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赋人权
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思想性,人的需求是多样的并且是不断发展的。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需要的满足建立在剥夺被压迫阶级需要的基础之上。就一般情形而言,强势群体通过剥夺弱势群体来满足自身需要。就单个的人来说,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人与人之间也会残酷竞争。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权力成了人们争夺的目标。一旦人们获得权力,人们就建立专制统治,以剥夺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以暴力镇压人们的反抗。人们只所以反抗专制统治,是因为专制统治剥夺了满足自身需要的机会。这种反抗与压迫贯穿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在封建社会末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受到封建势力的压迫,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人权思想。他们通过思想的启蒙与舆论的传播为自己争取经济和政治上的利益。他们认为,获取经济利益,参与政治活动,自由发表言论是人的基本权利。在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中,天赋人权的思想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天赋人权是指每个人都享有与生俱来的权利。早期的天赋人权思想是以自然法为基础的。自然法是宇宙间自然存在、普遍适用、永恒不变的法则。在自然的状态中,人是自由、平等、独立的,人们拥有处理自身一切事务的权利。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天赋人权的思想获得了主导地位。美国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法国的《人权宣言》规定:人人具有不可侵犯的公民权利和自然权利。当代的资产阶级人权思想家们把抽象的“人性”、“人的尊严”作为天赋人权的根据。他们认为,社会必须保障人的财产、生命与安全,必须满足人起码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概括起来有7 种权利:生存权、公正权、获得援助权、自由权、诚实对待权、礼貌权、儿童照料权。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思想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实质上它只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政治理论。针对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论述了人权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第一,人权根本不是天赋或与生俱来的权利,人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第二,在阶级社会里,人权不是普遍的、超阶级的观念或法规,而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人权总是统治阶级的特权。统治阶级认为剥夺他人是自己天赋的权利,被统治阶级则认为,推翻统治阶级的统治,实现自身经济政治的解放是自己首先要争取的人权。第三,人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权受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权标准是有所差别的。第四,不存在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人权。在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必须负担相应的义务。第五,人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人权的内容必然会越来越丰富。第六,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确立真正、彻底的人权,就必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消灭私有制。只有消灭了私有制,才能消灭统治阶级,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人权才成为全体人民的权利。
第二节现代人
一、社会发展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人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最高原因和最高目的,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基本标准。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在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人对他人具有强烈的依赖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交往是非常有限的,人的社会性本质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以情感、权力、地域等为中介,而是以能够被广泛认同的物品作为关系中介,比如货币,这样人们的交往范围就扩大了。在社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个性自由基础之上的,这样人的本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人性得到了最大满足。每一经济形态优于前一经济形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更能发展人的本质,更能满足人性。可见,社会的真正发展是以人的本质的不断发展和人性的不断满足为标志的。
二、社会发展的困境
既然真正的社会发展表现为人的本质和人性的不断发展,那么这就意味着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中的任何一种关系出了问题,都会导致人的异化。
传统的社会发展理论由于不能全面地把握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结果出现了这些关系中一种或几种关系的不平衡,不仅社会发展本身受到阻碍,而且人本身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传统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强调科技理性、经济理性,把社会发展自然化、理性化、实证化,排挤人文精神,漠视人的存在。比如20世纪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了“工业文明观”,认为工业的增长是衡量发展的惟一尺度。在传统社会发展观的指引下,社会发展出现了诸多的矛盾与问题。
第一,社会财富的增加与人口贫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在全球范围内,贫困人口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逐渐加大。从人口的角度看,不仅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贫富差距拉大,而且发达国家的人口贫富差距也逐渐拉大。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无疑为世界范围内的和平与稳定设置了障碍。
第二,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当今社会经济的增长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环境污染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发达国家在经过发展以后,开始注意环境保护。但是有的发达国家是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源来治理环境污染的。它们一方面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污染企业,比如钢铁企业,另一方面向发展中国家直接输出污染物品,比如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等。
