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香的方法是五千年前从印度流传下来的,后来被出家和尚带入佛教,从印度传到了中国,唐朝以后又带进了禅堂。坐禅时,有些人的心很散乱,无法集中。因此就在禅堂中央燃一支香,大家盯着这支香,尽量做到不眨眼。过一会儿眼睛会感到刺痛、流泪,还是不要眨眼。
这样观久了,会使身体的气和神凝聚到一个点上,从而达到一心不乱。训练久了,就是闭上眼,也能达到一心不乱。而且眼一闭,眼前一片光亮,是一片光的海洋。因为心中没有杂念,自性的光明就会出现在眼前。
古印度有观夜明珠的,其道理也一样,也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光点上,通过这种方式让自性之光显现。当自性之光显现后,就不必再观外在的光,而可以观内在的光了。常人闭上眼,眼前一片漆黑,观不到光。什么时候闭上眼,眼前一片光亮,身心自然变得敏锐,智慧自然会打开。从治病的角度讲,白内障、青光眼、散光等眼疾,通过观香,会有奇特的疗效。治疗近视眼则需要一段时间。
长期静坐的人看远处看得清楚,看近处反而看不清。黑眼珠对应肾脏,眼白对应心和肝。如果通过坐禅把肾水激活,首先滋润的是肝。一双眼睛会很清澈、明亮。如果生理上没有协调好,这股力量上来以后,眼睛会充满血丝。如果不会对治,持续的时间会长一些。为什么有些静坐的人会眼睛充血、牙疼、耳鸣、头疼呢?因为头顶这朵莲花未开。若开了,头顶就会像烟囱一样,下面的力量上来后,就从头顶出去了。这时头就不会胀痛,眼睛就不会红肿了。
为什么佛教的许多经、咒、唱诵,要保持古印度的梵音,而不翻译成汉语呢?一方面是翻译成汉语容易使原来的意思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另一方面咒语的力量会丧失很多。众所周知的“阿弥陀佛”,现在很多人都把它念成“a弥陀佛”,实际上念错了,把古人的东西改掉了!你们现在就可以感受一下念“e”和“a”有什么不同。念“e”,力量是从头顶出去,念“a”,力量是从嘴巴出去,力量出去的地方不同。净土宗特别强调临终时神识从头顶出去,才能往生西方。
古人对每个咒语的发音,都是通过禅定修证后才确定的。而现在的人念咒语都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古人是一代一代口耳相传。即便写出来,也还是要口授亲传。而现在的人误以为自己识字,只要照着经书读就对了。心诚固然能感应,但如果读音准确,岂不是感应更快?如果只要心诚就能入道,那还要法门、师父干什么?
但是,如果心不诚,师父传你一个方法,你自己去修,也只能达到四成,绝对达不到五六成,七八成更不可能。因为越往上修,越需要诚心才能感应。越往上修,越要靠内在的改变。内在不改变,层次无法提升。因为方法是属于有为法,而“道”是无为法。《金刚经》中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就像一根拐杖,是用来帮助你学习走路的。当你学会了走路,还要拐杖干什么?必须把拐杖扔掉。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修了十几年还上不去的原因,他们只在方法上下功夫,被法转了。
大家天天观香、念咒,就像走程序一样,心根本没有入道!就目前大家的情况来讲,在方法还未掌握娴熟之前,不能抛弃方法直接进入心态的修炼。做任何事情刚开始都是有规有矩的,掌握之后才不需要规矩,可以直接进入核心。学习静心,刚开始必须借助一个方法。当心能随时静下来时,就不需要方法了,也即可以抛弃方法,直接让心静下来。
如果你还需要方法,说明你的功夫还不究竟。如果在这个山洞里,很安静,无人打扰,你能静下来。一旦离开山洞,到了十字街头,你就静不下来了。这说明你的静是靠环境生起的,这样的静心功夫又有什么用呢?住山洞只是一个阶段,最终是要到红尘中去用。
学佛的人几乎都有这个毛病:打坐怕人吵。刚开始这样可以理解,学佛多年了还是这样就不行了。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和修行方式。一个人独自在屋子里静坐,打妄想了自己都不知道。大家在一起静坐,别人惊扰了你,实际上是打断了你的妄想,说得好听一点是打断了你的思想,不可能干扰你的禅定。
