。我那位朋友一共投入了48000元,最后拿到手的还是48000元,这根本就不能对抵御隐形财务杀手产生任何帮助,反倒是增添了财务风险。

一般而言,判断一个复利理财项目是否值得投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评估。

一、是否保本。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目前的理财项目而言,所有的储蓄、国债都能保本(当然,本文所指的保本都是针对数额而言,不代表实际购买能力);相当一部分主要功能为保险,附带理财功能的保险业务也能提供保本服务;还有一部分基金项目可以提供亏损额度控制的理财服务;黄金,就近年来的表现而言,保本问题不大;而股票、期货自然是有投资风险的,入市须谨慎。

二、风险和收益。一般而言,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因此,目前的理财项目按照风险由低到高可以排序为:储蓄、国债、保险型理财项目、黄金、基金、股票、期货。

三、家庭成员的性格。这一点和投资的风险密切相关,有的家庭成员倾向于保守型投资策略,有的则倾向于风险较高的激进型投资策略,如果家庭成员之间不能有效地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不仅会增加理财项目的风险系数(双方受情绪影响,在作决定时不那么冷静和理智),还会对家庭生活和感情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这很可能会是一笔比投资失败更为巨大的损失。我们必须明白:理财的核心目的是获得幸福感,账户余额的增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组成部分。

四、理财目标。虽然投入每一个理财项目的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财富的增长,但在具体操作时一定是有所侧重的。比如你看中了一只拥有长期发展潜力的股票,准备长期持有,那么这笔钱一定得是真正的闲钱(你已经为其他如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储备了足够的资金)。针对未来高额日常消费的理财项目,一定得是风险不大的,因为本金是为了应付日后的一些生活开销,复利则是用来弥补未来差额的一种武器。而针对某项近期收益表现良好的基金复利项目,所投入的钱应该具备快进快出的特点,比如近期未纳入储蓄部分的工资或者奖金收入。也就是说,这笔投资不能影响其他既定的理财项目。拆东墙补西墙在理财上是一个很危险的动作,尤其是在不知道西墙到底是什么成色的情况下。

在本节的最后,我再以李先生夫妻目前的财务状况为例,结合以上这些注意事项,谈一谈如何用复利的理财思路夯实自身的财务基础,为击碎未来数量庞大的“玻璃”储备足够的弹药。

现在,李先生夫妻每月至少有15000元的收入,银行里有15万元存款,这是理财的起点。注意:不管钱多还是钱少,确定自己有多少钱是可以用来理的,这至关重要。比如,一般而言,借给朋友的钱就不能按照假想的还款时间进行理财规划。15万元存款无疑是家庭财务的一根定海神针,它承担着抵御重大意外,应对不时之需的重任。因此,对这笔钱进行投资的首要原则是安全,第二步才是增值。

而现阶段能够很好地平衡两者关系的莫过于国债。2012年5年期电子式国债的年利率达到了615%,比同期存款利息高065%。同时,其不同于记账式国债和银行储蓄到期一次性付息,而是每年结算一次,这样就可以用利息再进行投资。虽然这不比本息合计不断滚动更实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复利的效果。而且,国债的提前支取也较为灵活,提前支取采用的也是分档计息的方式,而非活期储蓄。

李先生夫妻每月15000元的收入,除了还房贷和生活开支,还有5000~7000元的结余。这些钱都是理财的对象,可以作这样的调配:1/3存入银行(重点不在于利息有多少,而是为了确保现金流的持续稳定增长,应对未来短期内的各类不可预知的花销),1500元投入保险型理财项目(这类理财项目对本金有一定的保证,且能获得滚动复利,不过收益率不会太高,对此我们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预期),1500~2500元投入风险相对较小的基金理财项目(这样做也能产生持续的复利效果,不过在具体选择上要多加小心,尽量不要涉及大幅超过常规收益率的复利产品),剩下的钱投入风险较高的复利产品中。

总之,在李先生夫妻负担相对较小,而未来开销可能比较大的情况下,日常收入的30%用于储蓄、30%用于保险理财、40%用于风险相对较小的基金,剩下的10%用于较高风险的投资,基本上就能维持较为健康的家庭财务状况。当然,我们这里谈到的只是针对未来那些易碎而数量庞大的“玻璃”而言,要想实现财富再上一个台阶,除了利用这些理财项目产生的复利应对未来日常消费的累积效应,还需要使用其他方法,一同发力。关于这点,我在后面的部分将陆续讲解。

记账是最有效的止耗方式

财富是一只性情多变的猴子,稍有疏忽,可爱的玩伴就会变成致命的敌人。

小鸟们,还记得那些与你们休戚与共的朋友吗?

