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水经注疏
14953700000364

第364章

沮水东南流,径沮阳县东南,守敬按:宋置县,属汶阳郡,齐、梁因,在今保康县南。

县有潼水,东径其县南,下入沮水。会贞按:宋置潼阳县,取潼水之阳为名。今本《宋》、《齐志》并讹作僮。今有歇马河,出保康县西南,东南流至南漳县西南,入霸王河,或以为沮水北源者,盖即潼水也。

沮水朱无沮字。赵改上水字为沮,属此句。戴增沮字。又东南径汶阳郡北,即高安县界。守敬按:下言高安县居汶阳郡下,故径汶阳郡北,即是高安界也。当以北字断句,赵氏分郡字以上为大字,北字以下为小字,与下文不相应矣。郡治锡城,守敬按:《寰宇记》引颖容《释例》谓《春秋》麇国在当阳,

此锡城或即春秋之锡穴,字变作锡,然郦氏于《沔水》篇叙锡穴,则不以此当之。县居郡下,城故新城之下邑。义熙初分新城立。守敬按:谓义熙初分新城郡,立汶阳郡也。高安县则分临沮立。《齐志》桓温平蜀,立汶阳郡。《舆地纪胜》引《元和志》晋义熙置高安县。《寰宇记》,晋安帝立高安县。《舆地广记》义熙初,置高安县及汶阳郡。《宋志》称何《志》郡县并新立,非也。据此《注》郡治即县治。《一统志》谓齐移郡于县治,在今远安县北。西表悉重山也。守敬按:今远安县西,与东湖县分界处,有大山闲之。

沮水南径临沮县西,守敬按:汉县属南郡,后汉因,魏属襄阳郡,晋因,宋、齐、梁复属南郡。在今当阳县西北。青溪水注之。水出县西青山,山之东有滥泉,即青溪之源也。口径数丈,其深不测,其泉甚灵洁。至于炎阳有亢,阴雨无时,以秽物投之,辄能暴雨。其水导源东流,以源出青山,故以清溪为名。守敬按:《续汉志》临沮《注》引《荆州记》,西北三十里有清溪。《隋志》,当阳有清溪山。《寰宇记》,滥水,即清溪源也。清溪在远安县南六十五里,源出清溪山下,冬夏无增。《鬼谷先生传》云,楚有清溪,下深千仞,其水灵异。今清溪水出远安县西南三界岭,而有青山在岭东十余里清溪北,殆即此《注》所指之山也。寻源浮溪,奇为深峭。盛弘之云:稠木傍生,凌空交合,危楼倾崖,朱作岳,《笺》曰:疑作阜。赵仍作岳,戴改

崖。恒有落势。风泉传响于青林之下,岩 流声于白云之上,游者常若朱《笺》曰:疑作苦。目不周翫,情不给赏。是以林徒栖托,云客宅心,泉侧多结道士精庐焉。守敬按:盛弘之《荆州记》文仅见此。《文选 郭景纯<游仙诗>》,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注》引庾仲雍《荆州记》,临沮县青溪山东有泉,泉侧有道士精舍,景纯尝作临沮县故《游仙诗》嗟青溪之美。[一七]青溪又东流入于沮水。守敬按:今清溪水自远安县东流,又东北至当阳县西北,入沮河。沮水又屈径其县南。晋咸和中,为沮阳郡治也。守敬按:沮阳郡不见他书,当是晋置旋废,故《宋志》无之。

沮水又东南,径当阳县城北。戴、赵城上增故字,守敬按:非也。此与下故城别一城,故城谓之东城,正对此城言也。《史记 高祖纪》当阳君黥布,《索隐》引韦昭曰,南郡县名,则秦已置县,属南郡。两汉、吴、晋、宋、齐、梁因。此城即今当阳县治,下称故城,在东一百四十里,据《御览》一百九十二引盛弘之《荆州记》,当阳县东南有麦城。是宋时已移治于此矣。城因冈为阻,朱城上有县字,戴、赵删。北枕沮川,朱枕讹作抗,戴、赵改。其故城在东一百四十里,谓之东城,守敬按:《通鉴》汉建安十三年《注》引宋白曰,汉当阳旧城,在今县北。参观之当在东北。道元与宋白,各举其一耳。在绿林长 南,守敬按:《舆地纪胜》引此《注》作栎林长 。考《寰宇记》引盛弘之《荆州记》,当阳

