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滴水不漏的口才技巧
15565700000007

第7章 社交语言的技巧(1)

1.社交语言的禁忌

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人们利用它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达到彼此之间的了解。但语言并不简单的只是一个工具,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汉族民间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便刻意追求有关死亡及一切不幸之事的语言表现形式,于是汉语里便出现形形色色表示祸害的词汇。这便是所谓的语言禁忌。

语言禁忌是很富有地方方言或社会方言特色的语言风俗现象。禁忌的原则,大体是出于吉凶、礼教、功利、荣辱等的诸种考虑,其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凶语即不吉利的词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忌讳听到凶语的,惟恐这些字眼会招致凶祸的真正来临。然而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要表达不祥的内容,这便更改用另一些褒义或中生词代替。

(2)是用反义语来替换不吉的词语,谓“讨口彩”,此法在禁忌语中极普遍。戏院里的太门平,原意为万一发生了火灾好让观众逃走,说“太平”乃失火事故之反义。吴地习俗,行船忌说“住”,“箸”与“住”同音,故改称“筷儿”,取“快”音,现普通话及广州话的“筷子”,即由此而来。广州人把“气死我”叫做“激生我”,“笑死我”叫做“笑生我”;“杠”和“降”同音,故把“竹竿”称为“竹升”, “空”与“凶”谐音,便把“空”说成“吉”,空屋出租”成了“吉屋出租”。吴语区忌“药”字。药为治病之物,言之恐一声缠身,于己不利,便将“吃中药”改说成“吃茶”。旧时江西流行说喝药为喝好茶;称一种消积食、去风寒的中药为“午时茶”,一般饮用的茶水叫做“茶叶茶”。广东的客家人忌说开药方而改言“开丹底”。

(3)用有关或相近的事物名称来代替。浙江一带小孩肥壮忌说“壮”,因本地猪肥叫壮,要以“个头好”、“补胚好”代胖的意思。人有病,最忌说“生病”,要说“不新鲜”、“懒意一、“着力过了”等。人死了,其家人忌说“死”,要说“老了”、“好了”、“过辈了”等。小孩天亡,也忌说“死”,要说“逃出去了”、“转去了”。婴儿出生,忌说“生了”,因生有陌生、生疏之意,要说“领了”。许多地方忌“虎”,遇“虎”时改用“猫”代称。如温州把“老虎”改叫“大猫”;长沙将“腐正街”改为“猫正街”,“腐乳”称为“猫乳”,因“腐”与“虎”音同。北方人干脆称“老虎”为“大虫”,小说《水浒》里即如此。此忌讳心理发展至顶点,竞连姓氏也不免其扰,姓虎的自念作“猫”。江苏及浙江杭嘉湖地区的蚕农,忌说“温”字,养蚕怕瘟,于是“温度表”要说成“寒暑表”;忌说“亮”字,因“亮蚕。为蚕病,“天亮了”则说成“天开眼了”; “酱油”要说“颜色”,因“酱”音同“僵”,忌僵吞;“笋”要改说“萝卜”,因“笋”音同“伸”,忌蚕僵死伸死。

(4)用比喻来代替不吉的词语。“崩”、“崩殂”、“贺崩”及“山陵崩”等用来指帝王之死的词语。“崩”之本义为山陵倒塌,把这个词转用到帝王之死上来,显然是在向人们暗示帝王是江山的顶梁巨柱,他们一经死去,便如同山崩地裂,大地陆沉,仿佛整个世界都要随之毁灭,因此帝王君王之死绝不司等闲视之。再如湖南临湘早上忌说“龙”字,因“灯笼”的“笼”与“龙”音同,故而把“灯笼”比喻为“亮壳里”。上海郊县恋人通常忌言“梨”、“伞”,而将它们比喻为“圆果”、n竖笠”,是避讳“离散”的意思。现代汉语里,士兵打仗受伤叫“挂彩”,南方则叫“带花”,皆为受伤后扎了绷带的比喻。

(5)用假托文来代替。如古代汉语称帝王之死为“晏驾”,意即他不出朝,只因他的本驾出来晚了。佛教僧尼之死为“圆寂”,意即他们完全沉浸于念经中去了。称有封邑的大臣之死为“捐馆舍”,是说他不住,只因他抛却了自家馆舍到别处去了。士大夫的死被称为“弃堂帐”,意即他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到别处谋生去了。