那些年,当你们在森林中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时,树木是你们最为坚实的后盾,默默地为你们提供着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你们遮风挡雨,提供食物。

那些年,当你们享受生活的美好而夜夜笙歌、纵情狂欢时,树木们还是以沉默而淡然的态度维护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默默观望,不悲不喜。

这些年,当你们面对不计其数的绿皮猪而伤身劳神、焦虑不已时,树木们却成了绿皮猪城堡的忠诚卫士,甘愿与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拼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举目四望,只有悲伤的风在偌大的山谷中肆虐,再也不见朋友们足以抵御狂风暴雨的伟岸身躯。

不管是在什么样的世界里,朋友反目无疑都是一个让人灵魂战栗的话题。小鸟和树木绵延千年的亲密友情为何会变成惨烈的生死相搏,什么样的裂痕能有如此大的破坏力?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找,当小鸟们忘情地挥霍树木的馈赠时,就已经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自古以来,朋友相交,重在相互扶持,小鸟和树木也不例外。一开始,它们确实是亲密无间的。树木为小鸟遮风挡雨、提供食物,小鸟们排出的粪便也是树木很好的肥料,更重要的是,小鸟们出外觅食时能够将树的种子播撒到宽广的大地上,种子生根发芽,树木生生不息。

但可悲的是,小鸟们渐渐觉得:不用经历长途跋涉的艰辛,树木也能给它们提供足够的生存补给品,那为什么还要受苦受累呢?何不停下脚来,好好地享受当下的幸福生活?

很明显,这样一来,树木很不高兴,这不但会造成生存资料供应的紧张状态,还会对树木种族的延续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如此一来,树木对小鸟的背叛也就很好解释了:与其和这么一群坐吃山空、目光短浅的“吸血鬼”称兄道弟,不如投奔绿皮猪的怀抱,一劳永逸地解决掉这批“祸害”,永绝后患。

树木见证了小鸟们成长的艰辛,同时也看到了小鸟们的堕落,树木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因此,它们将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此之谓“爱之深,恨之切”!

我们仔细想一想,树木和小鸟的关系不正是我们日常财务状况的真实写照吗?树木象征着我们对每一笔收入和开支的处理思路。之前,当作为小鸟的我们一无所有时,“树木”大都能和我们和谐共处,亲密无间。试想一下,在没有收入的学生年代,我们有几个人不是量入为出的?又有几个人会真的陷入债务漩涡而不能自拔?虽然我们处于那个年龄段时消费欲望膨胀,但碍于财务支配的权力不在自己手里,我们的消费思路还是较为理性的,其结果就是平平安安地毕业,踏入社会。

当我们开始工作,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收入后,和谐场面往往轻易就被打破了。“月光”现象比比皆是,透支消费屡创新高。2011年,中国一家民间智库曾做了一项特别的调查,调查对象是20岁以上、27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有大学生,也有农民工。他们的工作年限都在2~5年。结果显示,有高达364%的人在工作两年以后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积蓄——在不购买房、车等大宗消费品的情况下,净结余不足2000元。

最神奇的是,进入这364%的人的学历和收入并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其中有超过70%的人都是月薪在3000~6000元之间的大学毕业生。

净结余不足2000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这基本上相当于:这两年在你的财务人生中彻底消失了。当然,有人会说,我刚毕业出来工作,各方面的开销都比较大,头两年存不下钱是很正常的事,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也有人会说,我把钱都投入到提升自我能力上去了,参加各种培训、考各种各样的证书,这些都得花钱,但我相信,这些钱花得值,我会在今后得到巨大的收益。还有人会说,这两年我广交朋友、享受生活,钱根本就不是问题,快乐就好,人挣钱不就是图个乐吗?

以上3种说法听起来都很有说服力,但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树木已经背叛了小鸟。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树木其实代表的是一种思路。对于小鸟而言,树木是可以相互扶持的对象;而对于理财而言,树木代表的是一种理性的消费策略。

其实,理财表面上看来是一种经济上的周密算计,实际上却是一种对生活的经营策略。具体来说,就是一个收入和开支的处理比例问题。对于个人理财而言,维持个人正常生活的必要现金流一定不能断,这是根本原则。而2000元基本上是一个人生活所必需的最低现金流。我不否认前面3种说法中所谈到的实际情况,这些情况确实都需要花钱,钱花得都很有价值和意义,但如果个人净结余不足2000元,那也就意味着个人在消费思路上出现了重大的偏差。这个时候,基本生活尚且处在崩溃的边缘,压根就谈不上个人发展和理财。不仅如此,如果这种消费态度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它就会像绿皮猪城堡中的木板一样,成为你未来生活中的一只拦路虎。也就是说,好的消费策略能够让你从不经意的日常生活中收获巨大的财富,坏的消费策略则会造成一生的遗憾。

月收入3000~6000元,两年来的净结余不足2000元,归根结底原因只有一个——不理性的消费态度。换句话说,也就是花了100元办了50元的事,花50元办了不该办的事。要改变这种状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削减和压缩不必要的开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止耗。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在面对消费态度问题时,止耗是唯一的出路,开源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对于一个大手大脚、花钱无度的人而言,即便是他买彩票中奖得到500万元,也只能加速其走向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