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的最好方法是去爱别人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指出:“为你自己找到幸福最有保障的方法,就是奉献你的精力,努力使其他人获得快乐。”当我们在为别人着想时,心中的“善念”就会使我们体内产生一些对自己有益的养分。因此,包容、称赞、感恩虽然全都给予了别人,但自己却是最先受益的。所以说,一个真正关爱自己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去关爱别人。
拿破仑·希尔曾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去研究那些大富豪们的生活。对于获得幸福与金钱之间关系,他的建议值得所有人去思索:获得金钱的最保险办法,就是先捐钱,明白这一点的人是幸福的。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他53岁的时候,得了十分奇怪的消化不良性疾病。眉毛稀少,睫毛脱落,还患上了一种神经性的秃头病。为何洛克菲勒的身体状况会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呢?原因就是由于高血压、高度紧张的生活工作以及内心的长期烦闷所致。
虽然洛克菲勒当时拥有几百万美元的资产,然而他却时刻在担忧自己的钱会不会消失或赔掉,整个人对这些问题总是忧心忡忡,因此他的健康逐渐遭到了损害,越来越严重。
最后,医生告诉了他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即他必须在金钱、忧虑、生命这三样里任选其一。为了让洛克菲勒恢复健康,医生告诫他要么马上退休,要么只能让他那颗生命之树枯萎凋零。
洛克菲勒接受了现实,他选择了退休。这之后,洛克菲勒确实开始转变了,他用实际行动挽救了自己的健康。他开始学习打高尔夫球、种花,开始跟邻居闲聊、唱歌、打桥牌,洛克菲勒做了很多有益于身心的活动。威克拉说:“洛克菲勒在忧虑和失眠的日子里,得到了反省检讨的机会。”也就是说,洛克菲勒不用再去思考怎么赚钱,而是开始关注别人的事情。同时,他也开始思考金钱究竟能带给人多少幸福。
实际上,洛克菲勒财团在环保和慈善事业上的义举可谓是空前绝后。正是由于得到洛克菲勒金钱上的援助,人类才最终发现了盘尼西林。
洛克菲勒贡献出了他的财富,他的心灵得到了安宁、快乐与满足。他的生活完完全全变了一个样,洛克菲勒不再有任何忧虑,也找回了良好的睡眠,即便是在他遭受最大的失败时,他的情绪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有限的生命中只为追逐金钱与权势,那么生命就将经受损害与恶化的考验。只有选择了关爱自己也关爱别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假如不懂得付出和奉献,你就难以体会到人生中真正的快乐,因为财富、权利、欲望、吝啬不会提供我们人性中蕴含的快乐因子。
有的人说:“会生活的人或者成功的人,最懂得的就是‘舍得’”。“舍得”包含人生中的真知妙理,一旦人们真正掌握了舍与得之间的关系,就等于拿到了人生成功的金钥匙。事实上,做人、做事能否成功就在于舍与得怎么排列组合。
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些东西和事情来困扰我们的身心,这时要想到有舍才有得,自己也会在他人的尊敬与爱戴中,享受心灵的平静与安宁。
特蕾莎修女深受世界人民所敬仰,她曾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特蕾莎经常在污秽、肮脏的街道与那些患皮肤病、传染病的垂死之人接触,不时地将他们带回自己的住处,照料他们,安葬他们,让生病的人们享受到她的关爱,这些却少有人知晓。
一说到特蕾莎修女,很多人都称赞她是一个伟大的人。与她相比,其他人做的贡献实在是太渺小了。但是特蕾莎修女却说:“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事。”
特蕾莎修女将自己的爱心全部奉献给了他人,所以得到了世人的尊敬。可见,假如我们长存乐善好施、包容关爱之心,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少一些忧伤、怨叹,多一些温馨、幸福。
学会奉献,人生才会有意义。尽一己之力服务大众,奉献出我们的智慧、体力、财物、技术、微笑,这不仅利己,更能造福社会。生命会因此而闪烁着光彩,内心也会充满喜悦与快乐。
【包容术】
一个人只要愿意为别人奉献出爱心,他的生活就会沉浸在快乐之中。美国聋盲女作家海伦·凯勒说得好:“我发现生活很令人兴奋,特别当你是为他人而生活。”人生路途漫漫,孤寂、困苦、忧烦随时会向你袭来,令人痛苦万分。内心充满着包容、理解与关爱,你就会远离这些痛苦与哀愁,快乐与幸福也会一直存在于自己的心间。要知道爱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先去爱别人。
关爱是沟通心灵之间最近的桥梁
