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白宫200年内幕
15571000000010

第10章 和睦与交恶(2)

他退休后一直住在弗吉尼亚的蒙彼利埃庄园。1836年6月28日,早餐时的麦迪逊先生似乎碰到什么麻烦。“怎么回事,詹姆斯伯伯?”他的一个侄女关切地问道。“不过是改变了主意”,他答道。话音刚落,他的脑袋突然垂了下来———心力衰竭夺去了他85岁的生命。亲朋好友把他安葬后,在他的书房里发现了一封打算死后发表的短信,题为“对我的同胞的忠告”。麦迪逊在信中恳求国人“爱护美利坚合众国,使其永存”。在遗嘱中,麦迪逊指定出售他有关1787年制宪会议的日记,他将出售日记的收入(国会为此支付了3万美元)作了如下安排:6,000美元用于子孙的教育,2,000美元捐赠给美国殖民协会,1,500美元捐赠给弗吉尼亚大学,向普林斯顿大学和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学院各捐赠1,000美元。同时,他把自己的私人藏书全部捐赠给弗吉尼亚大学。麦迪逊有一段名言是历史学家所耳熟能详的:一个人民的政府如若没有人民的消息,或者没有获得人民的消息的手段,不过是一出笑剧或一出悲剧的序幕,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知识将永远支配无知,一个人想成为自己的主人,就必须用知识赋予的力量武装自己。

“午夜失火的钟声”

在1816年大选中,门罗的被提名就等于选举。因为1812年对英战争后,联邦党已无力与共和党抗衡。少数联邦党人重提门罗在外交方面的失误,但没有正式提出总统候选人,只是支持当过律师的纽约联邦党的领袖詹弗斯·金参加竞选活动。在这个时候,金对自己根本不抱什么希望,仅仅是象征性地、姿态性地与门罗竞争。门罗的支持者几乎没有进行什么竞选活动,坐视选举日的来临。结果,门罗以183票对金的34票获胜。

门罗接任总统的时候,正是美国的歌舞升平时期。时年他58岁。

他在就职演说中踌躇满志地宣称:“没有哪一届政府在接任之初像本届这样吉星高照,也没有哪届政府在成就上如此辉煌。纵观世界各国的历史,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发展神速,巍然屹立,没有一个民族像美国人民这样富裕、欢乐。展望未来,我们每一个公民都会感到由衷地喜悦,因为我们的国家制度日益完善,无需重大的改革。我们今后的伟大任务就是捍卫我们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特征。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一定要保持我们固有的美德和启发人民的聪明才智。”

门罗上台后,不计较个人恩怨,摆脱派别成见,网罗了一大批人才,组成了美国历史上最有力、最稳定的内阁。他任命马萨诸塞州的约翰·

昆西·亚当斯为国务卿,南卡罗来纳州的约翰·C?卡尔霍恩为陆军部长,从而消除了派系矛盾。波士顿的《哥伦比亚哨兵报》上曾有一篇报道,详细描述了门罗总统在1817年对一度是联邦党人根据地的新英格兰进行成功巡视时的欢乐气氛,称门罗的新英格之行把美国带进了“和睦时代”。1819年,门罗又按照成例,对南方各州也进行了一次旅行访问,效果同样令人满意。他几乎是在不绝于耳的赞扬声中结束了第一届任期,迎来了1820年的总统大选。在231张选举人票中,只有新罕布什尔州长威廉·普卢默投了门罗的反对票。据说,普卢默之所以反对门罗,而把自己的一票投给约翰·昆西·亚当斯,是为了保持乔治·华盛顿作为唯一由选举团一致同意选出的总统的记录。门罗作为入主白宫的最后一名美国独立战争的军官,受到人们的普遍拥戴,是这个国家团结的化身。可是,这种“和睦感情”只是一种表象,奴隶制度这颗定时炸弹却在滴滴嗒嗒地走动,在这个问题上,南北双方的矛盾很快就恢复和加强了党派偏见,并最终导致了一场血与火的内战。

在美国早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即北部资本主义的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和南部种植园的黑人奴隶劳动制度。19世纪初以来,在美国领土扩张和早期工业化过程中,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北部要求扩大国内市场,限制奴隶制的发展,补充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实行高关税,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代表种植园奴隶主利益的南方则要求扩大种植园经济,为世界市场生产更多的棉花,实行低关税以便从英国输入廉价的工业品。南北两种势力的斗争在政治上集中反映在限制和扩大奴隶制问题上。

