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15943700000005

第5章 禅定:内不动心外不着相

放下贪妄禅定于当下

安于无常是一种放下欲望之后的定力,是一种看淡是非后的安然,这是一种人生境界。我们不求荣华不生妄念,只要在这滚滚红尘中不贪不怒,求个心安便是享尽人生的逍遥清福了。

人总是生活在变化之中,一切总无法预料,唯一可以应对的就是让自己的心安住在这变化之中,不为外界所转。印光大师说:“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当于平时,预为提防。则遇境逢缘,自可不发。倘平时识得我此身心,全属幻妄,求一我之实体实性,了不可得。既无有我,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烦恼之事。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决方法也。如不能谛了我空,当依如来所示五停心观,而为对治。五停心者,以此五法,调停其心。令心安住,不随境转也。”

鸿德大师行脚的时候,在途中,遇上一个正在不住流泪啼哭的少年,他便走上去问:“年轻人,你为何独自在这里哭泣?是否有什么苦衷,可以和我说一说吗?”

少年停下哭泣,叹气道:“只因我母亲发病卧床不起,我有没钱为母亲治病,想去作工挣钱,但卧床的母亲有没人照料,所以伤心难过。”

鸿德大师听完,心里特别高兴,心想难得有如此孝敬母亲的好孩子,于是他决定施法帮助这个孩子。他用手指了一下路旁的一块石头,把它便成了一锭黄金,拿起来交给那个年轻人。可是这个年轻人说什么也不收。

鸿德大师心里更加高兴,心想这孩子虽然孝敬母亲,急需用钱,但是却不贪财,真不愧是一个君子。大师问他:“你为何不要这锭黄金?这足以治疗你母亲的病了,而且还可以叫你母子几年不愁衣食!”那只这少年张口即答道:“收你的这些黄金,终要是用完的,因此我只想要你的手指,这样我就可以随用随变了。”

鸿德大师听完,感叹一声,转身边走边说:“世人贪念如此深,摄人灵魂摄人心,带到逆境还不醒,机缘来时再度化,佛法等待悔悟人。”

年轻人无法满足,是因为他贪婪,对一个贪婪的人来说,心中的贪念会带给他无尽的烦恼,这些烦恼使他心绪不宁,无法安住当下,也很难懂得于无常中求安心的道理。

人生无常,我们会经历很多不同的境况,生老病死,富贵与荣华,高兴与失意总在充斥着我们的内心,使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跳出这人生的浮沉圈,看透一切表象不过是过眼云烟,让心在这无常之中获得安宁。

看透一切并不是要我们抛弃一切,是要安于无常。

无相禅师在行脚修行时,走到一个池塘边,见有一个青年正在打水车。无相禅师边走了过去,向那青年讨了一杯水喝。那青年非常羡慕无相禅师,对禅师说道:“大师,假如我出家修行悟道,肯定不会像你一样四处行脚修行,我一定要找一个非常清静的地方,归隐行修。”

无相禅师于是笑着问那青年,“如此,你打算何时出家修行呢?”

青年回答说:“在这方圆几十里内,我是唯一一个熟悉这水车性质的人了,村里的人们口要依靠这个吃水灌田,假如有人可以和我一样非常了解这水车了,那我就可以了无牵挂的出家修行,归隐一处了。”

无相禅师问:“即然你特别熟悉水车,那我来问你,假如把水车完全至于水面之外,或是把它完全至于水面之下会怎么样呢?”

青年赶紧回答:“水车是水上一半水下一半,上面是打水的部分,下面是固定的部分。假如完全至于水上,就没有了固定部分;同理,完全至于水下,就无法打水,还可能被大水冲走。”

无相禅师说:“你说的这个关系也正是我们和世事的关系,假如我们完全入世,可能会被这红尘冲走;假如完全出世,自命不凡,隐居而生,则是修行没有了根基,终不得果报。出家修道之人,出入得宜方是在无常中心安。”

青年听罢顿有所悟,从此之后一心照料自己的水车。

世事无常,我们是脱不开的,要身处其中做好自己,就要不为无常所碍,自求心安,方可逍遥。

自在安然品味过程

人生没有永恒,始终如一的是变化,所以一时的得失都算不得什么,要放开心胸,将痛苦和快乐都看淡,自在安然地品味人生的过程。

生活中酸甜苦辣五味俱全。高兴时没有必要大喜大乐,因为高兴不会太长;痛苦时更没有必要大哭大悲,因为痛苦的时间也不会太久。生活中的事物太杂,人的角色也有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去体尝。同一件事情可以让我们快乐亦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痛苦,因此我们不必为一时的拥有而欣喜若狂,更不必为一时的失去而痛苦连连。拥有的时候应当警告自己这不会太久,失去的时候提醒自己这也不会太长,得失不是永恒不变的。