包容不仅意味着对于个人的得失不计较,还要求人们能用自己的爱心和真诚来温暖别人。包容能将彼此之间的隔阂消除,更能用自己的爱心温暖对方冰冻的心灵。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人们更需要这种包容与关爱。
在生活中,人要学会分享与给予,培养自己关爱他人的心胸。别人因为你的关爱而得到了快乐,你自己也会从中收获愉悦。如果你对别人毫不关心,只知道“自我欣赏”,甚至自私自利,那么带给你的只有愤恨与苦恼。
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威尔逊曾说过:“如果你握紧一双拳头来见我,我想,我可以保证,我的拳头会握得比你的更紧。但是如果你来找我说:‘我们坐下,好好商量,看看彼此意见相异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就会发现,彼此的距离并不是那么大,相异的观点并不多,而且看法一致的观点反而居多。你也会发觉,只要我们有彼此沟通的耐心、诚意和愿望,我们就能沟通。”
当我们以真挚朴实、诚恳包容的心去善待对方时,人与人之间便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彼此都多一些宽容和关爱,你就会发现原来每个人的心灵世界都是向往美好的。
在海明威的短篇故事《世界之都》里,他描写了一对居住于西班牙的父子。在经过诸多矛盾冲突后,父子之间的关系变得剑拔弩张。最终男孩选择了离家出走,而父亲则心急如焚地到处寻找他。
万般无奈之下,父亲在马德里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儿子叫帕科,这个名字在西班牙非常普通也非常普遍。寻人启事上写道:“亲爱的帕科,爸爸明天会在马德里日报社前等你。以前的事既往不咎。我爱你。”
接下来,海明威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令人惊异并感动的情景:第二天中午,在报社的门口共来了八百多个“帕科”,他们都在等待着“父亲”的宽恕。帕科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父亲还在关爱着他。其实,世上有很多人在等待着他人的宽恕。只要人们多一些平和、理解与爱心,就没有解不开的心结。因为关爱是沟通心灵之间最近的桥梁。
生活中本没有那么多令人气恼的人和事。为自己想得太多,为他人想得太少,所以彼此才会争吵、反目,才会有如此多的不愉快。放松一下自己,多想想别人的好处,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宽恕了。
包容就是一座桥,桥的一端是愤怒、悲伤、失望和不安,而桥的另一端则是祥和、理解、喜悦、激动和关爱。从这端到那端,只需要走过这短短的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另一个美好的天地。
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一种关爱他人的胸怀,是我们最大的财富。虽然我们将关爱、同情和理解给予了他人,但是我们自身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什么,相反我们收获了愈来愈多的关爱与理解。
美国黑人杰西克·库思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小报记者。那时,美国石油大王哈默早已名扬世界。一天晚上,杰西克在一家大酒店门口等到了哈默,并向他问了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为什么前几个月,您减少了对东欧国家的石油输出量,而您对手的石油输出量却增加了?这好像不太符合您现在的石油大王的身份。”
哈默笑着说:“关照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照自己。关照别人只需要一点点的理解和大度,但是却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关照是一种最有力量的方式,也是一条最好的路。”
哈默说完便离开了,杰西克呆呆地站在街头,内心有些失落。他原以为哈默所说的只是故弄玄虚,敷衍自己而已。对于那次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的采访,他一直耿耿于怀。而哈默的那番有些不着边际的话更令他迷惑不解。
几年以后,杰西克·库思终于在有关哈默的一篇报道中明白了哈默的话:
哈默在成为石油大王之前,曾经一度是个很不幸的逃难者。一年冬天,年轻的哈默随同几个同伴流亡到了美国南加州的一个小镇上。那天冬雨下个不停,镇长门前花圃旁的小路很快就变成了泥淖地。路过的人都从花圃里穿行而过,致使花圃里狼藉一片。
哈默对镇长的花圃遭受的损毁十分痛惜,于是不顾寒雨染身,独自一个人站在雨中看护花圃,让那些行人从泥淖中穿行。不久,外出的镇长挑着一担炉渣回来了,他将那些炉渣铺在了泥淖里。从此,就再也没有人从花圃里穿过了。最后,镇长对哈默意味深长地说道:“你看,关照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照自己,有什么不好?”