自从1787年制宪会议以来,南北两大地区之间一直有着一种政治均衡,沿着旧的梅森———狄克逊线和俄亥俄河的走向,划分了蓄奴的各州和领地,以及奴隶制已废除或处于消灭过程中的各州和领地。1789年,北部和南部的人口基本相等。但到1820年,北部自由州共有人口515万多人,在众议院拥有105个席位,而南部蓄奴州共有人口448万多人,众议员81名。但是在参议院,由于交替接纳自由州和蓄奴州加入联邦,双方一直保持着对等的格局。1819年,亚拉巴马州加入联邦后,每一方都是11个州。

1819年2月,密苏里州加入联邦的法案提交众议院讨论。使南部的议员感到愤慨的是,纽约州的詹姆斯·塔尔梅奇提出了一项修正案,禁止此后再向密苏里运入奴隶,并要求该州境内此后出生的奴隶,应在年满25岁时成为自由人。法案经此修正后在众议院获得通过,但到了参议院南北双方的力量相持不下,法案也就束之高阁了。

在国会休会期间,密苏里州究竟是实行奴隶制还是成为自由州的问题,便成了全国公众和媒体关注的一大焦点。北方人认为密苏里几乎完全位于当时划分自由州和蓄奴州的那条界线以北,接纳它加入联邦,就意味着增加奴隶主们在国会的表决权,他们发誓要彻底击败这一侵略行动。南方人则声称他们有权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区拥有奴隶这些活人财产,并扬言说如果这一点遭到否认,他们就要实行分离。当国会在1820年1月开会再度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相当多的北部共和党人由于担心国家的分裂,都背离了自己原来反奴隶制的立场,接受了肯塔基州众议员亨利·克莱设计的一项新的妥协法案即《密苏里妥协案》。它规定:密苏里以一个蓄奴州的资格加入联邦,但在北纬36°30’以北的合众国领土上禁止实行奴隶制;作为妥协的一部分,马萨诸塞的缅因作为一个自由州加入联邦,从而使双方各有12个州。它维护了南北之间的摇摇欲坠的平衡,奴隶制的扩张问题暂时得以平息。南部达到了它的直接目的,还有了阿肯色和佛罗里达在不久的将来作为蓄奴州加入联邦的前景。北部保住了更大的那一片尚无移民定居的领地,维护了自己在西北部地区的利益。

虽然敌对的形势得以缓解,画地为牢的地区性联合自行解体,政局恢复了昔日的那种稳定。但是,密苏里妥协这一事件揭示的矛盾却是无法根除的,有识之士们对比忧心忡忡,似乎看到了未来血肉横飞的南北战争的前景。杰斐逊当时即作了评论:“这个重大的问题犹如午夜传报火警的钟声,惊醒了我并使我充满了恐怖之感。”约翰·昆西·亚当斯则在日记中写道:“我立刻认为这是联邦的丧钟。我觉得当然如此的是,目前的这个问题只不过是一篇序言,———只不过是一大卷悲剧集的标题扉页而已。”

“门罗主义”:与旧世界抗衡的宣言书

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起,欧洲殖民者便开始了对南、北美州的征服,其中很大一片地区,包括现今的墨西哥、中美洲各国、西印度群岛和南美广大地区,落入西班牙手中。在经历了西班牙300多年的殖民统治后,西属美洲人民利用拿破仑战争的有利时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独立运动。到1822年,墨西哥、中美洲、大哥伦比亚(包括今天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拉普拉塔联合省(即阿根廷)以及智利都已获得事实上的独立。只有古巴、波多黎各等少数地区还控制在西班牙手中。1822年葡萄牙殖民地巴西也宣布独立。拉美革命全面胜利的曙光开始显现于地平线上。

拉美各国在独立运动爆发后不久,就积极争取美国这个北方近邻的支持和援助。虽然有不少政治家颂扬拉丁美洲“一个八百万人民奋力砸碎锁链争取自由的辉煌场面”,但美国政府对拉美各国争取独立的斗争并未给予积极的支持。直到1822年3月以后,门罗总统才宣布承认拉美一些国家的独立,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是最早承认拉美各国独立的国家。