印光大师就僧说过:“世间所有,若根身、即吾人之身若世界,即现在所住之天地皆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世界别业根身所感,皆有成坏,皆不久长。身则有生、老、病、死,界则有成、住、坏、空。所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者,此也。以因既是生灭,果亦不能不生灭也。”

世间一切都是如此,并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更何况快乐和痛苦。我们经常会因为某一个抉择而要面对痛苦和快乐的结果,左思右想不敢向前。殊不知快乐痛苦两者之间本来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有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和自己的女朋友约会,小伙子到的很早,于是一个人独自在约会的地点等待。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位白发老者,他来到这个小伙子的身边,送给了小伙子一枚铜钱,他告诉小伙子:“只要你将这枚铜钱向右翻转一下,你就可以穿越时空到你的未来,想到哪一段就到哪一段。”

小伙子接过铜钱没有答话,心里想着该不会是有人捉弄自己吧。他把铜钱向右翻转了一下,他的女朋友来了,正在远处含情脉脉的看着他。于是他想着假如立刻结婚,该多好呀。于是他又翻转了一下,亲朋满座,歌舞升平,他和女朋友并排而立正在拜天地。他转身看着身着红喜袍的妻子,漂亮极了,他又想他们应当有很多的孩子,铜钱又一次被翻转……

铜钱不住地被翻转,他看到了自己的儿子,还有孙子。他看到直到生命的最后,自己一身疾病,躺卧在床,之后被不孝的子孙抛至荒野。饥饿难耐后终于命丧黄泉,尸首被乌鸦老鼠啄食的只剩一堆骨头。

小伙子看得手脚冰凉,面无血色,正当他即将完全崩溃的时候,白发老人再次出现,收回了铜钱,小伙子又重新回到了与女朋友的约会的地点。

快乐不会长久,悲伤也终会有尽头。世间的一切都不会永恒不变。不必为一时的好与坏而过于高兴或是悲伤,一时的成败决定不了一生的荣辱,快乐痛苦都不过是人生的过程,用心品味人生过程就好,不必太过在意得失。

在无常中修一份定力

三界的欲望、无明和傲慢因禅定而放下、断除。无常空苦,我们看穿生死,不执著外相,禅定心安,多修定慧。

世间万物生灭变化,迁流不住,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有位大师曾说过:“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

印光法师说:“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

《经部》中记载:“凡所生必死。”下至最底层的地狱,上至高层的一切众生,没有一个能回避死亡的。生者必死,而死者就会有生,这就是轮回。这轮回是一种常态。

泱泱历史都如流水东去,更何况我们每个人短暂的一生呢!人的一生也是起伏不定的。印光大师曾经说过:“生死大事,须当预办。若待临行方修,恐被业力所夺。”

生死是一种必然,我无法抗拒,自从我们降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一天天迈向死亡了。虽然我们无法阻挡死亡,但我们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有所拓展,以这种方式延长我们的生命。“用有限的生命做无限的贡献,生命就得以延长。”

一切都是变化着的,我们要学会在变化中禅定心安,好好生活。一天中有日出日落,日出阳光普照,日落一片黑暗;一年中有春夏秋冬,春天绿草茵茵,冬天的万物萧条,这都是变化。也许你今天还是发号命令、颁布法律的国王,可明天就成了别人的阶下囚;你也许今天还是个卑微的打工仔,明天就会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也许今天你还受到人们众星捧月一般的赞美和追随,明天可能就会遭人唾弃。我们要看破一切,多修定慧,造福众生。

《涅槃经》上说:“在我们的一切认识中,无常是最为重要的,三界的欲望、无明和傲慢因此而断除,它是我们最好的如知。一切法亦是无常,所谓法无定法,无时无刻都不可以忘却无常。要修到圆满之法。非无常不可。我们的发心、平等觉、回向都要有无常的伴随才可圆满无上。”