东有栎林长 。《通鉴》汉建安十三年,《注》引《荆州记》同。是郦本盛说,当作栎林。又《御览》五十七引盛弘之《荆州记》,江陵[当作当阳。]县东百里,有绿林山,茂林蓊郁。襄阳大路经由其西,所谓当阳之绿林也。则当阳别有绿林山。故《舆地纪胜》引《元和志》云,绿林山在当阳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栎林长 在长林县西北九十里。而《舆地广记》竟混而一之,谓绿林山即当阳长 ,误矣。此作绿林亦浅人误改。《方舆纪要》,长 在荆门州西北,近于当阳之北。长 即张翼德横矛处也。会贞按:《蜀志张飞传》,先主背曹公,依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追先主,及于当阳之长 。先主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无敢近者。梁章巨《三国志旁证》,《张飞传》作益德,《吕布传 注》引《英雄记》、《周瑜传 注》引《吴录》及《杨戏传》、《张益德赞》并同。李商隐诗,益德 魂终报主,亦是一证。钱大昕《金石文跋尾续》,有金永安四年重修《蜀先主庙碑》,亦作益,惟吴管本《华阳国志》及近刻《水经》、《世说》并作翼,盖以翼与飞生义,皆妄人所为也。梁说甚审。考《舆地纪胜》引此作益,黄本尚是益字,自吴本改翼而各本遂沿之。

沮水又东南径驴城西,会贞按:城在今当阳县东南四十余里。磨城东,会贞按:城在当阳县东四十里。又南径麦城西,会贞按:《寰宇记》麦城,引《荆州图副》,故老相传,楚昭王所筑。《续汉志 注》引《荆州记》,当阳县东南有麦城。《舆地纪胜》引《元和志》,在当阳县东五十五里。在今县东南五十里。昔关云长诈降处,自此遂叛。朱《笺》曰:《吴志》,吕蒙到南郡袭羽,羽在樊城,自知孤穷,

乃走麦城,至漳乡 皆委羽而降,以是父子俱获。《传》云:子胥造驴、磨二城以攻麦邑,即谚所云:东驴西磨,麦城自破者也。朱脱此十四字,赵据《名胜志》引此文校增,戴增同,矣作也。守敬按:《寰宇记》引盛弘之《荆州记》,麦城东有驴城,西有磨城,犄角麦城。昔伍子胥造此二城以攻麦城,假驴磨立名。俗谚云:东驴西磨麦自破。沮水又南径楚昭王墓。东对麦城,故王仲宣之赋《登楼》云:西接昭丘是也。守敬按:王仲宣《登楼赋》见《文选》。李《注》引盛弘之《荆州记》,当阳县城楼,王仲宣登之而作赋。又引《荆州图记》,当阳东南七十里有楚昭王墓,所谓昭丘。《渚宫旧事 注》引《舆地志》,昭王墓卤簿二百。《舆地纪胜》,墓在当阳县南,沮水之西。在今县东南五十里。

沮水又南,与漳水合焉。守敬按:《漳水篇》见下。

又东南过枝江县,东守敬按、县详《江水》篇。南入于江。守敬按:《汉志》沮水至郢入江。《水经》则谓于枝江入江。定四年杜《注》、《山海经》郭《注》同。《通释》引《元和志》、《寰宇记》、《舆地广记》、《舆地纪胜》亦同。盖沮水下流分二支,一支自江陵入江,一支自枝江入江,各指其一支言之耳。

沮水又东南径长城东,会贞按:《方舆纪要》,方城在荆州府西北六十里,或云孙吴所筑,取故方城之名。《当阳县志》,县东南有方城,相传唐郭子仪筑,误也。余考《续汉志》叶县有长城,号曰方城,[一八]是方城、长城通称,准以地望,此长城在荆州之西北,当阳之东南,即方城无疑,盖以方城、长城兼称也。

又东南流注于江,谓之沮口也。守敬按:沮口当即今枝江县东北之江口。今霸王河自保康县东南流,径南漳县为通城河,又为沮河,又东南径远安县、当阳县、枝江县至江陵县西南筲箕洼入江。《荊州府志》枝江之流,明萬曆二十五年,因沮水泛溢,甃 塞之,沮水遂徑從江陵入江,其塞處謂之瓦河。

漳水

漳水出临沮县东荆山,守敬按:《汉志》南郡临沮县,《禹贡》南条荆山在东北,漳水所出。《注》下文引之。《禹贡山水泽地》篇荆山在临沮县东北,即本《汉志》为说,然则此东下当有北字。东南过蓼亭,守敬按:亭当在今荆门州西北。又东过章乡南。

荆山在景山东一百余里,新城沶乡县界。朱沶讹作沛,赵据《晋志》校改,戴改同。守敬按:《山海经》[《中次八经》],景山东北百里曰荆山。郭《注》,今在新城沶[原误沭。]乡县南。《左传 昭四年》杜《注》与郭同。沶乡县详《沔水》篇中,沶水下。沶乡之南,即临沮之东北也。《隋志》,南漳有荆山。《括地志》,荆山在荆山县西八十里。《元和志》,在南漳县西北八十里,三面险绝,惟东南一隅,纔通人径。在今南漳县西南八十里。虽 峰竞举,而荆山独秀。守敬按:《御览》四十九,荆山南连青