镇长的话令哈默一直记在心中,即便日后成为石油大亨,他也没有忘记。
现实生活中的天空又不可能总会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风霜雪雨时刻会出现。如果那些在雨中前行的人们能有一条顺利通行的路,那还会有谁去践踏美丽的花圃呢?因此,给别人一点关照,就是关照自己。
【包容术】
理解、包容、大度能够缩短两颗心之间的距离,而关照可以将两颗心连接起来,互相温暖,互相关爱。选择包容,也就是拥有了关爱和温暖的心灵,同时让人生变得海阔天空。
消除恨的最好方法是让内心充满爱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这样的话:“我最恨这种人。”为什么要对一个人充满恨意呢?只是因为他犯过错吗?其实,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假如我们只是由于他人犯错误就痛恨他们,那么我们不是要将恨意发泄到所有人的身上吗?这其中还包括我们自己。
有人说时间可以医治一切伤痛。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时间确实可以抚平人们的伤痛,气愤也在时光的流逝中渐渐消散。然而,除非我们已经准备好要宽恕所有的人和事,否则伤痛和气愤是难以完全从我们的灵魂深处释放的,它们随时还有可能爆发出来。而消除恨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内心充满爱、宽容与理解。
儒家理论的核心,除了“恕”字,还有一个字,那就是“仁”。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恭敬地去问老师:“什么才叫‘仁’?”孔子只告诉他两个字:“爱人。”在孔子看来,爱别人就叫“仁”。孔子主张“为仁”,墨子则主张“兼爱”,这里面都含有爱与宽容的意思。
耶稣在传教的时候,也一再地告诫自己的门徒:“你们要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你们一样。如果你们彼此相爱,世人因此就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从耶稣的教训中,我们可知基督徒的精神里面也含有“爱”的成分。耶稣还说:“你们听说过‘爱你的朋友,恨你的仇敌’,但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并且为那些迫害你们的人祈祷。这样,你们才可以做天父的儿女。因为天父使太阳照好人,也同样照坏人;降雨给行善的,也给作恶的。如果你们只爱那些爱你们的人,天主又何必奖赏你们呢?就连税吏也会这样的。”
由此可见,爱是我们人类的共性。内心充满爱,精神才变得愉悦,世界也才变得丰富。选择爱与宽容就意味着放弃了恨,选择了博大。攻击你的,回避躲让;伤害过你的,理解大度;过河拆桥的,包容无恨。用爱与宽容来解决人们面对的矛盾冲突,化解的是怨恨,得到的是温暖与幸福。在生活中,爱是一种动力,因为我们不仅爱自己,还要爱他人,所以做出的事情才会有意义。
在人的一生中,“爱”是不可缺少的东西。不过,对仇敌之爱和对朋友之爱,又是完全不同的。“爱朋友”在一般人看来是很容易做到的,就是在萍水相逢人的中间也能够做到彼此友爱。然而,“爱仇敌”对普通人来说,却是很难办到的。
1915年10月12日,比利时护士伊笛丝·卡薇尔由于救助英法受伤的士兵,而被德军行刑队枪毙。她的墓碑上刻着她临终前祈祷时说过的一句话:“我知道光是爱国还不够,我一定不能对任何人有敌意和怨恨。”
可见,一个人的爱心假如能用到仇敌的身上,这人的修养与气度已经是相当的深厚了。伊笛丝·卡薇尔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但又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女人。她的行为以及思想的高尚不逊色于任何英雄人物,足以得到所有人的崇敬。
宽恕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不是一件易于做到的事,但要把怨气,甚至仇恨从心里彻底驱赶出去,这确实需要人拥有极大的勇气与胸襟。不要吝惜自己的善良,不要隐藏自己的包容,不要将愤恨与痛苦施加给别人,让我们的内心充满爱,用宽厚的胸襟来化解所谓的仇怨,那我们的人生就能一直呈现耀眼的光彩。
【包容术】
我们的内心就像容器一样,当其中的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与怨愤自然就会被挤压出去。实际上,我们不需要一味地、刻意地去消减心中的仇恨,只需要用爱不断地充实内心,仇恨自然就没有任何容身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