西班牙自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殖民利益,它力图借助“神圣同盟”的力量扑灭拉美革命熊熊燃烧的火焰。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七世呼吁俄、法、奥等神圣同盟国家帮助他恢复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秩序。对此,神圣同盟多次开会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后来,历史学家根据对欧洲各国档案的调查和分析,确信神圣同盟并未曾制定出武装干涉拉丁美洲的具体计划,也没有进行切实的准备。所谓神圣同盟将要派军队血洗拉丁美洲的说法,纯系讹传。但在当时,各国政治家和舆论都信以为真,都带着复杂的心情表示出对此问题的关注。

与此同时,沙皇俄国在北美的扩张活动大大加强了。俄国的势力从阿拉斯加一直推进到圣弗朗西斯科湾。1821年9月,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布谕旨,宣布北纬51度以北、沿岸100海里的水域为俄国的内海,禁止一切外国船只航行。这一事件引起美国政府强烈的不满和抗议。

国际局势的变化也使美英关系呈现出复杂而又微妙的迹象。在西班牙帝国趋于衰落的过程中,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势力都打入了拉丁美洲地区。两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基本上是逐年上涨。英国政府特别担心神圣同盟的骨干法国会要挟西班牙将其在拉美的殖民地转让给它,因为它曾帮助斐迪南七世镇压了马德里的革命,恢复了他的王位。针对这种可能,英国一反过去的敌视政策,决定联合美国,以挫败法国的图谋。1823年8月20日,英国外交大臣乔治·坎宁约见美驻伦敦公使理查德·拉什,建议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公开宣布英美反对在拉丁美洲恢复西班牙殖民统治;也反对将拉美的任何一部分转让给其他国家,两国今后也不占有它们中的任何一部分。

怎么样对待坎宁提出的建议,成了门罗总统所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他多次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对策。在内阁成员中,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如果接受坎宁的建议,这与美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不卷入欧洲纠纷的传统外交不符;另一方面,一贯敌视美国的英国主动接近美国,愿意和美国合作,这对美国又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在政府内部,绝大部分官员主张采纳坎宁的建议。两位前总统———杰斐逊和麦边逊也都分别写信来阐述自己的态度。杰斐逊在信中写道:“对于它(指坎宁的建议),我们应当十分用心地培养出一种和好的友情;没有任何东西比为了共同目的而并肩作战更能加深我们的友情。”这无异于是对坎宁建议的支持。但是,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对坎宁建议的真实目的表示了怀疑。亚当斯认为,和英国发表联合声明,不但会给英国干涉和控制拉美造成机会,而且会使美国“充当尾随在英国军舰后面的小船”,不能随意对拉美特别是对古巴进行扩张。他断言:“坎宁的目的,显然是要从美国政府那儿得到某些公开的保证,表面上是反对神圣同盟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之间进行干涉,但实际上或主要是反对美国自己获得西属美洲的任何部分。”坎宁的建议是一个别有用心的圈套,这被敏锐的亚当斯给识破了。况且,这里还牵涉到旧世界和新世界未来的关系这样一个更大的问题。亚当斯深信,殖民主义是不道德的,而且是注定要失败的。早在1823年7月17日亚当斯就在致俄国的照会中强调,现在北美洲已分为加拿大、合众国和墨西哥,中美洲业已独立,新大陆应被认为已对欧洲列强的进一步殖民关闭。

亚当斯据理力争,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说服总统,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门罗在1823年12月初的年度咨文中论述对外关系的那段文字,虽然是总统亲自写的,语言要比亚当斯所习用的更为简明庄严,但却精确地表达了亚当斯的观点。门罗咨文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思想被后人称作“门罗主义”,其要旨是“美洲体系原则”、“不干涉原则”和“不再殖民原则”这3项基本原则。用总统本人的话说:“今后任何欧洲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独立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神圣)同盟各国的政治制度……与合众国是基本不同的,这种不同产生于它们各不相同的政体。……我们认为列强方面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展到西半球任何地区的企图,对于我们的和平与安全都是有危害的。”

“我们没有干涉过任何欧洲列强的现存殖民地和保护国,将来也不会干涉。”“欧洲各国之间为它们自己的事情发生战争时,我们从没有参加过,因为那样做是与我们的政策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