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685

第685章 巧言救要人

我跑马回来,却在宫里一条偏僻的小径上面,被突如其来闯过来的一个人用力控制住了。

“怎么可能?宫里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我吓坏了,定神一看,是襄王!他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出来,一把抓住了我。

我看见他的脸像看见了鬼一样!我忍不住对他说道,“你吓死我了!”

“你听着!帮我救一个人!昭明很快要批复把他处死了!你赶快把他救下来!”襄王说道。

“臣婢从来不问政事的!你让臣婢怎么说?你自己不会救?”我对他说道。

“我不方便出面!这个人对我很重要,名叫晏子封!昭明正在太和殿批折子!不要等他批下来!他不能死!快点去把他救出来!”襄王命令道。

“臣婢真的不问政事的!陛下也不准臣婢过问!”我对他解释说。

“你想想办法!”襄王咬着牙说,“我也养你了几年!敢不给我做事!……”

他一下子丢开了我。他眼睛里面的威严让我不敢拒绝。

“快去!”他说着,闪身就消失了。

我想这个人可能真的对襄王很重要!要不然他不会这样来找我!可是昭明从来不和我议论朝事的,我也从来没有对他说过任何朝政。我怎么能够开口呢?

可是看襄王的意思,昭明已经在太和殿处理奏折了!如果是问的斩刑而昭明批阅“准”字以后,那就无法挽回了。

我急得在原地走了几个来回。实在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快步往太和殿这边来。如果迟了,可能就没有办法了!

我到了太和殿门口。蒲棠女御奇怪问道:“王后娘娘怎么过来了?陛下和几位王爷正在议事呢?”

我说:“天气有点热了,所以过来看看陛下。”

如果昭明不让我进去,我就傻脸了。

但是我从来没有这样奇怪地出现在太和殿里。昭明可能觉得奇怪,所以竟然让我进去了。

我看了看,载启聿明也在。他就坐在襄王的旁边。我看他的神色严肃,似乎也在为那个要死的人而忧虑。

那个人不知道干什么的?也许真的对襄王很重要。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我认识的诸侯也坐着。

“王后过来做什么的?”昭明奇怪问道。

我说道:“臣婢在后面跑马,因为天气热,所以不想玩了。过来问陛下问题,不知道陛下在这里处理朝事!”

昭明说道:“也没有关系。王后坐下吧。中午我要请几位王爷用餐,王后陪着也正好!”

我看见昭明桌案上和手边正好有几个奏章,装作帮他收拾的样子,找了找那个有关“晏子封”的奏章。

已经批过的奏章里面没有关于这个人的。

那就好!应该还没有批到。我松了口气。

可是,就算批到了!就算我看到斩杀“晏子封”那个奏章,我又怎么开口呢?昭明不是襄王!他原则性很强的,绝不允许后妃干政的!所以我在他面前从来一个字都不曾提过。

我真的为难。我看了一眼载启聿明!载启聿明正看着我。

我看得懂他的眼神!他用眼神告诉我:“这个人很重要,一定要救下!”

这时候,昭明打开了一个新的奏章。我用眼睛瞧了瞧,我的心都提起来了!那就是斩杀晏子封的奏章!因为我看见一个大大的符号!是个凶兆的符号!

昭明看了看奏章的内容,没有犹豫,用朱笔很快批了一个大红的“准”字!

这下完了!天子已经批阅,说什么都迟了。

我有点傻眼了!我把那个奏章接过来,大致看了下,似乎这个晏子封的罪名,是追随了什么人参与了一起叛乱,因为事败被刑狱部判令斩杀!也因为这个人的血统是皇族身份,所以要天子亲自批阅准奏!

这时候,昭明桌案上的奏章基本上都批阅完毕了。再不开口,就没有机会了!

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勉强说道:

“陛下,昨晚夜观星象,说是今春祭祀房宿不利,而万物多凶。如今天下忧患不定,百姓多陷于纷争涂炭,已罹患罹忧。臣婢看奏章所上,也是杀戮居多,如此尽见不祥,天下难安。陛下向来爱惜民力,何不大赦天下,为百姓免除祸患,祈福安稳呢?也见得陛下仁德治天下,而令万方心悦诚服!”

也许我是第一次开言说这样的话,也许是当着诸侯的面昭明不愿意驳我的面子。昭明点头说道:“王后说的有理!刑杀太多自然不祥。朕就大赦天下!王后也是多灾多难的,也算给王后祈福吧。”

昭明吩咐身边文官说道:“传朕的旨意:为昭和王后娘娘祈福,大赦天下!”

“臣婢谢恩!”我说道。

昭明说道:“难得王后过来,今天正好宴请几位王爷。过来一起吃个饭吧。他们都是王亲,也算一家人。来吧。”

我没有违抗昭明。这是做贼心虚的缘故。我坐下来装模作样用了一点餐,我就告辞回去。昭明知道我不喜欢这场面,就准奏了。

我出来没有多久,载启聿明就跟出来了。

“多谢王后娘娘!”他说。

“这是什么人?怎么侯爷和王爷这么紧张?”我问他。

“一句话讲不清楚。等有时间再解释。王后娘娘急中生智帮了我们,容臣回去以后致礼重谢!”载启聿明说道。

“这个不必。臣婢身在深宫,要这些礼有什么用?如今夏宇国正在危急中,侯爷只管治理国内之事就可以了!还有神女洲和莲花洲的租税收入,不必再往臣婢这里送,直接用在国内就是了!”我对他说。

“是,娘娘!臣会记下的。”载启聿明说道。

“如今,国内的情况怎么样了?”我问他。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王爷夙兴夜寐,励精图治。虽然会有几年的困顿,但是总能东山再起的!”载启聿明说道。

襄王是个不为人下的人。他的才干加上魄力,我一点也不怀疑他能够重新站起来。我想起襄王说的“千万别落到臣手里!怕娘娘哭都来不及!”的话,我像是被蛇咬了,抖索了一下。

“娘娘,没事吧。”载启聿明敏锐地观察到了。

“没事的。”我说。

我和他告辞,回关雎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