心有定力才能坦然

人生若有定力,处处是坦途。人生路上不光有鲜花和阳光,还有更多辛酸和泥泞。但只要你有定力在,处处皆可为坦途。

对待生活中的烦恼世事,佛叫我们参禅入定,悟透一切。不为外物所扰。避免情绪摇摆不定。提到不为外物所扰,很多人会想到打坐参禅,而且有人可能以为打坐参禅只是坐在那里纹丝不动,其实这样的打坐不能起到任何效果。

印光大师说:“参禅一事,谈何容易。古人如赵州谂禅师,从小出家,至八十余岁,尚且行脚。故有颂之者曰:‘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长庆坐破七个蒲团,后方开悟。涌泉四十年尚有走作。雪峰三登投子,九上洞山。此等大祖师,大彻大悟,如是之难。彼魔子之徒,一闻魔说,遂皆开悟。如前所说祖师,只是替他提鞋也无用处矣。”

由此可见参禅悟道、看透一切并非易事,这需要极高的定力,定力对人的一生十分重要。

纯印老人一生自悟极高,很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来看看纯印老人的一生吧。

纯印老人一生自悟自证,不为外物所绕,用她自己的话说:“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放在心上。”此即修行之法,这也是定力极高的表现。

纯印老人的丈夫刘振曾因酒精中毒双眼失明。家人请大神来治病。大神看病时让刘振头上蒙了一块白布坐在炕沿之上,随即他全身披挂整齐,在屋内胡乱摇摆,身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手中的锣鼓振振有声。刘振不一会儿就无法忍耐,放声大哭。大神即说是仙家附体,眼病就要好了。但刘振的眼睛却毫无反应,只是流泪不止。纯印不顾大神的说法,上前帮丈夫入定,丈夫真的就在这吵闹声中睡着了。大神也就知趣地走了。

纯印老人的丈夫去世时,她才四十多岁。换做别人定是苦于儿女和老人的生活无人照料,内心痛苦悲伤,可是纯印却不这样想,她还劝其长子说人有生就有死,不必为此难过。她的儿媳则说她没有心肝。

直至后来其长子进祥去世,再后来其三女桂珍去世,纯印老人都是坦然对待。老人一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她定力深厚,专心参禅悟道,能看透一切世事的因果。我们也要培养这种定力,建立起坦然对待事实沉浮、生死离别的根基。

不著外相脱苦海

心只要清净了,佛性自会在清净心中显现。就如清净无波的水盆中,自会显现天上的明月。

印光大师说过:“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贵及帝王,贱至乞丐,各皆有之。”

法师说,八苦之中,生死最大。你在梦里梦到了各种怪象心里就很害怕,请我为你说救护之法。其实这种苦与六道轮回里的苦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如果把轮回的苦比作大地,那这梦中的苦就是微尘。众生心量小,故见小而不见大。你在小苦面前觉得恐怖,求我说救苦之法,何况在生死大苦面前呢,你就一点也不介意吗?我现在为你统一说救小苦大苦之法,如果能依照我说的,你现在必然不会有这些小恐怖了,而且将来也能长久地安乐。那这是什么法呢?这即是志诚恳切念佛及观音菩萨名号耳。

诸佛以八苦为师,成无上道,可见苦为成佛之本。

娑婆原是苦封疆,生死轮回实可伤。

拔断爱根归西去,历劫热恼顿清凉。

印光法师曾在复许熙唐居士书信中说过:“居士年已六十有五,一子一孙,均已夭殇。约世间人情论,极为可痛心者。若约了生死之净土法门论,则实为超凡入圣之最胜因缘。世间人生不知来,死不知去,实为人生一大要事。但以为子孙计之念重,于自己生死大事,反漠然置之。使居士儿孙长寿仕进,或被富贵福禄所迷,恐难以发此皈依三宝、求受五戒之心,亦不过以福寿善终为止。至于自己之法身慧命,仍以不闻不信。纵令事事称心,岂能超出虚生浪死之外?今日境遇不嘉,知人世无非是苦。又得净土诸书而详阅之,知吾人本有故乡安乐处所,可以安身立命。而日唯佛是念,唯净土是求。直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尽未来际,受胜妙乐。由是言之,其子与孙,实为成就汝了生死一大事而先逝者。当生大感激心,愿以自己念佛功德,消彼罪业,增彼善根。俾彼亦得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庶可不致彼子与孙,徒然早死也。”