对凶祸词语的忌讳跟人的思想意识有关。解放以后人民群众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封建迷信思想逐步破除,这方面的禁忌语越来越少。温州IN时称“老虎”为“大猫”,但晚近输入的“老虎钳”、“台虎钳”、“老虎灶”等均不再忌“虎”,并且“老虎”、“大猫”已并用。上海郊县原称“伞”为“竖笠”,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其为何物了。对于现在仍流行的禁忌语,我们不必刻意去加以更换。语言之约定俗成,有些已通行而又不碍思想交流的词语,诸如“筷子”之类,倘若一定要加以“正名”,反而令人难以接受。

(6)在所有的凶语中,除死亡及疾病的字眼最为令人恐惧、忌讳外,还有就是些破财词语。因为财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命运、生活的贫富,所以民间很看重此事,时时处处惦念着发财,也时时处处警防着破财。

春节期间各家各户要祭财神。若有卖财神画像的童子挨门喊:“送财神爷来了。”一般人家都赶紧出来到门口回话:好好,来我们家请一张。如不想买的也不能说不要,更不能撵送财神,而是只能说已有了。有人来送柴(财神)时忌回答不要,若不想买可回答已经有了。春节为一年之首,民间以为得罪财神,神仙便整年都不临门。在这期间如果小孩说了冒犯财神的话,大人即说:“童言无忌”,以解除不祥。广州人好经商,忌说“舌”,因和“蚀本”的“蚀”同音,故把“舌”叫做“利”,“猪舌”叫“猪利”,取其“莉”字音。在江西南昌,猪舌叫招财,温州叫猪口赚,意义更明确。

广东人特别忌讳“输”字,避说: “通书(黄历)而说“通胜”,因“书”与“输”同音;有一种中秋夜所卖的木鱼书,被叫卖者呼为“月光赢”的原因亦如此。又因广东方言“丝”与“输”的读音相同,所以把“丝瓜”改为“胜瓜”。还因“干”有“干枯”之意,所以便把“干”改言“润”,取时时润色之意,显得有油水,为发财的象征。于是“猪肝”被说成了“猪润”,“鸡肝”被说成“鸡润”;“豆腐干”被说成“豆润”等等,不一而足。江浙一带,逢年过节,要书写“招财进宝”、 “和气生财”等字样,贴在门首。因“财”字偏旁“贝”字与“背运”的“背”谐音,惟恐因此而“失财”、“败财”、所以就把“财”的偏旁“贝”字有意写成“见”字,以表时时处处发财、见财的心愿。河南驻马店一带有一座山名叫确山,“确”在当地方言中含有“坑”、“骗”、“糟糕”的意思。因此生意人都忌讳称其为确山,而改称为“顺山”,以求发财顺利。

做生意皆有冒险性,生意人最怕倒闭破产。旧社会人们生活动荡不安,货源及销路皆无保障,使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财神的护佑,因而这一类有关财运衰败的语言禁忌很多。它们有一共同点,即不仅避开了不吉的词语,而且改凶为吉,力求通过语言上的变通、调整而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一个最为吉祥的理想效果。

(7)在汉族民间,通常认为涉及到性行为及性器官的词语是一种亵渎语,说出来有伤大雅,有教养的人都羞于启齿。在不得不说到性器官时,要用“下部”、“阴部”等来代替。说到性行为时,也要用“办事”、“房事”、“同床?、“夫妻生活”等素雅词语代替,甚至连容易引起联想到生殖部位的“拉屎”,也在忌讳之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改称“大便”、 “大解”、 “解手”、“上厕所”,文言叫“如厕”等等。还有妇女之月经,人们也不喜欢直说。新中国,妇女把这叫做“例假”——这个新词倒记录了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因为建国后我们的工厂实行劳动保护,妇女遇到月经来潮时,如有需要允许请几天假,工资照发,所以称为“例假”。

(8)汉族广大地区都禁忌以龟相称。龟俗称“王八”,若骂人为“龟儿子”、“王八”、 “乌龟”定引起对方恼怒而拳脚相加。乌龟者,老婆有外遇也。这对中国男子来说是莫大的耻辱。龟,在以前是与龙、凤、麟合称为“四灵”的神物,人多视为祥瑞,不但不讳龟,反而喜用“龟”字取名,象征长寿,如唐朝音乐家李龟年及文学家陆龟蒙等等。到了唐代因当时有妓院里的人,头上都戴绿头巾,而龟头也呈绿色,所以民间皆戏称乐户妓家之人为“龟”;而大凡妓院乐户之家的妻女皆为歌妓,因而后人就把放纵自己妻子卖淫者,称为“乌龟”。从此“龟”便是男子最忌讳的字眼。元人陶宗仪在《辍耕录》里记载了一首当时戏谑破落子弟的诗,内有“宅眷多为掌月兔,舍人总作缩头龟”等语。民间俗谓兔望月而孕,比喻妇女未婚野合而有妊,因而“兔崽子”意同私生子。诗内的“缩头龟”,显然也含有明知老婆有外遇而不敢管,有惧内的贬义。这与隔海之望的日本民族大不一样,日本民族异常尚龟,姓龟田者不计其数。 实际上,不但非正常的性行为会形成某种语言上的禁忌,就是正常的性关系也需要语言方面的避忌。例如“避孕”字眼就不能随意说出,而应叫计划生育,西方叫“节制生育”或“家庭计划”等等。 除了以上与性器官、性行为有关的一些语言禁忌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带有羞辱性质的语言禁忌。例如通常人们都忌讳别人将自己和畜牲相提并论(这又与自己的十二生肖相悖了)。有生理上的缺陷的人,也讳忌被人当面嘲笑。因此生理上的缺陷的表述,人们尽量用委婉语词。比如“耳朵聋”改说“耳朵背”,或者说“耳朵有点不好”, “耳朵有点不便”,古人则说“重听”。一般来说凡属对人不尊重、不礼貌的亵渎话题一般都是有所忌讳的。