第三,物质文明繁荣与精神文明衰退。精神文明衰退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社会诚信问题严重。2002年安然、世界通信等美国大公司的倒闭所暴露的企业诚信的丧失,对国际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因为在一般人看来,美国的公司是最讲诚信的。《圣经》上说,撒谎是犯罪;你想让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必须首先这样对待别人。这两条训诫对以诚信为核心之一的“美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9.11”事件后,布什曾说过这样的话,“恐怖分子可以摧毁美国最高的大厦,但是他们无法动摇美国的根基……”他的讲话令美国人鼓舞万分,但谁也没有料到美国大公司相继爆出重大丑闻,美国人不明白了,他们的根基还是那么稳固吗?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诚信也受到了严重冲击。企业诚信问题成了困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是企业,个人的诚信问题也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社会诚信的解体将比战争更可怕。
“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使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遭到破坏,使人与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关系失衡,人性异化。它启示我们: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只有在人与世界的相对平衡关系中才能实现;一旦人们在实践上同周围世界的关系变成超常性、病态性时,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负面的、反人性的异化效应。
三、社会发展与现代人
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呼唤人能够全面认识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现代人。什么是现代人呢?英克尔斯提出了现代人应具有的12个品质特性:乐于接受新事物、准备接受社会的变革、思路广阔头脑开放、注重现在未来并守时惜时、强烈的个人效能感、重视有计划的生活与工作、尊重知识探索未知、可依赖性和信任感、重视专门技术、乐于选择新职业并对传统敢于挑战、相互了解尊重与自尊、了解生产及过程。大体上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开放性,乐于接受新事物;自主性,进取心和创造性;对社会有信任感,能正确对待别人和自己。针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现代化问题的研究者提出了现代人标准的具体规定:(1)为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献身的精神;(2)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新的行为方式;(3)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以非传统的行为方式去生活、创造;(4)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看法;(5)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6)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7)计划性强;(8)注重对事实的考察和尽可能多地去获得知识;(9)可依赖性和信赖感;(10)重视专门技术,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11)乐于让自己和他的后代选择离开传统所尊敬的职业,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12)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13)了解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去创造。总之,现代化的人思想不保守、僵化,更不偏狭、固执。他们能够正视现实、正视自己,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喜欢思考问题,善于应付变化,对于与己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有理解和宽容的精神;对于不了解或不懂的事情,不盲目轻率地肯定或否定;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能够力求采取科学、理性、明智的态度;他们立足现实,而又不拘泥于现实,能够面向外部世界和未来;他们憧憬外部世界和未来,而又不至于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能够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等等。可以看到,现代人的涵义是非常丰富的。现代人是包含了很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在所有的现代人素质当中,现代思维方式尤为重要。现代思维方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创新性。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不断地催生新的行业、产业,而且深刻的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创新性思维。只有那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能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那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能不断的创造新的技能、知识和先进文化;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人的民族、国家,才能在民族竞争、国家竞争中不被淘汰。那些刻舟求剑、缘木求鱼的人,注定落伍于时代;那些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人注定要被淘汰;那些自高自大、不肯创新的人注定不会有远大的前途。
第二,开放性。当今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保护和国际犯罪等方面的合作正在逐步加强。历史的发展要求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面向世界,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联系,全面参与国际合作,在与世界的互动中把握时代的脉搏,吸取世界先进文化与经验,以加快自身的发展。这就需要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必须具有开放性。
第三,多面性。人处于各种复杂的联系当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是现代人所必须面对和处理的三种关系。现代人只有妥善处理这三种关系,才能满足自身各方面的需要,使人性不断得到张扬。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忽视了这三种关系,造成了各种严重后果,使人异化,人的本质的发展受到困扰。现代人在处理这三种关系时,必须全面思考,谨慎对待。
第四,动态性。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要求人们的思维方式必须是变动、不断进取的。动态思维就是要求人们坚持思维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俱进,从而提高在动态中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五,独立性。社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决策、社会实践的风险性增加。这种情况要求人们能够独立的分析问题和处理各种关系,独立的做出决策。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缺少独立性是我们民族素质中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唯上、唯书、唯权威。这种思维的依赖性往往会丧失很多机会,并且使得个人没有活力,个性不能张扬,社会死气沉沉。要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就必须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不为他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