印光法师劝人看透世事无常,苦难不断,要一心修行,脱离八苦。不要苦执荣华富贵的表象。净土法门是度化众生的一个方便法门。愿脱八苦,可专修净土,一心念佛。

净空法师也提倡修习净土法门,他说:“我们这一生遇到这个法门,这个因缘希有难逢,你能够深信不疑、你能够真正发愿,你就有福了,你这一生就可以脱离苦海。”

法门不过是帮助众生澈见心性的一种方式,众生只要不着外相,苦心修习,必能脱离困难。

安心修行不视恶色

春夏秋冬,是自然的变化,人的命运,是随缘的变化,世情流转在一条线,放下我们的斤斤计较,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缘,我们只需要安心修行,不妄听,不视恶色。

印光大师说过:“人之入道,各有因缘,因缘若到,则有莫明其妙之机感。又凡事各有因缘,不可勉强。一切任缘,无可容心于其间,容心反成徒劳,固不若任缘之为解脱也。”

正如印光大师所说,人各有各的因缘,我们应当随缘,不必羡慕别人如何。懂得随缘是一种定慧,随缘才能安心,如果不懂随缘,一直把事情放在心里,不断地纠结却改变不了它的因缘,这反而会损失自己的定力,弱化自己的禅心。

从前有个修行僧,他行脚到了河南的一个地方,眼看天已经黑了,他四处张望,没有看到可住住宿的旅店。唯一可以看见的是远远的山坡上的一个庙宇,于是他便走了过去,想在那里挂单。哪知到了那里,主持和尚说什么也不留他。

这修行僧非常客气地说:“我自己带了蒲团,只在大殿里坐一晚上就可以了。”

但主持和尚竟然说:“坐一晚也不可以。”

这个修行僧苦苦相求,但主持就是不留他,这个修行僧终于无法忍受,发了无名之火。

他大吼道:“你不留,我也得住,反正庙是和尚的。”他把蒲团向地上一仍,就坐了上去。主持和尚见赶不走他,也没了办法,把庙门一关,就走到里面去了,不再管他。

这个修行僧也是相当有功夫的,坐下就想:“今天没有办法入定,心里起了烦恼。唉!真的想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方丈。”于是他起身想到四处看看。此时,夜已经深了,四处一片寂静,他走过了好长一段破破烂烂的大殿,来到了后院。他心想这应当是寺里师傅住的地方吧,看起来好像是僧侣的宿舍,一排大瓦房修的光明透亮,里面还点了灯火。向里一看,他吓了一跳,里面两个和尚正在吃酒,还有些美女们陪同作乐。

这下他真的气大了,他生气不只是因为那两个和尚的行为,还因为菩萨的护持不利。

他回到前面的大殿,用手指着加蓝菩萨的雕像说:“菩萨,你是怎么护的法,我如此修行你都不护持,我到这里挂单,坐一晚上都不可以。那两个和尚如此胡作非为,却得到你的护持。”

发了一通牢骚后,它心里渐渐放下了,于是又坐了下来,这次入了定。刚入定,加蓝菩萨就来了,菩萨对他说道:“你在此处发的什么脾气?你什么也不知道胡言乱语,你和这庙宇有什么因缘?你可曾搬了一块砖,搭了一根梁?这座庙宇是唐朝时建的,你和它没有任何的因缘。他们两个不是好和尚,可是你可知道他们为这庙做了什么?他们某个前生是能干活的畜生,是两只驴子,这建庙用的砖瓦木材都是它们拖上来的。历经千百年,对这庙宇有功德的人都走了,这庙宇的因缘已尽,此时那两个驴子来了,该是它们享受的时候了,人家有缘。你什么也没有做过,你和这庙宇没缘,万物各有因缘,不要胡乱指责他人。”

修行僧听完加蓝菩萨的话说:“可是,他们在此寻欢作乐,有辱出家人的……”

修行人不知道怎么说下去了。加蓝菩萨说:“你若一心禅定,安心修行不视恶色,也能感觉到这因缘所在,还能明了,那些美女不过是在他们的前生将他们砸死的那堆乱石。你心里起了烦恼,无法入定,才乱了分寸,弱化了自己的禅定之心,失去的修行人的慧眼。你不好好打坐定心,却不断指责别人的是非,看看你的禅定之心还有几分?”