山,北接雁塞,通林交麓,峭峙相望,虽 峰竞起,而荆山独秀。漳水东南流,会贞按:漳水出荆山,水下当有导源二字,与粉、淯等水发端同方合。今漳水源出南漳县西南九十里之眠羊洞、蓬莱洞、老龙洞诸山,盖荆山之麓也。又屈西南,径编县南,守敬按:汉县属南郡,后汉、吴、晋、宋、齐因,后废。县旧城之东北百四十里也。朱脱之字,也字。戴增,赵城下增在字。西南高阳城朱作高阳城西南,赵同,戴乙。移治许茂故城,戴云:按汉编县即今荆门州西高阳城。晋隆安中,东北移百四十里,即今南漳县之许茂城。城南临漳水。又南历临沮县之漳乡南。朱漳作彰,赵同,戴改章。会贞按:明抄本作漳。《通鉴》汉建安二十四年,《注》引此同。考《吴志 孙权传》作章,《吕蒙传》作漳,[见下。]乡以漳水得名,当作漳,作章者从者耳。临沮县详《沮水》篇。漳乡在今当阳县东北。昔关羽保麦城,诈降而遁,潘璋斩之于此。守敬按:《吴志 孙权传》,羽自襄阳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因遁走。潘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等于章乡。《吕蒙传》亦云,羽至漳乡见获。权遣将逆击,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见《蜀志 羽传》。

漳水又南径当阳县,会贞按:县详《沮水》篇。又南径麦城东,朱麦上有于字,戴、赵删。会贞按:《通鉴》汉建安二十四年,《注》引此无于字。城详《沮水》篇。王仲宣登其东南隅,临漳水而赋之曰:夹清漳之通浦,守敬按:《文选》夹作挟。倚曲沮之长洲是也。会贞按:《文选》夹

作挟。《沮水注》叙昭王墓东对麦城随引《登楼赋》西接昭丘以证之,意以所谓西接者,就麦城言,已隐隐以仲宣所登为麦城之楼矣。此于麦城更凿凿言之曰,仲宣登其东南隅,临漳水而赋之,且揭出夹清漳倚曲沮二语,以麦城在沮、漳间也。是不从盛弘之当阳城楼之说,郦氏必有所据,今不可考矣。

漳水又南,洈水注之。《山海经》曰:洈水出东北宜诸之山,南流注于漳水。朱南讹作而,戴、赵改。全云:按《汉志》南郡高城县洈山,洈水所出,东入繇。繇水南至华容入江。繇水即油水也,不言入漳,善长盖主《山经》。而《油水》篇则又主《汉志》。守敬按:[《中次八经》文。郦氏盖不以《山海经》之洈水,当《汉志》之洈水,然不能详《山海经》原委,但缀《山海经》原文而已。山水当在今当阳县东南。

又南至枝江县北乌扶邑,入于沮。朱乌作鸟,戴改,赵同。守敬按:《大典本》作乌,《御览》六十五引,无鸟扶邑字。

《地理志》曰:《禹贡》南条荆山,朱作东条。赵云:当作南条。戴改。守敬按:《汉志》作南条,东字讹误无疑,详见《禹贡山水泽地》篇荆山下。在临沮县之东北,漳水所出,东至江陵入杨水,注于沔。赵依《汉志》改杨作阳,戴改同。守敬按:不必改,说见《夏水》篇。江陵见《江水注》二。非也。守敬按:《沔水注》,杨水上承江陵县赤湖。《寰宇记》引盛弘之《荆州记》,楚昭王十年,吴通漳水,灌纪南城,入赤湖,进灌郢城,遂破楚。此漳水入阳水之切证,郦氏往往曲附《汉志》,而此独据所见

漳水入沮,径驳《汉志》,不疑水道有迁徙,与其平日矜慎之意殊不相合。非也二字,或是后人所加。今漳水于当阳县之东南一百余里而右会沮水也。守敬按:《山海经》漳水注睢,此汉以前之道。郭《注》,至当阳县入沮,与《左传 宣四年》杜《注》同。[一九]郦《注》亦同。即《经》所谓至枝江县北入沮也。是古时漳本入沮。惟汉入阳,魏晋以下仍复故道。今漳河自南漳县东南流,径锺祥县,至当阳县东南入沮河。

夏水

夏水出江津,于江陵县东南。朱津讹作流,戴、赵依《注》文改。全云:按《经》文之例,皆曰出某郡某县某山。独汳水、获水实即莨荡渠之注阴沟者,而夏水亦即江水也,皆变文书之。赵云:按《水经》此条,本之《伏生大传》,夏水出江入沔,沔亦入江,荆州之沱,宜以夏水当之。《方舆纪要》荆州府东南二十五里,有夏水口,亦谓之豫章口。二十里有江津戍,或谓之津乡。《荆州记》江陵县东三十里,[按原无十字。]有津乡,盖沿江津得名。汉时于此置戍,有江津长司之。夏水盖出于此。江津戍亦见《江水注》。会贞按:《江水注》叙江水东径江陵故城后,先言洲上有奉城,故江津长所治,亦曰江津戍,北对大岸,谓之江津口。又言江水又东得豫章口。又言江水左迤为中夏水,是江津戍在上,豫章口在下,夏水口又在下。此《注》亦言中夏口在豫章口东。顾氏谓夏水口即豫章口,与《江水注》及此《注》相戾,失