我曾经讲过,如果修行十分为圆满,在山洞里只能修三到四分,剩余几分要在红尘中才能修圆满。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不住山洞,直接到红尘中去修,被红尘转了还不知道。所谓“沉迷于红尘”,所谓“不被境转”,是觉知在与不在的结果。“觉”是不迷,“知”是不乱。就像遇事昏了头,不知怎么做,叫“乱了手脚”一样。如果我们通过某种方式把觉知培养出来,就会感到有个无形的东西像呼吸一样永不间断。呼吸断了,人就会死去。觉知断了,人就会迷失。
有的人在这儿坐了几个小时,突然醒来,不知道刚才在干什么。这与打坐入禅定,超越时空是两码事。后者是清醒而又在定中,觉知像一面镜子一样,一直保持着一个清净的画面。即便偶尔出现一点杂念,也会在画面上显现,根本破坏不了这面镜子。修行人有时候也会发火,但只要功夫够,根本影响不了心灵的这面镜子。就像一堆火烧得很旺,泼一瓢水下去根本扑不灭,相反,火焰会更高,就如同浇了油一样。这就是处处能定,个个能定。
对于有禅定功夫的人而言,周围发生的一切他都听到、看到了,但他不会被所听所看所干扰。这就是功夫,不是理论。没有这个功夫,是感受不到这种不被境转的宁静的。要达到这种境界,一方面是靠静坐,另一方面要靠做人做事来修炼自己的心态。为什么过去的修行人要闭关、参学、再闭关、再参学……呢?就是要静了动,动了静,互相交替着修炼。
如果这段时间大家修得很好,通过你们的眼神就会知道——内心一丝不挂,提得起,放得下,眼睛非常空洞,而不是炯炯有神,显得很有智慧。如果一个人处于深层的禅定中(我曾经见过一个这样的圣人),你与他对视,会感到一切都空了,什么都没有了,你与他都消失了。有时候甚至会空洞得让你感到恐惧。那种空洞感就像孤身一人置身于茫茫的大海中。
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很难度众生,必须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才能接近众生。可以想象:眼睛里没有一丝生气,就像寒冷的冬天一个人走在荒僻的旷野里,没有一丝暖气的空寂与萧条。但是,一旦从这种境界中走出来,又是一片动人的风光——自信、温暖、和蔼、慈祥,全都在他的眼中呈现出来。
你们每天晚上有没有打坐?一定要养成习惯,睡前打坐30分钟,时间越长越好,直到不能坚持。关掉灯,闭上眼,眼前是不是一片光明?内心的杂念是否能看到?如果看不到,说明离道还很远;如果看得到,降伏不了,说明禅定功夫还不够,但已上路;如果能降伏,说明已经有了一定的禅定功夫。
继续这样深入下去,不但能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同时也能看到别人的起心动念。我们现在之所以看不到别人的起心动念,是因为我们比别人还浮躁,还混浊。就像两面镜子对照,干净的能照见不干净的,而不干净的照不见干净的一样。没有妄念,内心自然清净。当你把身心都静下来,心脏的跳动声、血液的流动声你都听得到,看得见。动一个念头不仅看得见,还听得到。达到这种境界后,要想继续往上修,就必须靠内在本质的改变,否则不可能。
吸气时,气沉到丹田。但思想不停留在丹田,仍然放在头顶上。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训练,就可以达到一心多用。刚开始时,呼知道呼,吸知道吸。如果思想随着呼吸,吸进吐出,你就没有机会分神,妄念就产生不了。当你的思想与呼吸合为一体,就不会有妄念。平时有妄念只是觉察不到,若能觉察到,实际上是妄念减少了。
明白了修行的方法,还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真修实炼,才能掌握方法。就像学开车一样,只要5分钟就可以把开车的方法告诉你,但要真正学会开车,必须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大家要养成一种习惯,在睡觉前和起床后都坐一坐。因为这时候杂念比较少。修行要养成习惯,每天不做这件事就像缺点什么,感到不习惯才行。要修就要真修啊,不能掺假,糊糊涂涂的,功夫不会自己出来呀!心不敞开,心态不放平,境界上不去,是因为有假的东西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