修行人听了立刻拜谢加蓝菩萨:“多些菩萨指点,弟子一定安心修行,从此以后用我的禅心慧眼明了这隔世因缘。弟子会安于禅心,不再妄加指责。”

加蓝菩萨转身走了,修行人从入定中醒来,这才明白一颗禅定之心是多么重要。从此安心修行,功力大增。

放下我执自在定心

只有放得下我执,让自己始终保持一颗平静、淡泊的心,不为富贵名利所绊,自会自在逍遥、快乐常在。

印光大师说过:“人生世间,幻住数十年。从有知识以来,日夜营谋,忙忙碌碌。无非为养身家,做体面,遗子孙而已。推其病根,只因执著有我。不肯放下。其念虑固结。虽佛与之说法,亦莫之能解。而于自已主人公本来面目,则反置之不问。任其随业流转,永劫沉沦可不哀哉。”

不着相、能放下,才能以一颗禅心普度众生。

印光大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开然和尚夙因深厚,托生在将门,成为一位名将的公子,但是他不愿意造杀业,不想从军。有一次他偶然听到化闻老人说法,就拜化闻老人为师,剃发为僧。出家之后公子一直潜心修行,研读佛经,但还是没能参悟出其中的玄机。终于有一天,他忽然顿悟,这时他与佛的机缘已经成熟,他的功夫深浅莫测。

到了光绪末年,他开始住持法雨寺。他来去自如,不受身体的牵绊,幻生幻灭,了无定相。他能普化众生,使有情众生和出家人各得其所,如甘雨普润大地。印光大师评价这位高僧:“绝似证无我相者之无所住而生心,度脱一切众生而无有度相。”

这位高僧能够通身放下,安住在禅定无相之中。后人常常以他的例子来开示后世子孙,让后世子孙明白放下一切、心能禅定的玄妙。

你放下的时候,自性都现前,无论你学还是不学,六根一接触就彻底明了,这是本能。

早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布袋和尚,也就是弥勒菩萨,我们一般都喜欢称其为欢喜佛。相传他住的地方是雪窦寺,后成了弥勒菩萨的道场。胖乎乎的布袋和尚每天出去化缘时都会在身上背着一个布袋,不论他化到什么东西都会把它放到布袋里。

有一天布袋和尚在回寺庙的路上遇到了几个信徒。他们一起向布袋和尚请教,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法?布袋和尚什么也没说,只是把自己身上背着的布袋往地上一放,然后双手下垂,做了个一无所有的姿势。几个信徒看了看似乎明白了,这是让他们放下。“可放下之后又该怎么办呢?”他们又接着问。布袋和尚还是什么也没有说,背起布袋又匆匆上路了。他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但是却已经回答了信徒的们的疑问。佛法就是要我们懂得放下,放下之后还是放下,就是将放下也要放下,你就得道了。

不只是学佛如此,人生其实也是一样,只有放下才能内心坦然,只有内心坦然,人生才能过得踏实自在。

有一次佛陀说法的时候,来了小镇上的一位富翁,他非常虔诚地聆听佛陀的教化。最后还向佛陀请教如何去除烦恼?佛陀问他为何而烦恼。他告诉佛陀,自己现在正为家产而烦恼,这使自己的内心非常不平静,失去了安宁。

佛陀又问他,“有这么多的家产为什么还会如此烦恼?”富翁回答说因为自己年事已高,不知道以后这么大的家业该如何处置。佛陀奇怪地问:“难道你没有儿子吗?”富翁赶紧回答说有,并说他们都已经各自成家了。佛陀说道:“既是如此,那就可以让你的儿子接管你的家业呀,难道这有什么不可以吗?”富翁回答说自己的家业一直是自己打理,几个儿子从来没有接触过,他们什么都不会做。

佛陀告诉富翁:“人生的每一种技能学问没有天生的,都是要通过学习来获得的。你的儿子即已长大成家,就应当让他们慢慢的学习你的人生经历,从而打理你的家业。”富翁赶紧说自己是要教他们的,可是几个儿子都不想学。

佛陀问道:“这要看你是否能够放下,只要你肯放下必然会有人接。人的生命无常,也许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假如你的最后一刻来临,就是你放不下,你也带不走任何的东西。”富翁听了佛陀的话,依旧犹犹豫豫做不了决定。佛陀又打了一个比喻:“人的欲望就如同一把干草,用火将其点燃,然后拿着这火把逆风而行,火就会越来越大。你如果不马上放下,它就会烧到你的手掌,然后就是手腕,再不放下就是引火烧身。”富翁最终明白了佛陀的教诲,把心中的一切放下,烦恼随即消逝。