2.记住别人的姓名

相传袁世凯有个特殊的本领,无论何人,只要他见过一次面,当第二次相见时即能说出对方的姓名。某学者与袁氏曾有一面之缘,某次因事到“总统府”拜访袁世凯,袁氏出来便直奔某学者,握手称某先生。当时座中候见的客人很多,但是袁氏特别器重这位学者,破例亲自来请他人室相见。对于袁氏能认得二次见面的客人,大家认为是奇迹,当然这是袁氏的记忆力辨认行为异于常人,究竟有何特别方法,就不得而知了。

若能够记牢对方的姓名,不仅是现在处世的基本礼仪,也是使对方产生良好印象的最好方法,这种本领,在交际场中大有用处。大家对你十分熟悉,你偏叫不出他的姓名,虽然可以用含糊的方法敷衍过去,但心里终究觉得不安,有时因为地位的关系,你应该先招呼他,而他却不便先招呼你,你如记不起他的姓名,不去招呼他,他会误认你是自大傲慢、目中无人,这就不妙了。所以你要在交际场中占到优势,熟记对方的姓名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功夫。

有的老师之所以能够在初见面就叫出对方的姓名,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方法。他是预先做一种别人不肯做的功夫,就是把学生的照片反复辨认,把许多相片作为一本有趣味的新书读,连续几天,把所有的照片都全部读熟,每个人的面貌都印人他的脑子里,所以一见如故,不待问明姓名便可很自然地叫出对方姓名,使他不由得大吃一惊。但是普通人通常不肯下这种烦琐而乏味的功夫,你要熟记陌生人的姓名,从照片上认识相貌,同时与姓名一齐熟记,应该是容易办到的事,比方有一张团体照片,你有意熟记照片上的人,相信每天只要花十分钟功夫,不到三五天就可以完全认识。

如果你所遇见的人没有照片,那么预读照片的办法便无法应用了。这时你不妨用见面的机会细细辨认一下,他的身体有什么特征,比方身材特别高,是个彪形大汉,这是特征;身体细长,像个电线杆,也是特征;双目明亮,或细如鼠目,也是特征;口特别大,鼻子特别高,也是特征;头上秃顶,也是特征;走起路来,一拐一拐,还是特征;双耳招风的,同样是特征。人都有特征,有的人其特征还不止一种,你把他的特征作为新奇事物看,同时与他的姓名连在一起,在很短的时间内一再反复辨认,就自然会记得很熟了。

不过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在做辨认功夫时,态度必须自然,不要显出正在辨认的神情,使对方察觉。这当然也要有相当的小聪明,双目盯牢,端详不已,有失礼统。尤其是对于女性,这种动作就足以使对方面泛红晕,局促不安了。

跟你一面之缘的人,当第二次见面,你还能叫出他(她)的名字吗?

3.千万别抬杠 法国大哲学家罗斯费柯说:与人谈话,如果把自己说得比对方好,便会化友为敌,反之,则可化敌为友。说服别人不应居高临下,“灌输”自己的一套观点,强迫别人接受。有很多时候,恰恰需要让别人先说,一方面是表示你的谦逊,使别人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你可以借此机会,观察对方的语气神色及来势,给自己一个测度的机会,这不是两全的方法吗?可是有许多人,说服别人总是好像要压倒对方,或者使对方感到自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同时有许多人说话一开始便滔滔不绝,自以为是一个长于口才者,须知别人会因此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这样的说服变成了压服,完全是你说人听,这是不明智的社交口语表达方式,你将不受人欢迎,人们见了你只有避而不见了。

许多人常常喜欢表示和人意见不同,因此得罪了许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