我们要懂得放下我执,淡泊知足。如果不懂得放下心中的一切欲念,我们自己就会引火烧身烦恼不断。只有放得下,让自己始终保持一颗平静、淡泊的心,不为富贵名利所绊,才会自在逍遥、体会禅定的玄妙。

净化内心心自安

世间诸相混杂,欲求进步,则当先净化自己的内心,只有如此才可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行的平稳,不走偏颇。

印光法师曾说:“欲生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以不住相之清净心念佛,则是心作佛。”

众生都具有佛性,也都可以成佛,只是因其自己妄想执着太多而不得正果。所以我们应该先修心。“譬如磨镜,垢去明存”,说的也只这个道理。

让我们看看慧薰禅师与云水僧的故事。

云水僧文道非常敬仰慧薰禅师,所以不远万里到慧薰禅师的住处来拜见禅师,他说:“我十分敬仰禅师的高风,今特来拜见,请禅师给予开示!”

因为天晚了,慧薰禅师回答说:“天色渐晚,你先在这休息一晚上吧!”

第二天,等文道醒来的时候,禅师早已经起床,并且已经做好了饭,正在等他用餐。但是他找遍了整个住处没有找到可用的碗给文道盛饭。见文道走过来,他便随手拿了外面一个骷髅头骨为文道盛了饭。文道见此情景不知如何是好。

禅师看见他的表情就说:“你入道并无真心,不是为修道而来,你心中充满了污秽,如何得道。人的内心有一颗明亮的珍珠,如果我们用污秽将其遮掩,就似珍珠让泥沙掩埋,见不得光明,何以成正果?”

文道终于有所悟,当即谢过禅师。

修佛唯有一颗净心才能得正果,世间诸相混杂,欲求进步,则当先净化自己的内心,只有如此才可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行的平稳,不走偏颇。

印光大师一向提倡人们先学儒家之学,明事、明理、明心才见性德,才能有禅定的根基。印光大师在法会上跟众多居士聊起儒学的价值时,有一位居士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明朝有一个叫董京的人在朝为官,当时山东遭遇大旱之年。董京即被朝廷派往山东救灾。他在山东修渠引水,救济灾民,回朝后即被官升一级。就在同僚为其祝贺的时候,董京却请求将功赎罪,不必升官,并坦言自己曾截留过朝廷的赈灾银两。

他说:“山东大灾,粮食毫无收成,饥民遍野,还有好多饿死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还有这样的惨状。这景象使我无法入眠,我深深为过去的错误行径而自责。这次山东之行,我的内心得以洗礼,所以今揭发自己,祈求我主宽恕。”

一席话,不但让同朝的官员敬佩,还得到了皇上的赞扬,后来董京成了朝中不可多得的清官。

《大学》里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董京的做法恰好印证了《大学》里面的前几句话。

“先正其心”是净化内心的一个环节,印光大师在其文汇里面曾说过先正心,然后能净心的善于教导众生。

不要让诸相迷了心智,要自行其心,唯有净心才可以在人生路上行的平稳高远,才能让内心安定永恒。

除去杂念身心安定

人生所以烦恼不断只因为自己内心装满了杂念,想要身心安定就只有把一切杂念都倒掉,让内心清净。

印光大师皈依弟子众多,他在教弟子们念佛的时候告诫大家一定不要有杂念,带着杂念念佛会迷失本心,不如不念。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如果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

为了不迷失本心,我们应当远离这红尘纷扰。可是远离了这红尘纷扰,就真的能够与世间情怨隔断吗?远离了这红尘纷扰,就真的能够与世事烦恼再无瓜葛吗?

有位居士说:“忘记、远离一切并不等于一切从未有过,其实我们需要的是用一颗清静智慧的心去把一切慢慢淡化。忘记远离并不能真的躲过繁杂,真心面对也不一定非得难过。”

人世间为什么有如此多的痛苦烦恼呢?佛告诉我们说是因为我们不识自我。由忘我到无我,是参禅的最高境界,“真空无我”就是对这种境界最合适的表达。

好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只要一踏入寺院,心里就会感到十分清静自在,这是因为我们一心向往着禅境,内心智慧得到了升华,能够暂时将身上的烦恼放下了。

慧能禅师有一个弟子,每日只知道打坐参禅。

有一天,禅师把这个弟子叫到身旁,问道:“你能不能否告诉我,如此终日打坐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个弟子回答:“回禀师父,我在用心参禅呀!”

禅师反问:“那你可知道参禅和打坐两者不是一回事吗?”

弟子不解地问道:“师傅平日总是教导我们说,一定要对容易迷失的本心加以控制,终日坐禅不可躺卧。难道弟子错了吗?”

禅师听完徒弟的解释微微一笑,说道:“这是你没有领悟,打坐和参禅是不一样的,如此打坐只不过是在虐待你的身体。”

徒弟听了禅师的话,简直迷惑极了。

禅师继续解释:“参禅入定不是打坐,而是一种修行的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可以让你的身心都离开尘世间的纷扰,看淡一切自会获清净安宁。假如你始终无法摆脱外界的干扰,内心得不到安宁,即使是终日打坐也无济于事。”

徒弟问:“那么要怎样才能保持内心的清净安宁呢?”

禅师继续说:“不被外界外物相迷惑困扰,能够拥有一颗出尘智慧的内心,看淡世间一切纷扰。”

当内心不被外界的繁杂所扰的时候,清净本性自然流露,一切纷扰繁杂也就烟消云散了。

有一群小和尚围坐在一个老和尚的四周,他们请求老和尚告诉他们人生和宇宙的奥秘。

可是老和尚始终紧闭双目一言不发,过了很长时间,老和尚问小和尚们:“院子里的杂草太多,你们有办法将其除掉吗?”

一个小和尚马上抢着回答说:“用一把铲子就可以了!”

老和尚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见老和尚没有作答,另一个又说:“用火就可以了。”

老和尚还是微笑不语。

又有一个小和尚说:“用石灰抹了地面也许更好!”

可是老和尚依旧微笑,没有说话。

另外一个小和尚说:“你们的方法都不行,斩草必须除根,我们要把草根挖出来才好。”

老和尚环视一圈,用眼神示意小和尚们都不要再争论了,然后慢慢说道:“其实你们说的都有些道理。那这样,从明天开始,你们把寺院后面的草地划分成块,然后各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着除去杂草,等到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再讨论结果,如何?”

到了第二年,小和尚们再次聚到一起时,寺院里的杂草地早已变成了金灿灿的庄稼地,杂草全都不见了。

原来除去杂草竟是如此简单。杂念如杂草,世间的纷纷扰扰躲不掉,只有让内心中满智慧,看淡一切,才能化去杂念,身心安定,清净快乐。

我随缘,不被缘所转

我们随缘,但是要把心放在诸法实相里,用我们的禅定之心坚固自己,虽然是随缘,只要用内心禅定就不会被外境所转。

印光大师在写给马契西居士的信中曾说过:“由不了真无自相,随迷染缘而当体成妄,妄无自性,当迷染而其体原真。(故)终日随缘,终日不变。”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人的真如本性是无形的东西,它会随众生的迷惘之心而幻化出诸多相状,这是不变随缘;但是迷惘之心幻化之相,其根本是人之真如本性,这既是随缘不变。这就要求我们追本求源,做真的自己,既要入世求生,又要有出世的心境。

有一位青年,他出身卑微,家境贫寒。父母也都出身农民之家,他自己种过地,做过木工,泥瓦工,吃不上饭时捡过破烂,给人送过煤球,感情生活不顺,还曾被人冤告过。他一生漂泊,没有一个稳定的家,走到哪都被别人歧视。但是他却一直有着自己的理想,他酷爱文学,喜欢写作,竟然还写出了很多迷人的诗歌。这曾经令好多人不解,一个一直在痛苦的生活边缘挣扎求生的人,居然能些出这样的文字。

面对他人这样的疑惑,这个青年是这样回答的:“开始的时候,我也困惑低落,非常迷茫,有一次我在街上毫无目地的闲逛,遇到一位大师,大师看我悲苦愁闷的样子,问我到底怎么了,我就把心里的郁闷告诉了大师,大师说:‘人生不在境遇,在你怎么看,在于转变心念,在于你怎么做。’我继续向大师请教的时候,大师只是告诉我自己去悟,然后飘然离去了。”

后来这个青年告诉大家他之后的想法:“我不断地琢磨大师的话,不断地反省,我想:‘我出生在农村,又在农村长大,我住的村里家家都储粪遭肥。我开始理解人们为什么总是把这么臭、这么脏的东西洒在庄稼地里。可是,庄稼居然都长得很好。直到长大后,自己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也正是我经历了这么多艰难的世事,一直没有消沉、没有堕落、甚至一直坚强的根源所在。这正是那又丑又脏的粪和丰收的庄稼的关系。’后来我的心念真的就转变了,我觉得一切的遭遇都是我的财富,让我拥有了坚强,懂得了顺境的珍贵。”

正如青年所说,处在粪池中的粪是臭的脏的,可是如果把它撒在庄稼地里,和泥土结合之后,他就成了帮助庄稼成长的肥料了。相对于人生,这痛苦艰难就是那些大粪,我们每一个人都好似那待长的庄稼。如果我们总是把那些痛苦艰难埋在心底的粪池,他终是痛苦艰难,但假如你肯把它撒到我们生活的大地上,他就会变成我们成长的助推剂。

世事艰难,可是我们要有不变随缘的出世心态,随缘,但不为缘所转。

净空法师谈及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时又加了两句:“随缘随变,不变不随缘”,他的解释是:“不变不随缘是阿罗汉,随缘随变是凡夫,我们不能学凡夫随缘随变,跟着外头境界去转,受境界的影响,跟着它在转,这就搞六道了,这是轮回心造轮回业。也不学阿罗汉,阿罗汉不变不随缘,自己成就了,不度众生,众生难度,不度他。”

净空法师提倡我们要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他还告诉我们说:“不变能随缘,随缘能不变,不变靠什么?靠定、靠慧。没有定慧他就乱了,他就变了。随缘随着变,我们一般人讲心随境转,这就是随缘随变。心不随外头境界转,这就是功夫,某人有修养,有定功,他如如不动。他为什么不动?他知道诸法实相,他的心住在诸法实相当中。诸法实相就是密藏,不会被外面境界所动,所以他不生烦恼,常生智慧。”

所以,我们随缘,但是要把心放在诸法实相里,用我们的禅定之心坚固自己,虽然是随缘,只要用内心禅定就不会被外境所转。

禅定静修了无心迹

禅定静修需要大的定力和智慧,这定力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只有不起妄念不生贪心的人才能修得大智慧,做到了无牵挂,不受人生苦难是非的禁锢。

印大法师曾经告诫我们:“闭关专修净业,当以念佛为正行。只求心不外驰,念念与佛号相应。若心起杂念,即时摄心虔念,杂念即灭。切不可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缘法、得名誉、想兴寺庙。若有此种念头,久久必至着魔。若不与汝说破,恐汝以此为好念头,妄想日日增长,必定着魔无疑。纵令心净妄伏,亦不可心生欢喜,对人自夸,有一分就说十分,此亦着魔之根。”遵行大师的教诲,我们应当心无外物,这样才能求得人生的宁静安详。

印度的三藏法师神通广大,自命不凡,有一天他来到慧忠禅师面前,要与他论法。

慧忠禅师看了三藏一眼,轻声问道:“很早就听说你可以了人心迹,不知这是不是真的?”

三藏法师笑着回答:“不过是一些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慧忠禅师便在心里生出了一个念头,然后问三藏法师说:“那么,你是不是可以告诉我,此刻我心里都在想什么?”

三藏法师微微一笑,暗运真气,过了一会儿,回答说:“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慧忠禅师面色含笑,点头赞许,心中随即又转了一念,然后又问:“你可知现在我心里正想什么吗?”

三藏法师再次运用真气,然后回答:“禅师竟然会想到和山中的猴子一起玩耍。”

“真是好功夫!”慧忠禅师赞许道。他随即收起了自己的一切心念,进入到禅定的境界。然后又问三藏:“那你说说我现在在想什么?”

三藏运用神功,可是无论怎样都没有发觉慧忠禅师的心思在哪里,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慧忠禅师渐渐出定,然后满面笑容地再三藏说:“你刚刚可找到了我的心思所在?”

三藏摇头。

禅师又问:“你可知道是为什么?”

三藏依旧摇头。

慧忠禅师笑着说:“只因我刚刚什么也没想,毫无心思可言,你当然感觉不到我的任何心思。”

一个人只要有心思存在,就难免被人察觉。只有做到禅定心安的超然境界。无欲无求,心无它念,才能不被人猜中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